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16-2022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
DB41/T 2316-2022 Natural resource data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01
CCSL70/8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16—2022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316—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与编码原则.....................................................................1
5数据资源分类.......................................................................2
6数据资源分类与目录编码.............................................................2
附录A(规范性)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代码表...........................................5
I
DB41/T231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综合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嵘峰、宋超、陈娜、刘言东、张树山、纪晓东、杨剑、宋莹、张伟、魏彦淼。
II
DB41/T2316—2022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的分类与编码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然资源
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域海岛等资源,是
生产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3.2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
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监测、评价、确权、规划、审批、开发利用、保护等过程中产生的现状、规
划、管理及社会综合等相关的数据。
4分类与编码原则
4.1系统性
分类与编码体系结构应正确反映数据资源纵向、横向的体系结构。
4.2稳定性
分类与编码体系以各数据资源最稳定的特征为基础,即能确保数据资源分类和编码在较长时间内不
发生重大变更。
4.3扩展性
设置收容类目,确保增加新的类别时,不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为下级类目在本分类体系基础上
扩展细化创造条件。
1
DB41/T2316—2022
4.4适用性
分类名称尽量沿用已有标准和习惯名称,避免发生概念混淆。
5数据资源分类
5.1分类方法
依据GB/T10113—2003规定的分类方法,采用线分类法,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一、二、三、四级分
类四个层级,并规定了一、二、三级分类名称及四级扩展类。
5.2分类内容
5.2.1现状
全域范围内通过遥感测量、调查监测等方式,不断更新获取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
等各类自然资源现状及其历史数据。细分为16个二级分类:测绘、地质、地理国情、国土调查、土地资
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气象、灾害、交通、水利设施、生态环境和
实景三维。
5.2.2规划管控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涵盖已有空间规划、相关领域规划及规划利用分析和实施评估相关的管控
数据。细分为6个二级分类:开发评价、重要控制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专项规
划和历史规划。
5.2.3管理
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监管及衍生的各类行政管理数据。细分为10个二级分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地政管理、矿政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地质灾害管理、生态修复
管理、自然资源执法和自然资源督察。
5.2.4社会综合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涵盖社会、人口、经济等基础性数据。细分为4个二级分类:社会
数据、人口数据、经济数据和其他数据。
6数据资源分类与目录编码
6.1分类编码
按照GB/T10113—2003规定的方法分类,采用层次编码,分四级,采用9位阿拉伯数字代码,见图1。
其中:
a)前2位为一级分类代码,用阿拉伯数字10、20、30、40表示;
b)第3、4位为二级分类代码,第5、6位为三级分类代码,从1开始连续编码,空位以0补齐;
c)第7、8、9位为扩展位代码,作为三级以下的明细分类,用001~999连续编码,无需扩展以
000补齐;
d)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编码见附录A。
2
DB41/T2316—2022
XXXXXXXXX
扩展位代码
三级分类代码
二级分类代码
一级分类代码
图1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编码
6.2目录编码
按图2对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进行编码,编码由19位阿拉伯数字和2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各部分
代码采用“_”连接,其中:
a)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按GB/T2260—2007规定进行编码;
b)分类代码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编码结果见附录A中表A.1;
c)时相代码由标识年份的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d)地理坐标系代码由1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见表1;
e)比例尺代码由1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见表2。
XXXXXXXXXXXXXXXXXXXXX
比例尺代码
地理坐标系代码
时相代码
分类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
图2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编码
表1地理坐标系代码表
地理坐标系名称代码备注
1954北京坐标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0西安坐标系X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W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方独立坐标系D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高程基准
其他坐标系Q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高程基准
3
DB41/T2316—2022
表2比例尺代码表
比例尺代码
1:1000000A
1:500000B
1:250000C
1:100000D
1:50000E
1:25000F
1:10000G
1:5000H
1:2000I
1:1000J
1:500K
其他X
示例:郑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比例尺1:10000,行政区代码410100,数据时相为2017
年。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编码为:410100_200202000_2017_C_G。
4
DB41/T2316—2022
附录A
(规范性)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代码表
表A.1规定了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代码。
表A.1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代码表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编码
基础地理信息100101000
电子地图100102000
测绘(01)遥感影像100103000
地形图100104000
数字高程模型100105000
…………
区域地质100201000
水文地质100202000
工程地质100203000
环境地质100204000
地质(02)
生态地质100205000
矿山地质环境100206000
地质灾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4687-2023 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室)建设运行规范 2023-12-28
-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 2023-12-28
- DB37/T 4682.2-2023 拱圆大棚建造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跨度外保温型 2023-12-28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第3部分:山东Ⅵ型 2023-12-28
- DB37/T 4684-2023 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 2023-12-28
- DB3404/T 12-2023 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示范点建设指南 2023-12-20
- DB37/T 4686-2023 海洋生物体中金刚烷胺的测定_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3-12-28
- DB37/T 4688-2023 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工作指南 2023-12-28
- DB37/T 4683-2023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2023-12-28
- DB3404/T 13-2023 政务数据安全监控管理规范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