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DB51/T 979-2009 Travel destination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10
A00
备案号: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StandardofConstructionofTouristAttractions
2009-11-20发布2009-12-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979—200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置示例........................................................15
I
DB51/T979—2009
前言
为推进四川省旅游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规范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的规定,结合四川省
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规范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范起草单位: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谷、陈加林、宋铭、吴勉、游勇、费麒、刘萌、徐蓓兵、文学菊、张先智、
李树信、张瑜琴、梁威成。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负责解释。
II
DB51/T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内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包括提供观光、度假、专项或其
它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1996安全标志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1-2000,neqISO7001:
1990)
GB/T14308-2003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5971-1995导游服务质量
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3.2
旅游景区Touristattractions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本规范中旅游区(点)
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
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3.3
旅游产品Tourismproducts
1
DB51/T979—2009
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观光、度
假、专项等类别。
3.4
旅游客源市场Touristmarket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
购买者。
4一般规定
4.1功能
4.1.1旅游交通
4.1.1.1外部交通
旅游景区与所依托的城市(镇)间有旅游通道或旅游专线交通工具进行联系。旅游通道建设应符合
《旅游道路建设规范》,旅游景区外部交通标识应符合《旅游标识标牌建设规范》。
4.1.1.2停车场建设
面积:景区内各类停车场面积的总和要满足旅游景区内游客接待量需求。
地面:建成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的生态停车场。
不同A级旅游景区停车场面积指标
停车场面积(指景区各类自配停车场面积总和)
5A级10000平方米以上
4A级6000平方米以上
3A、2A、1A级3000平方米以上
停车场管理:设立明显的停车线、回车线,回车线主要采用地面硬化指示或灯光指示两种方式设立;
对每个车位进行编号;划分大车停车区和小车停车区;分别设立汽车的出口和入口。
大型停车场应分设主次出入口,在入口站设立游客下车点,在出口设立游客上车点。
停车场实行大车、小车分区停放。大车停车区主要供大型旅游车、大型公交车和卡车停放;小车停
车区主要供轿车、中巴车等小型汽车停放。
4.1.1.3内部交通
游览组织:游览线路尽量形成环行线路,线路选线应不对旅游区景观造成破坏,有利于旅游者观赏。
景区内道路分为步行道、车行道、特殊通道。道路设计突出景区特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步行道:指仅供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分为主要步行道、次要步行道、小径。人工铺
装步行道采用具有旅游景区本地特色的生态性材料建设,如用木头、木板、竹板、卵石、砾石、石板等
铺设,在尽可能体现原生态的同时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车行道:主要供景区内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主要机动车道要实现人车分流,宽度不
低于6米;次要车行道可以采用人车共用车道,宽度4-6米。
停靠点:停车点和旅游码头位置要设置合理、安全,方便游人上下,与周围环境协调,并具有特色。
4.1.2游览
4.1.2.1门票
材质:可选用纸质、塑料、磁卡或光盘等。纸质可以选用高光纸、铜版纸等高级纸张。
外形:可借用景区内或当地知名景点和商品设计景区门票;门票主题颜色设计应与景区的CI设计保
持一直,尽量使用景区的标志色。
内容:必须包含景区名称,门票价格,门票编号,票面图案,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
话及游客警示等内容。
功能:门票除具备准入功能外,还可开发书签型、明信片型、光盘型(电子信息化)等门票。
4.1.2.2导游图
2
DB51/T979—2009
导游图应在检票口发放,或置于游客中心由游客自取,确保游客每人一份。
内容:包含景区基本情况和特色介绍,景点布局图和旅游线路图,停车场、餐厅、厕所、医疗点、
购物点等服务设施分布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景点活动和表演时间表,游览须知(包括营业
时间、出入安全、物品携带、残疾人和幼儿照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等。
文字:内容简洁易读;4A级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分开编制,3A及其以下级别旅游
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可合并在一张图上。
4.1.2.3游客中心
位置: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选择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大、空间较广阔的地方修建游客中心,通
常设在景区主入口附近或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
布局:根据景区规模和用地情况,设置一个游客中心或多个不同级别的游客服务站(点)。
面积:游客中心的面积根据景区性质、规模和游客接待量确定。
建筑: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能够烘托景观环境,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功能分区及设施:根据游客中心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区域:
功能区主要设施
咨询处(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具有代表性的实物物品、有关记载的史料、研究专著和
图册、图片、书刊、音像制品)
全景沙盘或全景视屏(反映景区主要景点和游览线路的沙盘或视屏,让游客
更有立体空间感,把握景区景点的位置和游览线路)
导游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
旅游信息咨询区
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
诉、救援电话)
游程线路图
景区免费导览资料
景区节目活动预告栏
电脑触摸屏
专用影视厅或影视播放系统,介绍景区的内容、特色,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
景区风光展示区
景区免费宣传资料
售票窗口(出售景区门票、景区内交通工具的车票或一些游乐设施的票据等)
售票区
游客须知(包括票价表、购票须知、营业时间、项目介绍、游览须知等)
购物场所(出售食品、饮料、旅游纪念品、正式出版印刷的景区宣传资料,
旅游商品销售区
及雨伞、遮阳帽、太阳镜等旅游商品)
游客休息设施
免费阅读报刊架
休息餐饮区免费饮水机
经营性茶房、咖啡厅等
卫生间(应包括卫生间外残疾人洗手处、老年人厕位、残疾人厕位)
讲解员公告栏(在醒目的位置公布本景区的所有讲解人员以及高级讲解员的
导游服务区照片、姓名、编号和语种、收费标准)
讲解接待处
其他服务区免费行李寄放处
擦鞋机
3
DB51/T979—2009
便民服务处(免费使用的残疾人轮椅、童车、拐杖、雨伞等)
免费手机充电站
商务中心(提供景区年票办理、打印、复印、国内传真及互联网等服务)
公用电话(IC)
消防栓、灭火器箱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等)
游客中心功能分布图
中外文对照的标志标识(外文种类以主要客源国语种为准)
分类垃圾箱
邮政所(提供信函等基本邮政业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
念邮票等)
医务室(有专职医护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
紧急救援电话
投诉办公室
游客意见箱(簿)
4.1.2.4引导标识
种类:必须具备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交通指示牌、景区广告牌等。
布局:按各自功能和需要摆放(参见下表)。要求美观醒目、位置合理、数量充足;在保证引导标
识无缺漏的前提下,不能使景点被过多标识牌占据而阻挡了景观的显现;引导标识的布置应与周边环境
和谐相融,注意安放高度、角度和与观赏者的距离,确保游客能以最佳的观赏角度和最舒适的方式观看。
引导标识类型布置地点
导游全景图:主要包括景区总平面布局(主要景点分布)、游览道路和服务游客中心内或售票
设施分布(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以及处附近显要位置
内部主要景点的文字、图片介绍,包括中文内容和对照的英文。
导览图:主要包括景区(点)平面图、景区(点)名称及概要文字介绍、游主要景区(点)入口
客当前所在位置标志。或内侧开阔处
景物介绍牌:主要包括景观名称、特色介绍和解说。景观分布处
交通指示牌:主要包括景区内道路交通标志、景点距离指示牌(包括景点位景区道路沿线、转弯
置、方向指示、途经主要节点名称、各景点与主干道的距离及相互之间的距处、岔路口、景点出
离等)、位置示意图(示意游客当前所处位置)、环线导览图(标注景点内部入口
环线)
图案:体现景区文化,有艺术感,直观明了,雅致大方。
外形: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符合景区自身风格,自然景观中要淡化人工痕迹。
材质: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
材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133.1-1987 机械夹固式车刀 偏心式45°外圆车刀 1987-03-07
- QJ 1032-1986 不锈钢手 动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1986-07-22
- HB 5546-1983 60°锥面管接头螺纹部分 1984-08-23
- HB 4134-1988 压弯凸模 1988-04-09
- QJ 2313.4-1992 通用槽形弯曲模(L ≤ 600mm)凹模 1992-03-02
- HB 1726-1987 自适应支承帽 1987-04-08
- HB 6-49-1969 可熔保险丝夹子 1971-01-01
- HB 1739-1987 沉孔圆柱定位销 1987-04-08
- GB/T 63-1988 环形螺母 1988-06-24
- HB 3784-1986 双弯头方形顶把 198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