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4-2019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DB34/T 334-2019 DB34/T 334-2019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yellow catfish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34-2019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25
实施日期
2020-01-2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人工繁育的环境条件、亲鱼来源与选择、亲鱼 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与鱼苗培育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庆市石塘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六安市华 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
起草人:
胡玉婷、江河、段国庆、凌俊、曹海、吴玮、甘小顺、尚俊峰、潘庭双、周华 兴、刘琴、邬毛润、汪焕、陈小雷、熊英琪。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34—2019

代替DB34/T334—2003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artificialpropagationandfryrearingforyellowcatfish

文稿版次选择

2019-12-25发布2020-01-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3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334-2003《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与DB34/T334-2003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修改了“环境条件”(见第3章);

——修改了“来源”(见4.1);

——修改了“4.2选择”部分内容;

——修改了“培育池”(见5.1);

——删除了“雌雄配比”(见上一版5.2);

——合并且修改了“5.3放养量”和“5.4放养方法”为“5.3亲鱼放养”;

——修改了“5.5饲料与投喂”(见5.4饲料投喂);

——修改了“5.6管理”(见5.5日常管理);

——修改了“6.1产卵池”(见6.1亲鱼暂养池);

——修改了“6.2催产时间”(见6.2催产季节);

——删除了“人工鱼巢的设置”(见上一版6.3);

——删除了“人工遮阳装置”(见上一版6.4);

——修改了“6.5亲鱼选择与配组”(见6.3亲鱼选择与配比);

——修改了“6.6催产剂的配制与用量”部分内容;

——修改了“注射方法”(见6.7);

——修改了“7效应时间与产卵”(见7.1效应时间);

——增加了“7人工授精”章节;

——修改了“8人工孵化”章节部分内容;

——修改了“9.1仔鱼期暂养”(见9.1池塘准备、9.2鱼苗放养、9.3食性驯化);

——修改了“饲料投喂”(见9.4);

——增加了“苗种分塘”(见9.4);

——删除了“鱼种培育”(见上一版10)。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