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88-2022 水稻品种(系)稻瘟病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DB44/T 2388-2022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door and fiel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ice varieties (lines) to rice blast disease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388-2022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15
实施日期
2022-11-15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48)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我省省级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与评价试验,包括在属于华南早籼类型区、华南感光晚籼类型区的水稻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的区试、绿色通道、联合体及引种等试验。水稻品种(系)的抗病性比较、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及抗病资源的筛选等试验可参照执行。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起草人:
杨健源、汪文娟、朱小源、苏菁、李传瑛、韦小燕、陈凯玲、封金琦、陈炳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388—2022

水稻品种(系)稻瘟病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

与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dentificationandEvaluationofRiceBlastResistancein

GreenhouseandField

2022-08-15发布2022-11-15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38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病原物(稻瘟病菌).............................................................1

3.2寄主植物(水稻)...............................................................1

3.3鉴定方法.......................................................................2

4鉴定方法...........................................................................2

4.1室内苗期叶瘟抗性鉴定...........................................................2

4.2田间成株期穗瘟抗性鉴定.........................................................4

5抗性综合评价.......................................................................5

5.1抗性综合评价依据...............................................................5

5.2抗性综合评价标准...............................................................6

5.3抗性鉴定数据有效性判别.........................................................6

6鉴定材料的处理.....................................................................6

6.1室内人工接种材料的处理.........................................................6

6.2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材料的处理.....................................................6

7汇总报告格式.......................................................................6

7.1试验概况.......................................................................6

7.2结果与分析.....................................................................7

附录A(规范性)稻瘟病田间病圃水稻材料插植布局.......................................8

附录B(规范性)水稻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数据汇总格式.......................9

附录C(资料性)稻瘟病病情调查记录与田间病圃管理记录................................10

参考文献.............................................................................12

I

DB44/T238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4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健源、汪文娟、朱小源、苏菁、李传瑛、韦小燕、陈凯玲、封金琦、陈炳。

II

DB44/T2388—2022

水稻品种(系)稻瘟病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系)稻瘟病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内

容及时期、调查方法、抗性综合评价和汇总报告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我省省级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与评价试验,包括在属于华南早籼类型区、华南

感光晚籼类型区的水稻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的区试、绿色通道、联合体及引种等试验。水稻品种(系)

的抗病性比较、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及抗病资源的筛选等试验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646-2014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病原物(稻瘟病菌)

3.1.1

稻瘟病riceblast

由无性型真菌稻梨孢(无性代:Pyriculariaoryzae;有性代:Magnaportheoryzae)所致的水稻

病害。主要包括叶瘟、穗瘟。

叶瘟leafblast

水稻三叶期后至分蘖盛期,稻苗叶片上发生的稻瘟病,病菌侵染叶片引起圆形、椭圆形或梭型病斑,

严重时使植株枯死。

穗瘟panicleblast

水稻抽穗后至成熟期,穗颈、枝梗和谷粒发生的稻瘟病,病菌侵染稻穗致白穗,或增加空秕率,降

低千粒重。

3.1.2

接种体inoculum

接种体指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用的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

接种体适用范围为根据7个中国鉴别品种划分的ZA、ZB、ZC、ZD、ZE、ZF、ZG群小种。

[来源:参见全国稻瘟病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论文]

3.2寄主植物(水稻)

3.2.1

1

DB44/T2388—2022

试验品种(系)testingvariety(line)

抗病性鉴定参试的水稻品种(系)。

3.2.2

感病对照品种susceptiblecontrolvariety

抗病性鉴定时选定的当地相应熟期感病品种。

3.2.3

诱发品种diseasespreadervariety

在试验品种(系)和感病对照品种四周种植的用于诱发稻瘟病发生的当地相应熟期高感品种。

3.2.4

鉴别品种differentialvariety

中国稻瘟病联合试验组筛选出的7个品种:Tetep、珍龙13、四丰43、东农363、关东51、合江18、

和丽江新团黑谷。用于鉴别与监测稻瘟病菌小种群及其变化的一组水稻品种。

[来源:参见全国稻瘟病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论文]

3.3鉴定方法

3.3.1

抗性鉴定resistanceidentification

在水稻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室内人工接种、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等方法感染稻瘟病菌,以确定水稻试

验品种(系)对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类型。

室内人工接种greenhouseartificialinoculation

通过人工控制适宜的发病条件,在温室内用接种体进行水稻苗期叶片人工喷雾接种。可不受田间条

件和季节的限制,常年进行试验。

田间自然诱发病圃naturalblastnursery

在稻瘟病常发、重发区设立的通过田间自然诱发方式进行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稻瘟病抗病性评价的鉴

定圃。与病圃当地水稻生产同期进行。鉴定结果能较准确反映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对气候、季节依

赖性强。

3.3.2

鉴定年限yearsofevaluation

根据试验目的应达到的最低生产周期要求。

省级品种(系)试验年限yearsofprovincialtestingvariety(line)

应为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的两个正季生产周期。

其它品种(系)试验年限yearsofnon-provincialtestingvariety(line)

不做具体要求,可根据抗性鉴定目的参照进行试验。

4鉴定方法

4.1室内苗期叶瘟抗性鉴定

4.1.1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水稻苗期叶瘟接种,创造并保持适宜的发病条件待其充

分发病,然后据其对接种菌株的抗性频率确定品种(系)的抗性强弱,简称抗谱鉴定。

2

DB44/T2388—2022

对收集的稻瘟病菌单孢进行小种鉴定及归类。

根据广东稻作区稻瘟病菌小种发生比例,选用不少于60个有代表性的单孢分离菌株作为接种

体进行试验。

年度间接种的菌株与小种比例,应根据田间小种群体变化情况作动态调整。

每个菌株应按均一孢子量进行单独接种。

4.1.2接种体制备

将单孢分离菌株在酵母淀粉培养基(酵母浸膏2g,可溶性淀粉10g,琼脂15g~20g,蒸

馏水1000ml)试管里培养7d~10d,挑取直径为2mm的菌丝块,转接到玉米粒培养基上扩大培养

10d~13d,待菌丝长满玉米粒,用无菌水洗去玉米粒表面的菌丝,将玉米粒薄铺于消毒的搪瓷盘中,

上面覆盖1层湿纱布,在日光灯下光照培养3d~4d。用无菌水洗下附在玉米粒上的孢子,用2层塑

料细纱网隔去玉米残渣,即为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体。以上菌株培养及产孢均在26℃~28℃下进行。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产孢情况,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孢子浓度,用无菌水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

节至约2×105个孢子/ml,作为苗期喷雾接种的接种体。

接种体应现配现用。

4.1.3水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