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5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
GB 25591-2010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Composite Leavening Ag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55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
2010-12-21发布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食品伙伴网
GB25591-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Ⅰ
食品伙伴网
GB255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经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复合膨松剂(又称为泡打
粉、发泡粉、发酵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
组织状态粉末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标准状态下),mL/g≥35.0附录A中A.3
加热减量,w/%≤3.0附录A中A.4
硝酸不溶物,w/%≤2.0附录A中A.5
砷(As)/(mg/kg)≤2附录A中A.6
重金属(以Pb计)/(mg/kg)≤20附录A中A.7
pH(10g/L溶液)5.0~9.0附录A中A.8
细度(通过180μm试验筛)/%≥95.0附录A中A.9
4其他
应在包装标识上标示产品的铝含量,检验方法参见附录D。
1
食品伙伴网
GB25591—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
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中
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A.3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的测定
A.3.1方法提要
在75℃水浴中,用稀盐酸与试样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装有置换溶液的气体量管,测定气体体
积,再换算为标准状态的气体体积。
A.3.2试剂和材料
A.3.2.1盐酸溶液:1+2。
A.3.2.2置换溶液:称取100g氯化钠,置于烧杯中,加入350mL水使之溶解,再加1g碳酸氢钠和2滴
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
A.3.3仪器和设备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测定装置,见图A.1。
A.3.4分析步骤
按图A.1所示连接装置的各部分。旋转三通阀5,使装置通大气,升降水准瓶7,以移动内部的置
换溶液,调准气体量管6的刻度至零点。将冷凝管4通冷却水,旋转三通阀5,使冷凝管4与气体量管
6连通。
取下气体发生瓶1,加入100mL水,并将用软纸包裹的约1g(精确至0.0002g)试样投入气体发
生用园底烧瓶1中,迅速将烧瓶连接好,置于75℃的水浴中加热,降低水准瓶7,由滴液漏斗3加入20
mL盐酸溶液,立即关闭滴液漏斗的阀,不断缓慢振摇气体发生瓶。
3min后,适当调节水准瓶7的位置,当气体量管6和水准瓶7的液面取得平衡时,读取液面刻度
V(mL)和温度计8的读数,同时测定大气压力。根据附录B和附录C查出大气压及蒸汽压的校正值。
按上述步骤作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2
食品伙伴网
GB25591—2010
图A.1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测定装置
A.3.5结果计算
气体发生量以标准状态下每克试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w1计,数值以mL/g表示,按公式(A.1)
计算:
(−)×(−)
VVpp273
w00×…………………(A.1)
1
101.3×m273+t
式中:
V——测定试样时气体量管液面刻度值,单位为毫升(mL);
V——空白试验时气体量管液面刻度值,单位为毫升(mL);
0
p——测定时的校正后的大气压的数值,单位为千帕(kPa);
p0——t℃时水的校正后的蒸汽压的数值,单位为千帕(kPa);
t——测定时的温度计读数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101.3——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的数值,单位为千帕(kPa);
273——标准状态下的温度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3mL/g。
A.4加热减量的测定
3
食品伙伴网
GB25591—2010
A.4.1仪器和设备
A.4.1.1电热恒温干燥箱。
A.4.1.2称量瓶:Φ50mm×30mm。
A.4.2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置于已在105℃±2℃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精确至0.0002g,移入电热恒
温干燥箱中,在60℃±2℃下加热2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A.4.3结果计算
加热减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
m−m
w12×100%……(A.2)
2
m
式中:
m1——加热前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加热后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A.5硝酸不溶物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硝酸溶液:1+9。
A.5.2仪器和设备
高温炉:温度可控制在550℃±25℃。
A.5.3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缓慢加入30mL约80℃的热水,振摇混合3
min后,过滤不溶物,用沸水充分洗涤。然后用玻棒在滤纸底部戳一小孔,用胶头滴管将40mL硝酸溶
液把不溶物完全洗入另一250mL烧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MSITISA 02-016-2022 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众包式及集成式服务商管理规范 2022-06-20
- T/SDIRAA 023-2021 海洋数据质量控制 处理流程规范 2021-12-29
- T/QGCML 2932-2024 AI边缘计算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24-01-05
- T/ZZB 2175-2021 RJ45信息插头 2021-08-02
- T/ZXCH 0018-2023 会展行业数据质量治理规范 2023-06-21
- T/NSSQ 012-2022 物联网移动基站的网络安全防护规范 2022-11-25
- T/CASME 1198-2023 政务服务智能特征数据提取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2023-12-28
- T/EES 0009-2022 数字化加油方式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燃油汽车 2022-09-28
- T/QGCML 1013-2023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智能群控系统 2023-07-07
- T/CEPPC 15-2023 碳普惠平台功能规范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