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33/T 7-2019 藏猪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33/T 7-2019 Main standard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in Tibetan pig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33/T 7-2019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9-03-25
实施日期
2019-04-25
发布单位/组织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藏猪主要疫病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的兽医防疫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孜州藏猪的主要疫病防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
计慧姝 陈和强 杨怀珍 李劲 张朝辉 廖昆 徐林 唐川 朱庆 张俊杰 余劲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

DB51

四川省(甘孜州)地方标准

DB5133/T7-2019

藏猪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MainEpidemicDiseasePreventionandCurePracticalStandardofTibetanpig

2019-03-25发布2019-04-25实施

甘孜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33/T7-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主要疫病..........................................................................2

5环境卫生条件......................................................................2

6主要疫病防治......................................................................2

7兽药使用..........................................................................3

8传染病防治技术....................................................................3

9寄生虫病..........................................................................4

10病死猪无害化处理.................................................................5

11档案建立.........................................................................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免疫程序表......................................................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免疫记录........................................................7

附录C(资料性附录)驱虫记录........................................................8

附录D(资料性附录)兽医处方笺......................................................9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用药记录.......................................................10

I

DB5133/T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计慧姝陈和强杨怀珍李劲张朝辉廖昆徐林唐川朱庆张俊杰余劲

II

DB5133/T7-2019

藏猪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藏猪主要疫病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的兽医防疫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孜州藏猪的主要疫病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51/T476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DB51/T475猪瘟防治技术规范

NY/T566猪丹毒诊断技术

GB/T18646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DB51/T1849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T94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T664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T665猪细小病毒防治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藏猪Tibethog

1

DB5133/T7-2019

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也是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品种中唯一的高原性猪种。藏猪长期生活于无

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等特点,但繁殖力低。

3.2

预防性驱虫Preventivedeworming

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按照预先拟订的驱虫计划,在每年的一定时间进行驱虫工作。

3.3

治疗性驱虫Therapeuticdeworming

以治疗一种或多种寄生虫病为目的进行的驱虫。

3.4

疫苗Vaccine

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4主要疫病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猪瘟(swinefever)、猪丹毒(brickpox)、猪肺疫(Swine

pasteurellosis)、猪布鲁菌病(Porcinebrucellosi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

respiratorysyndrome)、猪伪狂犬病(porcinepseudorabies)、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parvovirusdisease)、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suis)、体内外寄生虫病(Parasiticdiseasesinvitroandinvivo)等。

5环境卫生条件

结合我州实际,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应清除杂草,棚圈、用具进行定期消毒,污水、污物处理应符

合国家环保标准,防止污染环境。饮用水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6主要疫病防治

6.1疫苗规范

藏猪免疫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实施计划免疫。使用疫苗等

生物制品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6.2消毒规则

建立科学的消毒程序和制度,应定期对圈舍、用具、环境进行消毒。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无公害消毒剂。

6.3引种

藏猪养殖中宜自繁自养,确需引进藏猪时,应从非疫区引种,按GB16567的规定进行检疫,经隔离

观察15d-30d后由县级动物防疫部门确定健康合格后方可合群饲养。

6.4产地检疫

2

DB5133/T7-2019

藏猪离开养殖区域前,应按GB16549的规定进行产地检疫。

7兽药使用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兽药质量

标准》、《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用于预防、治疗的药物应来自具有《兽医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

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不能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化合物清单》中所列的和其他禁用的药物或人用药;不得使用未

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药物。

8传染病防治技术

8.1口蹄疫防治

应按照DB51/T476的规定执行。

8.2猪瘟的防治

应按照DB51/T475的规定执行。

8.3猪丹毒

8.3.1诊断

应按照NY/T566的规定执行。

8.3.2预防

应使用猪丹毒弱毒冻干苗,用20%氢氧化铝稀释。2月龄以上健康猪,皮下注射1头份剂量,颈部肌

肉注射。

8.3.3治疗

应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猪,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用量为每千克猪体重一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

次,5d~7d为一个疗程。同时要全群用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扩散发展。用抗猪丹毒血清治疗发病猪,

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8.4猪肺疫

8.4.1诊断

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常突然死亡,而慢性病例的症状、病变都

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单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难以确诊。可在无菌条件

下取样,经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或进行细菌培养进行进一步诊断。

8.4.2预防

应使用猪肺疫疫苗,在疫苗中添加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稀释,然后添加在少量的饮水或者饲料中喂服。

任何大小的猪,全部口服1头份,禁止采取注射方式。

8.4.3治疗

应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猪,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猪,可按体

重使用30mg/Kg氟苯尼考注射液,并在其中添加0.1%维生素C溶液,混合均匀后用于静脉滴注,每天一

次,连续使用5d;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病猪,可按体重使用25mg/Kg氨苄青霉素,并在其中添加0.1%维

生素C,混合均匀用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7d。

3

DB5133/T7-2019

8.5猪布鲁菌病

应按照GB/T18646和DB51/T1849的规定执行。

8.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8.6.1诊断

应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培

养和鉴定,或采用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诊断。

8.6.2预防及治疗

应按照DB51/T948的规定执行。

8.7猪伪狂犬病

8.7.1诊断

应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培

养和鉴定,或采用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诊断。

8.7.2预防及治疗

应按照DB51/T664的规定执行。

8.8猪细小病毒病

8.8.1诊断

应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结合血凝抑制试验

进行诊断。

8.8.2预防及治疗

应按照DB51/T665的规定执行。

8.9副猪嗜血杆菌病

8.9.1诊断

应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培

养和鉴定,或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