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2/T 35-2022 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技术规范

DB3402/T 35-2022 Cross-carriage monorail vehicle bas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02/T 35-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12
实施日期
202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1

CCSP51

3402

芜湖市地方标准

DB3402/T35—2022

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addlemonorailvehiclebase

2022-12-12发布2023-01-01实施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3402/T3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4

5功能与作业范围.....................................................................5

6检修修程与设计规模.................................................................6

7选址与总平面布置...................................................................7

7.1规划选址.......................................................................7

7.2资源共享.......................................................................7

7.3总平面布置.....................................................................8

7.4综合管线.......................................................................9

8运用整备设施......................................................................10

8.1一般规定......................................................................10

8.2停车列检库(棚)..............................................................10

8.3洗车库(棚)..................................................................12

8.4月检/三月检库.................................................................13

8.5在线综合检测设施..............................................................14

9检修设施..........................................................................14

9.1一般规定......................................................................14

9.2大修及全面检修库..............................................................15

9.3重点检修、年检/换轮库.........................................................15

9.4部件检修间....................................................................16

9.5吹扫库........................................................................17

9.6静调库........................................................................18

9.7试车线........................................................................18

9.8工程车库......................................................................19

10综合维修及其他设施...............................................................20

10.1综合维修中心.................................................................20

10.2物资总库.....................................................................20

10.3培训中心.....................................................................21

10.4救援设施.....................................................................21

10.5其他设施.....................................................................22

11相关专业要求.....................................................................23

I

DB3402/T35—2022

11.1线路与站场....................................................................23

11.2路基..........................................................................25

11.3轨道梁桥......................................................................26

11.4道岔..........................................................................26

11.5建筑..........................................................................27

11.6结构..........................................................................28

11.7通风与空调....................................................................28

11.8给排水及消防..................................................................29

11.9动力照明......................................................................30

11.10供变电.......................................................................32

11.11接触轨.......................................................................32

11.12通信.........................................................................32

11.13信号.........................................................................33

11.14信息自动化...................................................................34

12环保与节能........................................................................34

12.1环境保护......................................................................35

12.2节约能源......................................................................35

12.3防灾与安防....................................................................35

13设备安装及试运转..................................................................35

13.1一般规定......................................................................35

13.2设备布局......................................................................36

13.3设备安装前工作要求............................................................36

13.4设备安装......................................................................36

13.5设备试运转....................................................................37

14工程验收..........................................................................37

14.1一般规定......................................................................38

14.2工程验收划分..................................................................38

14.3工程验收条件..................................................................38

参考文献..............................................................................40

II

DB3402/T3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芜湖市运达轨道交

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中铁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昕映、吴春雨、黄坤林、姚远、魏巍、于胜利、魏志斌、解丽霞、胡江民、

王俊、聂东晖、刘俊、赵军、张世杰、赵博、胡国华、刘彦宏、王丽娜、赵岩、杨帆、陈冠宇、许恒朋、

卢伟、张炳楠、陈善乐、夏昕、彭湃、邢淼、刘登峰、杨占、吴树强、茆金保、沈骏一、杨旭、卞荣俊、

张玉友、谭堃、杨洋、谢勇。

III

DB3402/T35—2022

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的基本规定、功能与作业范围、检修修程与设计规模、选址与总

平面布置、运用整备设施、检修设施、综合维修及其他设施、相关专业要求、环保与节能、设备安装及

试运转、工程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及工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31247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

DB3402/T35—2022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T50458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T51149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GB51151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9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A/T6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分类规范

JGJ64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JGJ/T67办公建筑设计标准

JT/T1221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桥维护与更新技术规范

TB1000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100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1010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B10180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TB10423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34/50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基地vehiclebase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中提供车辆运用、检修和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以及材料、物资供应和技术

培训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地,主要设施、设备包括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

心和办公、生活设施等。

[来源:GB50157—2013,2.0.53,有修改]

3.2

车辆段depot

承担配属车辆停放、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来源:GB50157—2013,2.0.54,有修改]

3.3

停车场stablingyard

承担配属车辆停放、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来源:GB50157—2013,2.0.55,有修改]

3.4

检修修程examineandrepairprogram

根据车辆技术状况和寿命周期所确定的车辆检查、修理的等级,分为大修、全面检修、重点检修、

年检、三月检、月检、列检等。

2

DB3402/T35—2022

[来源:GB/T50833—2012,5.3.4,有修改]

3.5

检修周期examineandrepairperiod

相邻两次同等级检修的运用里程或时间间隔。

[来源:GB/T50833—2012,5.3.4]

3.6

检修列位repairposition

车辆进行检修作业时占用的场地。

[来源:CJJ/T306—2020,2.0.4]

3.7

车辆基地控制中心(DCC)depotcontrolcenter

车辆基地内负责监控、调度、指挥、管理和协调运营、行车、施工及安防的所在地,一般还支持线

路控制中心或网络运营协调指挥中心的相关工作。

[来源:CJJ/T306—2020,2.0.5]

3.8

运用整备设施applicationfacilities

车辆基地内承担列车运营、停车、列检、洗车、月检、三月检、临修等的设施及设备。包括相关的

站场股道、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以及进行列检、月检、三月检、洗车、临修作业的工艺设备。洗车机、

工程车等的工艺设备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设施也属于车辆基地运用整备设施。

[来源:CJJ/T306—2020,2.0.5,有修改]

3.9

检修设施maintenancefacilities

车辆基地内承担车辆年检(换轮)、重点检修、全面检修和大修的设施及设备,包括相关的站场股

道、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以及进行年检、重点检修、全面检修和大修作业的工艺设备及其他相关的辅助

设施。

[来源:CJJ/T306—2020,2.0.5,有修改]

3.10

互换修repairbyreplacingparts

车辆在检修过程中,用预先备好的零部件替换下需要检修的零部件,以缩短车辆检修停时的修理。

[来源:GB/T50262—2013,10.0.45,有修改]

3.11

状态修repaironcondition

根据车辆技术状态进行的针对性修理。

[来源:GB/T50262—2013,10.0.43,有修改]

3.12

临修supplementaryrepair

车辆因发生事故或故障进行的临时修理。

[来源:GB/T50262—2013,10.0.60,有修改]

3.13

轨道梁桥guidebeambridge

由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与直接支承轨道梁的桥墩及基础组成的桥梁体系。

3.14

换梁型道岔beamreplacementturnout

3

DB3402/T35—2022

换梁型道岔由两根道岔梁构成,道岔梁可以由直梁+曲梁或曲梁+曲梁组成,梁间通过连杆连接,由

台车支承,转辙时道岔梁以各自的转轴为回转中心,通过驱动装置使道岔梁整体转动,完成道岔梁的替

换,实现与相邻线路的轨道梁连接,从而改变车辆行驶线路。

3.15

枢轴型道岔pivotturnout

枢轴型道岔由一直梁构成,由台车支承,转辙时道岔梁以一端为回转中心,通过驱动装置使道岔梁

整体转动,以折线方式实现与相邻线路的轨道梁连接,从而改变车辆行驶线路。

3.16

道岔桥turnoutbridge

高架线路上用于支承单轨道岔及其配套设备的桥梁结构。

3.17

道岔平台turnoutplatform

地面或地下线路上用于支承单轨道岔及其配套设备的平台结构。

3.18

咽喉区throatareaofdepot(yard)

在车辆段(停车场)两端线路的出入口,道岔集中布置的地点。

[来源:GB/T50262—2013,9.3.49,有修改]

3.19

出入线inlet/outletline

车辆基地与正线的连接线路,也称出入段(场)线。

[来源:GB/T50833—2012,6.1.5]

3.20

安全保护距离safeprotectiondistance

实施停车安全控制时,预定停车位置至限制点的安全距离。

[来源:GB/T50833—2012,8.3.22]

4基本规定

4.1车辆基地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城市

景观要求。初期、近期、远期设计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用地范围应按远期规模控制。车辆运用

及检修设施、站场线路、房屋建筑和机电设备等宜按近期规模建设。当远期扩建困难时,预留车库的土

建部分可一次建成。

4.2车辆基地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设施配置情况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联络线、选址及

资源共享要求等因素分析确定。

4.3总平面布置应以车辆运用和检修设施为主体,并应有利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生活方便、交通路

线合理,并满足长远发展条件。

4.4车辆基地应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山体植被等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对其产生的废

气、废液、废渣及噪声等应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排放与防护技术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产。

4.5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应在设计时明确开发内容、性质、规模。总平面布置应在优先满足车辆基地功

能定位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盖下车辆基地的生产环境。

4.6车辆基地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和燃气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及市政接驳条件,做好永临结合。

当涉及既有河道、水利设施、道路、管线等市政设施的迁改时,相关迁改设施应与本工程同步实施。

4

DB3402/T35—2022

4.7车辆基地应有外来物资、设备及车辆出入的运输道路及消防道路,并有不少于两个与外界道路相

连通的出口。

4.8车辆基地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总平面布置、房屋设计和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应符合国家现行

防火有关规定。

4.9车辆基地线路、道路、建(构)筑物、各专业、各系统等的安全、功能性标志标识应配置齐全。

4.10土建及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记录,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检验并记

录。

4.11土建及机电设备安装应进行工程验收,机电设备工程验收前应进行调试及试运转且合格。

5功能与作业范围

5.1车辆基地应根据其在线网中的地位和集中检修的原则,合理确定车辆及其他系统设备检修范围及

功能,独立设置的停车场应隶属于相关车辆基地。

5.2车辆基地可选择大修检修模式、全面检修模式或重点检修模式,并符合下列规定:

a)大修包括车辆大修及以下修程内的检修;

b)全面检修包括车辆全面检修及以下修程内的检修;

c)重点检修包括车辆换轮及大部件的互换修、临修作业;

d)停车场包括列检及停车,也可承担月检/三月检和部分临修作业。

5.3车辆段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承担配属车辆的编组和管理工作;

b)承担配属车辆的停放、列检、月检/三月检、清扫洗刷、定期消毒等维护保养工作;

c)承担配属车辆的乘务工作;

d)承担配属车辆的年检/换轮、重点检修、全面检修、大修工作;

e)承担配属车辆的临修作业;

f)检修后的列车静态、动态试验工作;

g)承担车辆段内设备、机具的维修及管理和牵引车、工程车等的整备、维修及管理工作;

h)承担全线范围内运营列车救援及应急抢险工作。

5.4停车场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承担配属车辆的管理工作;

b)承担配属车辆的停放、列检、清扫洗刷、定期消毒等维护保养工作,可根据运营需要设置月

检/三月检、临修等功能;

c)承担配属车辆的乘务工作。

5.5综合维修中心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承担轨道梁桥、道岔、建筑、供电、机电、通信、信号及自动化设备等系统的运用、巡检、

抢修、检修、部件修理和管理,并根据任务量配套设施设备;

b)承担各系统设备以及土建设施的大修或大修委外管理工作;

c)当线路较长时,可在相应的停车场设置综合维修工区。

5.6综合维修工区应承担轨道梁桥、道岔、建筑、供电、机电、通信、信号及自动化设备等系统的运

用、巡检、抢修和管理,并应根据任务量设置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5.7工程车等大型维护检测设备应按资源共享原则,根据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线网既有线路及规划线

路的联络条件及设备作业能力进行配备。

5.8物资总库宜设在车辆段内,可在停车场设物资分库或材料库。

5.9物资总库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5

DB3402/T35—2022

a)承担全线范围内各系统、各专业运营、检修所需的设备、材料、工器具、备品备件、劳保用

品等的采购、保管、发放,以及废旧物资处置等管理工作,根据任务量配套设施设备;

b)同址共建的车辆基地,其物资总库可合并设置。

5.10培训中心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统一布局,结合线网规模集中设置。

6检修修程与设计规模

6.1车辆检修宜采用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预防性检修制度,并逐步向状态修过渡。宜实行互

换修,以及社会化委托与专业化检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

6.2车辆基地宜建设车辆智能运用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各部件维修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并将采集信

息统一纳入维修数据库,形成大数据平台,进行智慧管理。

6.3修程和检修周期应根据车辆技术条件、制造质量和线路的技术条件及车辆制造商的建议制订,设

计时车辆检修周期宜按表1的要求确定。

表1车辆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

类别检修种类检修时间

里程时间

大修(120~150)万公里(12~15)年40天/列

定期检修全面检修(60~80)万公里(6~8)年30天/列

重点检修(30~40)万公里(3~4)年20天/列

年检(换轮)15万公里1.5年5天/列

三月检3万公里3月2天/列

日常维修

月检1万公里1月1天/列

列检/3天4小时/列

注1:车辆检修时间是按每列车6辆编组,并按部件换件修考虑。

注2:按检修里程与时间先到者进行检修。

6.4配属车辆应由运用车、备用车和检修车组成。

6.5运用车数量应按列车运行图确定,并按各设计年度高峰小时列车开行对数、运行交路、旅行速度、

折返时间等进行计算,设有不同交路时应分别计算。

6.6备用车和检修车数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修车根据车辆检修周期和检修任务量计算确定;

——备用车初期、近期宜按运用车的10%~15%计算,远期可按6%计算。

6.7车辆段、停车场的设计应满足车辆运用、检修任务量的需求,车辆段、停车场的规模应根据车辆

技术条件、配属列车编组和数量、检修周期和检修时间计算确定。

6.8车辆基地应根据车辆运用、车辆检修、综合维修、物资总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功能、作业要求和

检修工作量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6.9车辆检修台位数量应根据车辆各修程工作量计算,计算时应计入检修不平衡系数。检修不平衡系

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月检、三月检、年检(换轮)取1.2;

——定期检修取1.1。

6.10停车列检库(棚)的规模应按本段(场)运用车数加备用车数计算确定。

6

DB3402/T35—2022

6.11跨座式单轨交通线网中的大修设施宜集中设置,大修规模应以承担跨座式单轨交通线网远期配属

列车数进行控制,宜预留大修规模的扩建条件。

6.12车辆段的生产机构应根据运营管理模式确定,宜设运用车间、检修车间和设备车间。

7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7.1规划选址

7.1.1应根据运营需要、线网车辆基地规划、既有车辆基地分布、工程具体、资源共享和集约土地情

况进行规划选址。

7.1.2应根据工程的运营需要、线网车辆基地的规划布局和既有车辆基地的功能及分布情况,以及各

条线路的客流特征、运营需求、建设时序、联络线条件,明确各车辆基地在全线网中的分布和性质,合

理规划车辆基地功能、布局及各项设施配置。

7.1.3联络线应根据线网规划及网络资源共享的要求设置。当多条线路共用一个车辆基地承担车辆大

修任务时,线路之间应设置联络线,在线路之间无条件直接设联络线时可通过转线作业实现资源共享。

7.1.4车辆基地选址符合下列规定:

a)选址宜靠近正线,并与车站有良好的接轨条件;

b)满足出入线限制坡度及曲线半径的接轨要求,减少列车空驶距离,车辆基地出入线列车空驶

距离宜小于等于2km;

c)用地面积应满足线路系统设计的要求,并具有长期发展条件;

d)应便于城市道路、给水、雨水、污水和燃气管道等市政设施的接驳;

e)宜避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及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当无法避免时,采取有效措施;

f)宜减少房屋拆迁,并避让受保护建筑、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高压走廊、铁路、通航河流等;

g)避免设置在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和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或仓库,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可燃气体储罐(区)及可燃材料堆放场地附近,无法避免时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7.1.5可根据具体情况一条线路设置一座或几条线路合建一座。

7.1.6至终点站的长度大于20km时,宜在合适位置设置停车场。

7.2资源共享

7.2.1应根据车辆检修资源设置情况、检修工作量、线网车辆基地的规划布局等因素统筹考虑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大修及全面检修基地的设置,实现资源共享。

7.2.2线网内车辆基地资源共享包括运用检修、综合维修、物资仓储、车辆基地共址,以及大型维护

检测设备、计量、培训、救援与抢险资源共享等。

7.2.3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遵循下列原则:

a)大修及全面检修资源应集中设置,实现线网检修资源的共享;

b)重点检修、年检/换轮可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检修工作量以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等因素釆

用自管维修或委托维修模式;

c)车辆部件检修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釆用自管修理和委托修理相结合的检修方式。

7.2.4综合维修的资源共享遵循下列原则:

a)综合维修机构可根据线网规模采用自管维修、委托维修或两者相结合的维修管理模式进行设

置;

b)固定设施的大中修作业结合当地社会资源及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宜釆用委托维修;

c)综合维修大型工程车辆,结合全网规模,按资源共享原则配置。

7

DB3402/T35—2022

7.2.5培训中心的资源共享遵循下列原则:

a)全线网宜统筹设置培训中心;

b)一座城市的一种轨道交通制式系统宜建立一处培训中心;

c)培训中心宜设于车辆基地内,并共用生活设施。

7.2.6救援与抢险设施的资源共享应结合线网分布统筹考虑,合理均匀布点,满足全网线路救援抢险

需要。

7.3总平面布置

7.3.1车辆基地总平面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

7.3.2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应以车辆运用、检修设施为主体,结合综合维修、物资仓储、综合办公和

其他设施、设备的功能要求,以及道路、管线、消防、环保、绿化等要求,统筹安排和布局,并满足长

期发展的要求。

7.3.3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站场配线齐全,工艺流程顺畅,避免作业干扰;

b)生产及办公生活区域各功能区相对集中布置,便于管理;

c)减少人员跨轨作业及行走距离;

d)便于物流运输。

7.3.4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的车辆基地,其总平面布置应按照自动化区域划分,自动运行区域和非自

动运行区域之间应设置物理隔断,相关通道应设置门禁。

7.3.5自动运行区域应包括出入线、牵出线、转换轨、洗车线、停车列检线及相关联络线群,该区域

列车应实现全自动运行。

7.3.6非自动运行区域应包括检修线、年检/换轮线、吹扫线、静调线、工程车库线及相关联络线群,

该区域列车运行应采用人工驾驶。

7.3.7车辆由自动运行区域至非自动运行区域时,应经由信号转换轨实现驾驶模式的转换。

7.3.8车辆基地信号转换轨长度大于等于一列车长加信号安全防护距离,转换轨区域应进行物理隔离,

并宜设置门禁。

7.3.9车辆基地的房屋布置符合下列规定:

a)生产房屋应以运用及检修库为核心布置;

b)各辅助生产房屋根据生产组织需要按系统布置,与运用和检修作业关系密切的辅助生产房屋

宜分别布置在相关车库的辅跨内或邻近地点,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房屋宜合并设置;

c)空压机间、变配电、给水设施等动力房屋,应设置在相关负荷中心附近;

d)产生噪声、冲击、振动或易燃、易爆的车间应单独设置;

e)产生粉尘、有毒和有害气体的车间或设施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宜远离生活、办

公区;

f)根据生产和管理需要配备公寓、食堂、办公楼、浴室、职工更衣休息室、晾衣场地及卫生设

施:

1)当公寓与其他房屋合设时,采取分隔措施,宜设置独立电梯;

2)当办公房屋与其他房屋合建时,应满足办公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分区明确;

3)厨房等后勤用房的燃料、蔬菜食品以及厨余垃圾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

7.3.10车辆基地主要出入口不宜与城市快速路直接连接,不宜接驳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7.3.11车辆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地等配套设施,车辆停车位数量应符合GB/T

51149的规定,并应按要求设置充电桩,抢险车辆停放位应设雨棚及冲洗场地。

7.3.12车辆基地的排水系统应与市政排水设施结合,满足防洪、防涝要求。

8

DB3402/T35—2022

7.3.13车辆基地周界围蔽设施符合下列规定:

a)设计结合当地的环境要求,选用安全、实用、耐久、美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围墙上端应高

于场界外侧地面2.8m,墙体顶端宜设置防止攀爬的设施;

b)车辆基地出入线、试车线、洗车线及车场线群外侧应设置通透的围蔽设施;

c)全自动运行的车辆基地自动运行区域应设隔离设施。

7.3.14当采用汽车运输电客车时,应在车辆基地设置新车装卸线,装卸线可与列车停放线或检修线兼

顾使用。运输新车的大型汽车通道的转弯半径宜大于等于20m,通行高度宜大于等于5.5m,汽车载荷

等级应按公路Ⅱ级设计。

7.3.15车辆基地的绿化应在总平面布置时统一设计、全面规划,股道区绿化不应采用灌木或乔木。

7.3.16车辆基地应设置垃圾存放点,存放点宜设置在远离办公区域、设备存放区、排污管道上方或其

他影响办公运营的区域,宜采用绿化遮挡。

7.3.17车辆基地应设电客车废旧轮胎存放场地,地面做硬化处理,并考虑上下水设施。

7.3.18车辆基地内宜设置员工训练和演练场地,并设置安全围蔽、夜间照明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器材。

7.3.19当车辆基地进行上盖物业开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与上盖物业开发统筹规划和设计,并有明确的界面划分,不相互干扰;

b)满足车辆基地的使用功能,做好交通、消防、排水、防水、通风、采光、安防等方面的永临

结合设计;

c)结合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采取相应的减振和降噪措施,减少对上盖物业开发的影响。

7.3.20车辆基地调车、车辆作业速度符合下列规定:

a)通过在线综合检测设备运行速度应满足运营要求;

b)连挂速度宜为3km/h~5km/h;

c)洗车库洗车作业速度宜为3km/h~5km/h;

d)出入库作业速度应小于等于5km/h;

e)试车线试车速度宜按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确定,当试车线长度不足时,宜按大于等于车辆最高

运行速度的60%确定。

7.4综合管线

7.4.1车辆基地综合管线规划应根据总平面布局,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的空间条件,开展综合管线设

计,并预留荷载和空间条件。车辆基地应设置地下综合管沟,对各种管线进行集中敷设。对于有上盖物

业开发的车辆基地,应利用盖板设置盖下综合管线,并宜采用综合支吊架、管沟等安装方式。

7.4.2车辆基地综合管线规划应与建筑、道路交通、给水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信号工程、

燃气工程、通风空调等管线规划相协调。

7.4.3车辆基地综合管线规划,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处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

列规定处理:

a)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b)可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

c)分支管线避让主干管线;

d)小管径管线避让大管径管线;

e)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7.4.4重力排水管涵宜在地下直埋敷设。

7.4.5压力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