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1/T 0024-2022 传统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1501/T 0024-2022 DB1501/T 0024-2022 Traditional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01/T 0024-2022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02
实施日期
2022-09-02
发布单位/组织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24—2022

传统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inspectionoflightingprotectionsystemintraditional

building

2022-08-02发布2022-09-02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00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呼和浩特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师、马召伟、王海平、阿木尔萨那、王丹萍、李轩、张岚晶、耿奇峰、朝鲁、

张克文、贺雪峰。

I

DB1501/T0024—2022

传统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传统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检测要求及程序、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传统建筑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古建筑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1017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

GB/T51330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2010、GB/T51330—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统建筑traditionalbuilding

在外观造型、结构和装饰特征、材料使用以及营造做法等方面,具有传承性、普遍性和演进性的建

筑。

[来源:GB/T51330—2019,2.0.1]

3.2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2010,2.0.5]

3.3

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50057—2010,2.0.8]

3.4

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来源:GB50057—2010,2.0.9]

3.5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1

DB1501/T0024—2022

[来源:GB50057—2010,2.0.10]

3.6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来源:GB50057—2010,2.0.19]

3.7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来源:GB50057—2010,2.0.29]

4检测要求及程序

4.1基本要求

4.1.1资质与人员要求

4.1.1.1检测单位应具备由气象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一级传统建筑的检测活动需甲级资质单位

实施,二级传统建筑的检测活动需乙级资质以上单位实施。

4.1.1.2检测过程应至少由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4.1.2作业环境要求

4.1.2.1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宜在每年4月中旬至10月下旬的非雨天进行。

4.1.2.2登高检测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时,应遵守相应高处作业安全的规定。

4.1.3测量仪器要求

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完好、可靠,并经法定计量认证机构检定或校准在有效期内。

4.2检测周期

传统建筑检测间隔时间为 12 个月。

4.3检测程序

4.3.1首次检测应查阅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资料,了解检测目标的防雷装置基本情况。

4.3.2非首次检测时,应查阅最近一次的检测记录,了解防雷装置运行情况。

4.3.3制定检测方案时应考虑建筑的结构、布局等,减少检测对建筑及人员的影响。

4.3.4检测完成后应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应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给出检测数据的评定结论。

5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如下:

a)传统建筑的分级;

b)接闪器;

c)引下线;

d)接地装置;

2

DB1501/T0024—2022

e)等电位连接;

f)电涌保护器。

6检测要求和方法

6.1传统建筑的分类

传统建筑防雷应根据其价值、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等划分为第一级、第二级两个级别。分

类方法应符合GB51017的规定。当建筑中各单体建筑的防雷级别不同时,应按单体建筑中的最高防雷级

别确定建筑群的防雷级别。

6.2接闪器

6.2.1要求

6.2.1.1接闪器的布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可采用接闪带、接闪网、接闪杆、架空接闪线中的任一

种或组合形式作为接闪器,接闪器的类型应与建筑相协调。

表1各级传统建筑接闪器的布置要求

单位为米

传统建筑分级滚球半径接闪网网格尺寸

第一级防雷传统建筑45≤10×10或≤12×8

第二级防雷传统建筑60≤20×20或≤24×16

6.2.1.2接闪器的材料规格、结构、最小截面积和安装方式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

6.2.1.3安装在传统建筑顶的大尺寸金属物应就近与接闪器相连接。

6.2.1.4传统建筑屋顶上的铁刹、金属链、宝顶和金属屋面等金属导体,其材质和规格符合GB50057

规定时,可作为接闪器。

6.2.1.5传统建筑侧击雷保护措施应符合表2要求。

6.2.1.6对于高度大于60m的传统建筑,其高度的80%以上且超过60m的部位应按屋顶进行防雷保

护。  

表2各级传统建筑防侧击雷保护要求

单位为米

传统建筑分级起始高度滚球半径要求

第一级防雷传统建筑4545对水平突出建筑外墙或塔身的屋檐、垂檐、飞檐、翼角、

挑檐等部位,当使用相应半径的滚球从屋面接闪带外向地

第二级防雷传统建筑6060面垂直下降过程中接触到的,应采收相应的防雷措施。

6.2.2检测

6.2.2.1首次检测,应检查接闪器的安装和敷设方式,并检查屋面金属构件和较大金属物体的情况。

6.2.2.2计算建筑是否处于防直击雷装置保护范围内,是否能对突出屋顶的非导体饰物等装置进行有

效保护。保护范围可采用滚球法和网格法确定,并符合GB51017的规定。

3

DB1501/T0024—2022

6.2.2.3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最小截面积、是否满足6.2.1.2的规定。

6.2.2.4检查接闪器及其固定支架是否符合GB/T21431的规定。

6.2.2.5检查接闪器位置及高度,其水平导体距屋顶高度不宜小于0.15m,垂脊、戗脊的接闪带端头

处应向上翘起并向外伸延不小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