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811-2023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指南
DB45/T 2811-2023 Guidelines for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Safety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起草人:
- 梁柳玲、许园园、卢秋、罗志祥、张晶、王锦、陈蓓、李丽和、李昆明、张家佳、闭潇予、刘小萍、刘珂、黄宁、陈春霏、胡造时、叶开晓。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04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811—2023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指南
Guidanceforsecurityriskidentificationandcontrolofecology
environmentalmonitoring
2023-12-26发布2024-02-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281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安全风险的识别.....................................................................2
4.1安全风险识别的责任主体.........................................................2
4.2安全风险识别的依据.............................................................3
4.3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3
4.4风险识别的周期.................................................................3
5安全风险的控制.....................................................................3
5.1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3
5.2安全风险控制措施...............................................................4
6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清单.............................................................4
附录A(资料性)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控制...............................................5
A.1人员安全风险...................................................................5
A.2设备设施风险...................................................................6
A.3消耗品安全风险.................................................................9
A.4样品风险......................................................................11
A.5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安全风险......................................................11
附录B(资料性)记录表单............................................................12
B.1安全培训记录表................................................................12
B.2安全监督检查记录..............................................................14
B.3排风(含废气处理)装置功能有效性核查表........................................18
B.4气源间(柜)和试剂间(柜)设施功能核查记录表..................................20
B.5安全冲洗装置检查和维护记录表..................................................20
B.6“两毒一爆”和放射性物品领用登记表..............................................20
B.7安全阀安全检测记录表..........................................................20
B.8高压气瓶安全检测记录表........................................................21
B.9呼吸保护计划与执行情况表......................................................21
B.10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预处理记录表.................................................22
B.11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内部转运记录表...............................................23
附录C(资料性)实验室常用应急物资清单..............................................24
C.1化学品泄漏处理常用应急物资清单................................................24
C.2常用急救物资清单..............................................................25
参考文献.............................................................................26
I
DB45/T28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柳玲、许园园、卢秋、罗志祥、张晶、王锦、陈蓓、李丽和、李昆明、张家
佳、闭潇予、刘小萍、刘珂、黄宁、陈春霏、胡造时、叶开晓。
II
DB45/T2811—2023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设施、消耗品、样品、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等安
全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固定实验室安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其他场所实验室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通则
GB14500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GB1560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3466护听器的选择指南标准
GB/T27476.2-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2部分:电气因素
GB/T27476.3检测实验室安全第3部分:机械因素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1190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中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61自动喷水灭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AQ/T305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T4274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1
DB45/T2811—2023
HG/T5012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安全预处理指南
HJ1276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
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SL/Z390—2007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环境监测ecologic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
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
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3.2
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
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识别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3.3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securityriskofecologyenvironmentalmonitoring
在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设备设施损坏、样品损失、生
态破坏等的可能性,包括人员安全风险、设备设施安全风险、消耗品风险、样品风险和实验室危险废弃
物等,不包括法律风险、质量风险、环境风险等。
3.4
人员personnel
进入实验区域的所有人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内部管理人员、实验室操作人
员、从事清洁、维护或维修的外来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区检查或参观的外来人员。
3.5
设备设施equipmentandfacilities
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在用的和即将报废的、可能产生安全风险的仪器、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
置,包括但不限于仪器、通风设备、报警设备、气瓶柜、试剂柜、应急设施等。
3.6
消耗品expendable
在一定期限内数量减少或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需要定期补充、更换、活化、制备的物质或物品。
3.7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hazardouslaboratorywaste
在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剧毒或高毒、易燃易爆、易制毒易制爆、强腐蚀性、
放射性和致病菌的化学品、物品或介质以及易伤人的尖锐物品等,包括但不限于无机废液、有机废液、
废弃化学品;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实验室样品、废弃包装物、废弃容器、清洗液、过滤介质;玻
璃、尖针等尖锐物品等。
4安全风险的识别
4.1安全风险识别的责任主体
2
DB45/T2811—2023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是安全风险识别的责任主体,实验室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安全风
险识别的监督,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以及安全员负责安全风险识别的落实。
4.2安全风险识别的依据
安全风险识别的依据主要包括:
——实验室管理的法律法规;
——实验室外部评审和检查;
——实验室内部评审和检查(管理评审、内部审核);
——管理部门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查通报。
4.3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
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包括:
——咨询实验室中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安全员等,从指出的危害
中,识别出存在的风险;
——查阅以往管理评审、内审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发现的不符合,从中识别存在的风险;
——从类似实验室、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风险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识别出存在
的风险;
——使用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通过对实验室各环节事件的分析,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
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预测各种可能结果,识别
出存在的风险;
——观察实验室现场,识别存在的风险;
——根据实验室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
通过分析研究,识别出实验室中导致事故的风险;
——分析客户的意见反馈,识别出存在的风险;
——分析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识别出存在的风险。
4.4风险识别的周期
建议每年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识别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发生以下情况时,宜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评
价:
——安全事故发生后;
——实验室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变化时;
——场所环境、设施发生较大变化时;
——人员及人员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时;
——改变实验室结构的功能时;
——存储或使用的实验室分区在执行的任务发生较大改变之前;
——检验工作流程变更时。
5安全风险的控制
5.1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是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实验室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安全风
险控制的监督,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以及安全员负责安全风险控制的落实。
3
DB45/T2811—2023
5.2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从人员、仪器设备/设施、消耗品、样品、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控制生态环境监测实
验室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优先考虑消除风险(可能消除时),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即降低其可能性
和严重程度),最后再考虑应急预案。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可参照GB/T29639进行编制应急预案。具体
的风险控制的措施如下:
——制定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对风险进行控制;
——采用标志、警告、防护装备或设施等对风险进行控制;
——通过改变服务活动方、改善环境等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
——加强从业人员安全风险的防范培训与演练;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
6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清单
安全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的清单,参照附录A执行。
4
DB45/T2811—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控制
A.1人员安全风险
表A.1给出了实验室人员和外来人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别,并提供了相应风险的控制措施。
表A.1人员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序号人员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岗位人员数量不宜少于机构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总数的10%,负责实验室
实验室未设置安全岗位
1安全情况的检查,以监督和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实验室能够开展相
或安全岗位人员配备不足
适应的检验检测工作
1.实验室宜每年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并使用应急
设备,条件允许情况下宜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联合演练。参照GB39800.1配备个人
防护装备,参照GB/T23466选择护听器,参照GB/T18664选择、使用与维护呼吸防
护用品。参照AQ/T3052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制定漏电、溢水、漏气、
火灾等事故处理程序,制定触电、中毒、灼烧、抽搐、晕厥、流血、腐蚀等急救流
程并掌握急救处理措施。培训保留记录,同时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并
人员安全识别及处理能授权后方可独立进入实验室,安全培训记录表的内容参照表B.1
2
力不足2.外聘保洁人员、实习人员等临时人员及临聘人员宜经过培训并备有实验室指
定人员联系方式。培训内容参照表B.1中的相关部分,培训保留记录,同时对培训
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并授权后方可独立进入实验室
3.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参观、检查、检定、维修和维护等活动时,宜配备陪
同人员,陪同人员数量不宜少于外来人员总数的10%,外来人员较少时至少有1名
陪同人员。陪同人员告知外来人员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撤离路线,确保实验室安全和
外来人员安全
1.实验室安全岗位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委托
第三方机构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并留存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
安全人员对实验室安全
3的内容参照表B.2
监督和检查不足
2.所有人员均有义务对他人进行监督,若发现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制止,并
按实验室安全规定告知相关管理人员
1.实验室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合理安排实验人员工作任务,防止因超负荷工作引起人身安全风险
实验室人员身体不适投
43.实验人员及时向管理人员告知身体状况,当不适合从事某项检验检测工作时,
入工作
及时调离该工作岗位
4.当实验室人员剂量限值超过规定,及时调离该工作岗位
5
DB45/T2811—2023
A.2设备设施风险
表A.2给出了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别,并提供了相应风险控制的措施。
表A.2设备设施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措施
序号设备设施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
1.大型仪器由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授权使用人进行操作,并留存培训、考
核和授权记录
2.其他仪器使用前宜由仪器负责人进行相关培训,留存培训记录。首次使用
1仪器使用人员能力不足
宜在仪器负责人监督下使用
3.仪器设备配备操作规程,如配备详细操作指导书、张贴简要操作步骤等
4.定期进行仪器数据备份
1.宜对大型精密仪器配备不间断电源
2外部断电
2.大型精密仪器宜使用固定插座以降低突然断电风险
1.精密大型仪器不宜放置在顶层输水管路下方,不宜放在设置有水管的环境
中,并防止空调漏水对仪器的损坏,条件受限时宜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2.仪器设备不宜放置在抽湿机、制水机、水浴锅旁,防止漏水或潮湿引起仪
3漏水或潮湿
器设备损坏
3.仪器设备的排水管宜接入排水道中,若排入废液瓶中宜定期检查液面并及
时清理
振荡器、烘箱、马弗炉、电
1.宜标示“运行中,请远离”标识,标识包含使用人和实验室负责人的姓名
炉、电热板、萃取、油浴、水
及电话号码、使用时间段等,注明紧急处理措施
4浴、冷冻干燥、管式炉(有机
2.宜将仪器或装置安装在实验室消防系统监控的区间内
氚碳燃烧)等非大型仪器或装
3.宜安排巡察人员定期巡查
置在无人照看下长期运行
1.宜将仪器放入固定式或移动式通风橱中或对设置排风罩
仪器在运行中产生的废气、2.有机废液和废水宜分开收集,废液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刺激性气体时,
5
废液未得到有效收集废液瓶不宜敞口,宜采用吸附性瓶塞或将废液产生的废气排入通风橱或排风罩
中
根据实际情况,按需清理仪器积灰。仪器外部建议每个月清理积灰,仪器进
6仪器严重积灰
排风部位及仪器内部建议每半年清理积灰,并留存清理记录
仪器报废时,妥善处理仪器设备内部危险部件(如电子捕获检测器中的Ni63
报废仪器内部可能存在危
7放射源、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X射线光管的铍窗等),必要时与生产厂家进行确
险介质
认。仪器报废登记表中宜有对危险部件的处理记录
1.使用时,宜标示“紫外灯开启,禁止进入”的警示标识
8紫外灯的不规范使用
2.加强人员安全培训
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冰箱、冷
1.宜标示“禁止用于食品(样品除外)”的标识
9柜、电炉、烘箱、冷冻干燥机
2.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监督
或微波炉等设备中放置食品
6
DB45/T2811—2023
表A.2设备设施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措施(续)
序号设备设施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
1.在有需要的地方安装足够的固定插座,尽量减少带延长线的移动式插座和转
换器的使用
2.确保插座的使用不超过额定电流
3.软线宜卷绕并置于装置的后面,避免放在地面,避免放在可能漏水或其他
移动式插座和转换器的不
10不安全的地方
规范使用
4.所有的移动式插座和转换器宜带有开关,并有显示其带电的可视标识
5.加强安全用电知识培训
6.定期对移动式插座和转换器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破损或绝缘不良等不安
全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
气瓶柜(支架)与实验室运
11配备足够的气瓶柜(支架),规格包括但不限于40L、8L、2L、1L等
行情况不相适应
1.仪器和辅助设备在安装前宜对安装环境进行核查确认,仪器和辅助设备的
检查、使用、维修和保养参照GB/T27476.2—2014中的5.4.18、5.4.19和5.4.20
要求进行
2.仪器、插座或转换器宜远离水源,避免淋湿、浸湿,并防止冷凝水、水蒸
仪器、插座或转换器漏电或
12气等对仪器、插座或转换器的安全风险
发生火灾
3.电气设备宜定期检查,有条件的可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查,排除短路、
漏电和火灾等隐患
4.设备宜附有发生火灾或触电时采取的程序
5.建议每年进行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仪器和辅助设备发生漏水仪器和辅助设备安装前宜进行水压检查,若不能满足仪器和辅助设备的安装
13
或水管爆裂要求,建议安装减压阀或采取其他可行措施
1.实验室的通风能力参照GB50736对通风的要求
2.实验室配备局部排风设施,局部排风设施性能参照AQ/T4274的要求,若
条件限值无法达到要求时,实验人员不宜在设备运行过程进入实验室,特殊情
实验室通排风能力与实验况下必须进入实验室时,宜始终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14
室运行情况不相适应3.实验室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设施吸收/吸附要求参照GB16297,吸收液或吸
附剂宜定期更换,并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4.实验室宜定期对排风(含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功能有效性核查并留存核查
记录,记录表的内容参照表B.3
实验室宜配备安全报警系统,如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等。
气源间(柜)和试剂间(柜)实验室使用或储存惰性气体的房间宜配备氧气报警器。实验室宜定期核查报警
15的电控功能、报警系统、排风系统功能有效性并保存记录。存放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试剂柜和气
系统失效瓶柜宜连接到排风系统,验收时留存记录,并定期对排风效果进行功能有效性
核查并保存核查记录。记录表的内容参照表B.4
7
DB45/T2811—2023
表A.2设备设施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措施(续)
序号设备设施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
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首次使用前宜将酸碱缸重新放水搁置48~72小时无渗漏
后使用
2.宜放置在非人员常出入、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光线直射、离近水源的地
方的位置
3.不宜在缸内配酸碱,防止大量散热而造成酸缸变形。若在缸内配酸碱,建
16酸、碱缸的不规范使用
议间隔时间并在不同方位倒入,确保分散热量
4.宜佩戴双层手套,入酸碱缸前建议检测防酸碱手套和乳胶手套的密闭性
5.放取器皿时,蹲姿、侧脸避开缸口,放入器皿让器皿内溶液顺壁流下,防
止溅液
6.缩短缸内操作时间,缸盖及时盖好
1.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宜配置适量的紧急喷淋装置和洗眼器,不宜以普
通淋浴装置代替紧急喷淋装置。洗眼器水量水压适中(10cm~30cm),水流畅通
平稳
实验室安全冲洗装置与实2.紧急喷淋和洗眼器附近宜有使用说明或图示
17
验室运行情况不相适应3.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4.定期检查和疏通安全冲洗装置,洗眼器建议每周通水一次,紧急喷淋装置
建议每月通水一次,每次通水时间不宜少于5min,并保存核查记录,记录表的
内容参照表B.5
1.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参照GB51251的要求。实验室消防给水及
消火栓系统参照GB50974的要求
2.实验室按可能出现的火灾类型和危险等级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的配置类
型、规格、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参照GB50140的相关要求,实验室常见的着火类
型、常用的灭火器种类和灭火方法参照SL/Z390—2007表7.3.4
实验室消防设备与实验室
1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参照GB50116的要求,施工和验收参照GB50166的
运行情况不相适应
要求
4.自动喷水灭火设计参照GB50084的要求,施工及验收参照GB50261的要求
5.消防设备宜由专人维护和管理,建议每月组织1次消防设备检查,并留存
检查记录,消防设备功能失效建议及时更换
6.建议每年组织人员进行一次消防演练或培训,并保存消防演练或培训记录
8
DB45/T2811—2023
A.3消耗品安全风险
表A.3给出了消耗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别,并提供了相应风险控制的措施。从采购、验收、保
存、发放、使用、记录、保管员等方法识别。
表A.3消耗品安全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
序号消耗品安全风险风险控制的措施
1.做好“五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把锁、双本账”)
易制毒、易制爆和剧毒化学品管理
1以及放射性物品的入库、保管和2.对剧毒物质的入库量和领用量进行登记,按需领用,领用记录表的内
领用容参照表B.6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常用化学品的出、入库常用化学危险品出、入库及贮存参照GB15603的要求。
1.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参照GB39800.1、GB/T18664和GB18871
2.分装、使用完化学品后立即盖紧容器盖,防止化学品倾倒、散落和挥
发,并放回相应位置妥善保存
3.按要求稀释浓硫酸和溶解固体碱等化学品,在通风橱中操作挥发性有
机物和挥发性酸
有毒有害物品、腐蚀性物品和
34.宜配备洗眼器、喷淋装置和应急处置用品
放射性物品的存放和使用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1601-2023 六氯乙硅烷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23-04-21
- YS/T 1603.2-2023 钨基高比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铁、镍、铜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023-04-21
- YS/T 745.10-2023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铱和铑含量的测定 镍锍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23-04-21
- YS/T 745.11-2023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23-04-21
- YS/T 1603.1-2023 钨基高比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辛克宁重量法 2023-04-21
- YS/T 38.3-2023 高纯镓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2023-04-21
- YS/T 1605.1-2023 焙烧钼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钼含量的测定 钼酸铅重量法 2023-04-21
- YS/T 1602-2023 钼富集物 2023-04-21
- YS/T 1604-2023 钼酸铵化学分析方法 钼含量的测定 钼酸铅重量法 2023-04-21
- YS/T 1600-2023 碳化硅单晶中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