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DB33/T 2539-2022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a Rice-Fish Coexistence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2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ce-fishcoculture
2022-09-27发布2022-10-2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39—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欣、唐建军、怀燕、王岳钧、胡亮亮、郭梁、叶俊龙、吴敏芳。
I
DB33/T2539—2022
引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6.1.3(确定最大沟宽阈值)与6.3.1.3
(再生稻种植与管理)相关的专利使用。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者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同意无偿使用上述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专利持有人:浙江大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相关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
的责任。
II
DB33/T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环境、品种选择、稻鱼共生关键技术、档案管理、标准化模式图
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和田鱼的种养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稻鱼共生rice-fishcoculture
在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田鱼,形成水稻和田鱼相互促进、养分循环利用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结
合模式。
3.2
田鱼fieldfish
适应稻田浅水养殖环境的普通鲤鱼、鲫鱼等鲤科鱼类的统称。通常是指自然生长和养殖在各地稻田
中的普通鲤鱼种群。
3.3
稻田沟坑配置fieldconfigurationoftrenchandpuddleforfish
在稻鱼共生的田块设置便于田鱼栖息的沟和坑,根据鱼种投放密度确定的沟坑式样、分布和面积占
比的田间布局。
1
DB33/T2539—2022
3.4
共生密度co-culturedensity
在稻鱼共生的田块,根据鱼种投放密度确定水稻栽插密度,形成的最佳稻和鱼的密度。
4稻田环境
4.1水环境
田块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符合GB5084的要求。
4.2大气环境
稻田所在区域的大气条件应符合GB3095的要求。
4.3土壤环境
稻田土壤以壤土、粘土为好,pH值5.5~7.0,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的要求。
4.4稻田基础设施
田埂高30cm~60cm,宽30cm以上。稻田内布设鱼沟和鱼坑,布设方式见6.1。进水口与排水口设
在稻田的斜对角,大小根据稻田排水量而定;拦鱼栅设置在进水口的外侧与排水口的内侧,栅的上端高
出田埂15cm~20cm,下端埋入土中15cm~20cm左右。拦鱼栅的孔径以能防止鱼(尤其是幼鱼)逃出而
水流可以自由通过为宜。
5品种选择
5.1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且株型紧凑、抗病虫、耐肥、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再生稻选择生育期适
合、再生能力强的品种。
5.2田鱼品种选择
以适合当地稻田养殖的田鲤鱼为主,也可选择鲫鱼等其他适合浅水养殖的品种。
6稻鱼共生关键技术
6.1稻田沟坑配置
6.1.1稻田沟坑配置方式
6.1.1.1田间鱼沟的式样有环形沟、条形沟和十字沟3种基本类型;鱼坑可为圆形、半圆形、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等,具体视田块形状和大小等自然条件而定。
6.1.1.2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可建成环形沟与十字沟、条形沟结合式样,多个“十”字沟或多个条
形沟式样;坑可以布局在田边或田中央等,以适合于全程机械化操作为准,沟坑配置式样见附录A。
6.1.2田间沟坑设置方法
2
DB33/T2539—2022
6.1.2.1鱼沟与鱼坑相通,并便于机械化操作,沟坑总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符合SC/T1135.1
的要求。
6.1.2.2面积小或者狭长的山区梯田可不设置鱼沟;面积在1亩(约等于666.7m2,下同)及以上且
田面宽度大于50m的田块,设置鱼沟。沟的深度30cm左右,沟宽的确定方法见6.1.3。
6.1.2.3山丘区小田块可不设鱼坑;平原或盆地区面积在1亩及以上的稻田,在进水口设置鱼坑,深
80cm~100cm。
6.1.2.4鱼沟、鱼坑、进出水口相通;鱼沟和鱼坑的深度可根据鱼的目标产量适当调整。
6.1.3确定最大沟宽阈值
最大沟宽阈值可通过查阅附录B提供的速查图确定;也可免费使用稻渔沟坑比速算系统查询确定。
附录C提供了稻渔沟坑比速算系统应用程序(APP)下载安装的二维码。
6.2稻鱼共生密度
在水稻目标产量不低于500千克/亩前提下,根据田鱼目标产量(50千克/亩~150千克/亩)规划水
稻栽插密度。不同田鱼目标产量模式下水稻栽插参数和田鱼的放养密度参数见表1。
表1不同田鱼产量模式下水稻栽插和田鱼放养共生密度参数
田鱼放养密度(尾/亩)
目标产量(田鱼)水稻栽插行株距
冬片鱼种(40克/尾~60克/尾)夏花鱼种(5克/尾~10克/尾)
50千克/亩25cm×20cm150尾/亩600尾/亩
75千克/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4840-2015 酮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2015-10-10
- JT/T 1017-2015 直升机救生员训练和考核要求 2015-09-23
- HG/T 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2015-10-10
- HG/T 4841-2015 苯胺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2015-10-10
- HG/T 4816-2015 水处理剂 硫酸铁 2015-10-10
- JT/T 1004.1-2015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 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2015-09-23
- HG/T 4838-2015 酯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2015-10-10
- HG/T 4870-2015 单向透视膜 2015-10-10
- HG/T 4839-2015 醚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2015-10-10
- HG/T 4885-2015 工业沉淀碳酸钙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