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61-2022 江城沃柑生产技术规范

DB5308/T 61-2022 Jiangcheng Waugang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61-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07
实施日期
2022-10-07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普洱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江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普洱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开正、伍晓华、王红、刘赫荣、熊志坚、乔继雄、陈国森、杨忠华、孟德忠、段雪梅。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61—2022

江城沃柑生产技术规范

2022-09-07发布2022-10-07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6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江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普洱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开正、伍晓华、王红、刘赫荣、熊志坚、乔继雄、陈国森、杨忠华、孟德忠、

段雪梅。

I

DB5308/T61—2022

江城沃柑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沃柑的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果实采收及储藏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沃柑生产,普洱市其它县(区)沃柑生产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40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9659柑桔嫁接苗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绿色食品储藏运输准则

NY/T1189柑橘储藏

NY/T1190柑桔等级规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沃柑Or

沃柑是以色列用“坦普尔”桔橙与“丹西”红桔杂交而得的一个优质晚熟杂柑新品种,在江城县成

熟期为1月~3月。

4育苗技术

4.1砧木品种选择及砧木种子采后处理

4.1.1砧木品种选择

适宜品种:枳、香橙、枳橙。

4.1.2砧木种子采集

10月~11月采摘成熟的果实,将果实堆沤10d~15d,果皮软腐后,挤出种子,将种子放在清水中

淘洗,去除杂质并除去不饱满种子和种子表面粘液,阴干至种皮发白。

1

DB5308/T61—2022

4.2苗圃地选择和准备

4.2.1圃地选择

选择向阳、平坦、交通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前三年未种过柑桔类果

树,土壤pH值5.5~6.5的地块。

4.2.2播种床准备

苗床深耕前,每666.67m2苗床撒施生石灰(与土壤拌匀)100kg消毒,5%辛硫磷5kg杀灭地下害

虫,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kg或有机质含量≥30%的商品有机肥800kg~1000kg,钙镁磷肥(Ⅱ

型,Ca:Mg:P2O5=20.0:5.0:15.0)100kg。深耕30cm后,作成宽120cm、长度因地形而定的厢(墒)面,

厢(墒)间沟宽40cm,沟深40cm,厢(墒)面四周略高(一般15cm),中间略低。

4.2.3播种

4.2.3.1撒播。11月至次年1月。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播种后盖一层2cm厚的腐殖土。

4.2.3.2条播。11月至次年1月。在苗床上,按20cm的行距,在厢(墒)面上横向开5cm深的播

种沟,在播种沟内均匀撒种,播种后盖2cm厚的腐殖土。

4.3播后管理

播后搭建小拱棚增温保湿,当厢(墒)面表层土壤干燥发白时,揭开棚膜喷洒补充水分,及时清除

杂草。日最高气温连续5d稳定在20℃以上后,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揭开小拱棚两头的棚膜,练苗一个

星期后揭除棚膜。95%以上的种子出苗并具有10片以上真叶时,灌施一次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

量≥5%的有机水溶肥30倍~50倍液。保持土壤疏松。苗高至50±5cm即可移栽。

4.4砧木苗移栽

采用横行方式移栽到与播种床相同的苗床。株行距5cm×20cm。移栽时剔除病苗、断苗、白化苗

和畸形苗,根据长势分片移栽,栽植深度与苗木主根长度一致,移栽时适当深栽提苗,使根系舒展而不

卷曲,并用工具将根系旁的土壤向主根方向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足定根水。

4.5移栽后管理

4.5.1除草。及时清除杂草。

4.5.2施肥。移栽后30d~40d开始实时施用有机水溶肥及高氮低磷中钾复合肥。

4.5.3摘心。移栽后新梢生长至10cm时摘心。

4.5.4除萌。及时剪除主干上离地面15cm内的分枝、针刺,保持嫁接部位的平直光滑。

4.5.5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4.6嫁接苗的培育

4.6.1嫁接

1月中旬,在砧木离地10cm~13cm的平直光滑部位剪断,清除剪除部分及杂草。在砧木行间每666.67

m2施1000kg腐熟有机肥或300kg~500kg有机质含量≥30%的商品有机肥加100kg高氮低磷中钾的优

质复合肥,铺上0.012mm厚的银光地膜。1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择晴朗天气,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

4.6.2裸根苗管理

2

DB5308/T61—2022

4.6.2.1检查成活情况。嫁接后7d检查接芽成活情况,接芽颜色变黄、变黑即不成活,及时补接。

4.6.2.2砧木除萌。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芽。

4.6.2.3施肥。嫁接苗新梢第一次自剪老化后,结合病虫害防治每15d喷施一次0.2%的尿素液。

4.6.2.4排灌。连续3个月无有效降雨时,根据土壤湿度,每隔15d浇一次透水。

4.6.2.5整形。苗高达40cm后及时摘心,促抽生分枝;保留方向合理、分布均匀的2个~3个分枝,

剪除其余分枝。

4.6.2.6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4.6.3营养袋苗繁育

4.6.3.1选袋。选用高30cm、口径15cm的育苗袋。

4.6.3.2装袋。配制每立方米含腐熟有机肥15kg、钙镁磷肥(Ⅱ型,Ca∶Mg∶P2O5=20.0∶5.0∶15.0)

2kg的营养土装到育苗袋内,同时将嫁接成活第一次梢老熟后的露地苗移栽至育苗袋内。苗木移栽深

度与在苗床时的深度一致。浇足定根水。

4.6.3.3砧木除萌。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芽。

4.6.3.4施肥。每个月撒施或灌施优质有机水溶肥一次。

4.6.3.5排灌。连续3个月无有效降雨时,根据土壤湿度,每隔7d浇一次透水。

4.6.3.6整形。苗高达40cm后及时摘心,促抽生分枝;保留方向合理、分布均匀的2个~3个分枝,

剪除其余分枝。

4.6.3.7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4.7苗木出圃

出圃时间一般在6月~10月。嫁接苗分为一级苗、二级苗两个等级,分级要求见附录B。

4.8苗木质量检验检疫与苗木产地检疫

苗木质量检验应符合GB/T9659的规定,苗木产地检疫应符合GB5040的要求。

4.9苗木包装运输

4.9.1裸根苗。用浓泥浆蘸根后按50株一捆,用浸湿的编织袋包裹苗木根部并捆紧,每捆苗木悬挂注

明数量、砧木品种及取苗时间的标签,搭架分层装车,直立,不堆压。车厢顶部必须有雨篷避雨、遮阴,

适度通风透气。途中苗木出现萎蔫现象时,根部浇适量水,叶片忌浇水。

4.9.2营养袋苗。悬挂注明数量、砧木品种及取苗时间的标签,苗木搭架分层装车,直立,堆压层数

不超过3层。车厢顶部必须有雨篷避雨、遮阴,适度通风透气。途中苗木出现萎蔫现象时,根部浇适量

水,叶片忌浇水。

5种植技术

5.1园地选择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海拔800m~1500m,坡度25°以下,年总日照时数2000h左右的南

坡、东南坡、西南坡,年无霜期300d以上,土层厚度1m以上,pH值5.5~6.5的壤土或沙壤土,交通方

便、近水源、排灌便利的地块。

5.2园地规划

3

DB5308/T61—2022

5.2.1园区道路

果园主干道及在果园中的主路宽5m~6m,果园内部支路宽3m~4m,小区间的人行步道宽1m~2

m,主路和支路硬化或砂石路面,道路纵坡<8%,转弯半径>14m。设置错车位、倒车场。

5.2.2种植规划

山地果园按等高台地种植方式;平地果园按长方形栽植法规划,行向与主风向一致。

5.2.3排灌设施

保障排灌。

5.2.4管理用房

配置相应的生产设施用房、看护用房。

5.3园地开垦建设

5.3.1园地建立

5.3.1.1株行距规划。2.5m~3m×2.5m~3m,每666.67m2栽植74株~107株。

5.3.1.2开垦时间。11月~次年4月。

5.3.1.3每个坡度相近的山坡地块按一定的等高距测量、开垦等高台地,台面宽度≥1.5m。开挖深

70cm~80cm、宽80cm~100cm的壕沟或定植坑。

5.3.1.4定植沟或定植坑暴晒1个月~2个月。

5.3.1.5施底肥。每66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或者有机质含量≥30%的商品有机

肥800kg~1000kg加钙镁磷肥(Ⅱ型,Ca∶Mg∶P2O5=20.0∶5.0∶15.0)100kg加石灰100kg,与坑

内土壤拌匀,回填细表土至与台面平。

5.3.2定植方法

5.3.2.1一般6的晴天或阴天定植。有灌溉条件的也可以在月~9月3月~6月定植。

5.3.2.2裸根苗定植。挖50cm×50cm×30cm的坑(穴),苗放在定植坑(穴)正中,栽植深度与苗

木主根长度一致,舒展根系,分层压土,覆土至高出自然土面20cm,做一个直径1m的定植圈,浇足

定根水。

5.3.2.3营养袋苗定植。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央挖30cm×30cm×30cm的定植坑(穴),去除营养

袋,将土球置于定植坑(穴)中,栽植深度与土球深度一致,舒展根系,分层将土压实,覆土至高出自

然土面20cm,做一个直径1m的定植圈,浇足定根水。

5.4幼树期管理

5.4.1园地管理

5.4.1.1新建果园需经常检查、修整好台面和梯壁、排水沟,及时修复被雨水冲毁的台面。

5.4.1.2提倡套种、间种株型低矮的豆科作物、蔬菜、药材、花卉等短期作物,不宜套种玉米等高杆

作物和根系强大的小麦等作物。

5.4.2土壤管理

4

DB5308/T61—2022

对于开垦、定植过程中定植沟、坑的宽度达不到要求的果园及时进行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改良

土壤,每穴施有机肥5kg、石灰0.2kg。

5.4.3施肥

5.4.3.1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5.4.3.2基肥。每年施用一次有机质含量≥30%的商品有机肥2kg~5kg作基肥,或者每年每株施

10kg左右腐熟农家肥,复合肥0.5kg(N∶P2O5∶K2O=20∶10∶15)。

5.4.3.3追肥。每次发梢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