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EPI 60-202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指南
T/CAEPI 60-2023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清华大学、昱源宁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绿环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杨凌锦华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曾现来、谭大鹏、郭燕、伍杨、沈锋、李金惠、黄文博、张宇驰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30.10
Z05
团体标准
T/CAEPI60-202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指南
Guidelinesforresourceandenvironmentalattributeassessment
ofindustrialsolidwaste
(发布稿)
2023 -03-02发布2023-04-01实施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
T/CAEPI60-2023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样品采集与检测............................................................................................................................................4
6 资源环境属性核算........................................................................................................................................6
7 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结果表征........................................................................................................................9
附 录 A(资料性)部分元素地壳丰度...................................................................................................11
附 录 B(资料性)铜尾矿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示例................................................................................14
I
T/CAEPI60-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昱源宁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市绿环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杨凌锦华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曾现来、谭大鹏、郭燕、伍杨、沈锋、李金惠、黄文博、张宇驰。
本文件审议人员:刘睿倩、姚芝茂、刘国梁、孙峙、唐阵武、段华波、吕怀兴、郑苇。
本文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负责管理,由起草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
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至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北京市西城
区二七剧场路6号2层,邮编100045)。
II
T/CAEPI60-202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的总体要求、样品采集与检测、资源环境属性核算
和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结果表征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环境属性评价,其他类别固体废物的资源环境属性评价可参照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3433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T39198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
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781固体废物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固体废物industrialsolidwaste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3.2
可回收性recyclability
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可利用组分达到回收用作资源的能力。
3.3
可 去除性removability
工业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组分达到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无影响的能力。
3.4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属性resourceattributeofindustrialsolidwaste
1
T/CAEPI60-2023
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可利用组分在资源化过程中的可回收性。
3.5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属性environmentalattributeofindustrialsolidwaste
工业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组分在无害化过程中的可去除性。
3.6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resourceandenvironmentalattributeofindustrialsolid
waste
工业固体废物中可利用组分的可回收性与有害组分的可去除性的综合体现。
3.7
理论情景theoreticalscenario
只考虑工业固体废物自身性质时设定的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情景。
3.8
目标情景targetscenario
除考虑工业固体废物自身性质外,还考虑经济、技术、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时设定的工业
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情景。
3.9
统计熵statisticalentropy
表征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组分的混乱程度。
3.10
回收等级recyclinggrade
工业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组分的初始状态与最终回收状态的差异程度。
3.11
去除等级detoxificationgrade
工业固体废物中有害组分的初始状态与最终去除状态的差异程度。
4 总体要求
4.1工业固体废物在资源环境属性评价前应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方案。
4.2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应在理论情景和目标情景下分别进行核算和评价。
4.3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工业固体废物性质的波动性和评价期间市场
价格、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波动性,评价结果应具有时效性。
4.4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环境属性进行重新评价:
a) 当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源或产生过程改变时;
b)当工业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时;
c)评价期间回收金属的市场价格、资源化或无害化技术水平以及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包括金属
供需关系、进出口政策、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发生明显变化时。
4.5工业危险废物应在满足相关管理要求的条件下采用本文件开展资源环境属性评价。
2
T/CAEPI60-2023
4.6当有机工业固体废物采用物理方法进行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时,可采用本文件开展资源环境属性
评价;当有机工业固体废物采用化学方法进行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时,需对本文件制定的评价方法进
行修正。
4.7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样品产生源概述;
b)样品采集方式;
c)样品检测结果;
d)开展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时所在地区待评价元素的市场价格;
e)资源环境属性核算结果;
f)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结果。
4.8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程序
3
T/CAEPI60-2023
5 样品采集与检测
5.1资料收集
5.1.1样品采集前,应对待评价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基本情况进行资料收集。
5.1.2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根据调研及GB/T39198确定待评价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行业及分类;
b)待评价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产生时间、产生工序及运行情况、贮存方式;
c)待评价工业固体废物的形态、数量、主要物质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
d)工业固体废物检测分析的质量要求和允许误差;
e)工业固体废物的历史检测资料。
5.1.3应确保所收集资料的可信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审查资料对于评价工作的实用性和时限要
求。
5.2样品采集
5.2.1采样对象的确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原辅料、工艺路线、产品均相同的生产线,可以采集单条生产线产生的
工业固体废物代表该类工业固体废物。
当工业固体废物为GB34330所规定的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时,每类物质应作为一类工业
固体废物分别采样。工业固体废物为生产过程(含回收利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时,应根据
生产工艺的节点确定废物类别,每类废物分别采样。工业固体废物为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
的物质时,应在污染控制过程中污染物来源稳定、持续生产、设施运行负荷和效果稳定的生产期间,
对不同工艺环节产生的废物分别采样。
连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存状态的工业固体废物,应采集原生产工艺的样品。产生过程
终止后,应采集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样品。
5.2.2份样数的确定
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时,应根据待评价样品的质量确定采样份样数。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应以生产设施实际最大年生产负荷时的产生量为依据,参照表1确定需要
采集的最小份样数。堆存状态的工业固体废物,应以堆存的总量为依据,参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最
小份样数。
4
T/CAEPI60-2023
表1 工业固体废物采集最小份样数
工业固体废物质量(W)/t最小份样数/个
W<15
1≤W<510
5≤W<3015
30≤W<5020
50≤W<10025
100≤W<50030
500≤W<100040
1000≤W<500050
5000≤W<1000060
W≥1000080
以下情形可以不根据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确定采样份样数:
a)待评价工业固体废物为本文件“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但使用过程未改变物质的
物理化学性质时,采样份样数不应少于2个;
b)工业固体废物为废水处理污泥时,采样份样数不应少于5个;
c)工业固体废物来源为连续稳定生产工艺时,采样份样数不应少于5个;
d)贮存于贮存库(池)、不可移动大型容器内的工业固体废物采样份样数不应少于5个。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点的确定参照HJ/T20执行。
5.2.3份样量的确定
样品采集的份样量应满足样品检测的需要,并依据固体废物原始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小于表2中
规定的份样量。
表2 不同颗粒直径的工业固体废物的一个份样所需采集的最小份样量
原始颗粒最大粒径(d)/cm最小份样量/g
d≤0.50500
0.50<d≤1.01000
d>1.02000
5.2.4采样方法
5.2.4 .1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工具、采样程序、采样记录和盛样容器等按照执行,采样过程中应
HJ/T20
参照GB/T3723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采样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物质成分的损失、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应在此生产工艺排(卸)料口处按照HJ/T20中的随机数表
5
T/CAEPI60-2023
法采集样品。
堆存状态的工业固体废物参照HJ/T20中的随机数表法和分层采样法采集样品。
宜在开展资源环境属性评价前1个月内进行采样,样品性质发生改变时应重新采样。
5.2.5制样、样品的保存
工业固体废物样品参照HJ/T20进行制样和保存。
5.3样品检测
5.3.1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的检测内容应根据固体废物的产生源特性,综合分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过程
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生环节进行判定,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的主要成分、元素含量及元素的物相
等。必要时,可向行业专家进行咨询。
5.3.2样品的主要成分及元素含量宜采用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涉及金属的检测方法可参
照HJ781。
5.3.3样品检测出的元素应按下列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a)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类金属砷(As)、镍(Ni)、铜
(Cu)、锌(Zn)、银(Ag)、钒(V)、锰(Mn)、钴(Co)、铊(Tl)、锑(Sb);
b)其他金属元素,如锂(Li)、铝(Al)、钛(Ti)、铁(Fe)、金(Au)、锗(Ge)、钼(Mo)、铟
(In)等;
c)有害非金属元素,如硫(S)、氟(F)、氯(Cl)等;
d)其他组成矿物元素,如碳(C)、氢(H)、氧(O)、氮(N)、硅(Si)、磷(P)、钾(K)、钠
(Na)、钙(Ca)、镁(Mg)等。
5.3.4样品的物相组成宜按单质、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钨酸盐、氧化物、硫化物、卤
化物、有机质(煤)等进行判定,以便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
5.4数据分析
5.4.1元素含量:计算各份样中每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类工业固体废物各元素的含量。
5.4.2元素价态:根据各份样中每种元素的物相组成判断该元素所具有的价态,计算各份样中每种元
素不同物相组成占比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类工业固体废物各元素的价态占比。
5.4.3数据质量控制:为保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获得工业固体废物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结
果,应测算各份样中每种元素含量和元素物相组成比例的标准偏差,确定数据的离散程度。
6 资源环境属性核算
6.1 资源环境属性边界的确定
6.1.1理论情景资源环境属性边界
理论资源属性由可回收性Rtheory表示,核算边界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核算范围:样品中所含5.3.3a)重金属和b)其他金属元素;
6
T/CAEPI60-2023
b)回收目标:元素以单质态闭环回收;
c)回收后金属的价态:零价。
’
理论环境属性由可去除性Rtheory表示,核算边界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核算范围:样品中所含5.3.3a)重金属、b)其他金属、c)有害非金属中含量大于其地球地壳
丰度均值的元素;
b)去除目标:元素以单质态完全去除;
c)去除后元素的价态:零价。
6.1.2目标情景资源环境属性边界
目标资源属性由可回收性Rtarget表示,核算边界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核算范围:计算样品中除钙(Ca)、镁(Mg)、钠(Na)和钾(K)外的单位质量金属的价值
-1-1
vi(元∙t),按不同金属价值占总金属价值v(元∙t)的价值比率ri(%)从高到低排序,当
m
a时,所包括的金属()为目标回收金属;
ri85%ii=1,2,3,…,m
i1
b)单位质量金属价值按公式(1)计算:
vicip.....................................................................................(1)
式中:
-1
vi——单位质量金属的价值,元∙t;
ci——金属的含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666-1997 履带式推土机 试验方法 1997-06-20
- YD 5125-2005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2006-07-25
- JB/T 10483-2013 管道屏蔽电泵 2013-04-25
- HB 3135-1978 尼龙套 1980-01-07
- HB 1803-1978 三角形吊环 1980-01-07
- DL/T 846.2-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冲击电压测量系统 2004-03-09
- QJ 1195.1-1987 设备统计目录及代码 1987-06-18
- HB 3144-1978 耳子 1980-01-07
- HB 7663-1999 民用航空产品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程序 1999-03-12
- HJ 625-2011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试行) 20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