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145-2019 绿色食品 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1145-2019 Green food: Procedural guidelin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ple ya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3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145—2019
绿色食品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Greenfood—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oductionofpurpleyam
2019-07-03发布2020-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145—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1
5生产关键技术......................................................................2
6病虫害综合防治....................................................................3
7采收及秸秆处理....................................................................3
8包装、运输和贮藏..................................................................4
9田间档案..........................................................................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紫山药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病菌田间发病规律....................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田间生产记录档案................................................6
I
DB36/T114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宜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江西农业
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万载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蓉、晏文武、卢坚雯、周庆红、高春生、朱业斌、王富强、刘瑛、陈健萍、
龚秋林、易新奇、吴琼。
II
DB36/T1145—2019
绿色食品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紫山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关键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和
秸秆处理、包装、运输、贮藏及田间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紫山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49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
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山药purpleyam
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块茎表皮紫褐色、肉质紫色、呈圆筒形或扁块形;茎右旋,
无毛,通常有4条狭翅;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纸质,卵形
至卵圆形或戟形,两面无毛。
3.2
山药段子(山药块)yampieces
将山药块茎切成段或切成块的繁殖材料。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产地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近3~4年未种植
薯蓣科作物。
1
DB36/T1145—2019
5生产关键技术
5.1栽培方法
常用的栽培方法为起高垄栽培,即深翻整地后在种植行处施足基肥,结合开沟起高垄,在垄上直栽。
设计畦向时要考虑种植地的通透性,南北走向,避免株行间荫蔽高湿。
5.2基肥整地
整地前在土壤表层均匀撒施生石灰50kg~100kg,然后将土层深翻耕30cm~35cm。翻地后在种植行
处施入腐熟农家肥(厩肥)1000kg/667m2~1200kg/667m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1183-2023 水电工程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技术规程 2023-05-26
- NB/T 11186-2023 水电工程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规范 2023-05-26
- NB/T 11182-2023 水电工程气象观测规范 2023-05-26
- NB/T 11180-2023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后评价导则 2023-05-26
- NB/T 11178-2023 水电工程后评价技术导则 2023-05-26
- NB/T 11184-2023 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更新改造技术导则 2023-05-26
- NB/T 11177-2023 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技术规范 2023-05-26
- NB/T 11176-2023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监测评估规程 2023-05-26
- NB/T 11185-2023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2023-05-26
- NB/T 11181-2023 水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程 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