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761-2023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DB21/T 3761-2023 Mechanism S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辽宁壹立方砂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中材矿业有限公司、建华建材(辽宁)有限公司、辽宁宜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辽宁恒威集团百威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顺达重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连昱昇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德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辽阳市弘光矿业有限公司、铁岭中南矿业有限公司、凌海市盈信矿业有限公司、辽宁东深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10
CCSP32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761—2023
JXXXX—2023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facturedsand
2023—06—30发布2023—07—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facturedsand
DB21/T3761—2023
主编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3年07月30日
2023沈阳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辽住建科[2023]XX号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
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由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和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制定的《机
制砂应用技术规程》,业经审定,批准为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21/T3761-2023,现予以发布,
自2023年07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06月30日
前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辽宁省第二批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导则)编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辽住建科[2021]33号)的要求,为规范机制
砂在建设工程中应用,规程编制组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征求有关教学、科研、生产、设计、
施工、检测等单位意见,认真总结机制砂实践经验,依据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紧密结合我
省实际,经反复讨论和修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机制砂、5机制砂混凝土、6机
制砂砂浆。
本标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由辽宁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
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电话:024-23447652)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沈阳市和平南大街88号;电话:
024-23371479;邮箱:ljkbzk@163.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辽宁壹立方砂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中材矿业有限公司
建华建材(辽宁)有限公司
辽宁宜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辽宁恒威集团百威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顺达重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昱昇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德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辽阳市弘光矿业有限公司
铁岭中南矿业有限公司
凌海市盈信矿业有限公司
辽宁东深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德龙朱红超王元赵童威李明李芃张双成康立中
李春雨吕南李春梅王虎赵顺义朱辛强谭强张斌
孙健邢轶强王慧钰张丽白毅石遇春罗建平高庆
夏祝林刘策于晓霞苏娇健李德倩韩雪峰李晶徐健
张家豪于昊鹏孙顺治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张巨松李庆刚杨璐杨元奎于永彬徐向军贺文凯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机制砂...................................................................4
4.1技术要求...........................................................4
4.2检验方法............................................................7
4.3检验与验收.........................................................8
4.4运输与储存..........................................................9
5机制砂混凝土............................................................10
5.1原材料............................................................10
5.2技术要求..........................................................10
5.3配合比设计.........................................................11
5.4制备与施工........................................................12
5.5检验与验收........................................................12
6机制砂砂浆..............................................................14
6.1原材料.............................................................14
6.2技术要求..........................................................14
6.3配合比设计.........................................................14
6.4制备与施工.........................................................15
6.5检验与验收.........................................................15
本规程用词说明............................................................17
引用标准名录..............................................................17
条文说明..................................................................20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ManufacturedSand.........................................................4
4.1TechnicalRequirements..............................................4
4.2InspectionMethods..................................................7
4.3InspectionandAcceptance..........................................8
4.4TransportationandStorage.........................................9
5MechanismsandConcrete.................................................10
5.1RawMaterial......................................................10
5.2TechnicalRequirements.............................................10
5.3MixRatioDesign..................................................11
5.4PreparationandConstruction......................................12
5.5InspectionandAcceptance.........................................12
6ManufacturedSandMortar................................................14
6.1RawMaterial.......................................................14
6.2TechnicalRequirements..............................................14
6.3MixRatioDesign..................................................14
6.4PreparationandConstruction.......................................15
6.5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15
ExplanationofWordsinthisCode.........................................17
ListofQuotedStandards..................................................17
ExplanationofProvisions.................................................20
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机制砂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节能环保,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机制砂质量控制及用于建设工程的机制砂混凝土和砂浆配合
比设计、制备、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机制砂应用过程中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天然砂naturalsand
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产生破碎、风化、分选、运移、堆/沉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注: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净化处理的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2.0.2机制砂manufacturedsand
以岩石、卵石、矿山废石和尾矿等为原料,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整形、筛分、
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级配、粒形和石粉含量满足要求且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但不包
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2.0.3混合砂mixedsand
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2.0.4石粉含量finecontent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2.0.5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value
用于判定机制砂吸附性能的指标。
2.0.6石粉流动度比(FF)fluidityratioofrockfines
在掺入外加剂和0.4水胶比条件下,掺入石粉的胶砂与基准水泥胶砂的流动度之比,
用于判定石粉对减水剂吸附性能的指标。
2.0.7机制砂片状颗粒flakyparticleofmanufacturedsand
粒径1.18mm以上的机制砂颗粒中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
0.45倍的颗粒。
2.0.8机制砂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concrete
以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2.0.9机制砂砂浆manufacturedsandmortar
以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的砂浆。
2
3基本规定
3.0.1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等的规
定。机制砂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预拌砂浆》GB/T25181、《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GJ/T223等的规定。
3.0.2用于建设工程的机制砂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
定。
3.0.3用于生产机制砂的母岩抗压强度应符合《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
3.0.4机制砂混凝土、机制砂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配合比应
通过试验优化确定。
3.0.5对于混凝土有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尚应遵循《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
术规范》GB/T50733的规定。
3.0.6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使用,配制比例由试验确定,天然砂的质量应符合《建设用
砂》GB/T14684的规定。
3.0.7机制砂进厂后应进行抽样复检,检验不合格的机制砂不得使用。
3.0.8机制砂混凝土、机制砂砂浆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技术
3
4机制砂
4.1技术要求
4.1.1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三个类别。
1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宜用Ⅰ类砂,
2强度等级C30~C55的混凝土宜用Ⅰ类、Ⅱ类砂,
3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25的混凝土宜用Ⅰ类、Ⅱ类、Ⅲ类砂;
4Ⅰ类、Ⅱ类、Ⅲ类机制砂可用于各强度等级砂浆。
4.1.2机制砂的粗细程度可按其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砂:3.7~3.1;
2中砂:3.0~2.3;
3细砂:2.2~1.6。
4.1.3颗粒级配应符合以下规定:
1Ⅰ类砂累计筛余应符合表4.1.3-1中2区的规定,分计筛余应符合表4.1.3-2的
规定;Ⅱ类和Ⅲ类砂的累计筛余应符合表4.1.3-1的规定。
2机制砂的颗粒级配除4.75mm和0.60mm筛档外,可以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
值总和不应大于5%。
3对于砂浆用砂,4.75mm筛孔的分计筛余应为0%。
表4.1.3-1机制砂的颗粒级配
级配区1区2区3区
方孔筛尺寸/mm累计筛余(%)
4.755~05~05~0
2.3635~525~015~0
1.1865~3550~1025~0
0.6085~7170~4140~16
0.3095~8092~7085~55
0.1597~8594~8094~75
4
表4.1.3-2Ⅰ类机制砂的分计筛余
方孔筛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筛底
分计筛余(%)0~1010~1510~2520~3115~305~150~20
4.1.4Ⅰ类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为2.3~3.2。
4.1.5石粉含量
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石粉亚甲蓝值MB>6.0时,石粉含量(按质量计)不应超过3.0%;
2当石粉亚甲蓝值MB>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不应超过5.0%;
3当石粉亚甲蓝值MB>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不应超过7.0%;
4当石粉亚甲蓝值MB≤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不应超过10.0%;
5当石粉亚甲蓝值MB≤2.5或石粉流动度比FF≥110%时,根据使用环境和用途,并
经试验验证,供需双方协商可适当放宽石粉含量(按质量计),但不应超过15.0%。
4.1.6泥块含量
机制砂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1.6规定。
表4.1.6机制砂的泥块含量
类别Ⅰ类Ⅱ类Ⅲ类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0≤1.0≤2.0
4.1.7片状颗粒含量
Ⅰ类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0%。
4.1.8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kg/m3;
——空隙率不大于44%。
5
4.1.9有害物质
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沥青等杂物。机制砂中如
含有云母、氯化物、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其限量应符合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1/T 253.1-2001 安全卫生优质猪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1-04-24
- DB41/T 262-2001 再生絮棉 2001-03-20
- DB41/T 261-2001 纯棉絮棉 2001-03-20
- DB36/T 366-2001 万安玻璃红鲤 2001-04-23
- DB41/T 260-2001 发制品 教习头 2001-03-20
- DB31/T 253.2-2001 猪肉安全卫生优质标准 2001-04-24
- DB51/T 5025-2001 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41/T 263-2001 棉胎 2001-03-20
- DB36/T 373-2001 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51/T 5024-2001 建筑给水塑料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200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