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408-2022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论证规范

DB22/T 3408-2022 Land Use Evaluation and Demonst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Land Project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408-2022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16
实施日期
2022-10-30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20

CCSP5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408—2022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论证规范

Specificationforlandsavingevaluationanddemonstrationofconstructionland

projects

2022-09-16发布2022-10-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40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盛日土地事务代理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爱先、周学义、焦琳、李景柱、梁志勇、张强、王连贵、韩武军、朱葛、张

艳波、胡雨蛟、潘建、张艳岩、宋玉琴、李晓东、刘洪伟、常川。

I

DB22/T3408—2022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论证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原则、评价范围、评价对象、技术工作准备、建设项目用地调

查、节地评价方法、节地评价成果编制、成果论证。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项目开展节地评价及论证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231土地基本术语

TD/T1018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9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landsavingevaluationofconstructionlandprojects

对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

地使用标准的建设项目,科学评价其使用土地的规模、结构,确定项目用地合理性的行为。

4评价原则

4.1综合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从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状

况。

4.2差异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类型、特点,以及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进行评

价。

4.3节约集约原则

4.3.1应以节约土地、集约用地、合理布局为原则。

4.3.2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4.3.3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

4.3.4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1

DB22/T3408—2022

5评价范围

5.1应列入

5.1.1国家和地方已经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

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规模的建设项目。

5.1.2国家或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但尚未涵盖具体功能需要的建设项目。

5.1.3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5.2可不列入

5.2.1对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

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涉密工程用地、小型工程用地、小于0.2公顷的工程项目用地。

5.2.2未确定用地主体、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的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

地。

6评价对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总用地和各功能分区用地。

7技术工作准备

7.1编写方案

节地评价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评价对象;

b)评价工作组织和领导;

c)评价任务与内容;

d)技术思路;

e)时间计划安排;

f)技术资料和图件资料;

g)评价成果等。

7.2图件准备

7.2.1工作图件应采用覆盖评价对象,反映评价时点建设项目用地状况的地籍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等。

7.2.2工作底图比例尺应满足评价工作和成果编制的需要。

7.3资料调查与整理

根据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需要,应收集以下资料:

a)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

b)所涉及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

c)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d)所在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e)所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

2

DB22/T3408—2022

f)拟用地规模及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

g)建设所涉及相关用地标准、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等。

8建设项目用地调查

8.1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项目拟用地规模及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等。

8.2用地信息

项目用地范围、四至、形状、地类、面积、地质条件、地址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用地指标,改、扩建项目的原项目用地情况等。

9节地评价方法

9.1基本要求

建设项目合规性与合理性以定性分析为主,判断节地水平以定量评价为主。

9.2定性分析

9.2.1合规性分析应包括:

a)国土空间规划;

b)各类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等。

9.2.2合理性分析应包括:

a)依据与必要性、选址方案、规划布局、工艺技术水平、节地技术措施、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比

较;

b)涉及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分析分期建设的合理性。

9.3定量评价

9.3.1指标标准化

9.3.1.1指标体系构成

参见附录A。

9.3.1.2指标标准化方法

应采用标准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

9.3.1.3标准值确定

针对不同区域的用地特征和不同指标特征,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值的方法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

法:

a)采用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规范标准值;

b)极值法:正向相关指标以国家或地区标准的最大值为标准值,或取指标的极大值为标准值;负

向相关指标以国家或地区标准的最小值为标准值,或取指标的极小值为标准值;

3

DB22/T3408—2022

c)采用临近区域同类型、同规模建设项目的最高水平;

d)参照发达国家类似阶段类似情况的相关标准;

e)统计分析法:根据区域或项目建设的历史发展趋势通过模型确定标准值;

f)典型调查法:对一些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较好的项目进行典型调查获取相关指标值,并适当修正

后作为相关指标的标准值;

g)专家咨询:宜采用众数法或平均值法,专家应不少于5人。

9.3.1.4指标实现初始值

按公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

——i目标j指标的实现度初始值;

——i目标j指标的实际值;

——i目标j指标的标准值。

9.3.1.5指标实现度分值确定

根据有关指标或对应标准值的特殊差异,需要对指标实现度初始值按照以下原则处理,确定各指标

实现度分值,具体为:

a)当为唯一且不等于0时,若指标属于正向相关指标,;若指标属于负向相关指

标,;

b)应在0~1之间。当大于1时记为1。

9.3.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原则和方法应按照TD/T1018中的规定确定。

9.3.3节地程度分值确定

9.3.3.1目标分值计算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程度各目标分值按照公式(2)计算:

4

DB22/T3408—2022

.................................(2)

式中:

——i目标的节地程度分值;

——i目标j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i目标j指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

——指标个数。

j——i目标下的指标。

9.3.3.2节地程度分值计算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程度分值按照公式(3)计算:

..............................(3)

式中:

——节地程度分值;

——i目标的节地程度分值;

——i目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

——指标个数。

9.3.3.3功能区节地程度划分

9.3.3.3.1根据节地程度分值将各功能区节地程度划分为四类,分别为高度节地、中等节地、勉强节地

和不节地。

9.3.3.3.2节地程度等级条件见表1。

表1节地程度等级条件

类别等级条件

高度节地节地程度分值[90,100]

中度节地节地程度分值[75,90)

勉强节地节地程度分值[50,75)

不节地节地程度分值[0,50)

5

DB22/T3408—2022

9.3.3.4建设项目节地程度划分

应考虑各功能区的节地程度类型综合确定。

10节地评价成果编制

10.1评价报告

10.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