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5001-2008 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

FZ/T 15001-2008 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e in textile warp sizing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15001-2017 |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500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3-12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经纱上浆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存储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品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起草人:
王玉琦、张斌、郭建生、郭腊梅、戴传彪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4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59.080.01

犠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

犉犣犜150012008

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

犆狅犿犿狅狀犾狌狊犲犱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犲犻狀狋犲狓狋犻犾犲狑犪狉狊犻狕犻狀

狔狆犵

ㅤㅤㅤㅤ

20080312发布200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

犉犣犜150012008

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经纱上浆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存储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食用小麦淀粉

GBT8883

/马铃薯淀粉

GBT8884

/淀粉分类

GBT8887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10111

/淀粉灰分测定方法

GBT12086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ㅤㅤㅤㅤ

GBT12087

/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方法

GBT12090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91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

GBT12095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

GBT12096

/淀粉粘度测定方法

GBT12098

/工业玉米淀粉

GBT12309

/工业薯类淀粉

QBT184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犮狅犿犿狅狀犾狌狊犲犱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犻狀狋犲狓狋犻犾犲狑犪狉狊犻狕犻狀

狔狆犵

在纺织经纱上浆中常用的变性淀粉原料。

3.2

变性淀粉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化学物理特性而制得的淀粉。

3.3

酸解淀粉犺犱狉狅犾狕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狔狔

对原淀粉进行酸催化水解而制得的淀粉。

3.4

糊精犱犲狓狋狉犻狀

不加或加少量化学试剂的条件下,加热处理干淀粉而制得的淀粉。

/—

犉犣犜150012008

3.5

氧化淀粉狅狓犻犱犻狕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通过氧化原淀粉而制得的淀粉。

3.6

交联淀粉犮狉狅狊狊犾犻狀犽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用有双官能基团或多官能基团的化学试剂,使淀粉分子之间形成交联而制得的淀粉。

3.7

淀粉酯狊狋犪狉犮犺犲狊狋犲狉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酯化的淀粉。

3.7.1

淀粉醋酸酯狊狋犪狉犮犺犪犮犲狋犪狋犲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乙酰基酯化的淀粉酯。

3.7.2

淀粉磷酸酯狊狋犪狉犮犺犺狅狊犺犪狋犲

狆狆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磷酸(盐)酯化的淀粉酯。

3.7.3

淀粉氨基甲酸酯狊狋犪狉犮犺犮犪狉犫犪犿犪狋犲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氨基甲酸基酯化的淀粉酯。

3.8

淀粉醚狊狋犪狉犮犺犲狋犺犲狉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醚化的淀粉。

ㅤㅤㅤㅤ

3.8.1

阳离子淀粉犮犪狋犻狅狀犻犮狊狋犪狉犮犺

在适当的pH值水溶液中带有正电荷基团的淀粉醚。

3.8.2

羧甲基淀粉犮犪狉犫狅狓犿犲狋犺犾狊狋犪狉犮犺

狔狔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羧甲基醚化的淀粉醚。

3.8.3

羟乙基淀粉犺犱狉狅狓犲狋犺犾狊狋犪狉犮犺

狔狔狔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羟乙基醚化的淀粉醚。

3.8.4

羟丙基淀粉犺犱狉狅狓狉狅犾狊狋犪狉犮犺

狔狔狆狆狔

淀粉的部分羟基被羟丙基醚化的淀粉醚。

3.9

接枝共聚淀粉狊狋犪狉犮犺狉犪犳狋犮狅狅犾犿犲狉

犵狆狔

淀粉与(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乙烯基的单体发生

接枝共聚反应生成的淀粉接枝共聚物。

3.10

多重变性淀粉犿狌犾狋犻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方法对同一淀粉原料进行变性处理而制得的淀粉。

3.11

复合变性淀粉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犮狅犿狅狊犻狋犲狊

由不同变性方法制得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性淀粉混合而成的淀粉。

/—

犉犣犜150012008

3.12

物理变性淀粉犺狊犻犮犪犾犾犿狅犱犻犳犻犲犱狊狋犪狉犮犺

狆狔狔

采用物理方法,如预糊化、热挤压、射线等进行变性而制得的淀粉。

3.13

可滴定酸度狋犻狋狉犪狋犪犫犾犲犪犮犻犱犻狋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淀粉或淀粉水解产品所必需的碱数量。用/氢氧化钠的毫升数

10g0.1molL

表示。

3.14

斑点狊狅狋

在规定条件下用肉眼观察到的杂色物质,以在规定条件下可见的每平方厘米的斑点数表示。

3.15

细度犳犻狀犲狀犲狊狊

衡量淀粉颗粒大小的指标,以样品通过分样筛的质量对样品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3.16

灰分犪狊犺

淀粉样品灰化后得到的剩余产物,以样品残留物质量对样品干基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3.17

残留氯狉犲狊犻犱狌犪犾犮犺犾狅狉犻狀犲

应用含氯试剂处理淀粉后残留在淀粉中的有效氯。

3.18

取代度犱犲狉犲犲狅犳狊狌犫狊狋犻狋狌狋犲ㅤㅤㅤㅤ

淀粉大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中氢的平均被取代数。

3.19

残留甲醛狉犲狊犻犱狌犪犾犳狅狉犿犪犾犱犲犺犱犲

甲醛处理淀粉后,变性淀粉中残留的甲醛量。

3.20

交联度犱犲狉犲犲狅犳犮狉狅狊狊犾犻狀犽犻狀

犵犵

表示聚合物交联程度的物理量。

3.21

羧基含量犮犪狉犫狅狓犾犮狅狀狋犲狀狋

氧化淀粉中羧基的质量占淀粉总质量的百分值。

3.22

蛋白质含量狉狅狋犲犻狀犮狅狀狋犲狀狋

淀粉水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和含氨化合物的氮含量,以淀粉中氮质量对淀粉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

表示。

3.23

总含磷量狋狅狋犪犾犺狅狊犺狅狉狌狊犮狅狀狋犲狀狋

狆狆

淀粉中磷元素的全部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

3.24

结合磷犫狅狀犱犻狀犺狅狊犺狅狉狌狊

犵狆狆

与淀粉形成化学键结合的磷元素的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

/—

犉犣犜150012008

3.25

磷利用率犺狅狊犺狅狉狌狊狌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狉犪狋犻狅

狆狆

淀粉中结合磷与总磷量的相对百分率,即结合磷/总含磷量×100%。

3.26

均聚物犺狅犿狅狅犾犿犲狉

狆狔

在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自身聚合而成的未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反应后共混于接

枝物之中。

3.27

接枝聚合物狉犪犳狋犲犱狅犾犿犲狉

犵狆狔

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聚合且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

3.28

接枝率狉犪犳狋犻狀狉犪狋犻狅

犵犵

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质量和淀粉质量比值的百分率。

3.29

接枝效率狉犪犳狋犻狀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

犵犵狔

接枝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的质量与单体转化成聚合物的质量(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的质

量与均聚物的质量之和)比值的百分率。

3.30

残留单体含量狉犲狊犻犱狌犪犾犿狅狀狅犿犲狉犮狅狀狋犲狀狋

淀粉成品中未参加聚合反应的剩余单体质量与淀粉成品质量比值的百分率。

3.31

ㅤㅤㅤㅤ

粘度狏犻狊犮狅狊犻狋

淀粉样品糊化后的抗流动性,可用粘度计测得样品粘度,并以毫帕秒(·)来表示。

mPas

3.32

粘度热稳定性狋犺犲狉犿犪犾狊狋犪犫犻犾犻狋狅犳狏犻狊犮狅狊犻狋

狔狔

淀粉样品糊化后,在一定温度()下淀粉浆液的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不波动的性能。

95℃

3.33

粘着力犪犱犺犲狊犻狅狀

衡量淀粉浆料与经纱纤维间粘附性能的物理量。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变性淀粉浆料的分类参照/执行。

GBT8887

纺织上浆常用的变性淀粉按其处理方法可分为酸解淀粉、糊精、氧化淀粉、交联淀粉、淀粉酯、淀粉

醚、接枝共聚淀粉、多重变性淀粉、复合变性淀粉、物理变性淀粉等。

4.2标记

4.2.1变性淀粉浆料的缩写代号

原淀粉():。

4.2.1.1NativestarchNS

酸解淀粉():。

4.2.1.2HdrolzedstarchHS

yy

氧化淀粉():。

4.2.1.3OxidizedstarchOS

4.2.1.4交联淀粉():。

CrosslinkedstarchCS

4.2.1.5淀粉醚()

Starchether

4.2.1.5.1羟乙基淀粉():。

HdroxethlstarchHES

yyy

/—

犉犣犜150012008

羟丙基淀粉():。

4.2.1.5.2HdroxrolstarchHPS

yyppy

羧甲基淀粉():。

4.2.1.5.3CarboxmethlstarchCMS

yy

阳离子淀粉():。

4.2.1.5.4CationicstarchCAS

阴离子淀粉():。

4.2.1.5.5AnionicstarchANS

淀粉酯()

4.2.1.6Starchester

淀粉醋酸酯():。

4.2.1.6.1StarchacetatacetlatedstarchSAC

淀粉磷酸酯():。

4.2.1.6.2StarchhoshatehoshorlatedstarchSPH

ppppy

淀粉氨基甲酸酯():。

4.2.1.6.3StarchcarbamateSCA

接枝共聚淀粉():。

4.2.1.7StarchraftcoolmerSGC

gpy

多重变性淀粉():。

4.2.1.8MultimodifiedstarchMMS

复合变性淀粉():。

4.2.1.9ModifiedstarchcomositesMSC

物理变性淀粉():。

4.2.1.10PhsicallmodifiedstarchPMS

yy

4.2.2变性淀粉浆料的标记表示方法

变性淀粉浆料的标记采用分段法:

a)淀粉的种类:该类样品中淀粉含量不低于98%才能归入相应种类的淀粉;

)代码写法:浆料缩写代号企业代号产品号;

)浆料的中文名称及标记:如:淀粉醋酸酯浆料企业代号产品号()。

cSACSAC××××××

5要求

5.1变性淀粉浆料的质量要求

ㅤㅤㅤㅤ

由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和特性质量指标组成。

5.2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

变性淀粉共性质量指标以工业一级原淀粉为基础,工业玉米淀粉参照/,马铃薯淀

5.2.1GBT12309

粉参照/,工业薯类淀粉参照/,小麦淀粉参照/。

GBT8884QBT1840GBT8883

5.2.2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包括淀粉的外观、水分、细度、斑点、酸度、H值、灰分、蛋白质含

量、粘度和粘度热稳定性等。具体要求见表。

表1变性淀粉的共性质量指标

共性质量指标

项目

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小麦变性淀粉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颗粒

水分/%≤14.018.015.014.0

粉状

99.0

(目筛的通过率)

100

细度/%≥

颗粒状

98.0

(目筛的通过率)

20

斑点/(个/2)1.25.04.04.0

cm≤

酸度/mL≤1.81.51.82.5

淀粉醋酸酯6.0~7.0

pH

其他变性淀粉6.0~8.0

淀粉磷酸酯0.851.01.01.0

灰分(干基)/%≤

其他变性淀粉0.500.600.500.50

/—

犉犣犜150012008

表(续)

共性质量指标

项目

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小麦变性淀粉

蛋白质含量(酶变性淀粉除外)/%≤0.500.200.200.40

高粘度中粘度低粘度

粘度(,)/(·)

6%95℃mPas

25122512

>~<

粘度最大偏差率/%a

≤15

高粘度中粘度低粘度

粘度热稳定性/%≥

908580

a最小偏差·。

±1mPas

5.3变性淀粉浆料的特性质量指标

变性淀粉的特性质量指标包括: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残留氯和氯化物含量;淀粉醋酸酯取代度;淀粉

磷酸酯取代度和磷利用率;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和氯化物的含量;交联淀粉的粘度热稳定性和残留甲醛含

量;接枝共聚淀粉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残留单体含量等。变性淀粉的特性质量指标具体要求见表。

表2变性淀粉的特性质量指标

特性质量指标

变性淀粉类型指标

项目

一级二级

羧基含量/%≥0.050.03

ㅤㅤㅤㅤ

氧化淀粉残留氯无

氯化物含量/%≤0.8

淀粉醋酸酯取代度≥0.050.015

取代度≥0.040.008

淀粉磷酸酯

磷利用率/%≥50

取代度≥0.40.2

羧甲基淀粉

氯化物含量/%≤3.0

高粘度中粘度低粘度

粘度热稳定性/%≥

交联淀粉959085

残留甲醛无

接枝率/%>7(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接枝共聚淀粉接枝效率/%≥50

残留单体含量/%<0.3(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5.4变性淀粉浆料分等规定

5.4.1变性淀粉浆料的品等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

5.4.2变性淀粉浆料共性质量指标按批评定,所有指标都合格,则该批浆料共性质量指标合格,若其中

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浆料共性质量指标不合格。

5.4.3变性淀粉浆料的特性质量指标按批评级,以其中最低一项级别作为该批浆料特性质量指标的

级别。

/—

犉犣犜150012008

5.4.4变性淀粉浆料综合质量评定是根据变性淀粉浆料共性质量指标的评定及特性质量指标的评定

综合评定,评定分为一等、二等、等外三个等级。具体评定方法见表。

表3变性淀粉浆料综合评定方法

项目一等二等等外

共性质量指标评定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特性质量指标评定一级二级一级级外级外二级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6.1.2试验中所用水均为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6.1.3取样按/执行,可分批、分层抽样,通常抽查成品量的左右,也可根据品种要求

GBT1011110%

及产品的一贯质量适当增减检验量。

6.1.4检测样品应充分混合,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测定,最终结果以两次平均值为准。

6.2共性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6.2.1外观

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然后在较强烈阳光下观察样品的光泽。

6.2.2水分

按/执行,采用烘箱干燥法。

GBT12087

6.2.3细度

按/执行,采用筛分法。ㅤㅤㅤㅤ

GBT12096

6.2.4斑点

按/执行,采用肉眼观察计数法。

GBT12095

6.2.5酸度

按/执行,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

GBT12090

6.2.6犎值

6.2.6.1原理

通过测量两个浸液电极的电位差来测量样品溶液的pH值。

6.2.6.2仪器

a)H计;

b)玻璃电极;

)甘汞电极。

6.2.6.3试剂

标准缓冲溶液pH4和pH7。

6.2.6.4测定步骤

将电极与pH计连接好,打开电源预热一定时间,并将温度补偿开关旋至被测溶液温度相同的数

值,调节仪器的零点,用标准液进行定位后,移去缓冲溶液,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

待用。

称取()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纯水,搅拌使样品分散,并把烧杯置于沸水

6±0.1g400mL194mL

浴中,水浴液面应高于样品液面,搅拌淀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