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974-2024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DB21/T 3974-2024 Open-pit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974-2024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30
实施日期
2024-07-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阜新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06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974—2024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vegetationecologicalrestorationingeologicaldisastermanagement

ofopen-pitmines

2024-06-30发布2024-07-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974—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植物配置.............................................................................2

6露天矿植被生态修复...................................................................2

7养护.................................................................................3

附录A(资料性)植被修复可选用植物品种................................................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阜新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剑、安源、杨国荣、狄军贞、徐强、宋海涛、苏艳军、张琳琳、项坤、张雯

奥、杨迪、杨逾、马维、李虎龙、于孔超、陈洪伟、袁和、于吉洋、许连丰、王国君、刘凯、王林世、

郑凡石、郑国栋、杨文宇、于理光、李冠楠、李思晋、李奇、梁皓、王世娟、谭震、陈军典、韩晓涛、

刘向峰、楚颖、郑齐、罗银花、潘文多、田晟赫、张涛、张金龙、成语鑫、刘洪男、艾宁、姚迪、李萍、

张添浩、张国忠、张金利、李义、徐驰、张浩天、童戈、张晓兵、吕伟、訾树立、由福新、王玲玲、刘

芠杭、常影、冯坤鹏、任航、高尔丁、李光泽、王凯、王华、张明波、郭建志、李冬、曾宪令、邹震、

薛松强、石玉学、高倩、郭跃、白昕冉、周泳君、赵元鑫、任毅。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联系电话:024-62789185。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阜新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有限公司(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东风路175号),

联系电话:0418-5111678。

II

DB21/T3974—2024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实施的植物种类、种苗、植物配置、栽植时间、管

护等技术方法、流程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区域内生产和闭坑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的植被修复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DZ/T0219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TD/T1070.1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露天矿open-pitmine

在地表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各类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地质灾害治理geologicaldisastermanagement

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专项地

质工程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地质灾害的活动。

植被生态修复vegetationecologicalrestoration

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相关的生态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混合配置后,对开挖或填方所形成的场地进

行植被恢复的一种综合技术应用方案。

露天矿边坡open-pitslope

在露天矿采场或其周边,因采矿作业形成的人工边坡和对矿山安全有影响的自然边坡。

排土(弃渣)场refusedump

1

DB21/T3974—2024

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客土externalsoil

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的外来土壤。

[来源:CJ/T340-2016,3.30]

4总则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植被生态修复为基本前提,以可

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治理区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稳定的、自维持的生态系统。

应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和地质、土壤、水文、气象等特性分别选用适合当地的植被。

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矿山类型、工程修复方式、立地条件和当地实际,采取适

宜的植被修复措施,使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既要有生态效益,又能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植被生态修复应以乔、灌、草植被为主,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的植被,与周边

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坚持一矿一策,科学合理制定植被生态修复方案。

5植物配置

以乡土树种、草种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合理进行乔、灌、草的层次搭配,建立相对稳定的复

层立体结构的植物群落;合理确定常绿与落叶苗木的搭配比例和种植密度。

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分别选用不同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方式、栽植管护技

术。

所选植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病虫害等抗逆性,能适应当地气候;成活率高,耐贫瘠,自然繁

殖能力强;慎用经过长期驯化已适应当地气候的外来物种。

应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以培育乔灌藤草型群落为目标。

树种选择见附录A。

6露天矿植被生态修复

区域分类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植被生态修复区域可分为:采矿形成的边坡及平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