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948-2010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词汇

GB/T 24948-2010 Tri-wheel vehicles and low-speed goods vehicles—Vocabular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4948-2021 |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948-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8-09
实施日期
2010-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低速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整车的主要词汇和对应的英文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检测中心、江苏大学
起草人:
佟静、陈昆山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60

T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948—20XX

低速汽车词汇

low-speedvehicles-Vocabulary

(征求意见稿)

20X×-××-××发布20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4948—20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24948-2010的修订,与GB/T24948-2010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词汇》修改为《低速汽车词汇》;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确认;

——删除了低速货车相关内容(见2010版3.1、3.2.1、3.2.2);

——调整了低速汽车的定义(3.2);

——删除了厢式低速汽车、仓栅式低速汽车、冷藏式低速汽车、起重式低速汽车的定义(见2010

版3.3.2、3.3.4、3.3.5、3.3.8);

——修改了其他类型专用低速汽车的定义(3.3.5);

——增加了电动低速汽车的有关定义(1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速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

——GB/T23948-2010。

GB/T24948—20XX

低速汽车词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速汽车整车的主要词汇和对应的英文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低速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3分类

3.1

三轮汽车tri-wheelvehicle

最高设计车速小于等于50km/h的,具有三个车轮的货车。

[GB7258-2017,定义3.2.2.2.1]

注1:装在同一个轮毂上的双轮胎仍算一个车轮。

注2:轴传动三轮汽车后轮可以采用双轮胎。

3.1.1

全封闭驾驶室三轮汽车completedefiladecabtri-wheelvehicle

具有完整的驾驶室封闭结构,驾驶员及驾驶操作机构非暴露于露天的三轮汽车。

3.1.2

半封闭驾驶室三轮汽车halfdefiladecabtri-wheelvehicle

驾驶室没有顶棚部分,驾驶员及驾驶操作机构暴露于露天的三轮汽车。

3.2

低速汽车low-speedvehicle

最高车速小于等于50km/h的三轮车辆和最高车速小于70km/h的四轮车辆,且整备质量满足

GB7258-2017定义的机动车的车辆统称为低速汽车。

3.2.1

自卸式低速汽车dumplow-speedvehicle

装有本车发动机驱动的液压举升机构,能将车厢卸下或使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使货物依靠自重而自

行卸下的低速汽车。

3.2.2

罐式低速汽车tankerlow-speedvehicle

装置有罐装容器,并通常带有工作泵,用于运输液体、气体或粉状物质,以及完成特定作业任务的

低速汽车。

1

GB/T24948—200×

3.3.3

清洁式低速汽车streetflusherlow-speedvehicle

装备有水罐、水泵和冲洗嘴,具有清洁功能的低速汽车。

3.3.4

洒水式低速汽车streetsprinklerlow-speedvehicle

装备有水罐、水泵和喷嘴,使水流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沿管路经喷嘴喷洒在路面上的低速汽车。

3.3.5

其他类型专用低速汽车otherspecialpurposelow-speedvehicle

具备其他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低速汽车,如垃圾车、喷灌车、吸粪车、洒

水车等。

4车辆尺寸

4.1

车辆支承平面(简称X平面)supportplaneofvehicle

测量车辆尺寸参数时,用于支承车轮的平坦、坚实的水平面。

4.2

车轮中心平面planeofwheelcenter

对于单式车轮,车轮中心平面为与车轮轮辋的两侧内边缘等距的平面。

对于双式车轮,车轮中心平面为与外车轮轮辋内缘和内车轮轮辋外缘等距的平面。

4.3

车轮中心wheelcenter

车轮中心平面与车轮回转中心线的交点。

4.4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简称Y平面)longitudinalplaneofsymmetryofvehicle

线段AB的垂直平分平面。A和B两点为通过同一轴上两端车轮轴线的X平面的垂面同车轮中心

平面的交线与X平面的交点(见下图)。

Y

X

AB

2

GB/T24948—20XX

4.5

车长vehiclelength

分别过低速汽车最外端点且垂直于Y平面和X平面的两平面间的距离。

4.6

车宽vehiclewidth

分别过低速汽车两侧固定突出部位(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

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变形部分)最外侧点且平行于Y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

离。

4.7

车高(无装载质量)vehicleheight(unladen)

在空载状态下,低速汽车最高点至X平面的距离。

4.8

货箱拦板内尺寸dimensionsofpackingboxinner

货箱内部(可忽略其中的轮罩、局部加强筋、挂钩等内部突起)的长、宽和高。

4.9

轴距wheelbase

分别过低速汽车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A和B点(见4.4)并垂直于Y和X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

离。

4.10

前轮距fronttrack

测量两前轮胎在低速汽车支承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距离。

4.11

后轮距reartrack

测量两后轮胎在低速汽车支承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距离。对于双后轮应测量两个双后轮中心

平面间距离。

4.12

前悬frontoverhang

分别过低速汽车最前端点(包括前挂钩、车牌及任何固定在低速汽车前部的刚性部件)和前轮中心

且垂直于Y平面和X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4.13

后悬rearoverhang

分别过低速汽车后轴两轮中心和低速汽车最后端点(包括牵引装置、车牌及固定在低速汽车后部的

任何刚性部件)且垂直于Y平面和X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4.14

3

GB/T24948—200×

“R”点坐标coordinatesystemofRpoint

是低速汽车制造厂的设计基准点,用于确定由制造厂规定的每个座位最后的正常位置,它是模拟人

体躯干和大腿的跨关节中心位置,并相对于所设计低速汽车结构而建立的坐标,这一点称为“座位标志

点”。

5通过性

5.1

通过性crossperformance

是指低速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坎坷不平地段和各种

障碍(陡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5.2

最小离地间隙minimumgroundclearance

低速汽车中间区域内的最低点到X平面的距离,中间区域为平行于Y平面且与其等距离的两平面

之间所包含的部分,两平面之间的距离为同一轴上两端车轮内缘最小距离的80%。

5.3

接近角approachangle

切于静载前轮轮胎外缘且垂直于Y平面的平面与X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前轴前方任何固定

在低速汽车上的刚性部件均在此平面的上方。

5.4

离去角departureangle

X平面与切于静载低速汽车最后车轮轮胎外缘的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位于最后车轴后方的任

何固定在低速汽车上的刚性部件均在此平面的上方。

5.5

纵向通过角rampangle

当分别切于静载车轮前后轮胎外缘且垂直于Y平面的两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车轮外缘

两切面之间所夹的最小锐角。该角为低速汽车可以超越的最大角度。

6质量

6.1

最大设计总质量maximumdesigntotalmass

低速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最大质量。

6.2

整车整备质量completevehiclekerbmass

指低速汽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

4

GB/T24948—20XX

车质量。

6.3

额定装载质量maximumdesignpaymass

低速汽车制造厂允许装载货物的最大质量。

6.4

最大允许轴荷maximumauthorizedaxleload

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最大轴荷。

6.5

最大设计轴荷maximumdesignaxleload

低速汽车制造厂制定的最大轴荷。

6.6

质量利用系数qualityutilizationfactor

低速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是乘员质量加上载货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

7动力性

7.1

动力性motiveperformance

低速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低速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7.2

最高设计车速maximumdesignspeed

低速汽车在平地和没有外界不利影响的情况下,考虑低速汽车设计和结构的特殊限制而不应超过的

速度。

7.3

最低稳定车速minimumstabilizedspeed

发动机在工作时低速汽车能稳定行驶的最小速度。

7.4

起步加速性能startingaccelerationperformance

低速汽车从初速度为零加速到指定车速的能力。

7.5

加速时间timeforacceleration

低速汽车从指定初速度到另一指定车速时所需的时间。

7.6

加速区间accelerationarea

低速汽车从指定初速度到另一指定车速时所通过的距离。

7.7

5

GB/T24948—200×

爬坡能力gradabil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低速汽车能够通过的最大坡度。

8燃油经济性

8.1

燃油经济性fueleconomic

单位燃油消耗量所完成的运输工作量。

8.2

经济车速economicalspeed

燃油消耗量为最小时的车速。

8.3

经济油耗economicalconsumptionoffuel

低速汽车以经济车速行驶时所消耗的燃油量。

8.4

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steadyspeedfuelconsumption

在规定的行驶条件下和规定的距离内,低速汽车按指定的车速作等速行驶时,每百千米的燃油消耗

量。

8.5

多工况循环燃油消耗量cycleformultipleworkingconditionsfuelconsumption

在规定的行驶条件下和规定的距离内,低速汽车按指定的工况和程序连续行驶时,每百千米的燃油

消耗量。

8.6

测试区testarea

用于进行低速汽车燃油消耗测量的区域。

8.7

测量路段testroad

测试区内用于测量低速汽车燃油消耗量的路段。

9操纵稳定性

9.1

操纵稳定性handlingstability

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低速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

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低速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9.2

转向圆直径turningcirclesdiameters

6

GB/T24948—20XX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低速汽车内外转向轮接地点在X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

9.3

转向通道圆turningclearancecircles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低速汽车所有点在X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外的最大内圆,及包含低速

汽车所有点在X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小外圆。低速汽车有左和右转向通道圆。

9.4

前束toe-in

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之差为前

束。

9.5

侧倾稳定角stablerollangle

低速汽车倾斜时,低速汽车车轮支承平面法向力至零以前的侧翻角。

9.6

最大侧倾稳定角maximumstablerollangle

低速汽车倾斜时,低速汽车一侧车轮支承平面法向力至零时的侧翻角。

10制动性能

10.1

制动性能brakeperformance

指低速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10.2

行车制动性能brakeindrivingperformance

用以使行驶中的低速汽车减速或停驶的能力。

10.3

应急制动性能emergencybrakeperformance

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仍能使行驶中的低速汽车减速或停驶的能力。

10.4

驻车制动性能parkingbrakeperformance

是停驶的低速汽车(包含坡道停车)以机械作用保持其不动的能力。

10.5

制动稳定性brakestability

制动时低速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0.6

制动距离brakingdistance

低速汽车接受制动信号时的位置与低速汽车停止时的位置间的距离。

7

GB/T24948—200×

10.7

制动初速度initialspeedofbraking

由于制动系的作用,低速汽车开始减速时的行驶速度。

10.8

制动减速度brakingdeceleration

由于制动系的作用,低速汽车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的减速度。

10.9

制动失效brakingfailure

制动时,由于制动系统某一零件的损坏或发生故障,使低速汽车速度不减低或不能停驶的现象。

10.10

车轮抱死wheellock

制动过程中,车轮由于制动力矩的作用而停止转动的现象。

10.11

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freepedaltravel

踩下制动踏板时,从踏板的原始位置开始,到控制装置(制动阀或主缸)开始起作用时止,踏板所

移动的距离。

10.12

侧滑sideslip

是指制动时低速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11环境污染

11.1

自由加速工况freeaccelerationmode

柴油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发动机运转,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油门踏板与手油门处于松开位置,

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维持4s后松开。

11.2

自由加速烟度freeaccelerationsmoke

在自由加速工况下,从发动机排气管中排出的碳烟浓度。

11.3

工况法排气污染物cycleformultipleworkingconditionsemissionpollutants

在规定的条件下,低速汽车装用的柴油机按指定的工况运行时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

11.4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noiseattheoperator’sposition

低速汽车按规定工况行驶时,在驾驶员耳旁规定位置处测得的最大噪声。

11.5

8

GB/T24948—20XX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noiseemittedbyaccelerating

低速汽车按规定工况加速行驶,在规定位置处测得的最大噪声。

12

起动性能startability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低速汽车从接受起动信号开始到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的最短时间。

13

滑行距离coastingdistance

低速汽车以指定车速行驶时,从切断动力源或离合器脱开到低速汽车停止时所通过的距离。

14可靠性

14.1

可靠性reliability

低速汽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4.2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averagemileagebetweentrouble

指低速汽车相邻两次故障(轻度故障除外)之间的平均行驶间隔里程。

14.3

首次故障行驶里程firsttimetroublemileage

指低速汽车发生首次故障(轻度故障除外)时的平均行驶里程。

14.4

轻度故障lighttrouble

轻度影响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导致停驶或性能下降,修理费用低廉,用随车工具就轻易排除的故障,

或轻度影响外观的缺陷。

14.5

一般故障commontrouble

明显影响正常使用,或规定的性能超限,不需要更换重要总成或零部件,在较短的有效时间内就可

排除的故障,或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

14.6

严重故障serioustrouble

影响行驶安全,或导致重要总成,零件损坏,或规定的重要性能超限,必须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