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76-2020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DB21/T 3276-2020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276-2020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30
实施日期
2020-07-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H09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276—2020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实施细则

Implementationrulesforriskgradingcontrolandmanagementofsafety&

identifyingandeliminatingofhiddenhazardinmetallurgyenterprises

2020-06-30发布2020-07-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276—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要求..........................................................................2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3

6隐患排查治理......................................................................6

7持续改进..........................................................................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划分示例.......................................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危险源辨识单元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清单...........................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类型...................................................14

附录E(规范性附录)隐患排查清单...................................................15

附录F(规范性附录)隐患整改通知单.................................................16

附录G(资料性附录)隐患复查验收样例...............................................17

附录H(资料性附录)隐患登记表样例.................................................18

I

DB21/T3276—2020

前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相关

标准和现代安全风险管理理念,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辽宁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

制而成。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新法、夏术军、郝银贵、徐广大、王计宝、郝崑、赵青、曹轶男、高成凤、

关守安、任嘉、刘明、代静辉、陈莹、金勇成、王旭

本标准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的方式进行反馈,我

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号,024-86907739。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4-2号,024-83912853。

II

DB21/T3276—2020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构建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要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持续改

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冶金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适用于有色

金属企业,冶金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单元优先适用危险化学化学品相关标准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6543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16912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486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

GB50505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

GB50584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技术规范

GB50721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1066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

GB51128钢铁企业煤气储存和输配系统设计规范

GB51135转炉煤气净化及回收工程技术规范

AQ2001炼钢安全规程

AQ2002炼铁安全规程

AQ2003轧钢安全规程

AQ2025烧结球团安全规程

AQ7011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

AQ7013干法熄焦安全规程

YB/T4436顶燃式热风炉烘炉技术规程

YB/T4591高炉炼铁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要求

1

DB21/T3276—2020

YB/T4592转炉炼钢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要求

YB/T4593高炉鼓风轴流压缩机安全运行技术规范

JB/T13417铸造用电动平车

DB21/T318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金属冶炼目录(2015版)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5〕124号)

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3术语和定义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冶金企业metallurgyenterprises

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3.2

高温熔融金属high-temperaturemoltenmetal

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融状态的金属及其熔渣。

3.3

有限空间confinedspace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

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4

煤气储配站gasstoredanddistributedstation

用于储存、净化、混合、加压、输送煤气站场的总称。

4基本要求

4.1工作组织与职责

4.1.1冶金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牵头组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有关要求;

——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

——研究和批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上报;

——及时处理涉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

2

DB21/T3276—2020

4.1.2冶金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依

托于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文件审定、投入保障、监督考核以及

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等。

4.1.3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应设办公室,办公室宜设置在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牵头组织各部门明确双重预防工作责任,分专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及隐患排查

治理,并逐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4.1.4冶金企业各部门及管理人员依据各自职责,在双重预防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

4.1.5冶金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参与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能

力,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职责。

4.2培训教育

4.2.1冶金企业应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分阶段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期应开展专题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期应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4.2.2冶金企业应针对双重预防工作职责分层次开展培训教育。

——领导层培训以责任意识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背景、法规、政策文件及标

准规范的要求、工作职责、基础概念与理论知识等。

——专业技术人员(含内部培训师和审核员)培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

制相关标准规范、基础概念与理论、规范建设流程及内容、风险辨识和评估技术、风险控制技术、隐患

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和过程管理要求等。

——全员培训以提升风险意识和参与岗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

理念、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隐患排查事项等。

4.2.3冶金企业应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及其资料归档。

4.3构建工作体系

4.3.1冶金企业应从领导、组织、资源等方面保障系统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建

设和运行。

4.3.2冶金企业应以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建立并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责任制度、管理制度、作业指

导书等,规范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3冶金企业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需要完善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

4.3.4冶金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安全风险评估和

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等。

——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的

步骤、方法及记录表单等。

——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风险评估的步骤

及记录表单等;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的准则,分层、分专业管控确定原则,现有管控措施评估、改进的

管控措施及记录表单等。

——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隐患排查范围、形式、内容及治理、核销的要求及记录

表单等。

——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审核计划、内容及报告编制要求等。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3

DB21/T3276—2020

5.1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5.1.1冶金企业应系统、全面、无遗漏的进行危险源辨识,从自然条件、总图布置、作业环境、工艺

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辨识,覆盖全部场所和区域,包括承包商占用的场所

和区域。

5.1.2冶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危险源辨识单元,宜综合以下原则划分危险源

辨识单元:

——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按照设备设施的功能划分;

——检修维修作业宜单独划分;

——涉及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能源介质停送等较大危险作业的应单独划分;

——企业认为需要特殊考虑的危险源辨识单元。

5.1.3炼铁、炼钢等金属冶炼生产工艺宜参照AQ2001、AQ2002、AQ7011、YB/T4436、YB∕T4591、YB∕T

4592、YB∕T4593、JB/T13417、GB16543等标准规范并结合工序、作业活动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示

例见《高炉炼铁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附录A.1)、《炼钢连铸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附录A.2)。

5.1.4煤气储配站、管道及煤气设施宜参照GB6222、GB50505、GB50584、GB51135、GB51128、GB

51066、GB50486并结合开停车、日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置、检维修等方面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示例见

《煤气系统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附录A.3)。

5.1.5烧结、炼焦、轧钢生产宜参照AQ2025、AQ7013、AQ2003等标准规范结合工艺流程、工序、设备

及作业活动特点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5.1.6气体介质供应、给排水、供配电、厂内运输等公共部分宜参照GB16912、GB50029、GB50721、

GB50053、GB4387等标准规范并结合功能、布置的独立性等特点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5.2危险源辨识

5.2.1冶金企业应针对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统计设备设施信息并编制《设备设施清单》(附录B.1),

分解作业活动的各个步骤并编制《作业活动清单》(附录B.2),涉及特种设备的应按照DB21/T3182

单独编制特种设备基本信息表。

5.2.2对于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

——系统查找危险源辨识单元中涉及的危险物质、能量或能量载体;

——参照GB6441、GB/T13861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方面

分析危险物质、能量或能量载体存在的方式、转移途径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过程应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

种状态和三种时态。

——对照GB6441列出危险源辨识单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类型。

——结合危险源分析清晰描述诱导安全风险的触发事件,应覆盖《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

范指导手册》涉及的所有较大危险因素。

5.2.3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于生产设备设施的危险源

辨识宜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事件树分析法(ETA)及故障树分析法(FTA)或以上方法

的组合。

5.2.4冶金企业应将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填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附录C)。

5.2.5冶金企业应依据GB18218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5.3安全风险评估

4

DB21/T3276—2020

5.3.1冶金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类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别确定其固有风险等级和残余

风险等级。

5.3.2冶金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应依据GB/T27921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宜采用风险矩阵法,也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估;

——冶金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应执行DB21/T3182;

——企业已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并且取得行业内或专业机构认可的,按其执行。

5.3.3冶金企业对存在较大及以上固有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辨识单元宜采用仿真模拟软件进行评估。

5.3.4冶金企业同一危险源辨识单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类别时(如爆炸、中毒同时发生),其安全风

险等级应为各种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5.3.5冶金企业采用各种安全评估方法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

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安全风险分级和可接受水平、色标对应关系见表1。

表1安全风险分级对照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