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1/T 0049-2024 花境营造技术规范

DB1501/T 0049-2024 Flower Garden Cre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01/T 0049-2024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09
实施日期
2024-10-09
发布单位/组织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15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49—2024

花境营造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flowerborderbuilding

2024-09-09发布2024-10-09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0049—2024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3

5花境设计.............................................................................3

6花境的施工...........................................................................6

7花境的养护...........................................................................8

8资料管理............................................................................10

附录A(资料性)呼和浩特市花境常用植物名录............................................11

参考文献..............................................................................17

I

DB1501/T004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利、白雪冬、秦俊珂、花甫春、乔转运、余晓龙、王文、金姗姗、刘晓雪、

吉木斯、王晓敏、李强、宋丹、王美仙、王梓煦、王秀军、秦孝天、李子航、罗春燕、郭林繁、赵彦贝、周丹、

卢杨、刘媛媛、顾晓文。

II

DB1501/T0049—2024

花境营造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境营造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花境设计、花卉质量要求、花境施工、竣工

验收、花境养护、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花境的设计、施工和养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CJJ/T8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287-2018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DB1501/T0021—2021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DB1501/T0022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CJJ∕T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花境flowerborder

绿地中沿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用花卉材料仿照自然生态种植的带状或块状布置的花卉

应用形式。

注:从植物材料上将花境分为宿根花卉花境、一二年生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观赏草花境、灌木花境、混合花境、

野花花境、专类植物花境;从观赏角度上将花境分为单面观赏花境、双(多面)观赏花境、对应式花境;从光线条件上将

花境分为阳地花境、阴地花境。

3.2

花境植物borderplant

适合花境布置、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注:可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观赏草、灌木等植物。

3.3

宿根花卉perennialflower

1

DB1501/T0049—2024

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

[来源:CJJ∕T91—2017,7.3.4]

3.4

花境植物团块floralplantclumps

花境中每一个植物品种组成的丛状团块。

3.5

镶边植物edgingplant

高度30cm以下,植株低矮或呈匍匐状的植物。

3.6

饰边edging

在花境的边缘,对花境的轮廓起到确定、装饰或保护作用的一种形式。

3.7

混合花境mixedborder

由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组成的花境

3.8

单面观赏花境singlesideborder

供观赏者从一(单)面欣赏的花境。

3.9

双面花境dualsideborder

可供两面观赏的花境。

3.10

对应式花境oppositeborder

通常在道路的两侧或建筑物周围,以道路的中心段为轴心,形成左右对称形式的花境。

3.11

长效花境long-termplantperformanceborder

在四季花境与混合花境的基础上,强调花境的长效性,是一种实现花境自然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的

多年生花境。

3.12

展示花境showflowerBorder

为某些临时性展示(包括展示植物新种类、新品种,植物应用新形式与新技巧等)而建、景观观赏

期不超过一个生长季的花境。

2

DB1501/T0049—2024

3.13

灌木花境shrubborder

由多种灌木组成的花境。

3.14

岛式花境islandborder

设置在交通环岛或草坪中央的花境。

4总体要求

4.1花境营造应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花境类型、规模,综合考虑花境的景观效果、建设和养护成本,

符合生态、长效要求。

4.2城市花境营造应以长效花境为主,展示花境为辅。

4.3长效花境设计应使用适应性强的宿根、球根花卉,同时配置一些小乔木、灌木以及少量的一二年

生花卉,注重植物群落稳定、植物品种长命和长期的观赏效果,保证四季景观的延续性。

4.4花境应符合观赏角度的要求。单面观赏花境应有背景,在花境的短轴过宽时,背景与种植床之间

应留出70cm~80cm的小路,背景的色彩不应过于突出;双面观赏花境不宜有背景。

4.5花境植物的习性应适应呼和浩特环境特点,同一花境的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等主要习性的要

求应该相同或相似,花期、花色、季相变化丰富,花境常用花卉种类参见附录A中表A.1。

5花境设计

5.1基本原则

5.1.1应遵循比例与尺度原则,花境的尺度应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其比例应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相

协调。

5.1.2应遵循平衡与稳定原则,花境中景观应协调一致,在构图上达到均衡与稳定。

5.1.3应遵循节奏与韵律原则,花卉应通过色彩与植物的重复,呈现节奏与韵律的变化。

5.1.4应遵循对比原则,应通过色彩、质感、株型、体量的对比来营造自然、独特的花境景观。

5.2设计内容

5.2.1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要求如下:

——基于设计任务书,充分了解设计需求;

——进行实地勘察,形成现场勘察记录;

——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场地的不利因素。

5.2.2微地形设计

微地形设计要求如下:

——根据地形条件和营造花境空间层次的需要,进行微地形设计;

——微地形设计应考虑对视线的控制。现状地形变化丰富时,应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特点,现状地形

3

DB1501/T0049—2024

较平坦时,应结合种植设计建立视觉通道,设计自然起伏的微地形,常见的应用有岛式花境。

5.2.3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要求如下:

——应根据环境确定花境平面布局,整体构图完整;

——在平面构图上应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个植物品种以组团的形式设计,各组团间自然过渡,

同一组团和不同品种的组团应疏密得当,且富有数量和规模上的变化和过渡;

——种植密度上应考虑近、远期相结合,保证一段时期后的植物之间疏密程度的均衡;

——花境内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应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

——团块的大小、数量应有所变化,团块间应衔接紧密,组合自然;

——小型花境植物品种不宜过多;

——如果花境的长轴过长,宜分段设计再组合成一个连续的花境。

5.2.4立面设计

单面花境应前面植物较矮,后面植物较高;双面花境应中间植物较高,两面植物较矮;岛式花境应

中间植物高,四周植物低。

5.2.5季相设计

季相设计要求如下:

——应根据不同花境类型的观赏期的特点及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增加季相特色、延长观赏期;

——花境应设计常绿与落叶品种的比例,做到四季有景可观,根据呼和浩特的气候特点合理应用长

效花境;

——应注重花境的群落结构的组织、层次与色彩,开花季节的相对集中又兼顾连续性,营造花境

的连续性,具体要求在平面种植图上标出花卉的花期。此项设计应结合花境的色彩设计同时进行。

5.2.6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要求如下:

——应依据环境和所要表达的主题确定整个花境的主色调和不同季节的主要色彩;

——应注意色彩的冷暖感、方向感以及对人的心理感受。宜采取相似色搭配达到柔和的色彩过渡效

果,互补色搭配突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应根据不同的配色方法确定其他斑块所要呈现的色彩;

——应根据距离的变化合理选择色彩;

——在体量大的长效花境设计中,宜利用色彩的渐变规律设计;对于体量较小的花境,宜采用片段

性的局部和谐色彩营造景观。

5.2.7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要求如下:

——花境宜团块式种植,中、小型植株宜以3株或5株组合成丛,高大型丰满的植株宜单株种植;

——应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配置,不应将喜阳的植物与喜阴的植物、喜水的植物与怕涝植物、生长

快的与生长慢的植物种植在一起;

——花境中植物应根据不同株型配置,三角形株型花卉团块的面积不应过大;圆形或方形的花卉团

4

DB1501/T0049—2024

块的面积不应太小;竖线条花卉团块长轴应以不超过高度的两倍为宜;水平线条花卉的团块长轴应

以大于植株高度的2倍以上为宜;球状植物宜作为不同植物间的过渡;不同组团间宜用匍匐状或扁

平状植物连接;

——应根据不同质感进行搭配,在小型花境中应种植一些质感细腻的植物,大型花境中应多用质感

粗糙的植物;

——应根据植物的冠幅确定花境的种植密度;根据株高确定花卉种植的位置。

5.2.8背景设计

背景应与花境的主景植物色彩协调。

5.2.9边缘设计

边缘设计要求如下:

——边缘的类型应与花境的风格相符,同时兼顾周边环境;

——花境的边缘线应采用直线或者是流畅的自由曲线,双面观赏花境的边缘线应设计成自然曲线;

——高床边缘材料应选用自然的石块、砖块、碎瓦、木桩等处理,平床边缘应选用低矮植物镶边,

以15cm~20cm为宜。

5.3设计图纸

5.3.1花境设计应绘制出花境总平面图、初步设计图、施工图和立面效果图,应满足下列要求:

——花境总平面图应绘出花境所在位置的道路、大型植物、建筑物等周边环境及光照、风向等自然

条件;

——花境初步设计图应绘出体现花色或叶色的彩色平面图、画出花境的外轮廓线,在轮廓线内部画

出各植物的分布区域,标出相应的植物品种名称或编号,图纸的一侧应列出植物品种名录,标明植

物品种的编号、种名、学名、株高、花色、花期等;

——施工图应绘出含有放线用的方格网,并标明植物品种的编号、种名、学名、株高、冠幅、花色、

花期及数量等;

——立面效果图应绘制出不同季节的立面效果。图纸的比例尺因环境和花境大小而异,应以能表明

植物设计内容为准。

5.3.2花境的平面位置图图纸的比例一般根据环境大小应用1:100~1:500。植物总平面图图纸比例应在

1:50~1:100。花境的立面效果图比例应在1:100~1:200。

5.4设计说明

5.4.1应以单列或附在图纸上的形式呈现,对于一些特殊要求和难于用图面表达的内容,应写在设计说

明里,说明中应有项目位置、设计范围、规模、依据和内容。

5.4.2应提供工程量清单和植物材料清单,植物材料清单应说明花卉种类或品种(拉丁学名)色彩、数

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等。

5.4.3应提供微地形塑造说明与改良方案。

5.4.4应编制工程概算表。

5

DB1501/T0049—2024

6花境的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施工方应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6.1.2施工方应根据任务规模准备相应的施工工具和材料。

6.1.3施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勘察,熟悉道路、场地及周边环境。

6.1.4种植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6.1.5施工前,应向相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管道和隐蔽物埋设情况。

6.1.6施工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提前7d做出调整,并有保证落实的措施。

6.2材料准备

6.2.1材料准备

花材在出圃前应采取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植株整理等措施,应按照花卉栽植计划将花材运输到

位。

6.2.2栽植土壤应符合下列要求:

——花境栽植土壤深度应不小于0.4m;

——栽植土壤应是沙壤土;

——栽植土壤内应清除草根、碎砖、石块等杂物;

——土壤应经过翻晒和消毒等措施处理,严禁含有病菌或对植物、人、动物有害、有毒的物质;

——地形坡度处理应做到表土平整,土壤颗粒均匀,有平缓坡,无局部低凹积水,确保排水良好。

6.2.3花境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植株健壮,株形丰满、无病虫害;

——根系完整并发育良好,最好具有较多的须根;

——枝条充实,无机械损伤;

——所选植物的数量应比设计要求的用量多出10%,以作为栽植时所损坏植株的补充。

6.3植物种植

6.3.1整地

整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现场环境考虑地形起伏大小,整地时需考虑排水,应做出2%~4%的排水坡度,且表层不

应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

——应清除土壤中的各种杂物,包括有害的杂草、残枝、石块以及生活垃圾等;

——应根据土壤状况进行整地,若土壤状况比较理想,应直接翻地0.2~0.3cm深;若土壤板结,

6

DB1501/T0049—2024

应对土地进行深翻,通常为0.3m~0.4m深;较大的土块应拍打成碎块;若有较多石块应过筛。之

后,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平整好场地;

——单面观赏的花境种植床应保持3%~5%的坡度;

——双面观赏的花境或岛式花境等应使种植床中部略高于四周。对于排水较差的种植床,应用石块、

木条等垒起高床做成台式花境;

——土壤黏性的场地应施加大量腐熟的有机质或沙土来改善土壤结构,土壤砂壤的场地,应添加有

机质来增加其营养和保水能力;

——酸性土壤应用石灰或碱性土加以中和。碱性土壤应通过施加有机肥来改变其酸碱度;

——种植前一周应使用西玛津、阿特拉津或其他灭芽剂封土,可大大减少后期杂草滋生,利于花境

植物生长并有效降低养护成本。

6.3.2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木本植物应选用移植苗或容器苗,且株型丰满、无明显病虫害的观花或观叶植物;

——宿根花卉根系发育良好,每丛3~4个芽中,应选用常绿或绿期较长的品种,要求植株健壮、生

长点多、无明显病虫害;

——球根花卉宜选用休眠期无需每年挖掘地下部分的种类,且要求种球大小基本一致,无明显病虫

害和机械损伤;

——宜选用观赏期长,在绿地中有效观赏期应保持45d以上;

——观叶植物应是移植苗或容器苗,叶色鲜艳,观赏期长;

——植物材料移植前应分清品种、色彩,必要时应挂牌标记;

——植物材料的运输过程及运到种植地后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湿润状态。

6.3.3放线

放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宜结合当地环境及气候特点进行施工放线;

——面积较小的花境,应选择好定点放线的依据,确定好基准点或基准线、特征线,根据设计图纸,

借助测量仪器量好实际距离,并用灰线做出明显标记;

——面积较大的花境,放线时间较长,放线时关键的点应钉好木桩或划出痕迹,撒灰踏实,以防突

如其来的雨水将线冲刷掉。

6.3.4花卉种植时间宜在5~8月内进行。

6.3.5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根据设计要求,按规格理苗,及时去除残花败叶,容器苗栽植前去除容器,保护花卉材料的

根系;

7

DB1501/T0049—2024

——栽种时,对于岛式花境和两面观赏的花境等,应从中心部位开始栽植;坡地则应该从上往下栽

植;对于混合式花境应先栽植大型的植株,如乔木,灌木等;定好骨架后再依次栽植宿根花卉,球

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

——最小栽植深度应根据不同植物类型而定。一二年生花卉最小栽植深度宜在20cm,宿根花卉最

小栽植深度应在30cm;

——栽植带土球苗时,应将土球直立地放在种植穴中央,让土球底部与种植穴底部稳定接触,土球

表面应与种植穴表面齐平。然后在土球与种植穴的空隙处填入土壤,并从四周向中间镇压;

——对于宿根花卉,应考虑株距,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个体成熟时的大致规格,预先留出植物生

长的大致空间;

——对于盆栽的一二年生花卉移栽时,在晴朗高温时期应特别注意及时浇水及适当遮荫,以利于

缓苗。栽后填土应充分压实;

——对于背景植物绿篱和攀缘植物,在栽植前应整地并施加底肥,按照设计要求放线、挖种植沟。

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确定栽植深度,一般在30~50cm之间;

——对易倒伏的花卉应设立支柱绑扎;

——栽后浇水应浇透,头水(定根水)的浇灌应为正常水量2倍,第三天补浇一次透水。视天气情

况,栽后一周内应加强水分管理;

——花境有地形坡度时,浇灌系统应使用微喷或滴灌。

6.4竣工验收

应以设计图纸及施工设计变更的签证材料为依据,按照CJJ/T82进行竣工验收。

7花境的养护

7.1水分管理

7.1.1水分管理次数应按照DB1501/T0021-2021中表13-1规定执行。

7.1.2灌溉原则、灌水水质和灌溉方式应符合CJJ/T287-2018中第5.2.8条规定。

7.1.3浇水宜采用喷灌,人工灌溉应避免水压过大对植物根系的冲刷。

7.1.4夏季气候干燥炎热时应及时浇水,但应避开中午高温期。

7.1.5宿根花卉应注重返青水和封冻水的浇灌期和灌水量,10月底浇封冻水,3月下旬浇返青水。

7.2除草

7.2.1应在裸露的土壤表面铺10cm厚的木屑或碎树皮等有机覆盖物。

7.2.2杂草应在花境种植前特别是在冬季及时人工清除干净。

7.3施肥

7.3.1施肥

8

DB1501/T0049—2024

施肥应满足下列要求:

——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方可使用;

——施用无机肥料应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并宜采用缓释性无机肥;

——施肥前应先松土,以利于根系对肥料的吸收;

——叶面施肥应避免在中午前后或有风时施追肥;

——施肥方式、方法应符合CJJ/T287-2018中第5.2.9条规定。

7.3.2宿根花卉应在每年在春、秋各施一次基肥,多用有机肥进行沟施,在生长期适当追肥。

7.3.3球根花卉应定植前施足基肥,特别是钾肥。

7.3.4一年生花卉施基肥后,在幼苗期应施氮肥,生长期多施磷、钾肥。

7.4修剪

7.4.1对于需要促进多开花的宿根花卉,应在生长初期进行掐尖处理。

7.4.2在10月底应对宿根花卉枯萎的地上部分进行修剪,并及时清理残留杂草。

7.4.3对于一年生花卉和观叶植物,应及时剪除残花及干枯的枝叶。

7.4.4对做背景的花灌木应在休眠期修剪,其修剪应在当年11月或次年3~4月进行。

7.4.5对观赏草,应保留地上部分到翌年三月返青时再清除。而一些耐寒性差的植物,也应保留地上部

分至初春。

7.4.6修剪不宜在雨后立即进行。

7.5中耕

7.5.1中耕应结合灌溉、施肥、除草进行。

7.5.2中耕的深度应依花卉根系的深浅和花卉的不同生育期而定。

7.6有害生物防治

7.6.1花境植物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

7.6.2应保持花境中植物合理的栽植密度以及良好的水肥管理措施。

7.6.3应保持花境种植床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残花、枯枝,落叶及其他杂物。

7.6.4应使用无公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花卉防治按照DB1501/T0022进

行。

7.6.5花境中的植物材料应选择具有一定抗性的植物,对花境植物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诱导病害的植物

种植在一起。

7.7补植、更新

7.7.1应对花境内的缺株或空株及时补植同品种、同规格的植株。

9

DB1501/T0049—2024

7.7.2花卉的补植应在生长季进行,及时清理死株,并按原品种、花色、规格补植。一、二年生花卉花

谢后失去观赏价值的应进行更换,补植时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7.3应根据花卉种类的生长习性,在5~6年内对宿根花卉进行翻种、更新复壮。

7.8其他措施

7.8.1应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