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40.2-2020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
DB4401/T 40.2-2020 The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Urban Natural Gas Operating Enterprises Part 2: Pipelines for Gas Distribution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3.040
C78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40.2—2020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燃气经营企业
Codeforsafetymanagementcitygasconductanenterprise
Part2:pipelinegasconductanenterprise
2020-01-22发布2020-03-01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40.2—2020
目 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2
4.1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2
4.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
4.3人员配备要求...........................................................................................................................................3
4.4安全生产职责...........................................................................................................................................4
4.5安全生产投入...........................................................................................................................................5
4.6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
4.7安全教育培训...........................................................................................................................................6
4.8抢险与应急管理.......................................................................................................................................6
4.9巡线管理...................................................................................................................................................8
5LNG气化站安全管理....................................................................................................................................10
5.1安全生产基础管理.................................................................................................................................10
5.2现场安全管理.........................................................................................................................................13
6天然气门站、调压站安全管理.....................................................................................................................20
6.1安全生产基础管理.................................................................................................................................20
6.2现场安全管理规范.................................................................................................................................23
7液化天然气瓶组用户安全管理.....................................................................................................................29
7.1安全管理.................................................................................................................................................29
7.2气瓶组及气化装置.................................................................................................................................29
7.3电气与防雷设施.....................................................................................................................................29
7.4消防设施.................................................................................................................................................29
附录A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监督检查标准和要求...................................................................................31
附录B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内容.......................................................................................58
附录C企业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内容................................................................................................................65
附录D管道燃气场站开展安全自检内容.......................................................................................................75
I
DB4401/T40.2—2020
前 言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由以下3部分组成:
第1部分: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
第2部分:管道燃气经营企业;
第3部分:汽车加气经营企业。
本部分为《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燃气经营企业》。
本部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部分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东铭安职业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谢亮,张疆,崔运河,向东彪,彭志威,李大江,段述林,唐明贤。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I
DB4401/T40.2—2020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燃气经营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广州市城镇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适用于已正式投产运行的
面向居民、商业、工业企业等领域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CJJ5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城镇燃气citygas
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
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城镇燃气一般包括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3.2
加臭剂odorant
DB4401
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有机化合物或混合物。
3.3
调压装置regulatordevice
将较高燃气压力降至所需的较低压力调压单元总称。包括调压器及其附属设备。
3.4
调压站regulatorstation
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的调压建筑物或构筑物中,承担用气压力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及调压室
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
3.5
调压箱(调压柜)regulatorbox
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箱体,设于用气建筑物附近,承担用气压力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和箱体。
悬挂式和地下式箱称为调压箱,落地式箱称为调压柜。
3.6
1
DB4401/T40.2—2020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naturalgas(CNG)
指压缩到压力大于或等于1OMPa且不大于25MPa的气态天然气。
3.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CNGfuellingstation
由高、中压输气管道或气田的集气处理站等引入天然气,经净化、计量、压缩并向气瓶车或气瓶
组充装压缩天然气的场站。
3.8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CNGstoredanddistributedstation
具有将罐车、槽船运输的压缩天然气进行卸气、加热、调压、储存、计量、加臭,并送入城镇燃
气输配管道功能的场站。
3.9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LNG)
液化状况下的无色流体,其主要组分为甲烷。采用低温液体储罐储存,用专用船或专用罐车运输。
3.10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LNGvaporizingstation
具有将罐车或槽船运输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卸气、储存、气化、调压、计量和加臭,并送入城镇燃
气输配管道功能的场站。
3.11
爆炸极限explosionlimit
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性混合气,在混合气中可燃气体有一个最小浓度值,低于这
个浓度值对混合气进行点燃不能产生火焰传播;可燃气在混合气中有一最大浓度值,高于这个浓度值
对混合气进行点燃时也不能产生火焰传播,最小浓度值称为爆炸下限,最大浓度值称为爆炸上限,下
限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作爆炸范围。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表示,
粉尘的爆炸极限用g/m3表示。
4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
4.1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
4.1.1安全生产方针
企业应坚持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
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制度化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应满足:
a)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b)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c)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d)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相适应;
e)员工及公众易于获取。
4.1.2年度目标与计划
4.1.2.1企业应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逐级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覆盖到各个管
理层级和岗位,并予以考核。
4.1.2.2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
4.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
DB4401/T40.2—2020
4.2.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核准许可范围,无超范围或超期经营,无违规转让、出租证照等行为。
4.2.2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配备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应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4.2.3企业应建立从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2.4企业应层层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坚持党政同责,企业党委会应每半年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
作,董事会应每季度研究一次。企业总经理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
企业分管负责人每周要组织分析研究、部署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安全生产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应下发至公司各部门以及LNG气化站、调压站、门站,各单位对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4.2.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存档保存好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记录或纪要以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决议落
实情况的相关资料。
4.3人员配备要求
4.3.1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4.3.1.1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取得有效的燃气经营企业
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或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4.3.1.2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燃
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4.3.1.3技术部门负责人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燃气、石油化工、化工机械、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大专学历,从事相关行业8年以上工作经验,并经考核合格。
c)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行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经考核合格。
4.3.1.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宜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持有效的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
考核合格证书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4.3.2安全管理人员数量
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不少于表1要求。
表1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配备表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人)
类别规模
总数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
DB4401
30以下11
30-10021
101-30031
从业人员(人)
301-100052
1001-300083
3000以上115
1-311
门站、调压站和
4-631
LNG气化站数量
7-952
(个)
10以上83
3
DB4401/T40.2—2020
表1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配备表(续)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人)
总数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
11
类别规模31
52
83
115
4.3.3岗位人员数量
4.3.3.1管道燃气企业应配备2名以上电工。
4.3.3.2门站岗位人员的配备应不少于表2要求。
4.3.3.3调压站岗位人员的配备应不少于表3要求。
4.3.3.4LNG气化站岗位人员配备应不少于表4要求。
表2门站岗位人员数量配备表
人员数量
站长1
安全员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管道和压力容器操作运行工3
电工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表3调压站岗位人员数量配备表
人员数量
站长1
安全员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管道和压力容器操作运行工3
电工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注:自动化程度高的调压站和按无人值守标准设计的调压站人员的配备可不受表3限制
表4LNG气化站岗位人员数量配备表
人员数量
站长1
安全员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管道和压力容器操作运行工5
电工1(可由本站人员兼职)
4.4安全生产职责
4.4.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和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各
级各类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4
DB4401/T40.2—2020
4.4.2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覆盖本单位所有部门和人员,做到“一职一责,一岗一责”。安全生产责任
制应简练、实用,符合岗位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4.3企业与政府燃气行政许可部门应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企业与内设安全管理等相关部门、下属
分公司、子公司、站点均应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4.4企业应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
况每半年考核1次。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存档保存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期考核记录。
4.5安全生产投入
4.5.1企业应提取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以上年度实际营
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a)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的,按4%提取;
b)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至1亿元部分,按2%提取;
c)营业收入超过1亿至10亿元部分,按0.5%提取;
d)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0.2%提取。
企业安全费用应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
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
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c)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d)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f)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g)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企业用户宣传可采用报纸、电视、进入社区、短信、海报等
形式;
h)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i)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5.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科目,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监督
管理安全投入的有效使用。
4.5.3燃气供应企业应依法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4.6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DB4401
4.6.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职责、工作票
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
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动火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
奖惩制度、值班管理制度、场站安全标志设置管理办法、用户服务管理制度、消防工作管理办法、工
伤事故管理办法、治安保卫工作管理办法、设备检修管理办法、高压天然气管线巡查管理规定、中压
燃气管网巡检管理办法、天然气场站管理办法、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办法、燃气管网调压设备管理办法、
控险抢修调度管理制度等并正式发布。
4.6.2应根据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特点和危险性,编制作业操作规程。操
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高压管道事故抢险规程、阴极保护系统操作规程、运行、维护和控险抢修技术
规程、阴极保护系统操作规程、SCADA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中控值班操作规程。
4.6.3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宣贯培训。
4.6.4企业每季度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考核。
5
DB4401/T40.2—2020
4.6.5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台帐,记录考核时间、考核部门、被考核人
员姓名、工作部门、考核内容、得分、考核结论等内容。
4.6.6企业应根据安全检查反馈问题的评估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
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有效版本。
4.7安全教育培训
4.7.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
教育培训目标和要求。定期收集、汇总安全教育培训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制定并实施安
全教育培训计划。
4.7.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
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经安全教育培训、
考核合格取得有效的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或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
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b)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宜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持有效的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
核合格证书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c)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发证单位的再教育培训。
4.7.3新入职人员在上岗前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新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公司级、部门或场站级、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上岗的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时间不得
少于72学时。
4.7.4在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在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包括:
a)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
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b)操作岗位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c)操作岗位人员转岗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上岗。
4.7.5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
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7.6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
定期复审。
4.7.7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承包商、供应商、以及临时外聘人员。
4.7.8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每次培训有完整的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
照片等。
4.7.9定期开展安全宣传: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安全宣传活动,并有向公众发放符合要求的
宣传资料。
4.8抢险与应急管理
4.8.1企业应成立抢险队,抢险队应配备负责人。抢险人员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4.8.2抢险队伍应装备专用抢险车,其核定载重量应不少于1200kg,车身应喷涂黄色并标注燃气抢
险(或工程救险)字样。
6
DB4401/T40.2—2020
4.8.3抢险队伍应配备防爆对讲机、防静电服、防冻服、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便携式可燃气体浓
度检测报警器、可燃气体分析仪、防爆抢险工具等。管道燃气企业抢险点、装备及人员应不少于表5
的要求。
表5抢险队伍配置要求
门站、调压站、LNG气
管线长度(km)
化站数量(个)
项目
501-100
≤100101-5001001-30003001-5000>5000≤34-10>10
0
抢险点数量123456123
人员6121824303661218
抢险车辆(辆)123456123
数字式防爆对讲
24681012246
机(对)
防静电服24681012246
防冻服(负责LNG
主
抢险)、鞋、手24681012246
要
套(套)
设
正压自给式空气
备24681012246
呼吸器(台)
便携式可燃气体
24681012246
浓度检测仪(台)
可燃气体分析仪24681012246
防爆工具(套)24681012246
4.8.4每月对抢险设施、设备进行1次检查,保证抢险设施完好可用,并记录检查情况。
4.8.5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与安全生产规模和特点相适应的专职应急救援
队伍,明确职责。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录,相关应急单位、部门及人员的电话号码应置于明显位置,
保证相关人员熟悉掌握。
4.8.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DB4401
a)依据GB/T29639-2013的要求,制订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预
警机制、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处置方案、应急程序、善后处置、应急保障等内容;
b)针对企业抢险遇到的燃气站点事故、燃气运输事故、燃气用户事故,建立完整的现场处置方
案;
c)企业应按要求向相关政府部门备案;
d)企业应定期评审修订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1次。
4.8.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a)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估应急救援预
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记录,包括演练方案、演练总结评估、改进措施、参演人员签
名、演练照片;
b)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1
次演练;
c)演练后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并对应急预案评审。
7
DB4401/T40.2—2020
4.8.8企业应建立事故管理台帐,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立
即采取应急措施外,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企业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接到事故
报告后,应按规定和程序上报有关部门。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现场情
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与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4.8.9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按照事故分类分级规定,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
织抢险与救援,妥善处理,控制事态,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8.10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
事故调查期间严禁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4.9巡线管理
4.9.1管道燃气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市政管道燃气设施巡查管理部门。
4.9.2市政管道燃气设施包括燃气管道、调压设备及阀门、阀井、凝水缸、检测桩、标志桩等管道附
属设施。
4.9.3巡查人员配备及装备配置:
a)燃气管道长度100km以下应至少配备4名巡查人员,每增加100Km应相应增加配备3人。
b)巡查人员在巡查时,应着统一样式、颜色、具有反光警示的背心,背面有“燃气巡查”标志。
C)巡查管理部门的装备配置应不低于表6的要求。
d)巡查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个人装备配置应不低于表7的要求。
e)提倡使用红外线测漏仪、反射式激光测漏仪等先进巡查检测设施。
表6巡查管理部门的装备配置表
市政燃气管道长度(km)
类型单位
≤100101-500501-10001001-30003001-5000>5000
巡查机动车辆1246810
防爆对讲机个4816243240
管线探测仪台123456
便携式燃气分析仪台123456
防爆管钳工具套4816243240
防腐层检漏仪台12
地理信息系统
套1
(GIS)
表7巡查人员个人装备配置表
装备名称单位数量
个人数字助理(PDA)个1
手持可燃气体探测仪个1
阀井、凝水缸井、调压设备的钥匙条1
4.9.4巡查工作内容:
8
DB4401/T40.2—2020
a)巡查工作分为全路段的普查和特殊路段的细查。细查路段包括投用年限超过8年且一年内发
生过二次以上腐蚀泄漏的钢制管道路段、已检测到燃气泄漏的路段、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范围
内正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路段、重要设施所在路段等。
b)巡查人员巡查普查路段应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5690-1991 拉丝接触加热装置能耗分等 1991-09-13
- QJ 2592-1994 弹头气密性检查试验方法 1994-03-26
- HB 3861-1986 加工轻合金用莫氏圆锥柄焊接硬质合金长刃螺旋立铣刀 1986-07-14
- SJ/T 11013-1996 电子器件用纯银钎焊料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 1996-11-20
- QB/T 1711-1993 特细羊皮纸 1993-04-15
- JT/T 27.33-1993 交通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公路运输与公路养护 汽车维修木工 1993-10-19
- SHS 04573-2004 HS-612/8AE2S型卷绕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HCRJ 015-1998 袋式除尘器 滤袋 1998-05-27
- HG/T 20636.5-1998 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 1998-06-22
- GA/T 760.9-2008 公安信息化标准管理分类与代码 第9部分:公安部所属标准化委员会分类与代码 200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