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047-1999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JB/T 10047-1999 Electronic time delay-rela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5月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无锡市机床电器厂
- 起草人:
- 薛政川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120.60
K33
JB/T10047999---1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Electronictimedelay–relay
1999-05-20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10047----1999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符号··············································································································································1
4分类和基本规格······································································································································4
5要求··························································································································································6
6试验方法················································································································································13
7检验规则················································································································································18
8标志、包装和贮运·································································································································21
I
JB/T10047----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K33005—89《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ZBK33005—89的技术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差异是:
1.标准的技术要求按GB/T14048.1—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和GB
14048.5—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进行修改,主要对非正常条件下的负载特性所要求的各项性能作了补充。
2.对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产品的延时功能的要求作了部分修改:放宽了对某些误差指标的容限;
取消了延时稳定性误差的要求;对于综合电压和温度两个影响量的综合误差,由原来的必
要项目改为有条件的选择项目。这些改动将有利于产品制造商在市场经济中根据用户的实
际需要和制造成本选定自己的产品性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K33005—89。
本标准由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市机床电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政川。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47----1999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代替ZBK33005—89
Electronictimedelay–rela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通用的基本要求,包括型式、参数、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确定了继电器常用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频率50Hz(60Hz)和直流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路中
作为时间控制、指示等用途的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18—1992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48.1—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14048.5—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
3术语和符号
3.1术语
本标准未规定的术语及其定义参见GB/T2900.1、GB/T2900.18、GB/T14048.1和GB14048.5中
的有关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还需采用下列附加的术语和定义。
3.1.1电子式时间继电器electronictimedelay–relay
一种时间继电器,其中的延时功能由电子线路来实现。
3.1.2阻容延时RCdelay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20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10047----1999
利用阻容回路充放电特性实现的延时。
3.1.3分频延时frequencydivisiondelay
由时钟信号经分频产生的倍增延时。
3.1.4数字整定digitalpreset
一种(延时量)整定方式,其整定的量值是离散的数据。整定采用的操作件可以是指轮开关、
波段开关和按键等,指示量是数据。
3.1.5旋钮设定dialpreset
一种(延时量)设定方式,其设定的是连续量,指示量是刻度。
3.1.6通电延时energizingdelay;(power)ondelay
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实现的延时。
3.1.7接通延时controlondelay
仅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时并不开始延时,只有再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线路后才开始的延时。
3.1.8断电延时de–energizingdelay;(power)offdelay
继电器控制电源断开瞬间开始的延时。
3.1.9断开延时controloffdelay
继电器在断开某一外加信号或断开某一线路后的延时。整个延时周期内继电器的控制电源并不断开。
3.1.10(间隔)定时intervaltiming;singlepulse
继电器在接通控制电源或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线路时立即产生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
的持续时间为延时时间。
3.1.11程序(式)延时programedtimedelay
按预定的时间程序进行转换的延时型式。
3.1.12往复延时(周期通断)repeatcycletiming;periodicalpulse
继电器在接通控制电源或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路线后,按延时(T1)→输出转换→延
时(T2)→复位的自动的往复循环动作。其中的延时时间T1与T2不必相等。
往复延时是程序延时的一个特例。
3.1.13累积计时timeintervalsaccumulating
多个间断时间量的累积。
3.1.14星–三角起动延时timingforstar–deltastarter
用于星–三角起动器的一种延时型式。
3.1.15多路延时multiplextimedelay
在不同的输出端输出不同延时量的一种延时型式。带瞬动输出的继电器是多路延时的一个特
例,瞬动输出是延时为零的输出。
3.1.16多型式延时multi–typedelay
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延时型式的组合。
3.1.17延时状态timedelaystate
继电器在延时过程中的状态。
3.1.18复位时间recoverytime
2
JB/T10047----1999
继电器从最终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
3.1.19超前复位时间leadingrecoverytime
由于偶发外因,继电器延时状态中断,从延时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
3.1.20执行继电器actuatingrelay
用于输出延时信号的电磁继电器。
3.1.21持续性sustaining
一种延时起动方式,要求在整个延时状态下,起动信号必须持续存在。
3.1.22触动性(自锁性)latching
一种延时起动方式,在整个延时状态下,起动信号不必持续存在。
3.1.23(延时)整定值settingtime
用延时整定机构调定,并能指示或显示的延时值。
3.1.24最大整定值maximumsettingtime
继电器整体或各档延时整定值的最大值。
3.1.25延时重复误差variationofrepeatdelaytime
在规定的基准使用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重复延时时间的变差。
3.1.26(延时)整定误差settingerror(ofdelayedtime);settingaccuracy
在基准使用条件下,延时整定值与实际延时平均值之差。
3.1.27(延时)电压波动误差error(ofdelayedtime)byvoltagevariation
继电器在允许的控制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3.1.28(延时)温度误差error(ofdelayedtime)bytemperaturevariation
继电器在允许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3.1.29(延时)综合误差compositionerror(ofdelayedtime)
在温度和控制电源电压同时变化的情况下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3.1.30输出电压outputvoltage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下,固态式继电器对其负载输出的电压。
3.1.31无输出电压deactuationoutputvoltage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下,固态式继电器无输出时负载两端的电压。
3.1.32稳定电压stablizingvoltage
电子稳压电路或化学电源供出的电压。
3.1.33插座插入式接线端socketplug–interminator
用插头或插座结构形式的接线端。
3.1.34印制板焊线式接线端printedcircuitboardwiringterminator
继电器与印制板直接焊接的引出端。
3.1.35焊线式接线端solder–lugterminator
通过外导线将继电器焊接至外电路的引出端。
3.1.36螺纹式接线端threadedterminator
采用螺钉或螺栓结构将外接导线或接线片压紧的引出接线端。
3
JB/T10047----1999
3.1.37卡轨安装trackmounting
将继电器卡持在安装导轨上的一种安装方式。
3.2符号
本标准未规定的符号及其含义参见GB/T2900.1、GB/T2900.18、GB/T14048.1和GB14048.5中
有关符号。
本标准还需采用下列附加的符号。
n同一测试条件下延时重复测量次数;
r置信度;
Er置信度为r的延时重复误差,例如当r=95%时的延时重复误差可记为E0.95;
tset(延时)整定值;
Eset整定误差(相对值);
Dset整定误差(绝对值);
EV(延时)电压波动误差;
Et(延时)温度误差;
Ec(延时)综合误差;
tmaxn次延时值中最大值;
tminn次延时值中最小值;
tavn次延时值的算术平均值;
tV温度为20℃±5℃、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和110%时,各测n次延时,与控制电源电
压为额定值下n次延时平均值tav偏差最大的延时值;
tt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温度为–5℃和+40℃时,各测n次延时,与20℃±5℃下n次延时平均
值tav偏差最大的延时值;
tc温度为–5℃和+40℃、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和110%的极限使用条件下,各测n次延时,
与温度为20℃±5℃,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时n次延时平均值tav偏差最大的延时值;
p数字整定式继电器可整定的有效位数。
4分类和基本规格
4.1按延时型式分为:
——通电延时;
——接通延时;
——断电延时;
——断开延时;
——(间隔)定时;
——程序延时;
——往复延时[周期通断];
——累积计时;
——星–三角起动定时;
4
JB/T10047----1999
——多路延时;
——多型式延时;
——其它。
4.2按额定工作电压的规格分为:
——交流电压:
a)交流额定工作电压的优选值为:
24V,42V,48V,110V,220V,380V;
b)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60Hz或两档频率通用50Hz/60Hz。
——直流电压:
直流额定工作电压的优选值为:24V,48V,110V,220V。
——交直流电压兼用。
4.3按延时起动方式分为:
——持续性;
——触动性[自锁性]。
4.4按延时整定方式分为:
——数字整定:
a)指轮开关整定;
b)波段开关整定;
c)按键整定。
——旋钮整定。
4.5按延时整定机构位置分为:
——整定机构内附型;
——整定机构外接型[分离型]。
4.6按延时范围的分段情况分为:
——单档式;
——多档式。
4.7最大延时整定值建议分为以下规格:
——旋钮整定式继电器,按表1。
表1最大延时整定值
时间单位最大延时整定值
s0.1;0.3;1;3;10;30
min1;3;10;30
h1;3;10;30;100……
——数字整定式继电器最大整定值,按式(1)计算:
pq
(tset)max=(10–1)×10(s,min,h)…………(1)
式中:|q|<pp为正整数,q为整数。
5
JB/T10047----1999
4.8按延时电路的输出方式分为:
——触点输出;
——无触点输出[固态型]。
4.9按执行继电器位置分为:
——内附型[整体型];
——外接型。
4.10按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分为:
——安装类别Ⅱ;
——安装类别Ⅲ。
4.11按继电器主体相对其安装面的位置分为:
——凸出式结构:
a)螺钉安装;
b)安装轨安装。
——嵌入式结构。
4.12按接线端相对于安装面(面板或底板)的位置分为:
——板前接线;
——板后接线。
4.13按接线端与继电器主体的连接方式分为:
——插入式;
——非插入式[整体式]。
4.14按引出端的结构形式分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1151-2020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2020-12-14
- HJ 1139-202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化学纤维制造业 2020-11-10
- HJ 1135-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卫星地球上行站 2020-10-27
- HJ1129-2020 就地高纯锗谱仪测量土壤中γ核素技术规范 2020-06-03
- HJ1128-2020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2020-06-03
- HJ 1138-202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无机化学工业 2020-11-10
- HJ 1149-2020 环境空气 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滤膜压片/γ能谱法 2020-12-10
- HJ 1147-20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2020-11-26
- HJ 1136-2020 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2020-10-27
- HJ 1148-2020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项目竣工辐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