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0/T 33-2021 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标准

DB5110/T 33-2021 DB5110/T 33-2021 Internal City Group Negotiation Work Level Evaluation System Standard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0/T 33-202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5-10
实施日期
2021-05-20
发布单位/组织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40

A00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5110/T33—2021

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标准

2021-05-10发布2021-05-20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0/T33—2021

目  次

前  言...............................................................................................................................................................3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3.1.....................................................................................................................................................................4

集体协商...........................................................................................................................................................4

3.2.....................................................................................................................................................................4

集体合同...........................................................................................................................................................4

3.3.....................................................................................................................................................................5

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5

3.4.....................................................................................................................................................................5

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5

4评审定级.........................................................................................................................................................5

4.1评审内容.................................................................................................................................................5

4.2评审细则.................................................................................................................................................6

4.3等级划分.................................................................................................................................................6

4.4否决条件.................................................................................................................................................6

4.5评审程序.................................................................................................................................................6

4.6公布.........................................................................................................................................................6

5晋(保、降)级.............................................................................................................................................6

5.1晋级.........................................................................................................................................................7

5.2保级.........................................................................................................................................................7

5.3降级.........................................................................................................................................................7

6分类管理.........................................................................................................................................................7

6.1A级企业、行业(区域)......................................................................................................................7

6.2B级企业..................................................................................................................................................7

6.3C级及以下企业......................................................................................................................................7

6.4命名表扬时间.........................................................................................................................................8

7体系保障.........................................................................................................................................................8

7.1制度保障.................................................................................................................................................8

7.2组织保障.................................................................................................................................................8

7.3部门职责.................................................................................................................................................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内江市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内江市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13

1

DB5110/T33—20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定相关资料目录.....................................................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综合评价问卷.....................................................................19

2

DB5110/T33—2021

前  言

本文件是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进行编写的。

本文件由内江市总工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江市总工会、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江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内江市工商业联合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娅、刘衍茂、王林虎、邱明、杨子龙。

本文件于2021年5月10日发布,2021年5月20日实施。

3

DB5110/T33—2021

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审定级、晋(保、

降)级、分类管理、体系保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内江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

系的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

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十次会议通过)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00年5月9日通过)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19日第116次常务会议通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体协商

指企业、行业(区域)劳动关系双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依法进行平

等协商的行为。

3.2

集体合同

指企业、行业(区域)劳动关系双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通过集体协

4

DB5110/T33—2021

商签订的书面协议。从集体合同内容划分,集体合同分综合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

生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等。

3.3

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

指按照内江市协调劳动关系的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江市总工会、内江市企业联合会/

企业家协会、内江市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三方<四家>”)制定的《内江市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审

细则及评级表》《内江市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以下简称《评审细则及评级

表》)规定,由企业与企业工会、行业(区域)与行业(区域)工会对本单位集体协商工作情况进行自

愿申报,由三方(四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定相应等级的制度。

3.4

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

指对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进行评审定级,运用评定结果,实施分类管理以及采取相应

措施推动企业、行业(区域)劳动关系双方积极参与的运行体系。

4评审定级

4.1评审内容

4.1.1机制建设

4.1.1.1企业加入了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商会)等相关组织。

4.1.1.2企业、行业(区域)成立了工会组织,建立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1.2集体合同内容

签订的集体合同(包括综合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

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等)内容符合企业、行业(区域)实际,并体现职工意愿和诉求,标准量化,具有

可操作性,有利于企业、行业(区域)健康发展、和谐稳定。

4.1.3集体协商程序

集体协商程序完整,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要约,协商代表的产生符合规定,协商过程真实全面,集体

合同(草案)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审议表决。

4.1.4集体合同审查

集体合同正式文本报送对企业、行业(区域)具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审查通

过后按企业、行业(区域)工会组织隶属关系报总工会备案并向职工公示。

4.1.5集体合同履行

4.1.5.1集体合同的条款全面履行。

4.1.5.2发生争议依法按照规定程序处理。

5

DB5110/T33—2021

4.1.6职工知晓度、职工参与度、职工满意度、企业认可度测评

由企业工会、上级工会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对参评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进行

职工知晓度、职工参与度、职工满意度、企业认可度测评,测评结果采用次序为上级工会、具有资质的

第三方组织、企业工会、行业(区域)工会。

4.2评审细则

按照《内江市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见附录A)、《内江市行业(区域)集体协

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见附录B)相关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满分为100分。

4.3等级划分

内江市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定分A、B、C三个等级。按照《评审细则及评级表》,评审得分对应的

等级如下:

A级:80分-100分

B级:70分-80分(不含80分)

C级:60分-70分(不含70分)

评审分不足60分不予评级。

4.4否决条件

4.4.1集体合同未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通过,不得参加评级。

4.4.2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而引发集体停工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不予评

级。

4.5评审程序

4.5.1自评

申报前,企业与企业工会、行业(区域)与行业(区域)工会按照《评审细则及评级表》要求,对

上年度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进行自评,自评中应当有职工代表参加。

4.5.2申报

4.5.2.13月1日前,企业与企业工会、行业(区域)与行业(区域)工会按照要求填报《评审细则及

评级表》并附评审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情况说明(见附录C),由企业、行业(区域)工会上报所属总工

会。

4.5.3评审

4.5.3.1实行两级评定制,由市、县(市、区)总工会牵头,按企业、行业(区域)工会组织隶属关系

由所在县(市、区)三方(四家)进行初评,其中,工会组织隶属关系在内江市总工会的由市总工会进

行初评。

4.5.3.2初评结果于3月底前报市总工会,由市三方(四家)共同评定企业、行业(区域)等级。

4.6公布

市三方(四家)于4月30日前行文通报评审等级,并统一在市级三方(四家)门户网站公布。

6

DB5110/T33—2021

5晋(保、降)级

5.1晋级

已评定为B、C级的企业、行业(区域),要求继续提升级别的,须在前次评级一年以后方可提出晋

级申请。

5.2保级

已评定等级的企业、行业(区域),仍需在次年按照要求填报《评审细则及评级表》及提供相关资

料,由所属的市、县(市、区)三方(四家)对企业、行业(区域)进行复审,市三方(四家)确认原

有级别。

5.3降级

在复审中凡未达到原有级别标准的,应根据评审结果降级。

6分类管理

6.1A级企业、行业(区域)

6.1.1凡在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定中达到A级的,企业、行业(区域)优先推荐评选省级以上劳动关

系和谐企业、五一劳动奖状等。企业、行业(区域)工会优先推荐评选省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等。企业、

行业(区域)负责人优先推荐评选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职工之友等。适当减少劳动

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并作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市工商业

联合会推荐省级以上先进重要参考条件。

6.1.2被评为A级企业、行业(区域)的应着力在集体协商制度化、长效化上不断完善提高,力求在

《评审细则及评级表》中的示范标准项目上有新突破。

6.1.3市三方(四家)通过命名表扬一批A级示范企业、行业(区域),形成典型引领示范效应。

6.1.4A级示范企业、行业(区域)应具备以下条件:连续三年以上被评为A级企业、行业(区域),

按评审细则中的示范标准达7项以上,近三年每年综合评价均达16分以上。

6.2B级企业

6.2.1凡在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定中达到B级的,企业、行业(区域)优先推荐评选县(市、区)级

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五一劳动奖状等。企业、行业(区域)工会优先推荐评选市级模范职工之家等。

企业、行业(区域)负责人优先推荐评选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职工之友等。并作为县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县工商业联合会推荐县级以上先进重要参考条件。

6.2.2被评为B级企业、行业(区域)的应着力注重质量提高,通过查找差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

工作质量提高。

6.2.3市三方(四家)通过命名表扬一批B级提升先进企业、行业(区域),促进企业、行业(区域)

开展争创赶超活动,推动其进入A级行列。

6.2.4B级提升先进企业、行业(区域)应具备以下条件:由B级企业、行业(区域)提升为A级企

业,并连续两年保持A级企业,按《评审细则及评级表》中的示范标准达4项以上,近三年每年综合

评价均达14分以上。

7

DB5110/T33—2021

6.3C级及以下企业

6.3.1被评为C级(包括未能评级)的企业、行业(区域)应着力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制度,针对存在

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

6.3.2三方(四家)通过命名表扬一批C级转化先进企业、行业(区域),采取定点联系、驻点指导

等措施,促进企业、行业(区域)转化升级。

6.3.3C级转化先进企业、行业(区域)应具备以下条件:由C级企业转化为B级或A级企业,并连

续两年保持B或A级,按《评审细则及评级表》中的示范标准达2项以上,近三年每年综合评价均达

12分以上。

6.4命名表扬时间

A级示范企业、行业(区域),B级提升先进企业、行业(区域),C级转化先进企业、行业(区域),

表扬命名每3年进行一次。

7体系保障

7.1制度保障

7.1.1三方(四家)每年对集体协商工作进行等级评定。

7.1.2三方(四家)争取将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纳入对企业综合评定和国家、省、市项目资金争取

的条件中。

7.1.3企业、行业(区域)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通过参加等级评价,提高工作质量,发

挥制度作用。

7.2组织保障

市、县两级三方成立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推动将企业、行业(区域)

集体协商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党委政府部门年度绩效保证目标任务考核体系。综合监

管、行业主管等部门落实责任,推动辖区、行业内各类企业做好集体协商工作,督促企业、行业(区域)

参加等级评价。

7.3部门职责

7.3.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并对集体协商工作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会同工会、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商(协)会通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

同研究处理集体协商中的重大问题。

7.3.2地方工会对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把企业、行业(区域)开展集体协商工作

和参与等级评定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纳入工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充分运用考评结果,实施“培塑、

提升、转化”三大工程,督促企业、行业(区域)开展“三级联动递进”活动,不断提高集体协商质量。

7.3.3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商(协)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对企业、行业(区域)开展集体

协商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

7.3.4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应建立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指导所辖企业、行业(区域)开展集体协

商,参加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

7.3.5县(市、区)三方(四家)负责企业、行业(区域)申报集体协商工作等级的初评,也可委托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组织负责申报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等级的初评,并将初评结果提交三方

(四家)审定。

8

DB5110/T33—2021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内江市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审细则及评级表

企业名称:(年度)

已获等级:申报等级:自评得分:评审得分:评价等级:

一具体评审标准类别

级总及分值自评

评分二级评审评审

具体评审标准内容评审信息来源

审值项目分值得得

标准类别

项(分)(分)分分

职代会记录等

1.职工方协商代表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向

基本标准12文件或公示材

全体职工公示

2.职工方协商代表结构合理,有基层职工协商代表信息

基本标准22

代表表

3.女职工/劳务派遣工总数超过本企业用是/协商代表信息

(一)职工示范标准1

工一定比例的,应有其协商代表否表

方代表

一、4.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职工方首席协商

协商10代表,或由其书面委托其他负责人担任;职代会记录或

基本标准32

主体未建工会的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公示材料

推举产生

5.建立并实施职工方协商代表述职、质是/

示范标准2有关文件

询、评议、撤换等制度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