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152-1997 B型超声诊断设备
GB 10152-1997 B mode ultrasonic diagnostic equip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06月
-
2009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医用超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忙安石、官国阶、王志俭、刘敏如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10152一1997
前言
本标准是以GB10152-88((B型电子线性扫描超声诊断设备》和GB10153-88UB型机械扇形扫描
超声诊断设备》为基础而修改的,考虑到这两种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基本相同,本次修订将它们合
并为一个标准。
由于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技术发展和临床需要,B型超声诊断设备已有很多的门类,其技术性能和
适用范围各有特点,本标准原则上适用于通用的B型超声诊断设备,专用的以及其他具备特殊功能的B
型超声诊断设备,则由专门的标准加以规定,但其基本技术要求则仍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考虑到通用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性能要求与超声频率、产品类别有密切的关系.本标准采用按频
率和类别分别规定性能的办法,这是对前版两个标准所做的最大修改。
本次修订还增加了全面贯彻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内容,
此外根据多年实施的情况对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10152-88,GB10153-88.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超声设备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医用超声设备质t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忙安石、官国阶、王志俭、刘敏如。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152一1997
B型超声诊断设备
代替GB10152-88
BmodeultrasonicdiagnosticequipmentGB10153-8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范围在2-7.5MHz以内,采用B型成像方式的通用超声诊断设备(以下简称设
备),该产品主要用于医学临床诊断。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501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502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抓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9-1997医用电气设备医用超声诊断和监护设备专用安全要求
GB/T14710-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6846--1997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声输出公布要求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门轴向(纵向)分辨力axialresolution
在超声体模的特定深度处,沿超声波束轴向上,可分开显示为两个回波信号的两靶线之间的最小间
距,单位mm,
3.2侧向(横向)分辨力lateralresolution
在超声体模的特定深度处,扫描平面内与超声波束轴垂直的方向上,可分开显示为两个回波信号的
两靶线之间的最小间距,单位utrn.
4要求
4.1安全要求
a)设备的安全要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b)声输出参数公布要求
设备的声输出参数必须按GB16846的规定检验,若声输出参数不能满足免于公布条件,应以技术
一一--一-一,,,,,,,,,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06一03批准1998一05一01实施
GB10152一1997
手册、使用说明书、背景资料的形式予以公布。
免于公布声输出参数的数据必须经国家级法定检验机构测试认可。
4.2环境试验要求
设备的环境试验应按GB/T14710-93中第2章的规定,明确所属气候环境试验组别和机械环境
试验组别,并在企业标准、使用说明书中说明
设备的环境试验条件除应根据所属组别按GB/T14710确定外,试验时间、恢复时间及检测项目按
表1的补充规定执行
表1环境试验补充规定
试验要求检侧项目
环境试验项目持续时间恢复时间电硕电压中间或备注
负载状态初始检侧
hhV最后检侧
额定工作低温1扫描220全项4.3.1b机械扇扫连续扫描1h
低温贮存44
额定工作高温1扫描220机械扇扫连续扫描1h
高温贮存44
额定工作湿热4扫描220机械扇扫连续扫描2h
湿热贮存4824
振动
碰撞
运输全项
4.3性能要求
4-3.1对设备主机和与之配套的每一个探头必须给出下列参数:
a)探头标称频率,单位MHz;
b)探测深度,单位mm;
c)侧向(横向)、轴向(纵向)分辨力,单位mm;
d)横向、纵向几何位置精度,%;
e)盲区,单位mm,
上述b)至e)的数据根据设备的档次及频率应符合附录B所划分的相应要求。
4.3.2电源电压适应范围:额定电压士to%,
4.3.3连续工作时间:>8he
5试验方法
5.1安全性试验
5.1.1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试验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5.1.2声输出参数试验
设备的各项声输出参数的试验应按GB16846-1997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执行。
5-2环境试验
设备的环境试验应按GB/T1471。规定的方法及程序执行,试验时间及条件应符合表1的补充规
定。
5.3性能试验
5-3门试验条件
GB10152一1997
5.3.1.1本标准使用的测试体模的技术要求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5.3门.2试验时应尽量避免外界的振动、噪声、电磁场等物理干扰,光照适当,使之不影响各项试验工
作的正常进行
5.3-2探头标称频率标志以目力检查的方法进行
5.3.3探测深度试验
开启被测设备,将探头经藕合剂置于超声体模声窗表面上,对准其中的纵向靶群,调节被测设备的
增益,TGC(或STC,DGC,或近、远场增益)、动态范围(或对比度),亮度以无光晕、无散焦为限,聚焦(可
调者)置远场或全程,在屏幕上显示最大深度范围的声像画面,读取纵向靶群中可见最大深度线靶的所
在深度,即为探测深度
5.3.4侧向(横向)、轴向(纵向)分辨力试验
开启被侧设备,将探头经捅合剂置于超声体模声窗表面上,根据被测设备类型,按附录B的要求,
对准体模中规定测试深度的侧向或轴向靶群,被测设备的调节要求同上所述,增益、聚焦(可调者)置该
靶群所在深度附近,隐没体模材料产生的背向散射光点,保持靶线图像清晰可见,徽动探头,读出可分开
显示为两个回波信号的两靶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应根据设备的档次及频率,按附录B所划分的相应要求对规定深度内的靶群全部进行试验,当规
定深度内各靶群的分辨力均达到附录B中的相应要求时,则认为分辨力试验合格。
53-5几何位置精度试验
开启被侧设备,将探头经搁合剂置于超声体模声窗表面上,对准其中的纵向或横向线性靶群,利用
设备的测距功能或屏幕标尺,在全屏幕分别按纵向和横向每20mm测盆一次距离,再按式(1)计算出每
20mm的误差(%),取最大值作为纵向和横向几何位置精度。
测t值一实际距离
几何位置精度(%)=X100····.,。…,·,·4·,二(1)
实际距离
5.3-6盲区试验
开启被侧设备,将探头经藕合剂置于体模声窗表面上,对准其中的盲区靶群,观察距探头表面最近
且其后图像都能被分辨的那根靶线,测试该靶线与探头表面的距离,则盲区为小于该距离。试验时如果
探头不能对靶群中所有靶同时成像,也可平移探头分段或逐一显示。
5.3.了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试验
将电源电压分别调至额定值的llo0o和900a,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其探侧深度,轴向(纵向)和侧向
(横向)分辨力,纵向、横向几何位置精度应符合4.3.1的要求。
5.3.8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试验环境为基准条件,设备处于连续扫描显示工作状态(机械扇扫可间歇工作),8h后检测其探测
深度,轴(纵)向、侧(横)向分辨力,应符合附录B的相应要求。
6检验规则
6.1安全项目的检验规则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抽样程序按GB2828的规定进行。抽样方案类型采用一次抽样,检查水平为II,抽样方
案严格性从正常检查抽样方案开始,其不合格分类、检查项目和合格质2水平(AQL)按表2的规定,以
不合格项数判定。
GB10152一1997
表2出厂检验
不合格分类Bc
检查项目4.3.1;4.3.2;4.3.37.1;7.2;7.3
AQL6.510
6一3型式检验
6一3.1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前(包括老产品转厂生产);
b)正常生产中,每年不少于一次;
。)长期停产后再恢复生产;
d>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可能引起设备性能改变时;
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提出要求时。
6.3.2型式检验的抽样程序按GB2829的规定进行。
6.3.3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抽取样本。
6-3-4型式检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为a,其不合格分类、检查项目、不合格质量水平(RQ[.)
和判别数组,按表3的规定。
表3型式检验
不合格分类Bc
检查项目4.2;4.3.1;4.3.2,4.3.37.1;7.2;7.3
120
RQL65
判定数组n二2(A.=O,R.=1)n二2(A,二1,R<=2)
了标志、包装、运翰、贮存
了.1每台设备在适当的明显位置,应固定有一块铭牌,其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使用电源的电压、频率、功耗;
d)产品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
7.2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称和厂址;
b)产品名称、型号、数量;
c)净重、毛重;
d)体积(长X宽X高);
e)产品批准文号;
幻“小心轻放”、“向上”、“怕湿”、“怕热”等宇样或标志,标志图形应符合GB191中的有关规定,箱
上的字样和标志应保证不因历时较久而模糊不清。
7.3每台设备出厂时,包装箱内应包括下列随机文件:
a)装箱单,随机备件、配件清单;
b)合格证;
c)使用说明书;
GB10152一1997
d)保修单;
7.3.1合格证上必须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一名称;
b)产品名称型号;
c)检验日期;
d)检验者代号
7.3.2使用说明书应能指导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了.q设备的运输由合同规定,但应避免雨雪淋溅和机械碰撞。
7.5设备存放的仓库应干操,环境温度在一5一十40'C,相对湿度小于800x(e00C).室内应避免强烈日
光及其他会引起腐蚀的气体,室内应通风良好。
GB10152一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安全
A1产品特征
应在企业标准中规定以下特征:
a)设备所属的类:I类,1类,内部电源;
b)设备及应用部分所属的型,B型,BF型,CF型;
c)设备使用的电源;
d)设备的输人功率;
e)设备是否具有信号输人和信号输出部分;
f)设备及应用部分的防进液程度:普通型、防滴型、防溅型、防浸型
A,
L要求和试验方法
AO
L1外部标记
A六2‘11要求:至少应有下列“永久贴牢的”和“清楚易认的”标记:
a)企业名称和仪器的商标(或名称);
b)仪器型号;
c)与电源连接;
d)安全分类;
e)生理效应符号,对多用途设备,应符合GB9706.9-1997中6.1规定的要求。
A弓
乙口1.2试验方法:按GB9706.1-1995中6.1规定的试验方法。
A,‘:2内部标记
A勺
‘2.1要求:至少应有下列“永久贴牢的,,和“清楚易认的”标记:
a)若有高压部件,标以“危险电压"(GB9706.1-1995中表D1的符号6);
b)若有电池,标以型号及其装人方法;
c)若有只有使用工具才能触及到的熔断器,在熔断器附近标出规格;
d)若有功能接地端子,标以GB9706.1-1995中表D1的符号7,
A2.2.2试验方法:按GB9706.1-1995中6.2a)的规定
A2.3控制器件及仪表标记:应符合GB9706.1-1995中6.3的要求。
试验方法:通过操作检查予以验证。
A2.4符号:A2.1-A2.3中用作标记的符号必须与GB9706.1-1995附录D及GB9706.9-1997附
录A中要求相一致。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导线绝缘颜色
A2.5.1要求
a)保护接地线的绝缘,全长为绿/黄色。设备内部与保护接地端相连的导线上的绝缘体必须至少在
导线终端为绿/黄色;
b)电源线中导线绝缘的颜色,应符合GB5013.1-1997中9.1.2关于三芯电缆颜色的要求,且与
电源中性线相连的导线绝缘应为浅蓝色。
A2.5.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6气体识别:不适用。
GB10152一1997
了
了气体连接点识别:不适用。
咚O
AZ.U指示灯颜色:应符合GB9706.1-1995中6.7a)的要求。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9按钮颜色:应符合GB9706.1-1995中6儿)的要求。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随机文件齐全性:应符合GB9706.1-1995中6.8.1的规定。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1使用说明书
a)应包含GB9706.1-1995中6.8.2a),c),d)所规定的内容;
b)应包含GB9706.9-1997中6.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5167-1985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电阻率的测定 1985-05-08
- GB/T 5161-1985 金属粉末 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 1985-05-08
- GB 5091-1985 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1985-05-09
- GB/T 5140-1985 叉车 挂钩型货叉 术语 1985-05-03
- GB/T 5142-1985 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 稳定性试验 1985-05-03
- GB 5093-1985 压力机用手持电磁吸盘技术条件 1985-05-09
- GB/T 5141-1985 平衡重式叉车 稳定性 基本试验 1985-05-03
- GB 5092-1985 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 1985-05-09
- GB/T 5159-1985 金属粉末(不包括硬质合金用粉) 与成型和烧结有联系的尺寸变化的测定方法 1985-05-08
- GB/T 5168-1985 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198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