GB/T 11684-2003 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GB/T 11684-2003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testing procedures for nuclear instrument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684-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4-14
实施日期
2003-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二研究所
起草人:
毛用泽、卢建东、邹士亚、张松寿、罗平安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9.040:27.120.99__

21,F8‘0药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684-2003

代替GB/T11684--1989

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conditionsandtesting

proceduresfornuclearinstrumentation

2003-04-14发布200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尼

GB/T11684-2003

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仪器抗电磁干扰的电磁环境条件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通用核仪器、同位素与辐射应用核仪器、放射性探矿与选矿核仪器、医用核仪

器、核反应堆仪器和辐射防护仪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汀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365电磁兼容术语G(B/T4365-1995,idtIEC60050-161:1990)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1998,

idtIEC61000-4-2:1995)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1998,idtIEC61000-4-3:1995)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1998,idtIEC61000-4-4:1995)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1B/T17626.5-1999,

idtIEC61000-4一5:1995)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6--

1998,idtIEC61000-4-6:1996)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8-1998,

idtIEC61000-4-8:1993)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一1999,idtIEC61000-4-11:1994)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2-1998,

idtIEC61000-4一12:1995)

3术语和定义

GB/T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存在于给定场所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注:一般地说,电磁环境与时间有关,对它的描述也许要用统计的方法。

3.2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注: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

GB/T11684-2003

3.3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电磁骚扰引起的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的降低。

注:骚扰和干扰分别为原因和结果。

3.4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

能力。

3.5

性(能)降低degradation(ofperformance)

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离。

注:“性能降低”可用于短时故障或永久性故障。

3.6

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toadisturbance)

在有电磁骚扰存在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具有不降低其运行性能的能力。

3.7

(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

在有电磁骚扰存在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没有不降低其运行性能的能力。

注:敏感性即缺乏抗扰度。

3.8

骚扰水平disturbancelevel

用规定方法测得的某给定的电磁骚扰的水平。

3.9

骚扰度disturbancedegree

在所关注的环境中,与特定电磁现象相对应的骚扰水平范围内所规定的量化强度。

4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骚扰度分类

4.1核仪器在设计中应采取抗电磁骚扰措施,以防止在某些电磁环境尤其是射频场中不能正常工作或

导致不可接受的性能降低。

4.2核仪器电磁环境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核仪器的抗电磁骚扰要求的规范,以便在该类骚扰源及骚

扰度下获得满意的电磁兼容性。电磁环境的分类应基于在核仪器工作典型场所经常发生的电磁现象的

分类之上,产品的试验规范应与之对应。

4.3电磁现象的三种基本类别应是低频现象、高频现象与静电放电。应以骚扰度作为电磁现象的量化

描述,并应以电磁现象不同属性如(振幅、波形、频率等)的量值大小表征骚扰度。

4.4根据核仪器的组成与工作特点,确定能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电磁现象源()包括:辐射型高射()频

电场、辐射型低频磁场、静电放电、传导型低频电源电压与频率的波动以及电源电压的暂降与短时中断、

传导型高频单向与振荡的瞬变以及感应连续波电压与电流,它们的具体源项与骚扰度分类见表1^-

表7。对表1一表5的试验方法分别见5.2.1^-5.2.5,表6的试验方法见5.2.6与5.2.7,表7的试验

方法见5.2.8.

表中骚扰度A表示其电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如建筑物与设备安装造成的,或为满足特殊要

求采取某种缓解与控制措施而达到的。骚扰度X是指高于常见更为严酷的骚扰度。

4.5表8列出了可供核仪器工作选用的农村居住区、城市居民区、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含(发电

厂或开关站)、交通区、通信中心和医院等8类电磁环境场所及核仪器各人口的相应电磁骚扰源特征。

GB/T11684-2003

表9给出了8类电磁环境场所的骚扰源以及对核仪器各入口的骚扰度。

4.6确定核仪器抗电磁骚扰要求的顺序应为:首先参照表8选定核仪器实际工作时的电磁环境场所类

别,然后从表9选择、确定相应的骚扰人口、骚扰源与骚扰度骚(扰源类别与数目亦可由用户方与制造方

协商确定),最后查表1一表7确定的每一骚扰源类别的具体骚扰度及其电磁现象属性。其示例见附录

B中B.1。

5核仪器电磁环境试验方法

5.1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

核仪器在电磁环境影响量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见表loo

在电磁环境试验不产生异议时,可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正常大气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15一35)0C;

相对湿度:45%一75%;

大气压强:(86一106)kPao

5.2电磁环境试验方法

按4.6确定核仪器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典型电磁环境场所类别及核仪器各人口的不同电磁骚扰源

的骚扰度与相应属性后,应选用5.2.1一5.2.8相应或接近的试验方法,其中试验等级应与骚扰度相

适应。

确定核仪器电磁骚扰的试验方法示例见附录B中B.20

5.2.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3。

5.2.2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6。

5.2.3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8。

5.2.4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见1(B/T17626.2。

5.2.5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11。

5.2.6电快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4。

5.2.7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5。

5.2.8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见GB/T17626.12。

5.2.9核反应堆仪器具有显著的电磁敏感性,具有长电缆、低信号水平和宽频带等特点,需结合安全性

与可靠性的严格要求,谨慎地对待电磁骚扰效应。根据IEC对核反应堆仪器的电磁环境条件的分析,

附录C给出了核反应堆仪器的抗扰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经用户与制造方协商一致,对核反应堆仪器亦

可直接选用附录C中的抗扰度试验项目及其要求与方法。

5.2.10IEC近些年对辐射防护仪器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了附录D中列出的电磁兼容性

抗扰度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经用户与制造方协商一致,亦可直接选用相应辐射防护仪器的抗扰

度要求与试验方法。

5.3电磁环境抗扰度试验结果与报告

核仪器对电磁环境各类各抗扰度试验的结果,一般可分为A,B和C三类,要求如下:

GB/T11684-2003

—A类:核仪器在抗扰度试验中与试验后应按性能要求连续正常工作。

—B类:核仪器在抗扰度试验后应按性能要求连续正常工作,在抗扰度试验中容许有按制造方确

定与说明的性能降低。

—c类:核仪器在抗扰度试验中与试验后容许有暂时的功能丧失,但应能自动或通过调整控制件

而恢复功能。

核仪器产品标准中应说明每项抗扰度试验结果所要求的是A类,B类或是c类属项。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

表1辐射振荡骚扰源和骚扰度范围单位为V/m

炭AM0tH0MCB0,H3W.z,1#f42M40H0MC0,H3.z19CB2M0000H03.z1i,,.,;

表2相对于参考地感应的连续波电压的骚扰度

/不V1(0-150)kHzm'汁.V0(.15^-27)MHmzA一一V2(7-150)MHmzA

A受(控)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二一典二拼

X严(酷)根据情况逐项考虑

注1:本干扰是指导线暴露在电磁场时产生的相对于参考地的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幅度值取决于导线长度、离

地高度、由杂散电容和通过其他设备形成的回路等。

注2:表中给出的是感应电压与相应的共模电流的计算值,假定对参考地的特性阻抗为1500(电网的共模阻抗

可能远小于1500)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