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633.3-2019 南极地名 第3部分:命名
GB/T 29633.3-2019 Antarctic geographical names—Part 3:Naming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对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
- 起草人:
- 庞森权、刘静、张胜凯、蔡亮、庞小平、田硕、李果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03.080.01
犃44
/—
犌犅犜29633.32019
:
3
—:
犃狀狋犪狉犮狋犻犮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犘犪狉狋3犖犪犿犻狀
犵犵狆犵
2019101820191018
/—
犌犅犜29633.32019
目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专名………………………3
6通名………………………5
附录(规范性附录)南极地理实体通名………………
A7
参考文献……………………10
/—
犌犅犜29633.32019
前言
/《》:
GBT29633南极地名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
第部分通名
1
———第部分:分类与代码;
2
———:;
第部分命名
3
———第部分:罗马字母拼写;
4
———:;
第部分相关信息与工作程序
5
———:。
第部分地理实体外语通名译写
6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GBT296333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海
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庞森权刘静张胜凯蔡亮庞小平田硕李果
Ⅰ
/—
犌犅犜29633.32019
引言
《》,《》。,
中国是南极条约缔约国遵守南极条约及其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是我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
,。,
国也是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南极进行了持续的科学考察实现南极地名的标准化是我
国地名工作和南极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工作是南极地名标准化的内
容之一。
我国在对南极科学考察区域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命名规则,出现了一些亟待解
,、、、、、、、
决的问题主要有一地多名一名多地缺少通名通名舛误地名重音书写不规范使用非汉字专名与
,。
通名倒置等这些情况均违反了地名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指出设计出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典型形式或者把某一
,”“
国家地名机构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一种或几种模式推荐给有关国家或科研机构使用提供
,,
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建议方案此方案经一些国家地名组织采用后确定并成为这些国家的南极命
”。,,
名机构向各相关国家和研究机构通报其对南极地名命名的样本基于此南极地名的标准化问题是
贯彻落实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
而且国际公有领域的南极地理实体有别于我国外国的地理实体为这些地理实体命名在遵守地
,。
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同时还需要执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相关决议
,。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本部分旨在规范我国对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工作
,,
本部分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的南
极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
Ⅱ
/—
犌犅犜29633.32019
南极地名第部分命名
3: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GBT29633
本部分适用于对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南极地名第部分通名
GBT29633.120131
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实体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犳犲犪狋狌狉犲
犵犵狆
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的地形实体。
注:/—,。
改写GBT29633.12013定义2.1
3.2
地名专名狊犲犮犻犳犻犮狋犲狉犿狅犳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狆犵犵狆
专名狊犲犮犻犳犻犮狋犲狉犿
狆
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注:改写/—,定义。
GBT17693.120082.2
3.3
地名通名犲狀犲狉犻犮狋犲狉犿狅犳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犵犵犵狆
通名犲狀犲狉犻犮狋犲狉犿
犵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注:改写/—,定义。
GBT17693.120082.3
3.4
标准地名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犵犵狆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批准、公布和使用的地名。
注:改写/—,定义。
GBT23295.120093.6
3.5
南极犪狀狋犪狉犮狋犻犮
南纬以南地区的总称。
60°
/—,]
[定义
GBT29633.120132.4
1
/—
犌犅犜29633.32019
3.6
南极地名犪狀狋犪狉犮狋犻犮犲狅狉犪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犵犵狆
南极地理实体的名称。
[/—,]
GBT29633.12013定义2.5
4总则
4.1标准地名由地名专名和地名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
示例:“云雾山”和“千仞壁”,均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是标准的全称地名。
1
示例:“”“”,,。
2鬼见愁和小西天均缺少通名应补足通名
大陆架和冰川谷均缺少专名应补足专名
示例:“”“”,,。
3
示例露岩一和悬崖五均通名在前专名在后专名与通名应按正确的前后顺序书写
4:“”“”,、,。
、,、。
4.2专名与通名之间应彼此呼应相互关联做到指位准确指类明确
:“”“”“”、,。
示例1栈桥半岛中的专名栈桥与通名半岛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名副其实
示例:“”“”“”,,。
2七仙女群岛中的专名七仙女与通名群岛相配合结合合理名副其实
。:
4.3应使用规范汉字不应使用
———自造字;
示例:“”“”“”“”,。
1前才贝山和长流水奚中的才贝和水奚字为自造字不应使用
———方言字;
示例:“上峰”和“平沙塥”中的“”和“塥”字为方言用字,不应使用。
2
———异体字;
示例:“硆?”“”“硆?”“”,“”“”。
坡和隽秀中的和为异体字正确写法应为鳌彩坡和隽秀岸
3
———生僻字;
示例4:“篳尔坡”和“如山屺”中的“篳”和“屺”为生僻字,不应使用。
———繁体字;
示例行峡和旗形中的和为繁体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龙行峡和旗形岗
5:“龙”“岗”“龙”“岗”,,“”“”。
———第二批简化字;
示例:“”“”“”“”,,“”
6玉玲彐山和老鹰咀中的彐和咀为已废止的第二批简化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玉玲雪山和
“老鹰嘴”。
———外国汉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2/T 415-2005 熟食制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417-2005 动物性食品中的磺胺二甲嘧啶残留量液相色谱法测定 2005-11-01
- DB22/ 426-2010 糖醛工业污染物控制要求 2005-12-01
- DB22/T 421-2005 化妆品中总硒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395-2004 保健用品理化检测方法 2004-12-25
- DB22/T 416-2005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425-2005 生物材料中总硒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410-2005 消毒剂中苯扎溴铵离子色谱法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423-2005 中毒样品中毒鼠强的测定 2005-11-01
- DB22/T 412-2005 搪瓷制食具容器中总锑原子荧光光度法的测定 200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