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060-2021 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DB3502/T 060-2021 No pollu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shiitake mushroom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02/T 060-2021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6-08
实施日期
2021-06-08
发布单位/组织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莲塘宏路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厦门南泰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高原山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阮时珍、邱小蓝、林文化、林一帆、阮以恒、江旺坤、阮诗权、阮召校、郭宝珠、何华、阮诗明、阮召渠、曾淑玲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39

DB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060—2021

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2021-06-08发布2021-06-08实施

厦门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2/T06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栽培场地环境要求....................................................................2

5季节栽培的菇房(棚)..................................................................3

6生产投入品要求......................................................................4

7栽培季节............................................................................5

8培养基配方..........................................................................5

9栽培技术要求........................................................................5

10发菌培养管理.......................................................................8

11覆土管理...........................................................................8

12出菇管理...........................................................................8

13采收与处理.........................................................................9

14病虫害防控........................................................................10

15生产档案管理......................................................................11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产原材料使用质量要求........................................12

17附录B(资料性附录)在食用菌上登记可使用的化学药剂................................13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产档案管理记录..............................................14

I

DB3502/T06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编写。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莲塘宏路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厦门

南泰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高原山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邱小蓝、林文化、林一帆、阮以恒、江旺坤、阮诗权、阮召校、郭宝

珠、何华、阮诗明、阮召渠、曾淑玲。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3502/T060—2021

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姬松茸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环境要求、季节栽培的菇房(棚)、生产投入品

要求、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栽培技术要求、发菌培养管理、覆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处理、病

虫害防治、生产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厦门市无公害姬松茸自然条件下季节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1886.21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H/T1262—2019棉籽壳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658一2015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935-2010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2375—2013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2798.5-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5部分:食用菌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代料栽培

指用稻草、秸秆、玉米芯、蔗渣、棉籽壳等原料取代原培养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式。

3.2

室内床架栽培

将培养料铺在室内床架上的栽培方法。

3.3

DB3502/T060—2021

大棚层架栽培

将培养料铺在层架上的栽培方法。

3.4

前发酵

在室外一次完成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过程。

3.5

后发酵

经前发酵的培养料,在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的发酵过程。

3.6

原基

菌丝体从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阶段后,扭结形成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状物质。

3.7

孢子

真菌经无性成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体。

3.8

子实体

产生孢子的真菌的繁殖器官结构。

3.9

姬松茸

姬松茸学名AgaricusblazeiMurrill,别称巴西蘑菇、小松菇、小松口蘑、阳光蘑菇、柏氏蘑菇。

在生物学分类上属菌物界、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亚纲、伞菌目、伞菌科属。

4栽培场地环境要求

4.1栽培场地

姬松茸栽培场地要求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栽培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远离

有毒有害污染源(工矿企业三废、禽畜舍、垃圾场),距医院、学校场所500m以上。

4.2栽培场所布局

4.2.1生产区原料仓库应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隔。

DB3502/T060—2021

4.2.2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生产区中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

区、接种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

连。原料仓库应设在下风口。

4.3栽培模式

采用室内层架栽培、室外大棚层架栽培。

5季节栽培的菇房(棚)

5.1栽培场地

应选择交通便利,给排水方便,环境干净,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菇房(棚)宜坐北朝南,利于保

温和通风。每间菇房(棚)面积为100m2~230m2。

5.2整体布局

菇房(棚)座北朝南,菇房排列和堆料场地应布局合理,菇房(棚)保湿、保温好,空气流通,无直

射阳光,光照度均匀,菇房(棚)内整洁。

5.3室内栽培的菇房(棚)

5.3.1菇房(棚)设施

菇房(棚)墙体采用具有防火保温功能的彩钢板建成,内墙厚7.5cm~10cm,四周墙体厚10cm~

15cm,房顶厚10cm~15cm。

5.3.2层架设置

床架采用热镀锌角铁装配建造而成,层架设置5~6层,层高45cm~55cm,底层与地面距离20cm~

30cm,顶层栽培架距屋顶70cm~90cm;两边操作的栽培架宽度为100cm~120cm,单边操作的为50cm~

60cm,栽培架之间的人行通道宽80cm~100cm。

5.3.3通气设施

菇房安装6~9台排气扇,规格为40cm×40cm,功率40W~100W,外壳有带百叶的排气扇,每个走道的

单边墙壁上方安装2台~3台,墙壁中断安装2台~3台,走道的墙壁下方安装2台~3台,以80m2安装6台;

180m2安装9台。在通风口加设防虫网。

5.3.4光照设施

采用节能灯、白色或黄色LED灯带,光照控制在300Lx~800Lx。

5.3.5自动喷雾设施

安装微喷系统,间距150cm~200cm安装微喷头设施,并配备超声波增湿器1台~2台。

5.3.6控温设施

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有条件的可配控温设施。

5.4塑料大棚建造

DB3502/T060—2021

5.4.1塑料大棚

大棚建造;选用热镀锌钢管装配建造而成,菇房(棚)高度300cm~350cm,宽度为700cm~900cm,

长度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而定;选用塑料薄膜、遮阳网覆盖。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棚顶有遮光、防

雨、隔热覆盖物。大棚四周开挖排水沟。

5.4.2层架建造

采用钢结构建成,两侧操作的床架宽度100cm~120m,单侧操作的床架宽50cm~60cm,通道宽

度60cm~70cm,中间通道宽度80cm~90cm,菇床设4~5层,底层离地20cm~30cm,层间距50cm~

60cm,顶层离房顶80cm~100cm;床架之间每条通道两端各开窗的大小规格为30cm×40cm,上中下的通

风口,并安装纱窗。

5.4.3排气天窗

每条通道中间的屋顶设置排气天窗1个,天窗规格50cm~60cm,内径30cm~40cm,天窗共设4~6

个。

5.5安装微喷设施

室内层架栽培,安装微喷系统,间距150cm~200cm安装微喷头,可配备增湿器。大棚层架栽培,在

层架中间顺向安装微喷系统,每个微喷头间距200cm~250cm。

6生产投入品要求

6.1栽培料基质

栽培料基质应符合NY/T1935-2010和NY/T5099的规定;禁止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使用禁用农

药,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参见附录A。

6.2原辅材料

选用稻草、花生秆、玉米秆、蔗渣、棉籽壳、干牛粪等为栽培主料,辅料石灰粉、石膏粉、轻质

碳酸钙等为添加剂,应符合NY/T2375—2013的规定。

6.3生产原料

按培养基配方准备原料,用草料量控制在18kg/m2~20kg/m2。稻草料应要求新鲜无霉变,玉米秆

脱粒草要碾压处理,玉米秆碾压后,割成30cm~40cm长的秸秆或小颗粒。

6.4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无污染的山泉水和深井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6.5土壤要求

覆土的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无杂质、无白蚁、无虫卵、无杂菌的壤土或粘壤土,pH7.5~8.0;土

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6.6石灰粉

DB3502/T060—2021

应符合NY/T2375—2013中第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