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FS 35-2024 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指引

T/GDFS 35-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DFS 35-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28
实施日期
2024-06-2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广东省林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的总则、树种选择、无林地修复、有林地修复、防护工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肝土林地的生态修复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张冬生、向司宇、李显煌、肖腊兴、胡德活、郑会全、韦如萍、罗万业、范剑明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0

GDFS

广东省林学会团体标准

T/GDFS35—2024

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指引

TechnicalguidelinesonecologicalrestorationofNiugansoilwoodland

2024-06-28发布2024-06-28实施

广东省林学会发布

T/GDFS35—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树种选择...........................................................................2

6无林地修复.........................................................................2

7有林地修复.........................................................................3

8防护工程...........................................................................3

9效果评价...........................................................................3

10建档..............................................................................3

附录A(资料性)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参考树种...........................................4

附录B(规范性)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树种质量要求.......................................6

附录C(资料性)牛肝土林地样方调查表.................................................7

附录D(资料性)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9

I

T/GDFS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学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冬生、向司宇、李显煌、肖腊兴、胡德活、郑会全、韦如萍、罗万业、范剑

明。

II

T/GDFS35—2024

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的总则、树种选择、无林地修复、有林地修复、防护工程、效果

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牛肝土林地的生态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DB44/T245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牛肝土林地Niugansoilwoodland

林地土壤属石灰性紫色土亚类紫色土土属,土层浅薄,风化迅速,基岩裸露,颜色上下均一,主要

为紫色。此类林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在此类土壤上栽种的植物应具有较强的耐

旱与耐高温特性。

无林地修复restorationofno-woodland

对牛肝土林地中因生境退化导致林地地力丧失且经生境修复后可达到宜林条件的牛肝土区域,通

过人工恢复植被、人工造林等方式,促进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过程。

有林地修复restorationofwoodland

对牛肝土林地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已有原生植物存在的区域,通过封山育林或人工措施

补植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的过程。

客土importedsoil

人为搬运并掺入本地土壤中的土壤。

防护网protectivemesh

安装于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区周围的铁丝网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栅栏,主要作用是防止牛、羊等大型

动物踩踏、啃食新栽植的幼苗。

1

T/GDFS35—2024

4总则

修复目标

通过整体保护、生境修复、植被恢复等系统性措施,增强牛肝土林地的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

减缓水土流失,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景观质量和其他功能,全面提升牛肝土林地

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修复原则

牛肚土林地生态修复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自然恢复优先,充分利用牛肝土林地已有植物繁殖体的扩散能力和生境条件,自然恢复和

人工促进相结合;

b)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c)坚持科学绿化,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d)坚持长效管护,措施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修复方式

采取无林地修复、有林地修复两种方式。

5树种选择

优选种苗

按以下要求选择:

a)优先选择已在牛肝土林地有较好种植效果的乡土生态树种,参考附录A的表A.1;

b)适当引进抗逆性强的树种试种,参考附录A的表A.2;

c)优先选择乡土经济树种,参考附录A的表A.3。

种苗质量

林木的种子质量执行GB2772、GB7908规定,使用的种子质量达到Ⅱ级以上要求。苗木质量执

行GB6000、DB44/T245规定,使用Ⅱ级以上的苗木。苗木应同时满足苗高和地径要求,苗木合格指

标执行附录B。

6无林地修复

整地

6.1.1整地方式

根据种植的植物不同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a)种植乔木:沿水平带穴状整地,挖穴规格为50cm×50cm×40cm,株行距(1.5~2.0)m×

(1.5~2.0)m。

b)种植灌木:沿水平带穴状整地,挖穴规格为30cm×30cm×20cm,株行距为(1.0~1.5)m×

(1.0~1.5)m。

6.1.2回填客土与施基肥

造林前一周回穴土,土壤泥质少、石砾多的牛肝土林地,可运载养分适宜的客土回填,回土应细碎、

无杂物。回土时,在客土中加入适量枯草芽孢杆菌,施加量为3g/kg,同时施放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30%的复混肥,乔木施放2kg/穴有机肥,灌木施放1kg/穴有机肥,下同)和农林保水剂(每株0.2kg)

充分搅拌均匀。对于保水能力差的区域,可在回土后筑成外高内低的蓄水台。

栽植

在植穴中央挖一个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的栽植孔,去掉苗木包扎材料或营养袋后,带土轻放于栽植

2

T/GDFS35—2024

孔中,扶正苗木,栽植深度适宜,苗木根系伸展充分,苗木四周回填细土,回满后踩实回填土,使苗木

与原土充分接触。继续回填土至穴面,踩实后再回填松土呈馒头状,使土壤处于“下紧上松”状态。

抚育

6.3.1松土除杂

三年宜进行6次:

a)时间:种植一个月后和半年后,翌年、第三年的春季和秋季(视造林时间适当调整,两次之间

间隔半年)。

b)方法:以幼树为圆心,铲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植物。以植株为中心松土、培土,半径30cm~

40cm,松土深度不小于10cm,定植当年不宜松土。

6.3.2追肥

结合松土除杂进行。除杂、松土、培土等完成后,在树冠垂直投影外沿的上坡处开挖深5cm~10cm

的浅沟,将肥料均匀地施放于沟内,然后用土覆盖。每株追施复合肥:乔木2kg/穴,灌木1kg/穴。

补植

对死株及时补植。

7有林地修复

封山育林

对达到封育条件的牛肝土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具体封育条件和措施执行GB/T15163规定。

补植修复

对未达到封育条件的牛肝土林地进行补植修复。整地按6.1执行,整地时应不破坏原生乔灌树种;

树种选择按5.1执行,造林后一个生长季或一年内,对牛肝地生态修复区域树种生长情况进行调查,优

先选择成活率高、长势较好的树种,参考表C.1;栽植方法按6.2执行;抚育按6.3执行;补植按6.4执行。

8防护工程

防护网

苗木栽植后在造林小班外围用刺绳围蔽成防护网,并在角钢上捆绑固定,角钢埋土深60cm以上,

围蔽防护网高度1.2m以上。

排水沟

苗木栽植前设置排水沟。根据坡度、坡地面积、预计排水量等设计排水沟数量,排水沟宽30cm~

40cm,深30cm~40cm,长度视造林范围设计,具体建造标准执行GB/T16453规定。

9效果评价

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按附录D执行。

10建档

建立牛肝土林地生态修复全过程档案,以电子文档和纸质形式保存,执行GB/T15776规定。

3

T/GDFS35—202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