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971-2019 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62/T 2971-2019 Elevator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971—2019
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ofelevatorsystem
2019-03-07发布2019-04-01实施
发布
DB62/T297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安达科技检测有限公司、甘肃省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研究院、甘肃省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韦霖、马朝阳、唐卫国、叶桐轩、吴卫东、王文俊、李泽龙、魏周旭、常宗
喜、徐泽元、马智财、王琦、陈勇伟、金建辉、黄鹏程。
I
DB62/T2971—2019
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
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与强制驱动电梯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2008、GB50057-2010、GB5034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
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7024-2008、GB50057-2010、GB50343-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电梯elevator
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锤线倾斜角小于 15º
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GB/T7024-2008,定义2.1]
3.2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lift
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GB/T7024-2008,定义2.15]
3.3
强制驱动电梯positivedrivelift
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GB/T7024-2008,定义2.16]
3.4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ofelevator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
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1
DB62/T2971—2019
3.5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ing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
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接地系统。
[GB50343-2012,定义2.0.6]
3.6
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
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GB50343-2012,定义2.0.12]
3.7
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bar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
接的金属带。
[GB50057-2010,定义2.0.20]
4基本要求
4.1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当电梯系统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系统共用一组接地
装置时,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4.2电梯系统各电气设备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接地支线应
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
4.3电梯系统防雷装置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竣工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其他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
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
5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如下: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等电位连接装置;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装置;
——电涌保护器(SPD)。
6检测要求和方法
6.1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检测
电梯所在建筑物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检测按GB/T21431-2015第5.2条、5.3条、5.4条规定的
方法检测。
6.2等电位连接装置检测
2
DB62/T2971—2019
6.2.1要求
6.2.1.1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GB50057-2010中表5.1.2中的要求。
6.2.1.2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电梯的配电线路应采用TN-S系统并在机房重复接地。
6.2.1.3安装电梯设备的机房、辅助机房、底坑、井道顶部、井道外等的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6.2.1.4电梯井道内宜利用建筑物柱内两根不小于Φ16的主筋作为接地干线,但不应利用防直击雷
的引下线作为接地干线。若不能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则尽可能远离外侧墙处通长敷设一条40×4的
镀锌扁钢作为接地干线。
6.2.1.5从基础地梁开始,电梯井道内四周做等电位连接带,并与井道内接地干线就近连接。具体要
求:
——在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电梯井道应在30m以下每三层做等电位连接带,30m以上每二
层或垂直间距不大于6m做等电位连接带;
——在少雷区,电梯井道应从30m起每二层或垂直间距不大于6m做等电位连接带;
——公共建筑物电梯井道应从首层起每二层做等电位连接带;
——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应按GB50343-2012第3.1.3条的规定划分。甘肃省主要城
镇年平均雷暴日数参照附录A。
6.2.1.6轿厢导轨、平衡重(对重)导轨及电梯井道内其他金属构件应参照本规范6.2.1.5条规定与
等电位连接带就近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上下两端与接地干线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6.2.1.7应在电梯机房、辅助机房内距地0.2m~0.3m设置一圈等电位连接带。机房内所有可导电部
件,包括配电箱(柜)、控制柜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梯驱动主机、减速箱、承重钢梁、限速器、桥
架、线槽等金属构件均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6.2.1.8轿厢、轿门、层门、呼梯(召唤)盒、轿厢缓冲器、平衡重(对重)缓冲器、张紧装置、底
坑检修装置等金属构件应就近与轨道或接地干线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6.2.2检测
6.2.2.1检查各种接地线的数量、材料规格、接地点位置、敷设方式,并测量其接地电阻值。
6.2.2.2轿厢导轨、平衡重(对重)导轨及电梯井道内其他金属构件的检测,首先应检查其与均压环
及接地干线的电气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规格,并测量其过
渡电阻值。
6.2.2.3检查机房内所有可导电部件,包括配电箱(柜)、控制柜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梯驱动主机、
减速箱、承重钢梁、限速器、桥架、线槽等金属构件与等电位连接带的电气连接情况,并测量其过渡
电阻值。
6.2.2.4检查轿厢、轿门、层门、呼梯(召唤)盒、轿厢缓冲器、平衡重(对重)缓冲器、张紧装
置、底坑检修装置等金属构件与就近的轨道或接地干线电气连接情况,并测试其过渡电阻值。
6.2.2.5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的测量采用空载电压4V~24V,最小电流为0.2A的测试仪器进行测
量,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0.2Ω。
6.3雷击电磁脉冲屏蔽装置检测
6.3.1要求
3
DB62/T2971—2019
6.3.1.1电梯机房、辅助机房的金属门窗、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
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等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6.3.1.2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在两端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6.3.1.3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
且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
6.3.2检测
6.3.2.1检查金属门窗、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
件、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格栅的电气连接情况。
6.3.2.2测量金属门窗、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
件、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格栅的过渡电阻,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0.2Ω。
6.4电涌保护器(SPD)检测
6.4.1要求
6.4.1.1电梯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应安装电涌保护器进行防护,电涌保护器的安装应满足GB
21431-2015第5.8.1条的要求。
6.4.1.2应使用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的产品。
6.4.2检测
6.4.2.1检查并记录各级SPD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和安装工艺。
6.4.2.2对SPD进行外观检查,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痕、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SPD
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6.4.2.3检查多级SPD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GB/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WEC 21-2021 无人船船载水质监测系统 2021-01-05
- T/HYBX 0011-2022 老人保健袜 2022-08-25
- T/ZS 0359-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管理规范 2022-11-15
- T/ZZB 2243-2021 短环链牵引式水下单轨刮泥机 2021-08-23
- T/XMBHXH 0001-2023 燕窝制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2023-05-31
- T/CSEB 0009-2019 爆破安全评估规范 2019-09-30
- T/HEBQIA 79-2022 工业环境用静电感应粉尘检测仪 2022-06-09
- T/CACE 034-2021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循环经济领域资源化过程 2021-09-28
- T/CFPA 011-2022 虚拟现实消防培训系统通用要求 2022-03-21
- T/CES 147-2022 电站用泡沫灭火剂技术规范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