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89-2022 贵州红山茶培育技术规程

DB52/T 1689-2022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689-2022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09
实施日期
2022-11-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贵州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5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689—2022

贵州红山茶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Camelliakweichowensis

H.T.Chang

2022-08-09发布2022-11-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168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子采收与贮藏......................................................................1

5育苗................................................................................2

6栽培与管理..........................................................................4

7病虫害防治..........................................................................6

附录A(资料性)贵州红山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7

I

DB52/T168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植物园、贵州鸿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市天然林和公益

林保护修复中心、清镇市林业局、贵阳市观山湖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管理处、贵阳中雄林业生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海燕、邹天才、杨乃坤、袁季、胡光平、韩堂松、周泉、洪江、陈龙、苏以

江、班峻峰、卢婷婷、李媛媛、胡刚、兰永平。

II

DB52/T1689—2022

贵州红山茶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红山茶(CamelliakweichowensisH.T.Chang)的术语和定义、种子采收与贮藏、

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引种驯化后的贵州红山茶育苗栽培及产业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26907-2011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LY/T1328-2015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2446山茶花盆栽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贵州红山茶CamelliakweichowensisH.T.Chang

属红山茶组(Sect.Camellia(L.)Dyer)滇山茶系(Ser.ReticulataChang)树种,贵州特有植物,分

布于贵州省贵阳市九龙山、宝塔山及其周边地区。由于其独特的立地条件环境而使其品种进化特征显著:

小乔木,半球形,叶大革质、稀疏、长圆、边缘锯齿、先端尖,花蕾长卵形,花色红色至粉色、花冠10

cm~16cm、苞片革质、花瓣倒卵形、无花梗,花期1~3月,子房5室(或3~4室变异)、被茸毛,柱头

无毛且先端开裂,蒴果圆球形,每室种子1~2粒,果期9~10月。

4种子采收与贮藏

采种及处理

10月上中旬,果实渐变为黄棕色,果瓣自然开裂时开始采摘。将采摘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处堆放,

堆放厚度不超过20cm,待果实完全自然开裂后剥出种子。

种子贮藏

挑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贮藏。将种子与干净、湿润的河沙(相对湿度60~70%)在通风透

气、散热良好的室内分层堆积贮藏,堆放厚度20cm~30cm为宜,15d~20d翻动一次,防止霉变,并

适时喷水保持沙子湿度均匀。

1

DB52/T1689—202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籽粒饱满,呈黄褐色或褐色,千粒重≥900g,发芽率不低于80%,含水量40%~45%,净度≥95%。

5育苗

苗圃地选择和整理

5.1.1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灌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应符合GB6001的规定,pH值在5.5~6.5

之间的微酸性壤土为宜。

5.1.2整地作床

5.1.2.1秋季翻耕,经冬季风化后,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敲碎土块,清除杂草、石块。

5.1.2.2苗床宽1.0m~1.2m,高20cm~25cm,步道宽30cm,要求苗床土壤细碎、床面平整。

5.1.3土壤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或25%吡唑醚菌酯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