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225-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技术规范

DB45/T 2225-2020 Highway Expansion Project Traffic Organ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2225-2020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8
实施日期
2021-01-31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10

CCSP66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25—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rafficorganizationof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andexpansion

2020-12-28发布2021-01-3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222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3

5总体设计..........................................................................3

6区域路网交通组织..................................................................5

7路段交通组织......................................................................6

8配套设施..........................................................................9

9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14

10交通组织管理....................................................................16

附录A(规范性)交通组织专题研究报告编制要求.......................................17

附录B(资料性)改扩建作业区通行能力计算...........................................19

附录C(资料性)交通容差的计算方法.................................................23

附录D(资料性)典型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图集.......................................24

参考文献............................................................................39

I

DB45/T222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广西交通投资

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交警

总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洪河、白雷、林同立、朱志勤、姚胜彪、陈亚振、梁健健、李标、胡彦杰、

杨东海、王和林、农坚、周北、刘奕、张秋晨、郭志杰、赵志忠、刘佳、满新耀、段跃华、李卫、罗涛、

莫荣华、闵泉、陈晨、谢树志、谭泽文。

II

DB45/T2225—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总体设计、区域路网交

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与交通组织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由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的交通组

织设计、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与交通组织管理,其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

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16311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18226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5-01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改扩建交通组织thetrafficorganizationforreconstructionandextension

以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间项目路段及区域路网的交通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各类技术、管理措施以

保障交通安全、保障通行效率、保障工程施工的总称。

3.2

长期改扩建作业long-termoperationareaforreconstructionandextension

定点作业时间总和>240h的改扩建施工。

3.3

中期改扩建作业medium-termoperationareaforreconstructionandextension

定点作业时间总和>24h且≤240h的改扩建施工。

1

DB45/T2225—2020

3.4

短时改扩建作业short-termoperationareaforreconstructionandextension

定点作业时间总和>4h且≤24h的改扩建施工。

3.5

临时改扩建作业temporaryoperationareaforreconstructionandextension

定点作业时间总和≤4h的改扩建作施工。

3.6

临时护栏temporarybarrier

改扩建施工期间临时使用,并符合JTGB05-01规定防护等级的护栏,如波形梁钢护栏、混凝土护栏、

移动钢护栏等。

3.7

配套设施supportingfacilities

为交通组织服务的临时土建工程、临时交通工程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的总称。

3.8

关键工点specialworkzone

改扩建作业区中一般路段交通组织方案难以实施,需要专门考虑的路段。如:高边坡、调坡路段、

主线桥梁、上跨天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收费站、服务设施等。

3.9

保通路段pathway-preservingsegment

不中断交通条件下由改扩建作业区和非改扩建作业区共同组成的项目路段。

3.10

诱导点guidingpoint

主动诱导交通分流的节点,设置在分流路网外围的主要交叉口,诱导车辆主动选择项目路以外的路

径行驶。

3.11

分流点detouringpoint

强制交通分流的节点,设置在邻近项目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交叉口,采用强制措施提前限制分

流车型进入项目路。

3.12

管制点controlpoint

根据交通组织或者改扩建施工需要,拟对交通流采取强制管理措施的路段。

3.13

交通容差traffictolerance

在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以小客车为标准车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现状交通量之间的差值。

3.14

交通转换区traffictransitionsection

保通车行道的轨迹线相对于一般路段保通中心线偏移的通行区域。

3.15

常态化分流normalizeddetouring

按既定计划实施的且相对稳定的分流措施。

3.16

应急分流emergencydetouring

发生紧急事件条件下的分流措施。

2

DB45/T2225—2020

4基本规定

4.1交通组织工作开展

4.1.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交通组织专题研究,章节内容及格式见附录A,相关费用纳入工程

估算。

4.1.2设计阶段应编制交通组织专项设计文件,其内容及成果应符合《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

制办法》的要求,并编制概预算。

4.1.3施工阶段应根据交通组织设计成果进行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并根据现场实际动态调整交通

组织方案。

4.2交通组织内容

交通组织应包括:总体设计、区域路网交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配套设施及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

控、交通组织管理等内容。

4.3交通组织设计原则

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提升效率、绿色环保”的原则,协调运营与改扩建施工

的关系,管控运营与改扩建施工风险,并吸收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

4.4综合布控

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应根据交通组织设计成果实施,结合改扩建作业区特点、施工内容综合布控。

4.5与施工组织关系

交通组织与施工组织应协调统一,施工组织需服从于交通组织的要求,交通组织服务于施工组织。

4.6联动机制

交通组织管理宜建立交警、路政、运营、建设(包括监理)、施工单位联勤联动机制。

4.7新技术应用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如模拟仿真技术

等。

5总体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设、运营、管理、社会、经济等因素。

5.1.2总体设计应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总体设计协调统一,同步进行,并兼顾项目影响区域路网状

况、项目路道路条件、交通流特征、交通管制措施等因素。

5.1.3总体设计核心要素应包含调查与分析、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模式、区域路网交通组织、路段

交通组织、配套设施、交通组织管理。

5.1.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交通组织总体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并提出推荐的交通组织模式、区域

路网交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配套设施设置标准。

3

DB45/T2225—2020

5.1.5初步设计阶段应在交通组织专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总体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并明确交通

组织模式,并进行区域路网交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设计。

5.1.6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初步设计阶段确定的总体设计核心要素,进一步评估、调整,深化区域路

网交通组织设计、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及配套设施设计、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设计。

5.2调查与分析

5.2.1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应分别开展调查与分析工作,在施工阶段可开展补充调查与分析,

并修正相关数据。

5.2.2调查内容宜包含下列内容:

——项目影响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条件等;

——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小区人口、产业、城镇分布、资源等经济社会资料;

——项目影响区内可供区域分流的路网布局形态、技术状况、交通流特性(含区域路网日常流量流

向、节假日流量流向、交通组成、项目路过境、区间、路段交通流状况);

——项目影响区路网拟建、在建公路的技术等级、开通时间、路线交叉分布状况;

——项目影响区内施工期间供分流的路段维修加固等影响交通分流的资料;

——项目路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互通式立交、交通工程设施等各分项专业的改扩建设计方案;

——近3年节假日和恶劣天气路网交通流量、流向及交通组成资料;

——项目路及区域路网交通管理相关资料;

——项目路近3年的养护技术资料;

——项目路近3年交通事故资料。

5.2.3分析宜包含下列内容:

——开展区域路网分流路径分析,当分流道路需开展路面维护、桥梁加固时,应提出技术要求;

——评估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改扩建设计和施工方案

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评估区域路网交通管理对交通组织设计的影响。

5.2.4交通组织调查与分析应重点关注国家法定节假日、重点时期和广西地域特色节假日的交通量情

况。

5.3交通量预测

5.3.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交通组织各比选方案分别开展交通量预测;设计阶段应结合调查资料

对交通组织推荐方案的交通量预测结论进一步分析及修正。

5.3.2应对项目路现状交通量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项目路现状通行能力、交通流量流向、服务

水平等,评价原路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5.3.3交通量预测宜包含下列内容:

——项目路节点分车型OD;

——项目路及影响区内各路段交通流量、流向及组成;

——项目路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流量、流向及组成;

——项目路过境交通、区间交通与区内交通流量、流向及组成;

——项目影响区主要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流向及组成。

5.3.4交通量预测时段应涵盖整个施工期,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宜单独划分时段:

——重大社会活动期间;

——国庆、春节、广西三月三等节假日;

——自然灾害发生期;

4

DB45/T2225—2020

——影响交通组织总体设计的改扩建施工。

5.3.5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时,可采用“趋势外推法”;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

趋势波动较大时,宜采取“四阶段预测法”,交通量预测结论应明确施工期保通路段的通行能力及服务

水平。

5.3.6改扩建作业区通行能力计算宜遵照附录B的规定。

5.4交通组织模式

5.4.1交通组织模式可采用“边运营边施工模式”、“封闭交通模式”或二者结合的方式,不同的改

扩建工程,可结合项目路自身及区域路网的实际条件和地方需求,确定两种模式中的一种,也可在不同

路段采用不同的模式,并进行合理组合。

5.4.2路段保通困难且路网具备分流条件时,交通组织可采用“封闭交通模式”,封闭交通模式可分

为双向封闭交通和单向封闭交通。

5.4.3应明确总体设计下的交通组织模式。

5.5区域路网交通组织

5.5.1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宜包含常态化、短时和应急分流。常态化分流可采取诱导、强制或二者结合

的方式;短时分流采取强制方式;应急分流宜采取强制为主、诱导为辅的方式。

5.5.2应明确总体设计下的区域路网交通组织方案。

5.6路段交通组织

5.6.1“边运营边施工模式”的路段交通组织可采用“双向四车道保通”、“双向三车道保通”、“双

向两车道保通”。

5.6.2路段交通组织的一般路段保通及交通转换应根据总体设计确定。

5.6.3一般路段保通设计速度宜不低于60km/h,且不得高于80km/h。

5.6.4中期、长期改扩建作业区交通转换段的保通设计速度可结合道路技术及实际条件适当降低,但

宜不低于40km/h。

5.6.5保通路段及承担分流的区域路网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

5.7配套设施

5.7.1总体设计应明确配套设施的设置内容及设置标准。

5.7.2设置于区域路网分流、路段保通的配套设施,应根据所在路段保通设计速度确定设置标准。

5.8交通组织管理

5.8.1总体设计应考虑建立交通组织管理机构的需要并计列相关费用。

5.8.2交通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应能满足交通管理的需要,并配备必要的人员、车辆及设备。

6区域路网交通组织

6.1一般规定

6.1.1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应与总体设计协调统一。

6.1.2区域路网交通组织的范围宜与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影响区域范围一致。

6.1.3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常态化分流方案比选,包含项目影响区内分流路径、车型、节点等内容。

5

DB45/T2225—2020

6.1.4设计阶段应开展常态化、短时分流设计。

6.1.5施工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分流设计。

6.1.6常态化分流方案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

6.1.7因改扩建的施工工艺、方法或者其他原因需要短时封闭交通时,应进行短时分流设计。

6.1.8短时分流应满足下列要求:

——考虑多个短时分流局部路段或关键工点的协同;

——避免在高峰时段开展。

6.1.9应对发生交通事故、恶劣天气或灾害、重大节假日、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等影响交通运营的情形

开展应急分流设计。

6.1.10应急分流设计宜考虑下列因素:

——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的等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近3年项目路及周边路网重大节假日交通量特征;

——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的交通需求。

6.1.11“封闭交通模式”下的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应进行专题研究。

6.2分流路径

6.2.1常态化分流路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首选高速公路;

——动态考虑项目影响区内路网的建养计划;

——考虑过境、区间及区内交通流的流量流向;

——考虑交通容差、绕行距离、道路条件、运输成本、社会影响等特征。

6.2.2交通容差的计算方法可遵照附录C的规定。

6.3分流车型

6.3.1诱导分流可不确定分流车型,强制分流可选择分车型分流或全部分流的方式。

6.3.2分流车型应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分流道路的路面和桥梁的通行条件(通行能力、荷载限制、净空限制、车速限制、道路技术等

级、绕行经济性、环境要求、社会影响等);

——项目路交通量及车型构成;

——施工工艺及方法对通行车型的要求。

6.4分流节点

6.4.1常态化分流宜设置诱导点、分流点和管制点。

6.4.2短时和应急分流可设置分流和管制两级节点。

7路段交通组织

7.1一般规定

7.1.1路段交通组织包括一般路段保通及关键工点保通,应与总体设计协调统一。

7.1.2路段交通组织应根据交通组织模式、前后衔接路段车道数及交通流量、施工方法与工艺等综合

确定。

7.1.3路段交通组织应包含下列内容:

6

DB45/T2225—2020

——保通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车道宽度、侧向余宽等);

——施工区段划分(划分依据、成果);

——交通转换区技术标准(位置、长度、保通设计速度、线形、车道宽度、侧向余宽等)。

7.1.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比选并提出推荐路段交通组织。

7.1.5设计阶段应根据总体设计进行一般路段及关键工点保通设计。

7.1.6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重新评估关键路段交通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动态优化调整。

7.2一般路段保通

7.2.1初步设计阶段宜提交下列成果:

——一般路段保通和交通转换区段技术标准;

——典型路段保通横断面布置、配套设施、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

——施工区段划分及交通转换区分布表;

——一般路段推荐和比选分阶段交通组织设计图表;

——交通转换区推荐和比选分阶段交通组织设计图表;

——典型关键工点分阶段推荐和比选交通组织设计图。

7.2.2施工图设计阶段宜提交下列成果:

——一般路段保通和交通转换区段技术标准;

——关键工点保通横断面及配套设施、改扩建作业区综合布控;

——施工区段划分及交通转换区分布表;

——一般路段分阶段交通组织设计图表;

——交通转换区分阶段交通组织设计图表;

——关键工点分阶段交通组织设计图。

7.2.3一般路段保通横断面布置宜符合下列条件:

——侧向余宽≥0.5m;

——车道宽度≥3.5m;

——保通车道的标高宜一致;

——单向双车道保通,且布置两条保通车道宽度不足时,可将其中1条车道设置为小型车专用道,

小型车专用道宽度经论证可采用≥3.25m;

——极端条件下,单向需保证一个保通车道。

7.2.4路面改扩建工作区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施工区段工程规模宜相当,施工进度宜协调一致;

——施工区段长度宜≤8km;

——相邻作业区间距≥2km。

7.2.5相邻服务设施的同一侧不应同时关闭。

7.2.6既有中央分隔带开口可作为短时或临时开口使用,中长期改扩建交通转换段开口长度宜满足保

通设计速度的要求。

7.2.7路基、涵洞、通道、小桥等改扩建施工的保通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侧护栏未拆除时,宜维持既有通行状态;

——通道改扩建不宜中断地方道路的横向交通。

7.2.8路面改扩建交通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面拼宽部分的基层和中、下面层施工宜维持双向保通的交通组织模式;

——路面上面层施工宜采用半幅封闭,另半幅双向保通的交通组织模式。

7

DB45/T2225—2020

7.3关键工点保通

7.3.1跨线桥施工主要包含新建跨线桥及拆除原跨线桥,宜符合下列要求:

——可按照分批编组改建的原则保通,当多座跨线桥位于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时,可将其整体

考虑,并与所处改扩建作业区段的交通转换相协调;

——单个跨线桥施工宜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进行交通组织;

——跨线桥新建和原跨线桥的拆除宜在路面拼接前完成;

——新建跨线桥中墩施工占用内侧车道时,可利用硬路肩维持双向四车道保通,不宜减少车道数;

——拆除和新建上跨桥上部结构时,可选择在交通低谷时段,施工时宜封闭半幅交通,另半幅双向

通行。

7.3.2纵坡调整路段宜符合下列要求:

——连续纵坡调整路段宜划至同一施工区段;

——上坡方向的交通流保留两个保通车道。

7.3.3石方边坡及高边坡路段宜符合下列要求:

——当单幅为石方边坡或者高边坡时,施工区段宜优先布置在拼宽难度较低的半幅;

——左右幅均为石方边坡时,宜交替实施开挖;

——采用爆破施工时宜封闭交通;

——石方边坡路段施工期间应采用防落石措施。

7.3.4主线桥梁拼宽宜符合下列要求:

——既有桥梁护栏未拆除时,应维持既有通行状态;

——既有桥梁外侧护栏拆除后,应设置临时隔离防护设施;

——桥梁上部构造拼接施工时的交通转换应与前后路基段交通转换协调一致,必要时在桥头处设置

过渡路段;

——主线桥上部构造拼接施工时宜封闭交通,条件受限时宜采用限定车道、限制速度,并限制大型

车通行的交通管理方式。

7.3.5主线桥梁拆除重建宜符合下列要求:

——可考虑路段保通及安全防护的要求,分幅保通、分幅拆除重建;

——保通模式宜与桥梁前后路段保通协调一致;

——保通路段的桥梁与路面可设置过渡路段;

——可采用便桥或新建拼宽桥梁保通;

——便桥和过渡路段可实施客货分道行驶的交通管理方式。

7.3.6中央分隔带改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宜在基本形成八车道路面,且扩建后的路侧护栏完工后,再实施改造;

——宜加大改扩建施工区与通行区域的横向缓冲区;

——宜设置完善的临时隔离防护设施。

7.3.7互通式立体交叉改造宜符合下列要求:

——宜根据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局、改扩建方案、转向交通量、施工工序及现场条件开展交通组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