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517-2015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517-2015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517-2015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8-13
实施日期
2015-11-13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济源市林业工作站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517—2015

代替DB41/T517-2007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Crataeguspinnatifida

2015-08–13发布2015-11–13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51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517-2007《山楂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与DB41/T517-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标准名称由《山楂栽培技术规范》修改为《山楂栽培技术规程》;

——增加了育苗技术;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林业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守龙、付筱、郑旭东、苗爱清、王永兴、李中福、李中国。

本标准于2007年12月首次发布,2015年8月第一次修订。

I

DB41/T517—2015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楂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病虫

害综合防治及采收、贮藏、分级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山楂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SB/T10092—1992山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叉枝

具有两个长势较强的侧生分枝,其长度达到了原枝头长度,与原枝头共同形成三个枝头的枝。

3.2

燕尾枝

具有三个以上长势较强的侧生分枝,其长度达到了原枝头长度,与原枝头共同形成四个以上枝头的

枝。

4育苗

4.1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实,人工或机械取核,洗净,阴干贮存。

4.2沙藏

选朝阳处,挖深80cm,宽60cm的地沟,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底部铺10cm湿沙,以1份种子

5份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混拌均匀后,放入沟内摊平,上面加盖10cm的湿沙,然后覆

土,土堆高于地面,每隔1m插一把秸秆至沟底,上露出土堆20cm。

4.3整地作床

1

DB41/T517—2015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圃地,每667m2施1000kg~2000kg腐

熟的农家肥,作宽100cm~110cm的苗床,灌透水,2d后即可播种。

4.4播种

4.4.1播种时间

沙藏至第2年秋季上冻前或第3年春季解冻后即可播种。

4.4.2播种量

每667m2播种量约15kg。

4.4.3播种方法

每床播四行,宽窄行播种。窄行距20cm+宽行距40cm~50cm+窄行距20cm,边行距床埂10cm。开

沟播种,沟深1.5cm~2cm,条播将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内;点播按株距10cm,每穴点播3粒种子,覆土

0.5cm~1cm。最后覆盖地膜。

4.5砧木苗管理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苗周围覆土,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揭去地膜,3~4片真叶时,按10cm

的株距间苗,疏密补稀。及时松土除草。幼苗长到20cm时进行摘心,并抹去苗木基部10cm以下萌生枝,

同时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10kg。此后每月追肥一次,并浇透水。在嫁接前五天可灌一次大水。

4.6嫁接

4.6.1接芽选择

选取良种母树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中上部的饱满芽。

4.6.2嫁接时间

在8月上旬至9月初。

4.6.3嫁接方法

带木质芽接法,在接芽上方1.5cm处向下切削,直到芽下方1cm处,然后在芽下方0.8cm~1.0cm

处向下约30º斜切一刀,取下带木质的接芽;在砧木距地面20cm处,选一光滑部位,由上向下切宽、

深与已削取的接芽相近似的切口,将接芽嵌入砧木切口内,下端切口对齐,左右两侧形成层对齐(至少

应一侧对齐),然后用塑料条扎紧即可。

4.7嫁接后管理

4.7.1剪砧

嫁接后将接芽10cm以上部位剪除,10d~15d检查成活后在接芽上方1cm处二次剪砧。

4.7.2除萌

及时抹除砧木基部萌芽。

2

DB41/T517—2015

4.7.3解绑

接芽长到10cm~15cm时,解除塑料绑条。

5建园

5.1园地选择

在坡度小于20°的丘陵、山地建园,应修筑梯田或挖鱼鳞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土质贫瘠的沙

滩平地建园,应进行客土改土,挖大穴栽植。

5.2苗木选择

栽植前,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苗木。一年生苗要求苗高40cm以上,

地径1.2cm以上,主根保留长度35cm以上。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

种的比例为4:1。

5.3栽植密度

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为长方形配植,株行距3m×4m;6°~20°的坡地,沿等高线栽植,

株行距为2m×4m。

5.4栽植时间

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3月中下旬),秋栽在落叶后封冻前(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

5.5栽植方法

穴栽,穴长×宽×深为0.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