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791-2018 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
DB12/T 791-2018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Red Tourism Scenic Spots (Poi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6月
-
202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天津市旅游培训中心、天津市旅游局产业发展处、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
- 起草人:
- 刘桂明、何永忠、周巍、段建斌、林琳、张彩莲、冀建勇、卢政营、苏立、孙旭、冯伟、姜兆一、张腾腾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791—2018
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
Assessmentcriterionforrevolutionarytourismattraction
2018-06-07发布2018-07-08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791—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及标志......................................................1
4.1等级划分依据..................................................................2
4.2红色旅游景区(点)符号标志....................................................2
5等级评定前提条件..................................................................2
5.1历史条件......................................................................2
5.2基本原则......................................................................2
6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评定........................................................2
6.1A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2
6.2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5
6.3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7
6.4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10
6.5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12
7评定标准.........................................................................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评分表...........................15
I
DB12/T79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旅游培训中心、天津市旅游局产业发展处、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
教育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明、何永忠、周巍、段建斌、林琳、张彩莲、冀建勇、卢政营、苏立、孙
旭、冯伟、姜兆一、张腾腾。
II
DB12/T791—2018
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津市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面向游客开放的红色旅游景区(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71-2010导游服务规范
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
GB/T18973-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6356-2010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2730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31384-2015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LB/T055-2016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红色旅游revolutionarytourism
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遗存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
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主题性参观游览活动。
3.2
红色旅游资源revolutionarytourismresource
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的中国近现代革命
历史过程、革命精神及其表现载体。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所在地旧址,重要历史人物的故居、
旧居和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革命烈士、事变发生地或基地,各类纪念物馆,革命历
史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3.3
红色旅游景区(点)revolutionarytourismattraction
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或核心,拥有一定的地域面积,并具有参观、游览、教育等主要功能,配备
相应的服务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基本境域或独立管理区。
4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及标志
1
DB12/T791—2018
4.1等级划分依据
本标准从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基础设施、游览服务、配套服务、管理服务五个方面进行考量,把
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评定划分为五类,等级越高,表示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点)的质量与服务水
平越高、文化主题越突出、创新创意越领先、综合带动等方面功能越强。
4.2红色旅游景区(点)符号标志
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用A级表示,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AAA级、AAAA级、AAAAA
级红色旅游景区(点)。AAA级及以下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由天津市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并
报备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AAAA级和A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由天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
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等级标牌应挂在景区入口的显著位置,且由天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
一制作。
5等级评定前提条件
5.1历史条件
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应符合相应的历史条件:
——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1840年-1921年),反映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
要标志地及其表现载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期间(1921年-1949年),反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主,
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标志地及其表现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1949年-1978年),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要标志地及其表现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2012年),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标志地及其表现载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2012年至今),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
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地及其表现载体。
5.2基本原则
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点)应具备五大基本原则:
——教育性;
——原真性;
——服务性;
——开放性;
——智慧性。
6红色旅游景区(点)等级评定
6.1A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
6.1.1综合效益
6.1.1.1社会效益
2
DB12/T791—2018
6.1.1.1.1遗址遗迹、景观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等标志性建筑,红色文化内涵深厚;红色历史文化
遗存反映重大事件或纪念关键人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保护范围明确;红色文化主题内容清晰,历
史事件串接完整。
6.1.1.1.2对故居、旧居、革命活动地等旧址类文物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等保护到位,原貌修
缮完好;有完整的修缮计划;严格控制新建建筑。
6.1.1.1.3定期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注重红色旅游精神文明的传承。
6.1.1.2文化效益
6.1.1.2.1红色旅游景区(点)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开展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红
色教育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效果明显。
6.1.1.2.2红色旅游景区(点)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入;进行红色文化产品延伸创新研发,在市场
上已具备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6.1.1.3环境效益
6.1.1.3.1环境整洁,生态植被覆盖与景区(点)环境相适宜,具有景观层次效果。
6.1.1.3.2红色旅游景区(点)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资金;景区(点)内环境治理已形成合理的
制度体系。
6.1.1.4经济效益
6.1.1.4.1红色旅游景区(点)经济收入方式多元化,如:财政拨款、门票收入、文创收入、餐饮收
入等,对周围区域经济总体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6.1.1.4.2能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程度上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6.1.2基础设施
6.1.2.1游览通道
6.1.2.1.1景区(点)可进入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具有二级及以上公路或具有旅游专线
交通工具。
6.1.2.1.2内部设有景观游线,呈现环形、立体化游线设计;游览线路主题明确;道路游线设计富有
节奏和韵律,具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6.1.2.2停车场
有与景区(点)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管理完善,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
坚实、绿化美观;标志规范、醒目、美观。
6.1.2.3厕所服务
厕所男女分设,150平方米以上,男女厕位比例4:6;厕所外观新颖,有特点,与周边环境和建筑
相协调;厕内环境舒适,环境美化好,标识规范,安装醒目;提供有净手设备和干手设备;有按男女分
设的专职保洁员,统一着装;提供第三卫生间,设施齐全。
6.1.2.4导览标识系统
6.1.2.4.1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导览标识系统设施配备齐全,具有全
景区导览图、各分景区标示、简介等。
3
DB12/T791—2018
6.1.2.4.2导览标识系统配有3种以上语言文字介绍;配备智能语音导览系统。
6.1.2.5接待服务
6.1.2.5.1拥有规模适宜的游客中心,具有设计风格,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等服务;具有5种以上
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宣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等。
6.1.2.5.2景区(点)内无线网络覆盖完全,通信顺畅;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如:电子监测、电子
票务、智能门禁等自助服务终端。
6.1.2.5.3景区(点)分设室内、外休息场所,全部开放,规模适宜;室内休息场所提供相关物品保
管服务;无障碍设施设备齐全,无损坏现象,能够满足高峰期特殊游客旅游服务需求。
6.1.3游览服务
6.1.3.1展陈游览
6.1.3.1.1展陈内容价值高、数量多、种类多样,史实清晰,表现方式多样,教育性强。
6.1.3.1.2展陈品完全按照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影响等逻辑关系设置陈列;展品具有丰
富的主题性,有创意,展品内容定期维护、调整和创新。
6.1.3.2体验游览
6.1.3.2.1景区(点)的体验游览项目能够还原真实历史,种类丰富,体验游览或活动项目不少于15
项;情景代入感强;融合现代创意设计理念。
6.1.3.2.2景区(点)是鲜明主题特色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具有系统的研学考察项目和活动。
6.1.3.3游览解说
6.1.3.3.1景区(点)各展陈品、建筑设施、遗址遗迹等处均有智慧解说系统;讲解形式注重将导游
讲解与现代化多媒体相结合。
6.1.3.3.2解说词内容真实、尊重历史、观点鲜明、表达严密;讲解语种非常丰富,能够提供中文、
外语、少数民俗语言、方言或哑语讲解。
6.1.3.3.3有专职讲解人员;专业性非常强、服饰统一、服务态度非常好;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先
进人物、老党员等开展专题讲解,讲解效果非常好。
6.1.4配套服务
6.1.4.1餐饮服务
景区(点)内提供的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宜,能满足高峰期游客就餐需求;服务
人员使用规范服务用语,统一着装;餐饮设施环境符合红色旅游整体氛围;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可提
供5种以上与红色旅游文化相适宜的菜点。
6.1.4.2购物服务
6.1.4.2.1景区(点)内拥有购物场所,规模适宜,与景区环境相称;旅游商品购买渠道多元化,有
线上线下双重购买渠道,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银联卡等。
6.1.4.2.2纪念品有景区(点)特色标志,有文化寓意;种类丰富;注重创新性开发,具有纪念价值。
6.1.5管理服务
6.1.5.1行政管理
4
DB12/T791—2018
景区(点)拥有健全的服务规范与管理办法;工作人员数量适宜,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执行力
非常强。
6.1.5.2投诉管理
设立投诉受理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游客中心处宣传资料、网站、门票等上
面均有公布监督投诉电话;景区(点)投诉处理机构建有档案分类,定期分析投诉意见,能够及时有效
地解决游客投诉问题;及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举措。
6.1.5.3卫生安全
6.1.5.3.1参与性项目具有切实有效的防范及安全措施;参观游览场所卫生设施能够满足游客需求,
管理制度健全、内容详细。
6.1.5.3.2景区(点)配有完善的监控系统以及警报设备;配有专职人员监管,岗位职责明确,定期
开展安全检查;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6.1.5.4防灾应急
6.1.5.4.1拥有防灾应急管理制度;设有多条逃生通道,并且保持通畅;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和应急管
理培训;定期进行各类防灾演习。
6.1.5.4.2景区(点)设有专业应急管理人员;防灾应急设备齐全,且按规定放置;设有医务室,并
配备急救箱、急救担架等设施。
6.2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
6.2.1综合效益
6.2.1.1社会效益
6.2.1.1.1遗址遗迹、景观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等建筑红色文化内涵深厚;红色历史文化遗存具有
很高的保护价值,保护范围明确;红色文化主题内容清晰。
6.2.1.1.2对故居、旧居、革命活动地等旧址类文物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等保护到位,有相应
的修缮计划。
6.2.1.1.3会不定期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注重红色旅游精神文明的传承。
6.2.1.2文化效益
6.2.1.2.1红色旅游景区(点)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点)强调开展革命传统和革命精
神教育;红色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灵活,教育效果明显。
6.2.1.2.2红色旅游景区(点)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入;注重红色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
6.2.1.3环境效益
6.2.1.3.1环境整洁,生态植被覆盖率较高,层次错落分布。
6.2.1.3.2红色旅游景区(点)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资金;景区(点)内环境治理已形成合理的
制度体系。
6.2.1.4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景区(点)经济收入方式多元化,如:财政拨款、门票收入、文创收入、餐饮收入等,能
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
5
DB12/T791—2018
6.2.2基础设施
6.2.2.1游览通道
6.2.2.1.1景区(点)可进入性良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具有三级公路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
工具。
6.2.2.1.2内部设有景观游线,多呈直线型、部分设有环形线路,游览线路主题明确;游线设计符合
景区(点)整体氛围,风格独特。
6.2.2.2停车场
有与景区(点)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管理完善,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
坚实、绿化美观;标志规范、醒目。
6.2.2.3厕所服务
厕所男女分设,100平方米以上,男女厕位比例4:6;厕所外观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具有观赏价值;
厕内环境有鲜花或盆景等装饰,标识规范;洁手设备充足有效,有专职保洁员,统一着装;提供第三卫
生间。
6.2.2.4导览标识系统
6.2.2.4.1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导览标识系统设施配备完备,具有全
景区导览图、各分景区标示、简介等。
6.2.2.4.2导览标识系统配有中英文介绍;配备智能语音导览系统。
6.2.2.5接待服务
6.2.2.5.1拥有规模适宜的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全面咨询、讲解等服务;具有4种以上的公共信息
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宣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等。
6.2.2.5.2景区(点)内无线网络局部覆盖,通信良好;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游客中心设有自助服
务终端。
6.2.2.5.3景区(点)分设室内、外休息场所,规模适宜;室内休息场所提供相关物品保管服务;无
障碍设施设备完备,无损坏现象,能够满足日常特殊游客旅游服务需求。
6.2.3游览服务
6.2.3.1展陈游览
6.2.3.1.1展陈内容价值较高、数量较多,史实清晰,表现方式多样,教育性强。
6.2.3.1.2展陈品按照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影响等逻辑关系设置陈列;展品具有鲜明的
主题性,展品内容定期维护、调整。
6.2.3.2体验游览
6.2.3.2.1景区(点)的体验游览项目能够还原真实历史,种类丰富,体验游览或活动项目不少于10
项;情景代入感和设计感较强。
6.2.3.2.2景区(点)是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6.2.3.3游览解说
6
DB12/T791—2018
6.2.3.3.1重要景区(点)各展陈品、建筑设施、遗址遗迹等处有智慧解说系统;讲解形式注重导游
讲解、文字解说与现代化多媒体相结合。
6.2.3.3.2解说词内容真实、尊重历史、观点鲜明、表达严密;讲解语种能够提供中文、英文、方言
或哑语讲解。
6.2.4配套服务
6.2.4.1餐饮服务
景区(点)内提供的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宜;餐厅采光通风良好,室内装修具有
设计风格;可提供3种以上与红色旅游文化相适宜的菜点。
6.2.4.2购物服务
6.2.4.2.1景区(点)内拥有购物场所,与景区环境相称;旅游商品购买渠道多元化,有线上线下双
重购买渠道。
6.2.4.2.2纪念品有景区(点)特色标志;种类比较丰富;有创新特色,具有纪念价值。
6.2.5管理服务
6.2.5.1行政管理
景区(点)拥有相对健全的服务规范与管理办法;人员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
6.2.5.2投诉管理
设立投诉受理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有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游客中心处宣传资料、网站、门票
等上面均有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建有档案分类,定期分析投诉意见,及时有效解决游客投诉问题。
6.2.5.3卫生安全
6.2.5.3.1参与性项目具有切实有效的防范及安全措施;参观游览场所卫生设施能够满足游客需求,
管理制度健全、内容详细。
6.2.5.3.2景区(点)配有完善的监控系统以及警报设备;配有专职人员监管,岗位职责明确,定期
开展安全检查;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6.2.5.4防灾应急
6.2.5.4.1拥有防灾应急管理制度;设有多条逃生通道,并且保持通畅;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和应急管
理培训;定期进行各类防灾演习。
6.2.5.4.2景区(点)设有专业应急管理人员;防灾应急设备齐全,且按规定放置;设有医务室,并
配备急救箱、急救担架等设施。
6.3AA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
6.3.1综合效益
6.3.1.1社会效益
6.3.1.1.1遗址遗迹、景观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等建筑具有显著的红色文化特征;红色历史文化遗
存具有一定的主题。
6.3.1.1.2对故居、旧居、革命活动地等旧址类文物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等保护到位。
7
DB12/T791—2018
6.3.1.1.3注重红色旅游精神文明传承。
6.3.1.2文化效益
6.3.1.2.1红色旅游景区(点)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3.1.2.2红色旅游景区(点)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6.3.1.3环境效益
6.3.1.3.1环境整洁,有生态植被覆盖;建筑、配套设施等方面建设采用生态环保材料。
6.3.1.3.2红色旅游景区(点)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持;有针对景区(点)内环境的保护制度。
6.3.1.4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景区(点)收入来源相对单一,有一定的区域经济带动性。
6.3.2基础设施
6.3.2.1游览通道
6.3.2.1.1景区(点)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
6.3.2.1.2内部设有景观游线,具有层次感;道路游线设计符合景区(点)整体氛围,布局合理。
6.3.2.2停车场
有与景区(点)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
醒目。
6.3.2.3厕所服务
厕所男女分设,60平方米以上,男女厕位比例5:5;厕所外观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提供洁手
设备,有保洁员,厕内设备和环境整洁、无味;有第三卫生间。
6.3.2.4导览标识系统
6.3.2.4.1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必要的导览标识系统设施配备完备,
具有景区标示、简介等。
6.3.2.4.2导览标识系统配有中文介绍。
6.3.2.5接待服务
6.3.2.5.1有咨询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等服务;具有3种以上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科普读
物、宣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等。
6.3.2.5.2景区(点)内有无线网络,通信正常;引入自助服务终端。
6.3.2.5.3景区(点)分设室内、外休息场所,规模适宜;有无障碍设施设备。
6.3.3游览服务
6.3.3.1展陈游览
6.3.3.1.1展陈内容相对丰富;史实明确,有主题性,有教育意义。
6.3.3.1.2展陈品按照相应的主题逻辑关系设置陈列;内容会定期维护、调整。
8
DB12/T79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CRJ 001-1996 工业锅炉多管旋风除尘器 1996-06-27
- HB 0-19-1974 开口弯边 1975-12-01
- QJ 868.1-1984 塑料挤压模具 矩形塑料压模 1984-09-05
- SJ/T 9550.23-1993 航天用锌银蓄电池质量分等标准 1993-09-03
- HG/T 3221-1987 搪玻璃层耐磨损性试验方法 1987-07-01
- QJ 1642.9-1989 24°导管连接件 24°旋入管接头 1989-01-13
- SJ 3036.4-1988 组合冲模 定位钉 1988-03-28
- DL/T 661-1999 热量计氧弹安全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1999-08-02
- QJ 1383.10-1988 厢式车辆通用件 窗锁机构 1988-02-21
- SJ/T 9560.24-1993 大中型非密封固体继电器质量分等标准 199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