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110-2023 在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性能评估规范
DB35/T 2110-2023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福建)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魏志立、马达、刘震、李爱民、郑其荣、刘伟、张新池、王强、张煌辉、张杰梁、牟琳、李海洋、黄中。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120
CCST47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10—2023
在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性能评估规范
Performanceevaluationspecificationforin-usepowerbatteriesofnewenergy
vehicles
2023-06-19发布2023-09-1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211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2
5检测条件及记录.....................................................................3
6检测方法...........................................................................4
附录A(资料性)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记录表..............................................10
附录B(资料性)动力电池系统评估报告................................................11
I
DB35/T21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时代星云
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福
建分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福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志立、马达、刘震、李爱民、郑其荣、刘伟、张新池、王强、张煌辉、
张杰梁、牟琳、李海洋、黄中。
II
DB35/T2110—2023
在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性能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用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以下简称“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要求、检测
条件及记录、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不拆解、不改变控制策略条件下的检测,其它类型电池系统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3465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GB/T3866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8487.1、GB/T19596、GB/T20234.1—2015、GB/T27930、GB/T31467.1—2015、GB/T34658
和GB/T386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3.2
在用电动汽车in-useelectricvehicle
已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
3.3
动力电池系统powerbatterysystem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蓄电池包及相应附件(管理系统、高压电路、低压电路、热管理设备以及机械总
成等)构成的能量存储装置。
3.4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
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荷电状态等),可以为蓄电池提供通信、安全、电芯均衡及管理
控制,并提供与应用设备通信接口的系统。
1
DB35/T2110—2023
3.5
实际初始充电可用容量availableinitialchargingcapacity
电动汽车新车下线首次通过充电可用容量检测常规测试法(6.3.1.1)获得的动力电池系统容量。
3.6
实际初始放电可用容量availableinitialdischargingcapacity
电动汽车新车下线首次通过放电可用容量检测(6.3.2)获得的动力电池系统容量。
3.7
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availablechargingcapacityretentionrate
通过充电可用容量检测(6.3.1)获得的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Ah)与实际初始充电可用容量的
百分比值。
3.8
放电可用容量保持率availabledischargingcapacityretentionrate
通过放电可用容量检测(6.3.2)获得的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Ah)与实际初始放电可用容量的
百分比值。
3.9
直流内阻directcurrentresistance;DCR
电池系统在工作时,直流电流流过动力电池系统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3.10
直流内阻增长率directcurrentresistancegrowthrate
动力电池系统当前直流内阻(DCRt)与初始直流内阻(DCR0)之差,与初始直流内阻(DCR0)的百
分比值。
注:初始直流内阻为电动汽车新车下线首次测试值。
4技术要求
4.1气味及外观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气味及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刺激性气味及液体残留痕迹;
b)铭牌、安全警示标识清晰可见,无破损;
c)未见明显变形及锈蚀,螺栓无缺失、无松动、无螺纹露出;
d)高/低压线束金属部分无裸露,无明显破损;
e)连接器无明显破损、松脱,如有锁扣,锁扣应正常在位并可靠锁定。
4.2电池系统要求
4.2.1绝缘性能
按照6.5的方法进行测试,动力电池系统与车身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Ω/V。
4.2.2绝缘保护功能
若被检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与车身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小于100Ω/V,则动力电池系统应启
动绝缘故障保护。绝缘保护功能按照6.6的方法进行测试,BMS应记录绝缘故障告警信息。
2
DB35/T2110—2023
4.2.3热状态检测
按照6.7的方法进行测试,乘用车电池系统最大温差不超过5℃,商用车电池系统最大温差不超过
8℃。
4.3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4.3.1基本要求
BMS应符合GB/T38661的规定,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的规定。
BMS宜具备以下功能:
a)允许动力电池系统通过传导式充电口对测试设备放电;
b)开放GB/T27930中规定的电池技术参数的可选项;
c)上传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启动和关闭状态。
4.3.2测量误差要求
BMS最大测量误差应符合:
a)SOC估算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5%;
b)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2%(10A以下±0.2A);
c)总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1%。
5检测条件及记录
5.1环境要求
检测环境条件应满足:
a)环境温度为25℃±10℃;
b)相对湿度为45%~95%;
c)大气压力范围为86kPa~106kPa。
5.2气味及外观检查条件
在现场环境良好、光线充足、无其它异味的条件下,对动力电池系统可视部分进行气味及外观检查。
5.3检测设备
5.3.1功能要求
应符合GB/T18487.1、GB/T27930的规定,应至少具备直流充电功能、直流放电功能。
5.3.2测量误差
应满足以下要求:
a)输出电流测量误差不超过±0.1%FS(满量程);
b)输出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0.1%FS(满量程);
c)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0.5℃;
d)时间测量误差不超过±0.1s;
3
DB35/T2110—2023
e)绝缘测试设备精度要求:±5%;
f)容量时间计算精度不超过1ms。
5.3.3充电连接装置温度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1279-2018 二碘二氨合铂 2018-10-22
- YS/T 1287-2018 高纯镉化学分析方法 镁、铝、钙、铬、铁、镍、铜、锌、银、锡、锑、铅、铋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8-10-22
- YS/T 1281-2018 硫酸乙二胺钯 2018-10-22
- YS/T 1284-2018 1,1;#39;-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 2018-10-22
- YS/T 1286-2018 粗锌 2018-10-22
- YS/T 1288.2-2018 高纯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铅、镉量的测定 极谱法 2018-10-22
- YS/T 1282-2018 六羟基铂酸 2018-10-22
- YS/T 1283-2018 氯铂酸钾 2018-10-22
- YS/T 1280-2018 硫酸四氨钯 2018-10-22
- YS/T 699-2018 铝电解用石墨化阴极炭块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