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284.2-2021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2部分:金属矿

DB62/T 4284.2-2021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Code - Part 2: Metallic Mines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4284.2-2021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15
实施日期
2021-05-15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3.020

CCSD10

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284.2—2021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第2部分:金属矿

2021-04-15发布2021-05-15实施

发布

DB62/T4284.2—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相关要求.......................................................................2

相关文件.......................................................................2

5资源开发利用.......................................................................2

开发方式.......................................................................2

综合利用.......................................................................2

6节能减排...........................................................................3

7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矿山...............................................................3

8矿区环境...........................................................................3

矿容矿貌.......................................................................3

生态环境.......................................................................3

9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4

企业管理.......................................................................4

企业形象.......................................................................4

附录A(规范性)主要矿种“三率”指标要求...............................................5

A.1铁.............................................................................5

A.2锰.............................................................................6

A.3铬.............................................................................6

A.4钒.............................................................................7

A.5铜.............................................................................7

A.6铅锌...........................................................................9

A.7镍............................................................................13

A.8锑............................................................................14

A.9钨............................................................................15

A.10锡............................................................................15

A.11钼............................................................................16

A.12稀土..........................................................................18

A.13金............................................................................19

附录B(规范性)部分矿山采选单位产品能耗要求........................................21

B.1铁矿山........................................................................21

B.2有色金属矿山..................................................................22

B.3黄金矿山......................................................................24

参考文献.............................................................................27

I

DB62/T4284.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2/T4284《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第2部分。DB62/T428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煤矿;

——第2部分:金属矿;

——第3部分:非金属矿;

——第4部分:石油天然气;

——第5部分:砂石粘土矿。

本文件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鸿杰、张天中、侯军林、王振华、宋学兵、王岚、王君、周超、李宝贵、苏

欣、徐进、于漫、曾进、宁娜、景生鹏、于飞、王继阳、王东阳、王雯。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负责解释。

II

DB62/T4284.2—2021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第2部分:金属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肃省境内金属矿山建设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与智能化矿山、矿区环境、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

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境内金属矿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3306标牌

GB/T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31335铁矿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1336铁矿地下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1337铁矿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2032金矿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2033金矿选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544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50595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

GB50603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HJ943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矿山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

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1

DB62/T4284.2—2021

矿区绿化覆盖率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可绿化面积是指不影响生产并能够进行绿化的土地裸

露区域的面积,包括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可绿化的范围。

研发及技改投入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引进,技术

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4基本要求

相关要求

4.1.1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关规划和相关标准要求,依法取得《采矿许

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证照齐全、依法办矿、依法纳税;设立矿山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账户,按相关规定缴存。

4.1.2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因矿制宜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

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企业文化和企地和谐等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

4.1.3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闭坑全过程;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

文件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文件进行升级改造。

相关文件

4.2.1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排污许可审核的相关文件。

4.2.2通过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审查和验收的相关文件。

4.2.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审查的相关文件,或者仍然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的相关文件。

5资源开发利用

开发方式

5.1.1根据资源赋存状况和生态环境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先进生产工艺和高效设备,矿山设施设备、

生产工艺要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要求,禁止采用国家明文规定的限制和淘汰类技术、材料、设

备。

5.1.2露天开采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采用剥采比低、铲装效率高的工艺技术,采矿和最

终边坡稳定,留设安全和清扫平台;地下开采要采用采切比小、采掘废石量少的工艺技术,优先采用充

填开采、井下破碎、封闭运输等先进技术。

5.1.3选矿使用行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大型、高效、节能的技术装备,使用高效、对环境影响小的选

矿药剂,提高选矿回收率,降低环境污染。

5.1.4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设计指标。对于当前技术条件

下的难选矿石,其选矿回收率可视实际情况酌情调整,但不低于附录A相关要求。企业应加大加强选

矿工艺技术投入研究,创新工艺技术、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选冶联合的技术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选

冶回收率。

综合利用

2

DB62/T4284.2—2021

5.2.1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开发利用,主矿产开发利用不得对共伴生资源造成破坏和

浪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设计指标,不得低于附录A相

关要求。

5.2.2新建、改扩建矿山,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工程应与主矿产的采选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用;不能同时施工或投产的,应预留采选工程条件。

5.2.3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充填采空区、治理塌陷区、制作建筑材料等,提高废

石、尾矿综合利用程度;对暂时不利用或不能利用的废石、尾矿分类处置,处置率100%;鼓励尾矿中

有用组分的提取与利用。

5.2.4废水处理设施规范完备,废水处置率100%。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合理处置矿井水,

处置率100%,矿山生产用水优先使用矿井水;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浇灌绿化带、洒水降尘等;

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85%。

6节能减排

采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节能

降耗满足GB/T2589、GB50595、GB31335、GB31336、GB31337、GB32032、GB32033等规定。

选用先进合理的采选工艺,减少废石、尾矿的排放,排放处置符合GB18597、GB18599等规定。

矿山应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富余矿井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选矿废水零

排放,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废气、粉尘、噪音的排放,排放值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7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矿山

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改进工艺技术水平,

近三年年均研发及技改投入不低于矿山主营业务收入的1.5%。

建立矿山资源储量数字化模型和矿山生产监控系统,实现资源储量精准化管理,保障生产高效有

序。

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鼓励建设智能化矿山。

8矿区环境

矿容矿貌

8.1.1矿区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分区符合GB50187、GB

50544、GB50603等规定,具有相应管理机构和制度、运行有序、管理规范;标识、标牌规范统一、清

晰美观,符合GB/T13306、GB/T14161等规定。

8.1.2矿山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运输系统等实现整洁、美观;矿区道路设计符合GBJ22规定,

主要运输道路实现硬化或固化,固化道路要实施洒水、喷雾等措施,减少扬尘。

8.1.3矿区绿化应与周边自然环境和地貌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合理,适合本地自然生态环境,

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

8.2.1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贯彻“边生产、边修复”

原则,实现矿区生态修复动态化。

3

DB62/T4284.2—2021

8.2.2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对废石、尾矿、废水、粉尘、噪音等污染源和污染物实施定期监测,制定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8.2.3露天采场、废石场、尾矿库、塌陷区、闭坑采区等场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等

满足《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要求,符合TD/T1036等相关规定,治理恢复后的各类场地应恢

复土地基本功能,且与周边自然环境和地貌景观相协调。

8.2.4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的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置设施完善,或集中无害化处置,处置率100%。

8.2.5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应有固定专用堆存场地,符合GB16423、GB18599、GB50988等规定;

剥离后表土要按照《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要求,堆存有序,并采取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表层

熟土用于土地复垦或土壤改良。

8.2.6矿山生产中要采取源头上减少粉尘的措施,矿石、废石、尾矿等运输要实现全封闭或采取洒水

降尘、喷雾降尘、加设除尘装置等措施做好防尘保洁,矿石储存场所要实现全封闭或采取设置围挡、洒

水喷淋等措施进行防尘,满足GB16297规定;黄金矿山氰渣的处置和利用要符合HJ943规定,氰渣储

存、运输要采取防雨、防渗(漏)措施。

9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企业管理

9.1.1具有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

9.1.2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保存齐全、完整。

9.1.3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过三级及以上达标验收。

9.1.4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绿色矿山定期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建立绿

色矿山管理体系,配备专(兼)职人员,落实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企业形象

9.2.1制定符合企业特征的发展目标,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企业发展愿景要符合全员共同

追求的目标,企业发展战略要和职工个人价值实现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要坚

持诚实守信,及时公示公开矿业权人勘查开采等相关信息。

9.2.2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重视职工生活、关注职工健康,做好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有效控制职业危害,职工满意度不低于70%。

9.2.3体现较强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企地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大对矿山所在地乡村或

街道社区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与矿山所在地乡村或街道社区建立

磋商和协商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各类利益纠纷。

4

DB62/T4284.2—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主要矿种“三率”指标要求

A.1铁

铁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1。

表A.1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开采方式围岩稳固性a矿体倾斜度b回采率/%

大型≥95

露天开采//

中小型≥90

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83

稳固

倾斜矿体≥81

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9

地下开采不稳固

倾斜矿体≥78

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7

极不稳固

倾斜矿体≥75

注:引自《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a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19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级、Ⅱ级、Ⅲ级)、不稳固

(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

b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α≤55°、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55°的矿体。

铁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2。

表A.2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

序号矿石类型磨矿细度a回收率b/%备注

中细粒以上≥95

1磁铁矿c指磁性铁回收率

细粒、微细粒≥90

赤铁矿中细粒以上≥75

2

(含镜铁矿)细粒、微细粒≥70

中细粒以上≥78指磁铁矿与赤铁矿共生的混

3磁-赤混合矿

细粒、微细粒≥72合矿

中细粒以上≥55

4褐铁矿≥80d

细粒、微细粒≥50

中细粒以上≥80

5菱铁矿焙烧工艺

细粒、微细粒≥70

注:引自《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a中细粒级:磨矿细度-0.074mm占90%以上;细粒级:磨矿细度-0.044mm占90%以上;微细粒级:磨矿细度

-0.037mm占90%以上。

b除磁铁矿的选矿回收率特指磁性铁回收率外,其余铁矿种类的选矿回收率均指全铁回收率。

c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85%的铁矿。磁性铁占有率(ω)=入选原矿中磁性铁(mFe)含量(%)/

入选原矿中全铁(TFe)含量(%)×100%。

d指焙烧工艺条件下的指标要求。

5

DB62/T4284.2—2021

A.2锰

锰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3。

表A.3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开采方式围岩稳固性矿体厚度a回采率/%

大中型≥92

露天开采//

小型≥90

薄矿体≥82

稳固

中厚、厚矿体≥85

薄矿体≥81

地下开采中等稳固

中厚、厚矿体≥84

薄矿体≥80

不稳固

中厚、厚矿体≥83

注:引自《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

行)》。

a矿体厚度依据矿体真厚度(H)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H≤4)和厚矿体(H>4m)三

类。

锰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4。

表A.4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

矿石类型入选品位(Mn)/%回收率/%

≥20≥85

氧化锰

<20≥80

≥15≥83

碳酸锰

<15≥78

其他锰矿/≥65

注:引自《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A.3铬

铬矿“三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5。

表A.5“三率”指标要求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铬矿中常共伴生铂族及钴、镍、金等元素,当铂族总量大于

0.2g/t、钴大于0.02%,镍大于0.2%时,应加强综合评价并

≥78

≥93≥85尽可能回收利用。与铬矿共生的矿物,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50%;与铬矿伴生的矿物,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30%。

注:引自《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6

DB62/T4284.2—2021

A.4钒

钒矿“三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6。

表A.6“三率”指标要求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70/

≥75≥75

注:引自《含钾岩石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

A.5铜

铜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7、表A.8。

表A.7露天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矿山规模回采率/%

大型矿山≥95

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92

注:引自《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表A.8地下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回采率/%

矿体厚度

铜(当量)品位≥1.2%铜(当量)品位0.60%~1.2%铜(当量)品位≤0.60%

≤5m≥88≥80≥75

5m~15m≥92≥83≥80

≥15m≥92≥85≥85

注:引自《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7

DB62/T4284.2—2021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应符合表A.9。

表A.9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

回收率/%

硫化矿铜品位≥1%0.6%≤硫化矿铜品位<1%0.4%≤硫化矿铜品位<0.6%硫化矿铜品位<0.4%

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混合矿铜品位≥1.5%1%≤混合矿铜品位<1.5%0.6%≤混合矿铜品位<1%混合矿铜品位<0.6%

氧化矿铜品位≥3%1.5%≤氧化矿铜品位<3%1%≤氧化矿铜品位<1.5%氧化矿铜品位<1%

粗中粒细粒微细粒粗中粒细粒微细粒粗中粒细粒微细粒粗中粒细粒微细粒

块状、粒状结构≥90.0≥87.5≥86.0≥88.5≥86.0≥84.0≥86.5≥84.0≥82.0≥83.0≥80.5≥79.0

条带状构造≥89.5≥86.5≥85.0≥87.5≥85.0≥83.0≥86.0≥83.0≥81.5≥82.0≥80.0≥78.0

硫化矿

似层状、网脉状构造≥87.5≥85.0≥83.0≥86.0≥83.0≥81.5≥84.0≥81.5≥80.0≥80.5≥78.0≥76.5

浸染状、交代结构≥86.5≥84.0≥82.0≥85.0≥82.5≥80.5≥83.0≥80.5≥79.0≥79.5≥77.5≥76.0

块状、粒状结构≥87.0≥84.5≥83.0≥85.5≥83.0≥81.0≥83.5≥81.0≥79.5≥80.0≥77.5≥76.0

条带状构造≥86.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