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222-2016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DB41/T 1222-2016 Biological Firebreak Planting Standards, DB41/T 1222-2016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222—2016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2016-03-18发布2016-06-1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22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信阳市南湾试验林场、河南小
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省林业厅、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政府、巩义市国有林场、光山县林业
局、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象信、王海亮、罗坤、骆建莉、甘家兵、马俊青、刘乃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汪万森、尚忠海、柳自强、卢绍辉、袁国军、李滨希、路庆本、王剑锋、汪
衡、俞秀玲、陆云、霍宝民、江原猛。
I
DB41/T1222—2016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术语和定义、生物防火林规划设计、抚育、改造、更新、管护、
检查验收、档案建立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防火林带
以防火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宽度和密度,具备阻火、扑火依托和安全避火功能,兼具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带状林。
3.2
防火树种
具有适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学特性,高含水率、低易燃性、较强抗火、耐火特性的树种。
4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设计
4.1树种选择
选择枝叶茂密、含水量大、耐火抗火强、含油脂少、不易燃烧、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
芽力高、抗病虫害的树种。主要的防火树种参见附录A。
4.2整地
原则上不采用全垦整地方法。采用穴状明穴整地,植穴规格视立地条件采用50cm×50cm×40cm或
40cm×40cm×35cm,三角形定植。灌木类树种可带状整地,带宽50cm~100cm,深35cm~40cm,开成梯
带。
4.3造林密度
根据建设林带的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2m×2m或1.5m×2m,每公顷
1
DB41/T1222—2016
2500~3333株。经济林防火林带在符合防火要求的条件下,根据生产需要可适当调整密度。
4.4营造密度
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的基础上,根据统一规划布局的要求,凡是适宜营造生物
防火林带的地段,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区、河流与交通要道两旁、农事活动频繁的环山脚地带、乡村周围、
入山路口等地段,均应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网密度根据自然条件、火险等级、经营强度和防火要求、
所保护林分的价值及分布等,因地制宜地确定林火阻隔网络密度,按LYJ127的规定执行。
在大别山和桐柏山区及其它针叶林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网格面积应控制在50hm²~100hm²内;伏
牛山、太行山的浅山丘陵区及针阔混交地带,网格面积在100hm²~200hm²为宜;伏牛山、太行山海拔
1000m以上的深山次生林区控制在300hm²~500hm²;对人为活动比较频繁、火险等级高的地区,网格控
制面积应适当变小。在针叶林区、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
的网格面积控制在30hm²~50hm²。
4.5营造宽度
防火林带宽度一般应大于当地成熟林木的最大树高。防火主林带宽度一般20m~30m,副林带宽度一
般10m~20m,在陡坡和峡谷地段适当加宽。
4.6营造方式与模式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林业部门负责营造,新造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采用人工植苗造林
方式与生态工程同步建设;营造模式采用纯林或混交林,混交采用行间混交。改培型生物防火林带可采
用拓展宽度、伐掉非目的树种、补植目的树种等措施改造培育成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林带的布设应与主
风方向垂直,并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
5.生物防火林带的抚育
5.1林地抚育
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营造防火树种的特性,选择适当季节对林下土壤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
溉和翻土垦复等管理措施,创造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以便提高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
5.2松土除草
幼林阶段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松土除草应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
5cm~10cm,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根据不同树种和灌木、
草本植物的种类,可选用对目的树种安全、对环境污染较小或没有污染的化学除草剂除草。
5.3翻土垦复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为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在幼林郁闭前进行翻土垦复。但大
于等于30°的陡峭山地,不进行翻土垦复或沿等高线隔带翻土垦复,防止水土流失。
5.4灌溉、施肥
在植物生长期要适当浇水,干旱年份、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次数。在土壤瘠薄的地段适当施肥。
可在整地造林时施基肥、苗根沾肥,幼林抚育可采用穴施、开沟施,结合松土撒施等施肥措施。
5.5补植
2
DB41/T1222—2016
新建型生物防火林带,应对成活率不合格的地段及时进行补植,应于造林后的第2年或第3年用同
龄大苗补植。补植后林分密度应不小于幼林的最低密度。
5.6人工修枝
对耐火阔叶树,应及时修枯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598-2023 超细二氧化钌粉 2023-04-21
- YS/T 1599-2023 高纯锆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2023-04-21
- YS/T 1598-2023 包壳管激光标记深度与热影响区测定方法 2023-04-21
- YS/T 245-2023 粉冶钼合金顶头 2023-04-21
- YS/T 1596-2023 水杨羟肟酸 2023-04-21
- YS/T 1597-2023 热电偶用钼管 2023-04-21
- YS/T 609-2023 铂电极浆料 2023-04-21
- YS/T 639-2023 纯三氧化钼 2023-04-21
- YS/T 611-2023 正温度系数陶瓷用电极浆料 2023-04-21
- YS/T 587.15-2023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5部分:总碳、氢、氮含量的测定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