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030-2021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DB2102/T 0030-2021 Garden Plant Prote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02/T 0030-2021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8-09
实施日期
2021-09-08
发布单位/组织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15

DB2102

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0030—2021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ProtectionTechnologyofLandscapePlant

2021-08–09发布2021-09-08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2/T00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大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峰、蔡蕾、董克宇、程红、崔建龙、刘家陟、廉宏、陈迪、王秋丽、汪峥蕾、

梅媖丹、季芳、马骥、刘春华。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城市管理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西岗区高尔基路16号

联系电话:0411-83627569

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太原街140号

联系人:董克宇

联系电话:0411-66865299

I

DB2102/T0030—2021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保护规程的总则、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病虫害诊断、病虫害防治、有害生物

重点防治对象诊断及防治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绿地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园林植物landscapeplant

是指在城市绿地及风景林中栽植和应用的植物。

3.2

植物病害plantdisease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

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状态,影响景观效果或植株死亡。

3.3

植物害虫pest

对园林植物有害的昆虫和螨类等生物。园林植物受到害虫为害后,植物的叶片、枝条、树干、根

等部位受到伤害,植物表现为生长不良、影响景观效果或植株死亡。

3.4

杂草weed

园林植物种植目标以外的自生草本植物种群。

1

DB2102/T0030—2021

3.5

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

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3.6

园林技术防治landscapetechnologycontrol

综合运用各项园林栽培管理技术,通过改变一些环境因子,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发

育,有利于保护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园林生态环境条件,从而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危

害。

3.7

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

利用有益生物或其它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3.8

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

通过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射线、机械阻隔等措施抑制、钝化或杀死有害生物,达到控制

园林植物病虫害目的的一种方法。

3.9

趋性taxis

害虫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定向活动。趋性包括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趋热

性等。

3.10

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

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有害生物的方法称为化学防治。

4总则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植保方针,全

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效益的防治效果,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综合协调园艺、物理、

生物、化学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把病虫草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5有害生物监测预报

5.1监测中心

建立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成立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监测中心。

2

DB2102/T0030—2021

5.2监测范围

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等,古树名木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5.3监测时间

城市绿地有害生物的监测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寄主植物的生长情况设定具体的监测时

间和监测频次。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每月组织一次有害生物专项检查,每五年组织一次全市有害生物普

查。

5.4监测方法

5.4.1园林植物病害监测方法

5.4.1.1监测内容

调查和记录病原物和病情,根据预测和防治决策需要对病害系统的各种组分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

点、定量、定期的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寄主、病原物、气象因素和栽培活动。

5.4.1.2监测方法

人工目测植株病害症状,检查植株的叶片、枝条、茎干和果实是否有感染病症状,采用踏查、详查、

定期巡查和定点监测等调查方法进行病害的监测,每隔5天~10天调查1次。

5.4.2园林植物害虫监测方法

5.4.2.1实地踏勘

结合监测范围,查找植株上缺刻、孔洞、钻蛀、潜食、卷叶等为害状,确定植株受害情况和害虫种

类。

5.4.2.2定点监测方法

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在公园或园林植物集中种植区等害虫易感区域设置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地和踏

查线路,可用以下方法预测特定虫害的种群趋势: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设置诱虫灯(双色灯、高压汞灯或黑光灯)结合诱集箱或水盆进行检测,

收集标本并记录害虫数量以此监测该区域的危害情况,此方法主要适用于鳞翅目和鞘翅目害

虫;

——利用害虫对食物的趋性,通过配制适当的食饵来诱集害虫,收集标本并记录害虫数量以此监测

该区域的危害情况。如配制糖醋液诱捕鳞翅目成虫,利用多聚乙醛诱杀蜗牛和蛞蝓,用饵木诱

引小蠹;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根据害虫种类设置黄色、蓝色等不同颜色粘虫板进行监测,收集标本

并记录害虫数量以此监测该区域的危害情况。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同翅目和双翅目害虫,包括蚜

虫、粉虱、叶蝉、斑潜蝇、种蝇等;

——利用害虫对化学物质的趋性,使用昆虫信息素和引诱剂配合相应的诱捕器进行监测,收集标本

并记录害虫数量以此检测该区域的危害情况。引诱剂的释放速率和诱捕器类型都直接影响到诱

捕效率。可用性诱剂诱捕的害虫有果实蝇、蔗扁蛾、斜纹夜蛾、天牛等。

5.4.3监测记录

现场采集病虫害标本后,记录病虫害种类、发生数量和为害情况等信息(见附录C)。对不能鉴定

3

DB2102/T0030—2021

的病虫害采集样品并保存好,送上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鉴定。

5.5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监测的数据,按照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向园林绿化行业主管部门和下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发布

病虫害预警信息。

6病虫害诊断

6.1病害诊断

在排除物理性损伤后,植株叶片有坏死、枯萎、叶斑、腐烂等症状,对照大连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

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确定病害种类及是否需要防治。

6.2虫害诊断

对照大连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确定害虫类型及是否需要防治。

7病虫害防治

7.1植物检疫

7.1.1所有从国内外引种的种子、植物及其他繁殖材料,应按照国家《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

物检疫条例(林业部分)》、《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配套实施办法实行植物检疫。

7.1.2绿化工程从国外直接引种的种苗、植物及其他繁殖材料,绿地施工方应持有《植物检疫证书》

方可进入验收程序。

7.1.3对有可能携带检疫性或危险性病、虫、草害源的进口种子、植物及其他繁殖材料,有关单位(个

人)应按照审批机关审定的地点和监管措施进行隔离试种,隔离试种期后经森检机构调查、检疫,确认

无检疫对象和其他危险性病、虫、草害后,引种单位(个人)方可扩散种植。

7.1.4外地购进苗木、花卉、草皮及绿化材料,应提供相关的产地检疫证书。

7.1.5本地苗圃出售苗木、花卉、草皮及绿化材料,不应带有病虫原及杂草出圃。

7.1.6绿化工程所用材料(包括植物材料)应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相应

检测报告。

7.2园林技术防治

7.2.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应符合CJJ/T287的规定。

7.2.2应及时伐(拔)除、处理受病虫危害严重的病虫源植物。

7.2.3受土传病原污染的土壤应及时消毒,并视危害情况更换或改良土壤。

7.2.4应加强水、肥、土的管理,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

7.2.5绿地种植时应注意植株种植密度,保证植物通风透光,提高生长势,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地被

植物种植应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7.3生物防治

7.3.1应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资源,加强优势天敌昆虫的研究、迁引、繁殖、推广和应用,如推广利

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7.3.2宜积极推广和施用致病(或拮抗)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例如:

4

DB2102/T0030—2021

——对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药物防治,宜优先施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并安排在幼虫低龄期施

用;

——在空气、土壤较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宜用白僵菌制剂;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制剂,不应在蚕桑区施用;

——对黄尾毒蛾、斜纹夜蛾、蓑蛾、油桐尺蠖、粉蝶宜用多角体病毒制剂;

——对多种花卉植物的白绢病,宜用木霉菌制剂;

——对球根、宿根花卉细菌性病害,宜用抗生素(放线菌类代谢物)制剂;

——植物病毒病宜用干扰素;

——桃根癌病宜用生物制剂K84。

7.3.3应合理安排各种防治措施保护天敌,在化学药剂选择中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剂型,在化学防治

过程中应规划施用时间、施用浓度、施用方法,尽量选择对天敌影响比较小的化学药剂或其它防治措施。

7.3.4药剂防治时,宜选用高效、环保的植物源、生物源、抗生素类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以保护

环境及天敌。

7.3.5在害虫(如蚧壳虫类、粉虱类、螨类、叶蝉类、蚜虫类)发生的初期,宜选用物理措施进行防

治,以保护天敌。

7.3.6可利用昆虫激素和昆虫化学信息素进行引诱或驱避害虫,干扰雌雄性交配,或对害虫进行大规

模诱杀。

7.3.7应保护和利用可用于病虫草害防治的有益生物,如一些捕食性和寄生性的螨类、两栖动物(蟾

蜍、蛙等)和鸟类。

7.3.8加强益鸟的招引、保护、饲养和驯化,可在绿地中适当栽植益鸟的食饵植物和适合益鸟营巢的

树种,在植物上设置人工鸟巢。

7.4物理防治

7.4.1在病虫草害发生初期,即零星发生期,可进行人工防治。如摘除孵化初期未分散的幼虫枝叶、

或悬挂依附在植物体和建筑物上的越冬虫茧、虫蛹和卵块、卵囊等休眠虫体、病叶;亦可直接捕杀个体

大、危害状明显的害虫、有假死性或飞翔力不强的成虫。

7.4.2在害虫的成虫发生期,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趋光性等趋性,采用悬挂杀虫灯、悬挂黄板、铺

用或挂用银灰色薄膜等方法趋避或诱杀害虫。

7.4.3应利用热力(干温或湿温)处理种籽、种球及植物组织,以消灭内、外病虫源。

7.4.4大树修剪后的伤口应及时进行防水处理,防止伤口过度失水回缩、腐烂及病虫害侵入伤口。

7.4.5为减轻树木冻害和害虫,冬季前可对树干基部进行涂白:

——根据寄主植物及其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应协调涂白树种、涂白时机、高度、程度及针对的

病虫害和配制物料的品种、比例等;

——可在涂白前掺入适量农药以防病虫害,随配随用;

——涂白剂PH为偏碱性,不应与碱不稳定的农药及波尔多液混用;

——可在涂白剂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颜料增加美学效果,使其与树皮色彩协调一致;

——涂白剂配制比例可依据不同的用途及时期予以调整和选择。

7.5化学防治

7.5.1应针对防治对象、药剂有效成分、剂型和使用方法,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化学防治,例如:

——宜用触杀剂防治虫口密度大、发生范围广的害虫;

——宜用胃毒剂防治取食量大的食叶害虫或隐蔽的地下害虫以保护天敌;

——宜用内吸剂防治刺吸口器吸食汁液类害虫;

5

DB2102/T0030—2021

——宜用熏蒸剂或高渗透剂防治(或消毒)蛀干类等其他害虫虫源;

——宜用激素剂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或诱集、迷向,抑制其繁衍;

——根据草坪草的种类,应在草坪各个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主要杂草种类与该药剂杀草谱相匹配的除

草剂。

7.5.2根据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应掌握用药适期,在病害发生初期、害虫低龄期及杂草敏感期防治。

7.5.3选用除草剂时,根据草坪草的种类,应在草坪各个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主要杂草种类与该药剂杀

草谱相匹配的除草剂,例如:

——大多数一年生禾草和阔叶草可用广谱性除草剂(即苗前除草剂、土壤处理剂)在其苗前施药,

但新建草坪播种或移栽前不宜使用此类除草剂;

——草坪宜在杂草苗后早期应用除草剂,如禾本科杂草3叶期前,阔叶草在2~4叶期,对一些具

有地下球茎及其他地下繁殖的多年生杂草,苗后处理的最佳期为杂草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

渡的时期。

7.5.4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宜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在病害发生后宜用具有保护、治疗性

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7.5.5药剂的使用方法宜采取靶标性强、残毒少的施药方法,如微量喷雾、根施、沟施、涂茎、浇灌、

树干注射、制成毒土、毒饵、熏蒸等。

7.5.6不同类型农药应合理轮流交替使用。施药间隔期宜为7~10天。

7.5.7使用的药剂应对施药者、植物、环境等安全。应选择高性能的喷洒工具及高效、低毒的药剂防

治病虫草害。

7.5.8避免高温喷药,宜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喷药。在人流较多的地区喷药时,应进行人流疏散。

7.6规范使用化学农药

7.6.1化学农药的使用应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

7.6.2熏蒸盆栽植物、种苗、种球应严格控制熏蒸药剂的剂量。

7.6.3在园林植保过程中不应施用以下药物:

——剧毒农药或对害虫天敌(包括天敌昆虫、蛙、蟾蜍、鸟类等)有严重影响的药物(如:甲基对硫

磷、久效磷、磷胺、五氯酚钠、甲胺磷等);

——已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机制报道的药物(如:杀虫脒、除草醚、有机汞等);

——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比较大或难分解、易引起生物富集作用,以及对人体、其他动物有严重影

响的药物。

7.6.4在一定植物群落范围内应针对性施药,同一种化学农药,不宜长期施用。

7.6.5化学农药的应用,应按单位面积有效成份的用量施用。

7.6.6化学农药混用,应掌握药剂的理化性质,合理混用,确保对植物安全。

7.6.7应合理选用除草剂:

——在绿地范围内不应用灭生性除草剂,严禁施用剧毒性除草剂;

——施用选择性或激素类除草剂,应先掌握药剂性能及各类园林植物对该除草剂的敏感程度,施用

时要防止引起药害,用药量应按规定不应任意增加;

——施用除草剂的机具(动力部分除外)应专用,不应与施用杀虫剂、杀菌剂的机具混用。

8有害生物重点防治对象诊断及防治方法

8.1重点病害

6

DB2102/T0030—2021

大连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8.2重点虫害

大连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9技术档案

9.1要求

各绿化专业单位应及时记载、整理和分析当年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的各项技术资料及经验,编好目

录,分类归档,装订成册,归档保存,做好记录,每年度进行总结,建立系统的技术档案。

9.2内容

9.2.1气候,当年每月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及特殊气候,如高温、干旱、暴雨、积水等。

9.2.2主要病虫草害发生期、发生量、虫口密度、病害率、危害程度等。

9.2.3由病虫草害导致的植株死亡数量。

9.2.4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等。

9.2.5防治新技术、新药剂的应用及其效果。

9.2.6年度总结,应包括发生的病虫草害种类、发生面积、防治效果及重复防治面积(植株数量)、

防治方法及经验教训等。

7

DB2102/T0030—2021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大连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表A.1为大连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表A.1大连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主要

病害病害

主要病原受害诊断的主要症状防治方法

类型名称

位置

叶片和嫩芽有白粉层,叶

片褪绿或变黄,初生白色粉

Uncinulaclintonii、Oidium

白粉病叶片状斑,后变成大圆斑,白色

sp.

粉层可汇聚成片,引起叶片园林技术防治:

扭曲、皱缩、枯萎早落1.冬季及时修剪病虫枝,荫

Ucciniasp.;枝和弱枝条,营造通风透气的

Uyomycessp.;叶片出现黄褐色或锈色粉生长环境

锈病Phragmidiumsp.;叶片状物。叶片正反两面着生橘2.避免多施氮肥引起徒长,

Gymnosporagiumsp.;黄色的粉状孢斑注意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提

Polioteliumsp.高植株抗病能力

Cercosporasp.;初期叶片病斑为圆形或椭3.冬季防止冻害对植株的

Cladosporiumsp.;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损害

褐斑病叶片

Septoriasp.;界线明显,严重时病斑可连4.发病时要及时清除带病

Coniothsp.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枝叶,减少病原

真菌发病初期叶片表面红褐色化学防治:

病害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1.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

Alternariasp.;

圆形或不规则的暗黑色病胶悬剂(灭病威)600倍液保

黑斑病Actinonemasp.;叶片

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护,以后交替喷30%氧氯化铜

Septoriasp.

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上600倍液

散生黑色小粒点2.病害发生期间用25%粉锈

叶片出现不明显轮纹病宁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

斑,黑色子实体顺轮纹形成,灵悬浮剂1000倍液。交替使

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叶片

高湿度下出现淡红色至桔红用效果更好

色分生孢子堆苗木发病前或发病后喷70%

初期水渍状,后转呈黑褐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

色湿腐状,病健部分界不明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灰霉病Botrytissp.叶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