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25-2022 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DB33/T 2525-2022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Naked Slope in Reservoir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25—2022
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ecologicalrestorationofvegetationforbare
slopeinreservoircatchmentarea
2022-09-09发布2022-10-09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25—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业技术推
广总站、诸暨市永宁水库管理中心、浙江省林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建军、肖昆仑、丁丽莲、张晓勉、陈欣、周子贵、徐翠霞、高智慧、何磊、
潘康乐、黄杨胜、许雷阳、周静怡。
I
DB33/T2525—2022
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的调查设计、施工技术、养护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800m以下库区范围内、坡度75°以下,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地表植被损毁或
土壤母质层丧失形成的裸露边坡(库区消落带除外)的植被生态恢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标准。
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8247.4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4部分:花卉种子
GB/T18247.7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7部分:草坪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GB/T50885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
GB/T51097水土保持林工程设计规范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2103大中型水库管理规程
DB33/T2214小型水库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裸露边坡bareslope
1
DB33/T2525—2022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表植物损毁或土壤母质层部分或全部丧失的边坡,包括土质边坡、土
石边坡和岩质边坡。
3.2
基质growingsubstrate
为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而配制的人工土壤,以壤土或砂土为主要成分,根据裸露边坡坡度及植被恢复
技术的要求,适当添加粘结剂、保水剂、植物纤维、无机肥、有机肥、复混肥、微生物肥、土壤调理剂
等。
4基本要求
4.1库区裸露边坡植被恢复应以消除地质安全隐患为前提,以改善裸露边坡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控制
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恢复水源地森林植被、提升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为目标。
4.2植被恢复后应具有过滤拦截污染物、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景观美学等功能。
4.3植被恢复应在基坡上进行,施工前基坡稳定性应达到安全要求。
5调查与设计
5.1调查
5.1.1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
5.1.2资料收集包括库区及周边地质、水文、植被、气象等。
5.1.3现场调查包括库区及周边区域自然环境、植被现状、立地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环境制约因子等。
5.2设计
5.2.1应按照GB/T50885、GB/T51097、DB33/T177、DB33/T2103、DB33/T2214的要求进行设计。
5.2.2设计应根据边坡类型进行,具复杂条件的裸坡应分区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原则和依据、预期
目标、技术方法、养管要求以及相关的施工图件等。
5.2.3设计应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以在裸坡区域建立早期植物群落为重点,以培育乔、灌、
草复层植物群落为最终目标。
5.2.4目标植物群落与所在地自然环境相适应,植物群落结构及景观效果近似于周边自然环境。能与
周边植物群落相融合,在水文效应、护坡固土、生态恢复等功能上与周边植物群落相一致,且具有多层
次、多色彩、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特点。
5.2.5群落组成应从草本为主的早期植物群落逐渐过渡到以乔、灌木为主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5.2.6陡坡以植被覆盖为目标,缓坡以复层植物群落构建为目标。
5.2.7喷灌工程设计应符合GB/T50363和GB/T50085要求,微灌工程设计应符合GB/T50485要求。
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
5.2.8坡面应设置排水沟,减少地表径流对边坡的冲刷。
5.2.9植苗造林复绿和筑坑造林复绿应注意筑坑和植苗点的上下错位。
5.3植物选择与配置
5.3.1根据边坡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应选择获取容易、抗逆性强、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水源
涵养功能的植物。宜选择乡土植物和适应当地环境的归化植物。
2
DB33/T2525—2022
5.3.2先锋植物宜选择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固氮能力强的豆科植物和覆盖率高等特性的多年
生草本植物、灌木及攀援植物。
5.3.3植物种间搭配应遵循互惠共生原则建立以草本、灌木、攀援植物以及乔木所构成的复层群落。
符合生物多样性群落构建原则及生态维护相关要求,物种间具有良好的共存性,更少的生态位竞争,能
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5.3.4乔木、攀援和灌木、草本植物物种备选目录分别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5.3.5不应使用列入国家和地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植物种类。
6施工技术
6.1基本要求
6.1.1根据裸坡岩土体特性和坡度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可采用植苗造林、筑坑造林和喷播造林。
6.1.2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1、GB6142、GB7908、GB/T18247.4、GB/T18247.7要求。
6.1.3栽植苗木质量应符合GB6000、DB33/T177要求。
6.2植苗造林复绿
6.2.1适用范围
适用于坡度25°以下,泥质边坡、强风化的缓坡类型以及坡脚等人工回填种植土区域。
6.2.2施工
方法
按照GB/T15776中有关植苗造林的方法进行施工。
种植行走向
在平地造林时,种植行宜南北走向;在坡地造林时,种植行宜选择沿等高线走向。
乔灌草植物种类配置方式
.1乔木植株间种植灌木类型,并间植草本类型。
.2陡岩困难立地条件区域,以草本、匍匐、攀援藤本类型为主构成植物群落。
6.3筑坑造林复绿
6.3.1适用范围
适用于坡度25°~45°,中等或强风化程度的软质岩石边坡类型或缓坡地段。
6.3.2施工方法
基本要求
根据施工工艺不同可分为人工凿坑、植生袋围堰造坑、浆砌块石围栏造坑等方法。
人工凿坑法
.1适用于强风化岩比较疏松地段或缓坡碎石土堆积坡面。
3
DB33/T2525—2022
.2可采用风镐和铁钎人工凿坑,坑深、坑径应在0.4m以上。
.3人工凿坑布局示意图见附录D。上、下两排坑位应该错开。
植生袋围堰造坑法
.1适用坡面中的小平台或局部凹陷处。
.2利用内装基质的植生袋围堰成坑,坑内回填种植土。
.3植生袋内基质和种植土应符合绿化种植土壤CJ/T340要求。
.4围堰造坑布局应考虑局部地形地势来安排,进行错位布局,以方便截留坡面径流。具体见
附录E。
浆砌块石围栏造坑法
.1适用于不易人工凿挖的缓坡或较浅的凹坑。
.2利用浆砌块石砌筑鱼鳞坑,埂高0.3m以上,坑内回填种植土。
.3鱼鳞坑设计与布局见附录F,设坑以错位布局截留坡面径流。
造林复绿
应按照GB/T15776要求进行造林复绿。
6.4喷播复绿
6.4.1适用范围
适用于坡度45°~75°,难以进行植苗造林或者筑坑造林的岩石边坡。
6.4.2施工
喷播基质和种子配比
.1喷播基质见附录G。
.2不同坡质条件下的喷播基材厚度、基质配比应符合GB/T38360要求。
.3按照GB/T38360要求进行种子配比。
喷播
.1喷播方法
.1.1喷播分基层喷播和表层喷播。
.1.2喷播应沿坡面由上至下先基层后表层进行,喷播单宽4m~6m,高度3m~5m。
.1.3对大于60°角的岩面宜采取加糙措施。
.2基层喷播
.2.1坡面上浮土、杂草、树根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水进行坡面喷淋。
.2.2喷播厚度8cm~9cm,一次喷至设计厚度。
.2.3喷嘴垂直于坡面,最大倾斜角度不超过10度,距坡面距离0.6m~1.0m,喷射头输出压
力不小于0.1MPa。
.3表层喷播
4
DB33/T2525—2022
.3.1在基层施工结束8小时内进行,控制在3小时~4小时完成。
.3.2表层喷播厚度2cm以上。
.3.3喷播前在坡面上喷1次透水。
6.4.3喷播后前期养护
喷播完成后立即用无纺布、遮阳网等覆盖坡面,遮阳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坡顶和坡底预
留长度不少于30cm,用竹钉钉入坡面固定,确保植物种子在发芽前不被雨水冲刷,维持种子发芽期间
土壤湿度及暗发芽条件。
宜根据区域气候、立地条件及植物生长需要等进行水肥控制技术设计。前期养护一般晴天每
1天~2天喷1次水。可采用喷灌、滴灌和微灌等方式。
采用种子喷播方式的边坡应覆盖遮阳网,植物生长高度4cm左右时,应揭开覆盖物。
7养护管理
7.1密度调控
宜结合目标植被的设计要求,通过补植、疏除、修剪、施肥等措施进行种群密度和物种比例调控。
养护技术主要类型及技术措施见附录H。养护期2年。
7.2抚育管理
7.2.1发现植物生长不良,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7.2.2养护期内应适时施肥,所施肥料以复合肥为宜。
7.2.3若植物出现缺水症状,应及时浇水。
7.2.4应结合植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选用植物保护措施,宜使用生物防治、绿色防治。
7.2.5对于饮用水源保护地,应符合GB3838中水源保护地相关要求。如果使用化学药剂,应选择高
效低毒类型,不应污染水体。
7.2.6因遭雨水冲刷等原因而缺乏植物生长的局部地段,应及时予以补播、补种。
8质量控制
8.1检验要求
8.1.1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节点检验、施工结束后的完工检验和养护期满后竣工验收检验。
8.1.2植物材料与绿化辅助材料的质量与规格应在相关施工节点分批进行检验与控制。
8.1.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完工检验,主要检验工程完成情况。
8.1.4养护期满后应进行苗木保存率、植被覆盖率、物种丰富度等的检验,检验时间应在植物生长季
节。
8.2检验指标
8.2.1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8.2.2检验指标见附录I。
5
DB33/T2525—2022
AA
附录A
(资料性)
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乔木种类选择参考表
表A.1为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工程植苗造林复绿中乔木物种候选种类。
表A.1库区裸露边坡植被生态恢复乔木种类选择参考表
植物中文名称拉丁学名所属科属生长习性
池杉Taxodiumdistichumvar.imbricatum柏科Cupressaceae落羽杉属落叶乔木
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柏科Cupressaceae落羽杉属落叶乔木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松科Pinaceae松属常绿乔木
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han'柏科Cupressaceae落羽杉属半常绿乔木
垂柳Salixbabylonica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落叶乔木
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落叶小乔木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豆科Fabaceae刺槐属落叶乔木
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418-2023 绿色食品 玉米及其制品 2023-02-17
- NY/T 4265-2023 樱桃番茄 2023-02-17
- NY/T 4272-2023 畜禽屠宰良好操作规范 兔 2023-02-17
- NY/T 4263-2023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 2023-02-17
- NY/T 4271-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鹿 2023-02-17
- NY/T 4264-2023 香露兜 种苗 2023-02-17
- NY/T 4268-2023 绿色食品 冲调类方便食品 2023-02-17
- NY/T 4266-2023 草果 2023-02-17
- NY/T 4267-2023 刺梨汁 2023-02-17
- NY/T 4269-2023 饲料原料 膨化大豆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