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633.1-2013 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
GB/T 29633.1-2013 Antarctic geographical names—Part 1:Generic terms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南极地名管理、南极测绘、南极科学考察及地名应用。
发布历史
-
201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 起草人:
- 商伟凡、庞森权、蔡亮、张胜凯、庞小平、田硕、李果、付长良、刘静
- 出版信息:
- 页数:40页 | 字数:7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40
A44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9633.1—2013
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
Antarcticgeographicalnames—
Part1:Genericterms
2013-07-19发布2013-11-01实施
GB/T29633.—2013
目次
前言m
引言N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南极地名通名及定义1
参考文献28
索弓I29
T
GB/T29633.—2013
■ir■■i
刖吕
GB/T29633《南极地名》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通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第3部分:命名;
——第4部分:罗马字母拼写;
——第5部分:相关信息与工作程序;
——第6部分:地理实体外语通名译写.
本部分是GB/T2963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本部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
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商伟凡、庞森权、蔡亮、张胜凯、庞小平、田硕、李果、付长良、刘静。
m
GB/T29633.—2013
引言
南极,南纬60°以南地区的总称。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
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1984年中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测绘了第一幅南极地图一一长城站地形图,命名了“长城湾”、“山
海关峰”和“八达岭”等南极地名,得到国际承认并由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公布,填补了南
极地理实体自古以来没有中国命名的历史空白。目前,共有21个国家在南极命名了近37000条地名,
地理实体包括海域、陆域中的海、海峡、海湾、岛屿、冰川、冰架、山峰、湖泊等,约300余个地名通名类型。
由于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在《南扱条约》体系的框架下,特别是在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运
行机制中,地理实体的命名涉及国际性、科学性、政治性等许多复杂问题。为使南极地理实体名称统一
化、科学化、规范化,特编制GB/T296330
IV
GB/T29633.—2013
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
1范围
GB/T29633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名通名和相关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南极地名管理、南极测绘、南极科学考察及地名应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地理实体geographicalfeature
地球表面的地形实体。
2.2
地名geographical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2.3
通名genericterms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2.4
南极antarctic
南纬60°以南地区的总称。
2.5
南极地名antarcticgeographicalnames
南极地理实体的名称。
3南极地名通名及定义
3.1
隘道defile
两山之间险要、狭窄的通道。
示例:多戈隘道(DoggoDefile)。
3.2
隘口gap
狭而深的山口或水口。
示例:霍登隘口(HordernGap)。
3.3
岸bank
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
示例:阿尔伯岸(AlberBank)。
1
GB/T29633.—2013
3.4
暗礁stack
低潮时仍不露出海面的水下礁石。
示例:卡特勒暗礁(CutlerStack)o
3.5
暗礁群reefs
由众多暗礁组成、成片分布的地理实体。
示例:比尔暗礁群(BeallReefs)。
注:可以由生物体组成(如珊瑚礁),也可以由火山岩礁或大陆岩石在水下的延伸部分组成。
3.6
暗沙shoal
其表面分布有松散沉积物的暗礁称为暗沙。
示例:卡斯腾斯暗沙(CarstensShoal)o
3.7
半岛peninsula
伸入海洋且三面临水的陆地。
示例:阿代尔半岛(AdarePeninsula)。
3.8
保护区protectedarea
受相关法律保护的具有某种功能特性的区域。
注:保护区通常是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或自然环境而设立的。
3.9
庇护所refuge
生物类群渡过重大灾变的场所。
3.10
避风港haven
有掩蔽条件,供船舶临时躲避大风浪的港口。
示例:菲勒避风港(FilerHaven)o
3.11
臂湾seaarm
形状似臂的海湾。
3.12
冰川glacier
寒冷地区多年降雪枳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犬然冰体。
示例:威廉冰川(WilliamGlacier)。
3.13
冰川盆glacialbasin
经过冰川活动后所形成的盆地。
注:区别于冰盆,其规模比冰盆大。
3.14
冰川盆谷glacialcorrie
经过冰川活动后所形成的盆谷。
2
GB/T29633.—2013
3.15
冰斗cirque
山岳冰川源头由雪蚀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围椅状盆地。
示例:艾于肖森冰斗(AurkjosenCirque)。
注:典型的冰斗由岩盘、岩壁和岩槛组成。
3.16
冰斗湖tarn
山地冰川侵蚀成的冰斗中积聚流水而成的湖泊。
示例:佩恩冰斗湖(PennTarn)。
3.17
冰盾lobe
表面浑圆的向上凸起的冰体。
注:规模范围不大,外形浑圆。
3.18
冰额icefront
冰川前端变薄结束的地方。
示例:巴赫冰额(BachIceFront)<,
3.19
冰盖icesheet
面积巨大、冰层很厚、不受地形限制、覆盖了大片陆地的冰体。
示例:东南极洲冰盖(EastAntarcticIceSheet)。
3.20
冰谷glacialvalley
由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坡陡、底平的谷地。
3.2
冰架iceshelf
大陆冰盖向大陆架延伸的浮动大冰体。
示例:埃默里冰架(AmeryIceShelf)。
注:部分可能接地。
3.22
冰垒icerampart
位置通常固定于其形成地点、坚实并能达到相当厚度的海冰。
3.23
冰流icestream
大陆冰盖溢出冰川中流动速度快于其两旁冰体的部分。
示例:伯格冰流(BergIceStream)。
3.24
冰隆icerise
由于各种内力、外力作用,在冰川表面形成的隆起。
示例:多特冰隆(DotiIceRise)0
3.25
冰帽icecap
覆盖整个山顶或大部分山体的冰体。
3
GB/T29633.—2013
示例:科林斯冰帽(CollinsIceCap)。
注:规模次于冰原。
3.26
冰盆bowl
冰川谷中的盆地。
示例:邦尼冰盆(BonneyBowl)<,
注:是由冰川翻越冰槛后,冰蚀加深所成的盆状地形,冰川消融后还可能积水成湖或堆积大量冰磧。冰盆区别于冰
川盆,它的规模较小。
3.27
冰坡iceslope
冰流随着陡峻山坡流溢下滑所造成平滑的坡面。
3.28
冰瀑icefall
冰川纵坡很大的区段。
示例:切里冰瀑(CherryIcefall)。
注:一般在冰川平衡线之下。冰瀑布跨越岩坎,运动速度大,冰面破碎,裂隙纵横,时而发生冰崩。
3.29
冰磧moraine
由冰川冰汇集起来并在冰川冰融化时直接堆积下来的堆积物。
示例:梅尔冰磧(MelMoraine)„
3.30
冰墙icewall
由冰组成的呈墙状的冰体。
3.31
冰穹dome
一种规模比冰盖小、外形与其相似、而穹形更为突出的覆盖型冰川。
示例:博纳博冰穹(BonnabeauDome)<,
注:在压力不均匀情况下,冰体内的冰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漫流。
3.32
冰丘pingo
地下水冻结成冰而使地表鼓起的小丘。
3.33
冰山iceberg
大陆冰盖边缘或峡湾冰川末端崩解后落入海中的巨大漂浮冰体。
注:冰山主要在春夏两季内形成,那时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从而产生巨大的冰裂
缝,靠海的一端最终断裂入海成为冰山。
3.34
冰山麓icepiedmont
冰川的山脚。
示例:戴维斯冰山麓(DavisIcePiedmont)Q
3.35
冰ill舌icebergtongue
冰山上因冰裂隙而形成的舌状冰体。
示例:布洛杰特冰山舌(BlodgettIcebergTongue)<>
4
GB/T29633.—2013
3.36
冰舌glaciertongue
冰川末端。
示例:埃里伯斯冰舌(ErebusGlacierTongue)o
3.37
冰下海沟subglacialtrench
被冰体覆盖的海沟。
示例:本特利冰下海沟(BentleySubglacialTrench)。
3.38
冰下湖subglacierlake
冰川融水汇集在冰川下面的凹地中所形成的湖泊。
示例:康科迪业冰下湖(ConcordiaSubglacierLake)o
3.39
冰下盆地subglacialbasin
被冰川或大量冰雪覆盖的盆地。
示例:极光号冰下盆地(AurcraSubglacialBasin)。
3.40
冰下群山subglacialmountains
冰雪覆盖着的群山。
示例:甘布尔采夫冰下群山(GamburtsevSubglacialMoutains)„
3.4
冰原icefield
陆地上其厚度不足以掩盖冰下地形之起伏的毯状冰体。
示例:阿尔茨托夫斯基冰原(ArctowskiIceField)o
注:规模次于大陆冰盖。
3.42
冰原岛峰nunatak
冰原上耸起的孤立岩石山峰。
示例:艾伦冰原岛峰(AllanNunatak)o
注:常出现于大陆冰川及冰盖的边缘地区。在冰川中心是大片冰盖,偶尔有岩基突川,露出冰面以上,形成岛状
山峰。
3.43
冰原岛峰群nunataks
由多个冰原岛峰组成的群体。
示例:御夫座冰原岛峰群(AurigaNunataks)<,
3.44
冰缘带icefringe
从海岸延伸出来的一小段海冰带。
示例:海军上将冰缘带(AlmiranteIceFringe)o
注:它是靠近海岸部分的海冰所形成的一块区域。
3.45
冰障barrier
陆缘冰的前缘部分。
示例:克拉克冰障(ClarkeBarrier)<,
5
GB/T29633.—2013
3.46
冰褶皱icerumple
由于冰川各部位的运动速度不一致导致冰川的冰层内产生的一系列冰层褶皱。
示例:克肖冰褶皱(KershawIceRumple)。
3.47
槽谷boxvalley
受冰川作用,横向呈U字形、纵向呈槽形的谷地。
注:槽谷的谷坡陡峻,具有近于平直的通道和明显的谷肩,不仅没有伸入谷地的交叉山嘴,而且谷底宽平。
3.48
池pool
积水的凹地。
示例:霍布斯池(HobbsPool).
注:现多指由人工开挖的周边高、中间凹的水塘。
3.49
齿形峰toothpeak
形态参差不齐、呈齿状排列的山峰。
3.50
齿形岩tooth
参差不齐的齿状岩体。
示例:鲨鱼齿形岩(SharkTooth)o
3.5
冲沟gully
一种较大的、有间歇性水流活动的长条状谷地。
示例:布罗克冲沟(BrockGully)。
3.52
船坞dock
修造或检修船舶用的大型人工建筑物。
3.53
岛island
四面为海水、湖水、河水环绕的陆地。
示例:阿博特岛(AbbottIsland)。
注:也指湖里、江河里被水环绕的陆地。由海水环绕而成的岛,也专称海岛。
3.54
登陆地landing
从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的地方。
示例:凯夫登陆地(CaveLanding)。
3.55
低地lowland
与周围地区相比地势相对较低的平地。
注:成因上往往与地质构造有关。
3.56
低岬foreland
伸向海中靠近陆地且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岬。
示例:西低岬(WestForeland)<,
6
GB/T29633.—2013
3.57
地land
有自然边界的大面积陆地。
示例:毛德皇后地(DronningMaudLand)。
注:地球表层的陆地,以别于海洋。“地”不同丁“地区”,不具有管辖的权属概念。
3.58
地堑graben
两条同性质断层之间相对沉降的断块。
示例:洪堡地堑(HumboldtGraben)。
注:两条同性质断层一般是倾向相对的高角度(呈50°〜70°倾角)正断层,也可能是倾向相背的逆断层。各地地堑的
空间规模不等,大型的长度可达几百T米,沿断层地堑相对沉降可达1m?以上。地堑常泪现在背斜或穹窿顶
部或地壳张裂拉伸部分。
3.59
地峡isthmus
两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者一端连接大陆、另一端连接较大半岛,而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上
地带。
示例:德雷丽地峡(DrearyIsthmus)<,
3.60
顶top
山的顶部。
示例:戴维斯顶(DavisTop)o
3.6
顶峰summit
比四周都高的山脊或山顶。
示例:安德森顶峰(AndersonSummit)0
3.62
洞hole
地表横向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
3.63
陡崖scarp
坡度在70°以上的崖。
示例:克雷森特陡崖(CrescemtScarp)。
3.64
断块illblock
地壳因断块活动隆起而成的山地。
示例:班德斯通断块山(BandstoneBlock)„
注:受断层控制的山边多表现为断层崖。
3.65
断裂带fracturezone
由一系列垂直于大洋中脊的陡峭谷壁或不对称山脊、沟槽、陡崖等地理实体构成、向外延伸呈线状
排列的地带。
示例:巴勒尼断裂带(BallenyFralureZone)。
3.66
断崖edge
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
7
GB/T29633.—2013
3.67
方lL|mesa
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示例:普罗斯佩克特方山(ProspectMesa)。
注:方山类似于樹。
3.68
飞机场airport
飞机起飞、降落或停放的场地。
3.69
峰peak
比四周高的陡峭山顶或山脊。
示例:阿博特峰(AbbottPeak).
3.70
扶垛buttress
耸立在主峰前的岩石或山。
示例:芬德扶垛(FenderButtress)<,
3.7
冈陵down
开阔的丘陵。
3.72
港harbour;harbor
停靠船舶、供旅客上下或货物装卸的大型港口。
示例:安德森港(AndersenHarbour)<,
3.73
港口port
可以停泊船舶的江、海口岸。
示例:沙尔科港口(CharcotPort)。
3.74
港湾cove
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供船舶避风、避浪、避水流,能安全停泊并能装卸货物及让乘客上下的水域。
示例:安娜港湾(AnnaCove)。
注:作为港湾最重要的条件在于它所能提供庇护。
3.75
高地highland
与周围相比,地势相对较隆起的平地。
示例:亚美利加高地(AmericanHighland)。
注:成因上往往与地质构造有关。
3.76
高lL|mountain
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m的山。
示例:亚历山德拉高山(AlexandraMountain)Q
3.77
高ill顶mountaintop
高山的顶部。
8
GB/T29633.—2013
3.78
高山坡mountainside
高山山顶与山麓之间的斜坡部分。
3.79
高原plateau
海拔在500m以上、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外围又较陡的高地。
示例:巴特拉姆高原(BartrumPlateau)»
3.80
公路road
连接两地,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
3.81
沟gorge
沟发育的早期,沟底完全为河床所占,沟坡陡峻,横剖面呈V字形的沟壑。
示例:帕戈德罗马沟(PagodromaGorge)。
3.82
孤山butte
显著超出周围地区一般高度的由基岩构成的孤立的山。
示例:皮内孤山(PinetButte)„
注:由于具有较耐风化的岩石成分,而作为侵蚀残余遗留下来,通常由石英岩或节理发育不好的块状火山岩组成。
3.83
谷valley
山地中的槽形凹地。
示例:温迪谷(WindyValley)。
注:呈线状延伸.分布在山岭或山脉之间。
3.84
谷地valleybottom
地面上不规则且有向下倾斜坡的狭长洼地。
3.85
鼓丘drumlin
由冰磧或冰水沉积物组成的流线型冰川堆积地形。
注:平面呈卵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坡陡而背冰面坡缓。
3.86
观测点lookout
进行犬文、地理、气象等科学观察和测量的地点。
注:如中国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均设有GPS观测点,常年进行GPS观测。
3.87
管理区managementzone
运用有关法律、政策和措施对某项工作进行管理和约束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3.88
海sea
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
示例:罗斯海(RossSea)。
9
GB/T29633.—2013
3.89
海岸coast
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
示例:阿黛利海岸(AdQieCoast)。
3.90
海岸带coastalzone
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
3.9
海岸沙丘coastaldune
由风将海滩中的沙大量吹扬到高潮面以上的岸滨或海岸带,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带状堆积地貌。
注:一般发育在沿岸沙堤的顶部,主要由细沙组成。
3.92
海岸台地coastalterrace
海岸线向陆一侧相对平坦的海岸地带。
3.93
海岸线coastline
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
3.94
海臂arm
突出于海中似臂状的陆地。
示例:东海臂(EastArm)。
3.95
海滨shore
潮汐和波浪交替作用的地带。
3.96
海槽trough
大陆坡或大洋盆地上长条状、地形凹陷的地理实体。
示例:阿代尔海槽(AdareTrough)。
注:比海沟浅而小。底部地形相对平坦宽阔,两侧楷坡地形陡峭。
3.97
海岛群archipelago
一大群岛屿。
示例:跳高行动海岛群(HighjumArchipelago),
3.98
海道channel
陆地之间的海上通道。
示例:巴拉斯海道(BariasChannel)。
3.99
海堤seawall
在海水与陆地交界地带修筑与海岸线平行的用来挡水的防护性建筑物。
注:海堤一般修筑在河口、海岸地区,其目的是为防止海水入侵、海岸线后退,以保障沿海设施的安全等。
3.100
海底高原submarineplateau
深海盆地上广阔的隆起地形。
10
GB/T29633.—2013
注:边缘陡峭,顶部相对平坦。
3.101
海底谷submarinevalley
发育在海底的规模和相对高差较小的狭长洼地。
3.102
海底峡谷submarinecanyon
位于大陆坡上两侧坡壁陡峭、狭长的谷地。
3.103
海防堤groin
为保护沿海滩地,防止滩面泥沙被浪、水流侵蚀,或防止河岸被流水淘蚀而构筑的与岸线成丁字形
布置的坝体。
3.104
海沟trench
位于深海盆地,多沿岛弧外侧延伸,两侧坡度较陡的巨型狭长凹地。
示例: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Trench)。
注:相对高差一般大于2000米。
3.105
海岬promontory
三面坏海且伸入海中的尖角形陆地。
示例:巴特尔希普海岬(BattleshiPromontory)。
注:常见于半岛的前端,形成于剧烈的海蚀作用。
3.106
海角cape
陆地上突出在海洋上的大的尖角。
示例:埃文斯海角(EvansCape)。
注:海角可以影响海水流动方向。
3.107
海岭undersearidge
海底呈狭长状分布的凸起地形。
注:其上峰谷相间排列、两侧陡峭。
3.108
海隆rise
海底平缓突起的高地。
示例:毛德海隆(MaudRise)。
注:高出海底数百米,部分海隆上发育海山。
3.109
海山seamount
孤立且坡度较陡的海底隆地。
示例:玛丽•伯德海山(MarieByrdSeamount)。
注:呈圆锥形,相对高差大于1000m。
3.110
海舌tongue
呈细长舌状伸入海中的沙洲。
示例:艾夫斯海舌(IvesTongue)。
11
GB/T29633.—2013
3.
海滩beach
波浪作用在海滨堆积成的向海缓斜的砂砾质滩地。
示例:布赖顿海滩(BrightonBeach)。
3.112
海湾gulf
海洋在两个陆地或海岬之间向陆凹进、有广大范围被海岸部分环绕的水域。
示例:里格利海湾(WrigleyGulf)。
3.113
海峡strait
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大洋的狭窄水道。
示例:伫德海峡(BirdStrait)<,
3.114
海渊deep
海沟的最深部分。
示例:兰伯特海渊(LambertDeep)。
3.115
河river
在地表呈线状分布并经常性或周期性为流水所占据的凹槽。
示例:阿尔吉河(AlgaeRiver)。
3.116
河口湾estuary
河流的河口段因潮汐作用显著,使那里的侵饨冲刷作用强干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漏斗状湾口。
3.117
弧湾bight
凹入陆地且呈弧形的开阔浅水海域。
示例:企鹅弧湾(PenguinBight)。
注:因为两岬之间距离较大,达不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湾规定的标准。
3.118
湖lake
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
示例:阿尔吉湖(AlgaeLake)。
3.119
湖区lakesarea
多个湖泊分布的地区及湖泊的周围地区。
3.120
荒漠desert
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
示例:迈耶荒漠(MeyerDesert)。
3.121
火山volcano
岩浆活动穿过地壳,到达地面或伴随有水气和灰渣喷出地表,形成特殊结构和锥状形态的山体。
示例:克里斯滕森火山(ChristensenVolcano)。
12
GB/T29633.—2013
3.122
火ill口crater
火山喷出物在喷出口周围堆积形成的环形坑。
示例:伯林火山口(BerlinCrater),
注:上大下小,常成漏斗状或碗状,一般位于火山锥顶部或侧面。火山口的深浅不等,一般不过二二百米,宜径约数
米到数T米不等。但火山口往往受到剥蚀作用而具缺口,形成马鞍形。
3.123
矶ness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3.124
基地base
人们为了开展T-作,在南极建立的生活工作基础设施。
示例:阿蒙森•斯科特基地(Amundsen-ScottBase)。
注:通常有人工修建的生活、T-作必须的基础设涯,并储存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31064-2022 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 2022-05-13
- NB/T 31063-2022 海上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 2022-05-13
- NB/T 11036-2022 太阳能联供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022-11-04
- NB/T 11038-2022 太阳能短期蓄热和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系统通用要求 2022-11-04
- NB/T 11041-2022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内置式零冷水系统技术条件 2022-11-04
- NB/T 11035-2022 家用真空集热管储水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2022-11-04
- NB/T 11042-2022 清洁采暖炉具系统安装验收规范 2022-11-04
- NB/T 11037-2022 建筑构件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通用要求 2022-11-04
- NB/T 11040-2022 家用空气源直膨式地暖热泵机组 2022-11-04
- NB/T 11034-2022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现场检测和评价方法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