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JVITIA 07-2022 电动汽车事故维修救援规范
T/ZJVITIA 07-2022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ZJVITIA 07-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2-07-29
实施日期
2022-08-1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浙江省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发生抛锚、泡水、火灾、碰撞等灾害事故时的救援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救援人员对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事故应急救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384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A/T 1276 道路交通事故被困人员解救行动指南JT/T 1029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维护技术规范JT/T 891 道路车辆清障救援操作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主动式灭火 offensive attack在有人员被困或高压电池未起火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灭火战术。3.2控制式灭火 defensive attack当高压电池发生燃烧且没有人员被困时,在灭火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控制现场、稳定燃烧的处置战术。3.3电动汽车维修救援 electric vehicle maintenance Rescue对抛锚电动汽车进行现场救助的专业服务,通过适当修理使其恢复(或暂时恢复)行驶能力,或利用专业拖曳车辆等装备将其拖离至专业维修企业进行修理。4基本要求4.1警戒和评估4.1.1电动汽车出现事故时,首先需考虑通过现场观察,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标志。车主需及时申请救援。4.1.2应在事故车辆周边10 m范围设置工作区,尽可能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船只进入;在5 m范围内设置作业区,只允许负责治疗或解救被困者人员进入。4.1.3救援人员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评估,通过外部观察和仪器检测,判断事故车辆动力电池和高压电系统的受损情况以及动力电池可能引发的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后果,做好事故维修救援准备。4.1.4应持续监测易燃、有毒气体,宜实时监测事故车辆动力电池部位温度,适时调整警戒范围。4.2救援人员4.2.1救援人员应了解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结构,接受相关培训,在事故现场可做到快速切断电源和避免高压电的危险。4.2.2处置火灾事故时,救援人员应穿戴全套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呼吸防护装备。4.2.3处置碰撞事故时,救援人员应做好电绝缘防护;水域救援时应穿戴水域防护装备,对拖拽上岸后的车辆进行处置时应做好电绝缘防护,严防触电
发布历史
-
2022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杭州贵仕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宝映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檀格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朱正楠、王慧铭、叶志高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推荐标准
- DB44/T 239-2005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2005-02-24
- DB44/T 248-2005 桉树造纸木片 2005-03-14
- DB36/T 442-2005 绿色食品 赣南脐橙生产技术规程 2005-04-01
- DB44/T 237-2005 鲂鱼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2005-02-24
- DB44/T 254-2005 郁南无核黄皮 2005-05-25
- DB44/T 236-2005 鲂鱼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培育技术 2005-02-24
- DB44/T 240-2005 罗氏沼虾冬季饲养技术规范 2005-02-24
- DB44/T 235-2005 鲂鱼养殖技术规范 亲鱼 2005-02-24
- DB44/T 232-2005 青石斑鱼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培育技术 2005-02-24
- DB44/T 234-2005 青石斑鱼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饲养技术 200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