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276-2024 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南
T/CI 276-2024 Zero-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世界零碳标准联盟、国合数智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企业报集团、北京国合华夏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淄博市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文博智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绿碳芯科技有限公司、中胜节能环保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宁夏蓄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零碳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鑫帆暖通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萍乡市迪尔化工填料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维海、李洁、刘永光、王志超、刘亚男、杨春祥、葛春晓、金亚琼、管延安、李立宁、王荣鑫、刘玉国、姬德昆、戴燚、陈少杰、李江玲、温文、杜冬冬、蒋晨、赖长萍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0/09
团体标准
T/CI276—2024
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南
Zerocarboncityconstructionevaluationstandard
2024-03-14发布2024-03-14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1
T/CI276-2024
目次
目次...........................................................................................................................................................................I
前言..........................................................................................................................................................................II
零碳城市创建标准.....................................................................................................................................................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创建原则................................................................................................................................................................1
5评价指标................................................................................................................................................................2
6碳排放核算方法...................................................................................................................................................4
7评价流程................................................................................................................................................................9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世界零碳标准联盟、国合数智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报集团、北京国合华夏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
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淄博市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
生产协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文博智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绿碳芯科技有限公司、中胜节能环保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宁夏蓄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
西零碳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鑫帆暖通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萍乡市迪尔化工填料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维海、李洁、刘永光、王志超、刘亚男、杨春祥、葛春晓、金亚琼、管
延安、李立宁、王荣鑫、刘玉国、姬德昆、戴燚、陈少杰、李江玲、温文、杜冬冬、蒋晨、赖长萍。
本文件是首次发布。
II
T/CI276—2024
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规定了零碳城市建设的术语、定义、碳排放要求、指标体系、创新性要求、社会责任及生
态环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的国家级或省级
开发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零碳net-zeroCO2emissions
零碳(Net-zeroCO2emissions)当一定时期内通过人为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移除使得某一区域
内人为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平衡时,可实现净零二氧化碳(CO2)排放。即零碳。
3.2
碳中和carbonneutralization
碳中和(Carbonneutralization),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城市、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
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二氧化
碳捕捉等形式,降低并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
排放”。
3.3
城市city
本文件适用于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的国家级或省级
开发区。
4创 建原则
4.1经济增长和生态环保并行
零碳示范要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并达到区域经济增长目标,同时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4.2经济质量与低碳发展要求并行
1
T/CI276—2024
结构调整,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双碳”不是以牺牲发展质量为代价的“一刀切”,
零碳示范必须兼顾经济发展预期指标和绿色低碳约束指标。
4.3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并行
以人为本,科技引领,节能优先,减排同步,产业转型升级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同,符合城
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符合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并行。
4.4零碳发展与政策激励并行
科学补偿,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制度保障。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模式,
加大财政外行补贴力度,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有效政策激励体质,推动市场主体积极践行“双
碳”战略,实现城市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评价指标
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南包括零碳生产、零碳生活、零碳生态、零碳服务、碳排放管理、零碳创
新示范几个系统。其中包括33项指标,约束性指标14个,预期性指标19个。
这些要求按照其必要性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必要性指标,预期性指标
是鼓励性指标(见表1)。
表1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单位零碳城市参考值指标属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吨/万元较2023年下降约束性指标
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重点工业企业%≥5%约束性指标
数量占比
“两高”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30%最终目标达到国内领约束性指标
能比例先水平
零碳生产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最终达到国内领先预期性指标
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较2023年有明显提升,并预期性指标
比例最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两年内至少建立一个预期性指标
空气捕捉及封存项目(DACS)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预期性指标
秸秆综合利用率%≥95%预期性指标
化肥、农药使用量吨零增长并稳重有序下降预期性指标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较2023年下降,并最终达约束性指标
到国内领先水平
2
T/CI276—2024
绿色建筑比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FB 0005-2020 纺织品 磷酸三(2-氯乙基)酯的测定 2020-05-06
- T/IMAS 027-2021 山羊绒围巾 2021-05-07
- T/FSTSA 006-2020 婴童机织牛仔服装 2020-12-31
- T/SBX 10-2018 室内装饰用绗缝布艺 2018-05-14
- T/SZBX 068-2022 高支纯羊绒精梳花呢 2022-06-27
- T/MYXZX 003-2018 涤纶毛毯 2018-12-10
- T/ZZB 1240-2019 柔性弹力牛仔布 2019-10-16
- T/NHTA 7-2021 水果染纯棉机织面料 2021-03-29
- T/QDAS 113-2023 百草改性锦纶纤维 2023-06-27
- T/AHEMA 001-2020 纳米复合膜口罩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