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CPA 006-2025 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指南

T/HCPA 006-2025 Fitness and Health Integr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Guideline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CPA 006-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6-26
实施日期
2025-06-3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华夏文化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以下简称“融合中心”)建设标准三个维度,分别为建设范围、建设原则和建设要求。 适用于城镇、乡村及边远地区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明确了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的核心技术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六个维度:一、融合中心选址技术要求选址于人口密集(常住人口≥1万人)的区域。场地平整,具备便利交通,避免洪灾风险,具有完善市政设施。宜为独立建筑并设单独出入口。二、融合中心建筑技术标准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层高不低于3米。建筑结构安全符合国家标准GB 50068-2001。消防等级不低于二级,配备喷淋、消火栓、报警系统及灭火器等消防设施(GB 50016-2014)。木地板地面采用符合GB/T 20239-2023标准材料,配备防滑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三、融合中心环境技术要求室内照明、温湿度、通风条件符合GB/T 18883、GB/T 50034-2024要求。空气调节和净化设施完善,合理布置绿植。四、内部功能分区与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功能分区包括服务区、体质与健康检测区、体质与健康评估指导区、运动健身服务区和办公区。配备多功能一体化体检设备、健康指标检测仪、力量和有氧运动设备、音响及伸展训练设备。各设备配置、布局和使用间距有具体技术指标要求。五、智能化平台建设技术标准网络带宽≥200M,设立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具备健康体质数据实时采集、监控和动态跟踪功能。提供兼容可穿戴设备和运动APP,实现即时监督、运动效果评价与风险防控。具备高等级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监控数据保存期≥30天,符合GB/T 28181-2022。六、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标准融合中心遵循绿色建筑设计,实施节水系统与医疗废弃物处理。按照“双碳”战略要求,配套节能智能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体育大学、湖南体育产业集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南昌大学、吉林体育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起草人:
甄庆凯、黄志强、刘新华、陈骐、张乐伟、张剑梅、黄伟红、高悦、邱希、王晶晶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