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DACM 005-2024 高血压病“从阳气亢逆论治”临床实践指南
T/SDACM 005-2024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of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emphasis on yang qi hyperactivity"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DACM 005-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11-22
实施日期
2024-11-2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山东中医药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报道,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农村为48.89% ,城市为47.35%[1]。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27.5%[2],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是《“健康中国”2023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3]。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已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3]。高血压病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4]。根据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诊断为“眩晕”“头痛”“风眩”“头风”等病证。传统观点认为是“肝阳上亢”是眩晕的重要病机,其本质是肝肾阴亏为本、亢阳上扰为标,治疗上多从滋阴潜阳入手。纵观古代中医学文献对眩晕阳气亢逆病机的论述,已经初步认识到阳气亢逆的成因可分虚、实两端,但是其内容纷繁驳杂,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阳气亢逆是高血压病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了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及证候演变的全过程,但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其用于临床实践。作为高血压病最常见证型之一[5],“肝阳上亢”并未能详细阐明“阳气亢逆”这一关键病机的内涵,未能体现“阳气亢逆”在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及证候演变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对“阳气亢逆”病机患者进一步分型论治,使得临床对此类病人的诊治方案不够明确,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也影响了对该机制的科学研究。本指南在系统回顾既往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遵循循证医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等方法,对高血压病的“阳气亢逆”证候特点、辨证用药规律、内外治法、预后调护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建立高血压病“从阳气亢逆论治”临床实践指南,希望为高血压病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本指南主要针对高血压病提供以中西医综合干预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建议,指导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规范使用,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本共识可供心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综合内科医生、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
2024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潍坊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
- 起草人:
- 李运伦、薛一涛、丁书文、刘持年、杨佃会、李运伦、嵇克刚、焦华琛、蒋海强、张学正、王怡斐、张磊、李焱、杨雯晴、李超、李洁、滑振、冯晓敬、曲政军、朱羽硕、梁士兵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11-1997 松针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T 083-1994 油茶工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994-02-23
- DB43/T 103-1996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T 099-1996 湿地松火炬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 063-1992 普通防护皮鞋 1992-04-01
- DB43/ 110-1997 林业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 115.1-1998 杂交辣椒种子 1998-10-31
- DB43/T 100-1996 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T 112-1997 毛竹枯梢病防治检疫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T 101-1996 杉木培萌圃营建及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