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350-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GB/T 30350-2013 Television audience measurement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的提供者(即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或机构),样本户,以及包括电视节目播出机构、节目供应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介购买公司、政府相关机构、设备制造商和学术研究机构等在内的数据使用者。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中国广告协会
- 起草人:
- 张莉、冯卫、虢亚冰、柯惠新、郑维东、杜国清、徐立军、朱涛、王旭波、丁俊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00.20
A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350—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Televisionaudiencemeasurementguidelines
2013-12-31发布2014-07-01实施
GB/T30350—2013
目次
,、/d•、-T
刖BI
引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样本抽取3
6数据采集7
7数据处理10
8数据报告11
9质量管理12
10样本合作13
11数据使用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视收视率分析常用指标及通用电视收视率计算规则16
GB/T30350—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央视-索
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中国广告
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莉、冯卫、虢亚冰、柯惠新、郑维东、杜国清、徐立军、朱涛、王旭波、丁俊杰.
T
GB/T30350—2013
引
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在我国电视媒体及相关行业的经营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电视收
视率调查按照科学、规范的流程开展,保障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透明、安全和准碓,需要对电视收视
率调査进行标准化。
本标准起草中参照了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BroadcastingUnion和欧洲受众研究组织(GEAR
共同发布的《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MGlobalGuidelinesforTelevisionAudienceMeasurement,和中
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组织制定的《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试行)》。
本标准规定的电视收视率调杳的流程都是经过核杳和使用的,可以为调杳研究公司提供指导,使他
们能以统一和透明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研究数据和服务。同时,本标准的目的还在于推动电视收视率调
查数据的正确使用,有效保障数据使用者、被调查者(样本户)和调查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中国
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标准倡导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以提高电视收视率调查技术、方
法和解决方案对新媒体环境下多终端收视行为的监测和报告能力。本标准的应用目前仅限于传统电视
收视率调查,在新的调查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发展成熟并在行业中获得广泛认可时,本标准将适时对
相关内容做出修订。
本标准的另一目的和目标是把GB/T26315、GB/T26316中的质量要求应用于电视收视率调查。
本标准旨在补充和配合使用GB/T26315.GB/T26316标准。
n
GB/T30350—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抽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报告、数据使用和配合调查全部
过程的基本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的提供者(即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或机构),样本户,以及包括电
视节目播出机构、节目供应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介购买公司、政府相关机构、设备制造商和学术
研究机构等在内的数据使用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6315—2010市场、民意和社会凋查术语
GB/T26316—2010市场、民意和社会凋查服务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6315—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6315—201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电视收视市场TVviewingmarket
电视频道和它的观众共同组成的市场。
注:本标准中“电视”是指在电视机终端上收看的,采用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或者IPTV信号传输的电视。
在电脑、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终端上收看视频内容,由于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调査方法,暂不列入本标准规定
范畴。
3.2
电视收视率TVrating
电视收视市场的总体观众中,收看某频道或其节目的个人所占的比例。
3.3
电视家庭户televisionhousehold
任何拥有可收看的电视机的家庭,不包括集体户。
3.4
总体population;universe
由所关注的全部个体组成的集合。
[GB/T26315—2010,定义5.2.1]
3.5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的抽样单元构成的集合。
ZGB/T26315—2010,定义5.2.6]
1
GB/T30350—2013
3.6
固定样组panel
从总体中采用一定方法抽取的,在一定时间段内连续提供调查情况记录的被调查者群体。
注:特定的电视市场及其固定样组通常称为收视率调查网。
3.7
样本户samplehousehold
从总体中抽取的、用于进行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电视家庭户。
4总则
4.1透明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所有数据使用者公开调查方法及流程。
必要时,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可向第三方技术咨询机构(如由相关行业专家和
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寻求支持,以保证持续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必要时,使用者和第三方中立机构组成审核小组,依据本标准对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进行
审核。
4.2适用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在设计上应覆盖全国或者需要调查的目标区域,尽可能满足各个数据使用者
不同层次的需要。
4.3有效性与可靠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方法应经过试验和验证,并通过评审。评审小组应由电视收视率调查提供者、使用
者和第三方中立机构组成。
电视收视率调查方法应能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中“有效”是指电视收视率调查系统
能够达到它的测量目的;“可靠”是指电视收视率调查系统多次单独调查的结果能够得出基本一致的
结论。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确保提高应答率,以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
4.4公正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在电视收视率调查过程中应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得因资本关系、
价格关系或其他社会关系,影响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性。
4.5安全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遵循知情和自愿原则;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内容应符合社会伦理,避免所采集的信
息产生误导或者其他可能的伤害。
4.6职业操守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拒绝不诚实、低于行业最低运作标准的调查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不主动以任何形式收集、获取及公开其他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
拥有的附有版权声明或以其他保密制度加以限制交流的信息。
2
GB/T30350—2013
5样本抽取
5.1调查总体界定
5.1.1一般性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的界定,应考虑三方面要素:
——目标区域;
——电视家庭人口;
——年龄下限。
5.1.2目标区域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对所要开展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目标区域进行明确界定。
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目标区域可依据行政区划进行界定,例如全国、省或地区;也可根据数据使用需
求,界定为具有某种特征的类型区域市场,如城市和乡村收视市场,或者覆盖多个行政区划的跨区域市
场,如31个省会和直辖市市场。
5.1.3电视家庭人口
由于电视收视率调查为连续性调查,要求被调查者保持收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电视收视率调查的
样本宜为拥有可收看电视机的常住家庭户人口;没有电视机的家庭户人口、集体宿舍居住人口,以及流
动人口通常被排除在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之外。
5.1.4年龄下限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对其样本户个体成员设定有自主选择收视行为能力的年龄下限。
电视收视率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年龄下限通常设置为4岁及以上人群。
5.2基础研究
5.2.1目的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
—识別调查总体最新的人口及家庭特征,以及包括电视设备拥有、电视频道覆盖和电视信号接受
方式等在内的与电视收视相关的信息;
——为抽取固定样组提供抽样框;
——为固定样组配额的确定及样本轮换提供依据。
5.2.2执行周期
每个电视收视率调查网均应在保证信息及时更新的前提下,确定基础研究的执行周期。
基础研究宜每年一次,并在每年的同一时间执行或在连续滚动的基础上执行,以保证相关总体信息
得以及时更新。
对于电视收视市场结构相对稳定的中小型城市调查网络,其基础研究可每两年执行一次。
5.2.3样本量
固定样组初建时,基础研究的样本量宜为固定样组样本量的10倍左右;其后年度基础研究的样本
量可减至固定样组样本量的3倍或以上。
3
GB/T30350—2013
5.2.4调查内容
基础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正在使用电视机的数量以及摆放位置;
——电视机设备技术情况,如:电视机类型、声音效果、图像效果、荧屏尺寸等;
——电视收视习惯及收视程度;
—遥控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单向或双向)、录像机、电视游戏机、影碟机以及任何其他与电视机相
接的设备拥有情况;
——所有能接收到的国内外的电视频道;
—电视信号接收状态,如:室内外地面电视接收天线、有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或者IPTV信
号)、碟型卫星天线等;
—家庭电话和个人电脑拥有情况,及互联网接入状况;
——其他主要家庭耐用品拥有情况;
—具体的家庭和个人人口信息资料,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和收入水
平等。
5.2.5调查方式
基础研究的部分关键调查内容应由访问员亲自核实,宜采用入户面访的方式,不建议使用电话访问
或其他调查方式。
5.2.6应答率
5.2.6.1应答率宜采用公式(1)计算:
SV
RSX100%(1)
SV+QR+aXUQ
式中:
RS——应答率
SV——成功访问户数;
QR——符合要求但拒绝访问户数;
a——分摊系数(根据已接触的家庭户中符合与不符合户数比例估算获得);
UQ—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无访问户数。
5.2.6.2基础研究应确保获得高的应答率,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数据的符合性。
5.3样本户抽取
5.3.1一般性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为严格的概率抽样,以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抽样设计应具有高的抽样效率,即在相同的样本量条件下,采取措施降低抽样误差、提高调查精度;
抽样方案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调查的实施。
5.3.2抽样框
5.3.2.1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尽可能确保抽样框的完备性和高质量,即:
——抽样框应尽可能完整覆盖所有调查对象;
-抽样框所提供的信息应尽可能准确;抽样框信息如果存在缺失,应寻求其他方法补充,并对抽
样框信息缺失带来的影响做出统计评估和处理;
4
GB/T30350—2013
——抽样框所提供的应该是最新的信息,不宜超过两年。
5.322电视收视率调查抽样框的确定应使用最新出版的、权威的、高质量的数据资料。例如由各级政
府系统或其他公立机构所提供的人口统计资料。
5.3.3抽样方法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采用概率抽样。
电视收视率调查宜采用多阶段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复合概率抽样方
法。对于以全国或全省为目标区域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或在其他总体内部收视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还应
当结合分层抽样方法,根据与收视水平相关的指标先对总体进行分层。
5.3.4不符合样本
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应排除如下可能存在的不符合样本:
——媒介及广告从业人员和媒介调研从业人员;
——在家庭户中平均每周居住3晚及以下的家庭成员;
——已经接受非同一家机构或个人委托提供收视信息的样本户。
5.3.5抽样方案
电视收视率提供者应设计抽样方案,并将抽样方案文件化。新设计的抽样方案和根据电视收视率
基础调查结果修改的抽样方案应提交评审,并保持记录。抽样方案的评审活动应有电视收视率使用者
和抽样调查统计的技术专家参加,应评审抽样方案的科学性、符合性、适宜性以及可操作性。
5.3.6抽样执行
电视收视率服务提供者的抽样执行应有完整的质量记录文件,整个抽样过程应接受审核。
5.4固定样组
5.4.1样本户选择
5.4.1.1固定样组样本户应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采用可靠的概率样本设计,确保样本随机地来自于
总体。
5.4.1.2同时,固定样组样本户选择还应进一步综合考虑配额控制调整,保证样本组的一些关键特征变
量与总体分布保持一致。
5.4.1.3固定样组样本应是所选择的人口和家庭户总体的代表性样本,而不能存在不符合抽样设计的
人为偏差。
5.4.2固定样组控制
5.4.2.1固定样组控制可有效弥补固定样组设计所带来的误差。通过对固定样组样本户信息的收集,
可建立最初固定样组的选择指标,也可获得固定样组轮换的控制指标。
5.4.2.2应根据不同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指标。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与收视水平高度关联的、
已知的一些总体分布特征;此外,控制指标还应包括一些常用的基本人口变量。
5.4.2.3固定样组控制指标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成员的数量;
——家里有无小孩;
——家里电视机的台数;
5
GB/T30350—2013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或某一特征人员的年龄;
——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例如:城乡、职业等);
——少数民族社区及其分布情况;
方;
—电视信号接收方式,通过有线(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卫星或者一般室内外天线。
5.4.2.4用于估计控制指标的原始数据应来自人口普查数据、较大规模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基础研究
数据。
5.4.3固定样组样本量
5.4.3.1固定样组样本量主要由电视收视率凋查所要求的精确度决定;此外,还应考虑调查总体中个体
的差异程度,对总体中子群体的分析需求,被调查的频道数量及渗透率,所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所投入
的资金、人丿J和时间等因索,据此:
个全国标准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6000户;
—个省级标准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600户;
•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地市级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300户;
—个中等规模以下地市级及县级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100户;
——样本量少于100户的独立电视收视率调查网不应用于商业用途。
注:本标准中有关固定样组规模的规定系针对现阶段市场通行的收视率调查的规定;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和
普及,采用冋路数据等新技术进行的大样本收视率调查,其固定样组规模需另行界定。
5.4.3.2根据市场发展程度和市场需要,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在与服务使用者协商的前提下,
不断追求扩大样本量。
5.4.3.3在跨区域电视收视率调查(如全国标准网和省级调查网)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B/T 4993-2022 炭素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方法 2022-09-30
- YB/T 4992-2022 焦化高软化点煤沥青 软化点的测定 冷压环球法 2022-09-30
- YB/T 6022-2022 热轧钢带横向板廓特征判定方法 2022-09-30
- YB/T 6021-2022 钢带翘曲检测方法 2022-09-30
- YB/T 6025-2022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双相不锈钢热轧钢板 2022-09-30
- YB/T 6023-2022 刹车盘用不锈钢热轧钢板及钢带 2022-09-30
- YB/T 6020-2022 钢卷轮廓检测方法 2022-09-30
- YB/T 6019-2022 模具钢超声检测方法 2022-09-30
- YB/T 4994-2022 炭素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22-09-30
- YB/T 4996-2022 索氏体化热处理碳素钢丝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