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卫生) 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GBZ(卫生) 100-2010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xternal radiation bone injury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卫生) 100-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9-19
实施日期
2011-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或事故性照射所致骨损伤的人员,非职业性照射所致的骨损伤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
起草人:
杨文峰、杨志祥、胡燕、马骁、金增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002010

代替—

GBZ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Dianosticcriteriaforexternalradiationboneinur

gjy

ㅤㅤㅤㅤ

2010-09-19发布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或事故性照射所致骨损伤的人员非职业性照射所致的骨损伤也可参照本标

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06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放射性骨损伤radiationboneinuriesㅤㅤㅤㅤ

j

,

人体全身或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大剂量外照射或长期多次受到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

,。

照射所致骨组织的一系列代谢和临床病理变化

3.2

放射性骨质疏松radiationosteoorosis

p

,。

骨组织受到电离辐射以后骨细胞变性坏死产生以骨密度减低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3.3

放射性骨髓炎osteoradiomelitis

y

—。

骨组织受到定剂量电离辐射后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而产生的炎性改变

3.4

放射性骨折radiationatholoicfracture

pg

、。

骨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后在骨质疏松骨髓炎病变的基础上产生的骨的连续性破坏

3.5

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

骨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后骨细胞或骨营养血管损伤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骨块或骨片的

坏死。

3.6

放射性骨发育障碍radationdsostosis

y

,

骨垢软骨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后骨的生长发育障碍使骨的长度和周径都小于正常发育的骨

组织。

1

GBZ1002010

4诊断原则

、、、、、,

应根据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受照射史受照剂量剂量率临床表现和线等影像学特征

X

,,。。

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疾病方能诊断相关说明详见附录A

5诊断标准

()()

5.1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大剂量外照射所引起的受照范围内或照射野内骨骼损

,;,。

伤骨损伤剂量参考阈值为20Gy长期接触射线所引起的骨损伤累积受照射剂量参考阈值为50Gy

分类诊断放射性骨损伤的分类见表。

5.21

表放射性骨损伤分类及主要临床表现

1

主要临床表现

分类

皮肤改变X线影像学征象

、;

轻者骨小梁稀疏粗糙重者骨小

,,

梁网眼稀疏有斑片状透光区骨皮

放射性骨质疏松局部有放射性皮炎改变

质显著增厚呈层板状或皮质白线

消失

;

局部有放射性皮炎或溃疡存在骨折

,

在骨质疏松基础上骨的连续性破

;

多发生在持重骨骨折发生前一般有程

ㅤㅤㅤㅤ

放射性病理性骨折,,

坏两断端有骨质疏松改变骨折线

、,

度不同的活动过度外力作用等诱因

一般较整齐

但有时诱因不明显

、、

骨皮质密度减低变薄表面不光

、,

滑有不规则破坏伴附近骨质疏松

局部有皮肤及软组织深达骨质的溃

;

并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透光区在骨

、,。

放射性骨髓炎骨坏死疡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局部疼

质疏松区内或骨折断端附近出现不

,

痛明显呈持续性

,

规则的片状致密阴影夹杂一些透

光区

多见于受照射时骨垢呈活跃增生的

,

骨与软骨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

()。

儿童约岁前或青春期儿童

6

放射性骨发育障碍滞长骨向纵向及横向生长皆有障

,

局部皮肤可无明显放射损伤改变或

,,,

碍长度变短骨干变细皮质变薄

伴轻度放射性皮炎改变

6处理原则

,,

已确定局部受照剂量超过骨损伤的参考阈剂量者无论有无骨损伤的临床或线表现均应脱离

6.1X

,。

射线工作定期进行医学观察

6.2伴有放射性皮肤病者按GBZ106处理。

,。

6.3给予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注意适当活动

6.4有条件者尽早应用高压氧进行预防和治疗。

2

GBZ1002010

、。

6.5应用改善微循环益气活血的中药制剂或方剂

、;。

6.6应用促进骨组织修复再生和含钙制剂药物必要时给予骨再生细胞因子治疗

、,,

6.7注意避免骨损伤部位遭受外力打击外伤或感染避免组织活检皮肤出现明显萎缩或溃疡时应及

,,,。

时处理并采取手术治疗用血循环良好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创面

,,。,

6.8发生骨髓炎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各类抗生素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坏死

,。

骨组织以带血管蒂的肌皮瓣充填腔穴和修复创面

,();()()

6.9单个指骨或趾骨出现骨髓炎时及时截指趾如累及多个指趾而保留剩余个别指趾已无功

,。。

能时可慎重考虑截肢截肢高度应超过损伤的近端3cm~5cm

ㅤㅤㅤㅤ

—0

GBZ10020101

0

2

0

附录0

A1

()

规范性附录Z

B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G

A.1本标准的目的是使局部遭受大剂量外照射或超剂量当量限值外照射人员发生骨损伤者得到及

、,,。

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阻止病情发展促进其恢复

,,,,

A.2放射性骨损伤属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但因各种射线能量的不同受照射情况各异身体各

,,。

部位软组织厚薄不一以及受照后处理不同目前尚难以确定准确的通用阈剂量本标准给出的放射性

骨损伤阈剂量值仅是一个参考值范围。

、、、、、

A.3骨损伤的程度与放射源性质照射剂量剂量率照射次数间隔时间照射部位及范围等因素有

。、、、,

关照射剂量大间隔时间短范围大者出现时间早程度重一次大剂量照射比分次小剂量照射损

伤重。

、、、,

骨质疏松骨髓炎病理骨折骨坏死是一个发展演变过程骨损伤程度和线征象的变化与受照

A.4X

、。

射剂量照射后的时间相一致

ㅤㅤㅤㅤ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