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767-2024 内河航道工程生态评价指南

DB34/T 4767-2024 River Navigation Channe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Evaluation Guidelin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767-202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4-15
实施日期
2024-05-1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40

CCSR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767—2024

内河航道工程生态评价指南

Guidelinesforecologicalevaluationofinlandwaterwaysengineeringprojects

2024-04-15发布2024-05-1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

DB34/T4767—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1

4.1评价原则.......................................................................1

4.2评价节点.......................................................................2

4.3工作流程.......................................................................2

5评价指标选取.......................................................................2

6评价指标赋分.......................................................................3

6.1一般规定.......................................................................3

6.2通航特征.......................................................................3

6.3岸坡特征.......................................................................4

6.4水质特征.......................................................................7

6.5水生生境特征...................................................................8

6.6景观特征.......................................................................8

7评价方法...........................................................................9

7.1一般规定.......................................................................9

7.2评分计算......................................................................10

7.3评价分类......................................................................11

7.4评价结论与建议................................................................11

8评价报告编制......................................................................11

8.1一般规定......................................................................11

8.2报告格式......................................................................11

附录A(资料性)通航情况调查表......................................................13

附录B(资料性)岸坡情况调查表......................................................14

附录C(资料性)水质情况调查表......................................................15

附录D(资料性)公众满意度调查表....................................................16

附录E(资料性)综合评分表..........................................................17

参考文献.............................................................................18

I

DB34/T476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书文、沈保根、马涛、万云刚、林燕清、秦杰、梁碧、樊林林、吴腾、帅

志斌、胡飞、赵建松、假冬冬、夏莉敏、王瑞彩、余卫锋、周春蕾。

II

DB34/T4767—2024

内河航道工程生态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航道工程生态评价的基本规定、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指标赋分、评价方法、评价

报告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内河航道新建、改扩建的生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139内河通航标准

JTS/T320航道养护技术规范

SL/T793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航道工程WaterwayEngineering

新建航道以及为提高通航标准、改善航道条件、保障航道安全通畅为目的进行的航道整治和航道疏

浚等工程措施。

3.2

生态评价Ecologicalevaluation

对航道工程中的通航、岸坡、水质、水生生境、景观等特征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3.3

生态护岸Ecologicalrevetment

应用生态学原理与航道整治技术,以保护被整治河段岸坡,防止水土流失,且具有可渗透性及植被

生长条件的工程措施。

4基本规定

4.1评价原则

4.1.1系统性原则:通过对通航特征、岸坡、水质、水生生境、景观等方面的分别评价,将它们的独

立性与相关性统筹考虑,实现航道工程生态最优。

4.1.2自然性原则:因地制宜、因河制宜,以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环境为基准。

4.1.3经济性原则:按照全寿命周期理论,从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对航道工程生态措施的社会效益、

1

DB34/T4767—2024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考量。

4.2评价节点

4.2.1航道工程设计阶段宜对现状进行生态评价,用于指导后续航道工程的生态设计。

4.2.2航道工程试运行一年后宜根据需要进行生态效果后评价,用于评估航道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果。

4.3工作流程

4.3.1评价流程

航道工程生态评价包括资料收集与调查、工作大纲编制、评价指标选取、指标赋分计算、评价分类、

报告编制等内容,评价流程见图1。

图1评价流程

4.3.2资料收集与调查

收集与调查航道相关的资料。通航情况调查表见附录A,岸坡情况调查表见附录B,水质情况调查表

见附录C。

4.3.3工作大纲编制

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编制工作大纲。

4.3.4报告编制

整理不同类型数据,根据本指南的方法计算评价指标分值,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生态等级的

综合得分,给出评价结论。

5评价指标选取

2

DB34/T4767—2024

评价体系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准则层包括通航特征、岸坡特征、水质特征、水生生境特征、

景观特征等方面,对于新建航道的设计阶段现状评价可不考虑通航特征。评价指标应根据评价节点和评

价对象参照表1选取。

表1评价指标

指标层

目标层准则层设计阶段现状评价

工程实施后评价

新建航道改扩建航道

—航道畅通程度航道畅通程度

通航特征—航道断面系数航道断面系数

—天然河槽利用率天然河槽利用率

岸坡防护率岸坡防护率岸坡防护率

岸带植被覆盖率岸带植被覆盖率岸带植被覆盖率

护岸完好率护岸完好率护岸完好率

岸坡特征

护岸生态结构占比护岸生态结构占比护岸生态结构占比

航道工程生态等级护岸生态材料护岸生态材料护岸生态材料

经济性经济性经济性

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

水质特征

水质保护措施水质保护措施水质保护措施

水生植物群落状况水生植物群落状况水生植物群落状况

水生生境特征

水系连通性系数水系连通性系数水系连通性系数

景观舒适度景观舒适度景观舒适度

景观特征

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

6评价指标赋分

6.1一般规定

6.1.1应明确评价航道的范围、航道现状技术等级和规划技术等级。

6.1.2航道工程生态评价宜考虑通航特征、岸坡特征、水质特征、水生生境特征、景观特征等方面内

容。

6.2通航特征

6.2.1航道畅通程度

航道畅通程度是反映航道尺度满足设计要求状况的指标。航道畅通程度赋分采用公式(1)计算:

D

P100·········································································(1)

1L

式中:

P

1——航道畅通程度赋分,取值范围为0~100;

D——评价航段范围内航道尺度满足GB50139要求的里程;

L——评价航段的总里程。

3

DB34/T4767—2024

6.2.2航道断面系数

航道断面系数是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

面浸水面积的比值。航道断面系数反映航道对船舶航行的限制,采用公式(2)计算:

A2

P2············································································(2)

A02

式中:

P

2——航道断面系数;

A

2——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过水断面面积;

A

02——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

航道断面系数赋分标准见表2。

表2航道断面系数赋分标准

航道断面系数赋分

P2≥7100

6≤P2<775

5≤P2<650

P2<50

6.2.3天然河槽利用率

航道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天然河槽,减少切滩或裁弯长度。天然河槽利用率采用公式(3)计算:

C

(3)

P31100%··································································

L

式中:

P3——天然河槽利用率,取值范围为0~1;

C——评价航段内进行切滩或裁弯的里程;

L——评价航段的总里程。

天然河槽利用率赋分标准见表3。

表3天然河槽利用率赋分标准

天然河槽利用率赋分

P3=100%100

98%≤P3<100%75

90%≤P3<98%50

P3<90%0

6.3岸坡特征

6.3.1岸坡防护率

4

DB34/T4767—2024

岸坡防护率是指已经进行防护的岸坡长度与该航段需要进行防护的总岸坡长度的比值。岸坡防护率

采用公式(4)计算:

L4

P4100%······································································(4)

L04

式中:

P

4——岸坡防护率;

L4——已经进行防护的岸坡长度;

L04——该航段需要进行防护的总岸坡长度(包括已经进行防护的岸坡长度)。岸坡是否需要防护

参考SL/T793中的岸坡稳定性指标进行判断。

岸坡防护率赋分标准见表4。

表4岸坡防护率赋分标准

岸坡防护率赋分

P4≥90%100

80%≤P4<90%75

70%≤P4<80%50

P4<70%0

6.3.2岸带植被覆盖率

岸带植被覆盖率是指岸带自然和人工植被总覆面积与岸带总面积的比值,采用公式(5)计算:

A5

P5100%······································································(5)

A05

式中:

P5——岸带植被覆盖率;

A5——岸带自然和人工植被总覆面积;

A05——岸带总面积。

宜采用卫星图像分析或现场调查的方式得到岸带自然和人工植被总覆面积。岸带统计范围为河道常

水位线至堤防背水侧护堤地宽度外缘线区域;无堤防时,调查范围为常水位线以外50m区域内。岸带植

被覆盖率赋分标准见表5。

表5岸带植被覆盖率赋分标准

岸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