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98—2018
代替DB63∕T298-1998
杨干透翅蛾防治技术
2018-09-25发布2018-12-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298—2018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63/T298—1998《杨干透翅蛾防治技术》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详查、系统调查内容;
——增加了发生期、发生量测算方法;
——删减了氧化乐果、辛硫磷药剂、磷化铝毒签的使用;
——增加了防治效果检查内容。
本规程由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汪荣、于春梅、张彦玲、杨启青、孙万桂、王晓婷、利加才让、张鹏、马万军、
徐浩生。
I
DB63/T298—2018
引言
杨树是青海省的主要建群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的当家树种。随着树龄的增长,遭受杨树蛀干害虫
的入侵,特别是杨干透翅蛾的侵害,使树木千疮百孔,生长受抑、木质朽露。严重影响了林业绿化建设
的发展。
1998年省森防站依据省级成果《杨干透翅蛾的研究》,制定了青海省地方标准《杨干透翅蛾防治技
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标准中的调查方法,防治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的需要,特别化学防治中使用的药剂,由于其毒性较大,目前已被禁用,因此,按照2017年省质监局下
达的任务进行修订,以补充完善此前标准中的不足之处,符合新时期青海省林业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
治发展的需要,使今后杨干透翅蛾综合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II
DB63/T298—2018
杨干透翅蛾防治技术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杨干透翅蛾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发生(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综
合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杨干透翅蛾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杨干透翅蛾(SheciasiningensisHsu)
属鳞翅目透翅蛾科、透翅蛾属,主要危害青杨、新疆杨、河北杨、箭杆杨等。
2.2
虫情监测
在生物学、生态学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调查方法,观察种群动态规律。
2.3
标准地与标准株
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临时设置的
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的固定标准地。标准地内选取用作详细观察的样树为标准株。
2.4
性引诱剂
通过模拟杨干透翅蛾雌成虫引诱雄虫交尾分泌的性激素,人工合成的制剂。
2.5
诱捕器
诱捕器为三角形,诱芯置于其中,成分为性信息素。
3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规律
杨干透翅蛾形态特征、生物学规律见附录A、附录B。
1
DB63/T298—2018
4虫情监测调查
4.1踏查
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至秋季落叶前,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周围,用肉眼或望远镜,观察树干
上是否有树皮剥落,木质裸露、不规则的蛀孔、木屑与虫粪的混合物,进行发生范围、发生面积调查。
踏查表参见附录C。
4.2详查
发生地区进行受害率及虫口密度调查:
——设置标准地进行详查,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少于寄主面积的3‰,每块标准地面积0.07hm2~
0.2hm2,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100株。选取20株标准株进行危害程度调查,标准株一般采
用对角线、平行取样法,林网或行道树每1000株选取20株,将调查结果填入详查表,参见附
录D;
——以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为统计单位,将杨干透翅蛾危害程度分为三级。详见表1。
表1杨干透翅蛾危害程度划分
危害程度轻中重
虫口密度3~56~15〉15
有虫株率%3~1516~35〉35
注:调查项目中必须符合两项以上,才可计入相应危害程度
4.3系统监测调查
4.3.1样地调查
在已发生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立1个~3个固定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07hm2~0.2hm2,
确保标准地内树木不少于100株,选取20株标准样株,进行系统观察。
4.3.2发育进度调查
对标记的样树每15天开展幼虫、蛹发育情况的系统调查:
——幼虫期:3月起,在样株标记蛀孔,每7天调查每个标记的排粪孔是否有木屑或小细木丝排出。
幼虫虫情调查参见附录E.1;
——蛹期:4月起,每7天调查株树蛀孔,当不再往外排出虫粪时视为化蛹,蛹期发育调查参见附
录E.2
4.3.3成虫调查
4月、9月起,标准地设置5个~10个诱捕器(间距20mm~50mm)每天观察成虫出现期及诱蛾数、
成虫期调查参见附录E.3。
4.3.4调查汇总
调查汇总参见附录E.4、附录E.5。
2
DB63/T298—2018
5预测方法
5.1发生期预测
期距法,根据杨干透翅蛾各虫态的发育进度调查,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以式(1)表示。
FHi(XiSx)...................................(1)
式中:
F—预测某虫态出现日期;
Hi—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日期;
Xi—平均期距值;
Sx—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
5.2发生量预测
根据杨干透翅蛾信息素诱捕器平均诱蛾数,进行发生量预测,以式(2)表示。
SMPF
PM....................................(2)
SFBA
式中:
PM—每亩雌蛾数量;
SM—雌性比1.0;
PF—平均诱获雄蛾数量;
SF—雄性比1.0;
B—诱捕率;
A—每个诱捕器有效诱捕面积。
5.3发生范围预测
根据树种所占比例、分布和面积,以及成虫扩散距离、风向、人为活动和物流等情况,预测分布范
围和可能达到的危害程度。
6防治技术措施
6.1检疫
6.1.1产地检疫
种苗(胸径大于8cm)、观察是否有排木屑与虫粪的蛀孔,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作解剖检查。
6.1.2调运检疫
对从杨干透翅蛾发生区调运的杨树种苗、原木等严格进行复检。
3
DB63/T298—2018
6.1.3检疫处理
通过检疫发现的活虫体,及时进行检疫除害处理,处理合格后凭《林业植物检疫证书》调运。
6.2营林措施
加强管护,营造针阔混交林、栽植抗虫性树种,清理虫害木,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虫害木,及
时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L/Z 322-200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 2005-05-12
- SL 21-1990 降水量观测规范 1991-02-21
- 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 2006-09-14
- SL 56-2005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 2005-10-31
- SL/Z 318-2005 水利血防技术导则(试行) 2005-04-29
- SL 38-1992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碾压式土石坝和浆砌石坝工程 1992-06-08
- SL 40-1992 QPG型卷扬式高扬程启闭机系列标准 1992-03-31
- DL/T 860.74-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4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2006-09-14
- 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2006-09-14
- DL/T 1011-200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交换格式规范 200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