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T 5129-2022 Energy-saving design standards for ultra-low energy-consum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5129-2022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07
实施日期
2022-11-07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ultra-low

energyresidentialbuilding

DB22/T5129-2022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7日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2022·长春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613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5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批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超低能耗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外窗修缮技

术标准》《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预拌

盾构砂浆应用技术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

号依次为:DB22/T5128-2022、DB22/T5129-2022、DB22/T

5108-2022、DB22/T5130-2022、DB22/T5131-2022,自发

布之日起实施。原《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技术规程》

DB22/T5108-2016同时废止。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2年11月7日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函[2021]171

号文件的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

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我

省的气候、资源、建筑业发展等具体情况,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

筑与建筑热工;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给水排水;7电气、8

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建

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Email:jljsbz@126.com),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绿城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集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北京绿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绿翔绿色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石永桂李大伟孙秀刚刘洪洋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王建鹏王毅崔永生唐明

郭暘李志国赵玉芹张哲

孙鹏王云松马根华石俊龙

李怡萱吴雪岭惠群王玮

衣建全褚毅李一楠张帅

刘冬梅郎国良李柠董彦文

王永张佳音车秀艳丁军凯

姜泠竹邓安卫谢天祎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毅郝双龄赵英鹏王丽颖

邵子平吕耀军林海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6

4建筑与建筑热工.............................................................................8

4.1总平面设计..............................................................................8

4.2建筑设计..................................................................................8

4.3热工设计................................................................................10

4.4围护结构设计........................................................................13

4.5气密性设计............................................................................16

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8

5.1一般规定................................................................................18

5.2供暖热负荷及供暖年耗热量计算........................................19

5.3空调能耗及供冷年耗冷量计算............................................23

5.4一次能源消耗量计算............................................................24

5.5通风设计................................................................................24

5.6供暖与空调设计....................................................................27

6给水排水.......................................................................................31

6.1一般规定................................................................................31

6.2给水与排水系统设计............................................................31

6.3生活热水................................................................................32

7电气.............................................................................................35

7.1一般规定................................................................................35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7.2照明与电梯............................................................................35

7.3室内环境及用能系统监测....................................................36

8可再生能源利用...........................................................................38

8.1一般规定................................................................................38

8.2风能与太阳能利用................................................................38

附录A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39

本标准用词说明.................................................................................41

引用标准名录.....................................................................................42

附:条文说明.....................................................................................45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和吉林省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和政策,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提升居住建筑

品质,规范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

1.0.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1

2术语

2.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ultralowenergyresidentialbuildings

适应地区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在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大幅度

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

施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

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居住建筑。

2.0.2一次能源primaryenergy

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

称天然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

2.0.3一次能源换算系数primaryenergycoefficient

将某种能源换算成一次能源时,考虑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

转换过程中造成能源损失的系数。

2.0.4换气次数airchangerate

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

值。

2.0.5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orienteddesign

预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建筑模拟

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一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

过程。

2.0.6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heatgaincoefficient

ofclearenclosurestructure

在照射时间内,通过透光围护结构(如:窗户)的太阳辐射室

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如:窗户)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

的比值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2.0.7线传热系数linearheattransfercoefficient

2

当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为单位温差时,通过单位长度热桥部

位的附加传热量。

2.0.8气密层airtightnesslayer

由气密性材料和部件、抹灰层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透的连续构

造层。

2.0.9建筑总能耗综合值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建筑每户使用面积内年供暖、通风、空调、

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和家电等的终端能耗量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发

电量,利用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后,两者的差值。

2.0.10供暖(冷)年耗热(冷)量annualheating(cooling)demand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

计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冷)设备供给的热(冷)量。

2.0.11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primaryenergy

consumptionforheating,coolingandlighting

供暖、供冷和照明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之和,计算时应将不

同形式的能源需求统一折算到一次能源后求和。

2.0.12热桥thermalbridge

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2.0.13断热桥锚栓anchorboltforheat-breakingbridge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杆或锚栓热桥效应

的锚栓。

2.0.14建筑综合节能率buildingenergysavingrate

设计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建筑能耗综合值得差值,与基准建筑的

建筑能耗综合值得比值。

2.0.15建筑本体节能率buildingenergyefficiencyimprovementrate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设计建筑不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建筑

综合能耗值与基准建筑能耗综合值的差值,与基准建筑的建筑能耗

综合值的比值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2.0.16建筑气密性airtightnessofbuildingenvelope

3

建筑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用于表征建筑或房间

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验检测建

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N50,即室内外50Pa压差下换气次数来表

征建筑气密性。

2.0.17热岛强度heatislnad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

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18防水透汽材料anti-waterandbreathfreelyematerial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允

许水蒸气透出功能的材料。

2.0.19防水隔汽膜waterproofvaporbarriermembrane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内侧进行密封,防止水蒸气渗透,具有

抗氧化、防水、难透汽性能的膜材。

2.0.20防水透汽膜waterproofvaporpermeablemembrane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进行密封,具有抗氧化、防水、易

透汽性能的膜材。

2.0.21暖边间隔条thermallyimprovedspacer

以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用于均匀支撑两侧玻璃并

形成干燥气体空间的间隔条。

2.0.22建筑体型系数transparentcurtainwall

建筑物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

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等公共空间内门的

面积。

2.0.23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lighttransmittance

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

通量之比。

2.0.2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envelopetrade-off

option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

4

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

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

判断。

2.0.25参照建筑reference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

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2.0.26显热交换效率(温度交换效率)sensibleheatexchange

efficiency

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口、送风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回风进

口温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27新风热回收freshairheatrecovery

新风系统运行过程中,从排风中回收热量或冷量,以减少新风

的能耗。热回收装置利用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来回收排风中的冷

(热)能对新风进行预处理。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5

3基本规定

3.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应根据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

被动式设计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主动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达到超低

能耗,在此基础上宜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建筑物能源消耗进一步降

低,实现更低的能源消耗。

3.0.2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室内环境参数、供暖(冷)年耗

热(冷)量指标,一次性能源消耗量为控制性指标,能源设备和系

统等性能参数应为推荐性指标。

3.0.3主要城市气候区属、采暖度日数HDD18可按表3.0.3确定。

表3.0.3主要城市气候区属、采暖度日数

设计计算采暖度日数

主要城市气候区属

HDD18(℃.d)

白城5011

吉林5007

严寒1B区

敦化5221

长白5542

松原4800

白山4736

长春4642

通化4603

严寒1C区

延边4687

长白山4687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四平4308

辽源4308

6

3.0.4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并应采用建筑与装修一体

化设计。室内装修应简洁,严禁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保温层和影

响气流组织。

3.0.5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应采用环保无污染的

材料和工艺,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

范》GB55016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

的规定。

3.0.6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应与主体结构或围护结

构可靠连接,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和其与保温系统的连接应能承担

外墙保温系统的荷载和作用,在主体结构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应产

生裂缝和空鼓。外墙保温系统在正常使用中不应发生脱落。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和《钢结

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

3.0.7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25

年。

3.0.8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取防水措施,应具

有阻止雨水、雪水侵入墙体的基本功能,并应具有抗冻融,耐低温、

承受风荷载等性能。

3.0.9外挑楼板、阳台、悬挑造型构件等部位的外保温系统应采取

加强措施,实现可靠连接。

3.0.10外墙存在外装吊挂荷载时,支吊架应设置在结构墙体上。

支吊架与结构墙之间采取隔热措施,支吊架的规格应根据荷载计算

确定。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

7

4建筑与建筑热工

4.1总平面设计

4.1.1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考虑冬季主导

风向的影响,充分考虑场地的风环境,设计布局应有利于夏季的自

然通风。

4.1.2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南向或接近南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

向。

4.2建筑设计

4.2.1建筑体形应规整紧凑,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减少装饰性构

件,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4.2.1规定的限值。

表4.2.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体形系数限值

建筑层数(层)≤3层≥4层

体形系数S≤0.55≤0.30

4.2.2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宜采用玻璃幕墙。如采用建筑幕墙时,建

筑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中

的规定,且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级。当居住建筑的入口大堂

采用全玻幕墙时,全玻幕墙中非中空玻璃的面积不应超过同一立面

透光围护结构面积的10%,且应按照同一朝向立面透光面积(含

全玻幕墙面积)加权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4.2.3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表4.2.3规定的限值,当窗

墙面积比大于表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4.2.3的规定的限值时,应进行能耗复核计算,并

应满足本标准中能耗指标及节能率的要求。

8

表4.2.3窗墙面积比限值

朝向窗墙面积比C

北0.25

东、西0.30

南0.45

注:1敞开式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计入窗户面积,门芯板(不透明部分)

不计入窗户面积;

2表中的窗墙面积比应按开间计算,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º

至北偏西小于60º的范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º

至偏南小于60º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º至偏西小于

等于30º范围。

4.2.4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外门应设置门斗等防风设施;建筑的其他

外门宜设置阳光房等缓冲区以减少冷风的渗透。居住建筑不应设置

开敞式楼梯间及外廊,不宜设置开敞式阳台。

4.2.5建筑进深设计应考虑天然采光效果。进深较大的建筑,宜设

置采光中庭、采光竖井、光导管等设施,改善天然采光效果。

4.2.6建筑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设计应满足自然通风要求,并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规定。

4.2.7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应根据所选用结

构形式进行重点设计或专项计算,并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

定。

4.2.8外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宜设置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

膜;对于木结构、轻型钢结构和采用夹心保温构造的外围护结构,

宜在靠近室内一侧设置防水隔汽膜。

4.2.9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宜采用热惰性大、技术先进、性能优越、

耐久性强、工业化程度高、构造安全可靠的复合墙体。

4.2.10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可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置保温现浇

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等体系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当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时,

应优先采用与其相配套的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和部品。

4.2.11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层宜连续完整,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

9

合下列要求:

1优先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减小保温层厚度;

2屋面保温材料应具有吸水率低、抗压性能好、抗温度变形

性能好的特点;

3外墙保温系统应满足耐久性、耐冻融性等要求;

4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保温材料性能指标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

451的有关规定。

4.2.12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房间的室内噪声限值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中的标准限值;

2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Z振级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中的标准限值。

4.3热工设计

4.3.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表4.3.1

的规定。

表4.3.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参数

室内环境参数冬季夏季

温度(℃)≥20≤26

相对湿度(%)30~60≤60

新风量(m3/h·人)≥30

二氧化碳浓度(ppm)≤1000

细颗粒物(PM2.5)浓度(µg/m3)≤35

卧室:昼间≤40,夜间≤30、

允许噪声级dB(A)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起居室:≤40

4.3.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冷)年耗热(冷)指标,一次能源

消耗量,建筑气密性指标及相对节能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10

表4.3.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冷)年耗热(冷)指标,一次能源消耗量,

建筑气密性指标及相对节能率

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供暖年耗热量[kwh/(m2·a)]≤30

2

供冷年耗热量[kwh/(m·a)]≤3.5+2.0×WDH20+2.2×DDH28

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

≤65

[kwh/(m2.·a)]

建筑气密性(换气次数N50)≤0.6

相对节能率(%)≥50

注:1本表适用于居住建筑中的住宅建筑,面积的计算基准为套内使用面积;

2WDH20为一年中室外湿球温度高于20℃时刻的湿球温度与20℃差值

的逐时累计值(单位:kKh,千度小时);

3DDH28为一年中室外干球温度高于28℃时刻的干球温度与28℃差值的

逐时累计值(单位:kKh,千度小时);

4相对节能率为设计建筑的能耗值相对于符合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

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要求的基准建筑能耗值的节能

提升比率。

4.3.3非透明外围护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非透光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

部位外墙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地面屋面

Km≤0.15≤0.15≤0.10

4.3.4超低能耗建筑内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

系数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超低能耗建筑内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系数

部位传热系数W/(m2·K)

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楼板≤0.30

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0.30

4.3.5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按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K1F1+K2F2++KnFn(4.3.5)

KKmm==L

F1+F2+L+Fn

11

式中:

2

Km——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W/(m·K);

K1、K2...、Kn——不同构造部分的传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规定计算,W/(m2·K);

2

F1、F2...、Fn——不同构造部分的面积,m。

4.3.6当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由不同构造组成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值不大于2℃。

4.3.7透明围护结构宜选用Low-E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应考虑

玻璃层数、Low-E玻璃膜层、真空层、惰性气体和边部密封构造等

加强保温隔热性能的措施,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的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0.6W/(m2·K)(4.3.7-1)

2外门窗的框型材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1.2W/(m2·K)(4.3.7-2)

3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规定的方法测定,并符合下式

规定:

g≥0.35(4.3.7-3)

4玻璃的选择性系数宜符合下式规定:

t

LSG=v≥1.25(4.3.7-4)

g

式中:

LSG——透明材料的选择性系数;

τv——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g——透明材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4.3.8外门窗的玻璃间隔条应使用耐久性良好的暖边间隔条,并符

12

合下式规定:

å(d´l)≤0.007W/K(4.3.8)

式中:

d——玻璃间隔条材料的厚度,m;

λ——玻璃间隔条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4.3.9外门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31433的要求,其气密性等级

不应低于8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级,抗风压性能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计算确定。

4.3.10外窗及采光顶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3.10规定,当居住建

筑外门不直接与室内起居区域被楼梯间完成阻断时,外门传热系数

不应大于1.2W/(m2·K)。

表4.3.10外窗及采光顶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

参数名称单位指标

传热系数KW/(m2·K)1.0

太阳得热系数SHGC-冬季≥0.45,夏季≤0.30

4.4围护结构设计

4.4.1外围护结构保温层应连续完整,热桥的部位应进行削弱或消

除热桥的专项设计。

4.4.2外围护结构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突出外墙的空调板、墙肢等构件和突出屋面的女儿墙、柱、

构架等构件,应进行削弱热桥的专项设计;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2悬挑的开敞阳台、雨蓬等挑板部位宜采取挑梁断板的形式

进行热桥处理,降低与主体的接触面积,且冬季挑梁部位外墙内表

面无结露;

13

3外墙保温为单层保温时,应采用锁扣或企口方式连接;为

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贴方式;

4穿过外墙的管道与预留洞(套管)间应预留保温空间,确

保周边墙面温度无结露;

5固定保温层的锚栓应采用断热桥锚栓;

6外墙上不宜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构件;

必须固定时,应采取有效阻断或削弱热桥措施;构件穿透保温层时,

保温层与构件之间必须进行密封处理;

7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穿透构件与保温层之间的间隙,应采

取有效保温密封措施;

8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等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

外墙应考虑其拉结构造引起的传热损失,且应采取有效阻断或削弱

墙板、保温材料拼接缝热桥的措施;

9主体钢结构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应连续不间断,且钢构件

室内侧无结露风险;钢构件之间、钢构件与墙板、楼面板之间应有

可靠连接并采取热桥处理措施。

4.4.3屋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

当采用板材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各层应有粘结固定;

2对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

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

弱环节,宜设置成品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成品盖板与结构连接

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

3管道穿屋面部位应采取热桥处理措施,管道出屋面后宜设

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确保周圈屋面板

内表面不结露;

4屋面结构板与保温层之间应设置隔汽层,保温层室外一侧

设置防水层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屋面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14

4.4.4地面、非供暖地下室顶板处的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于室外地坪500mm以下部分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

吸水率低、耐腐蚀、耐冻融性能较好的材料,且应从地上外墙连续

粘贴至地下室外墙,并向下延伸至当地冻土层以下;地下室外墙外

侧保温层内外两侧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延伸至地上

500mm处做收口处理;

2不供暖地下室顶板的保温层宜在结构楼板板上和板下分别

设置。保温层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板下保温层在梁底应连续,外

墙、上下贯通的隔墙、柱等部位应进行保温下延等热桥处理措施;

热桥处理应从外墙、内隔墙与顶板交角处向下侧墙体延伸,延伸长

度及保温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且延伸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3无地下室时,外墙外侧保温层与周边地面保温构造应连续,

无热桥。

4.4.5外门窗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采取断热桥措施;外门窗左右两

侧及上部保温应覆盖部分门窗框,外露尺寸不宜大于20mm。当采

用内嵌或半内嵌安装方式时,应采取增加节能副框等热桥处理措

施,避免外窗安装热桥过大。并应做好交接处的保温和防水构造设

计,并校核窗墙洞口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满足热工设计要求。

4.4.6外窗洞口宜设置成品窗台板对保温层进行保护,其安装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成品窗台板与窗框之间应有结构性连接,并采取密封措施;

2成品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与外墙保温层的接缝处应采用预压

膨胀密封带密封;

3成品窗台板及门窗洞口上侧应设滴水线。

4.4.7建筑应采用内排水。采用内排水时,雨水管应进行保温处理。

当不能采用内排水时,宜独立设置于建筑外保温外侧。室外雨水管

的安装应采取下列措施: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1雨水口组件与女儿墙或屋面板预留洞之间应设保温隔热

层,保温层厚度不宜低于50mm;

15

2雨水管与墙体之间的固定应采取隔热垫块等断热桥处理措

施。

4.4.8变形缝应做保温处理,应满塞A级憎水保温材料。保温材

料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5W/(m2·K)。如遇门窗洞口,洞口周边应做

封堵处理。

4.5气密性设计

4.5.1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密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位置;

2气密层应连续完整,包围整个气密区域;

3由不同材料构成的气密层的连接处,应采取气密搭接等密

封措施;

4当采用装配式墙板时,有气密要求的墙板间及墙板与梁、

柱、结构板拼缝宜在室内一侧粘贴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粘贴防水

透汽膜;

5主体钢结构工程,有气密要求的钢构件之间、钢构件与墙

板、楼面板的拼缝应采取耐久性密封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