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19-2024 白洋淀入淀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DB13/T 5919-2024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99
CCSZ04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919—2024
白洋淀入淀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技术规范
2024-02-02发布2024-03-02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919—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1
5一般要求............................................................................1
6基础资料获取........................................................................2
7应急监测............................................................................2
8应急处置............................................................................2
9应急终止............................................................................4
附录A(资料性)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使用主要方法..................................5
附录B(资料性)典型特征污染物应急净化技术......................................6
参考文献........................................................................8
I
DB13/T59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丽、陈新永、韩永辉、吴亦红、赵建国、罗宁、姜甜甜、刘晶、李洪波、
闫栋华。
II
DB13/T5919—2024
白洋淀入淀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洋淀入淀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基础资料获取、
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和应急终止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白洋淀入淀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入淀河流支流、干渠、支渠突发水
环境事件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核与辐射事件、涉及军事设施污染事件等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58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入淀河流riversenteringthelake
白洋淀入淀天然河流包括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含南
拒马河与白沟河)等。
突发水环境事件suddenwaterenvironmentalevents
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白洋淀入淀河流,
突然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
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应急处置技术emergencyresponsetechnology
为及时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水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采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截留、引
流、滞蓄、净化等技术。
4基本原则
积极预防为主。加强对水环境风险源监测、监控和日常监督管理,强化水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设
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提高水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明确属地责任。突发水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资
源共享、保障有力。
科学高效处置。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特点,快速高效地实施事故处置,最大程
度地减少污染损害。
5一般要求
事件发生前积极进行基础资料搜集和更新。事件发生后,快速、精准开展应急监测,满足应急
1
DB13/T5919—2024
管理需求。根据污染态势研判结果,精准启动应急处置措施。
6基础资料获取
重点环境风险源
流域内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清单;涉及河流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等资料。
环境敏感目标
入淀河流和跨市、县界断面,以及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水功能区划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或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环境敏感区。
水文气象
流域干、支流水文气象等资料。
应急预案
行政区域(含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重点企业
突发环境事件、地市级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等应急预案。
7应急监测
一般规定
根据突发水环境事件的类型、污染物种类和环境影响情况,综合考虑应急监测能力、现场监测
条件以及监测方法优缺点,根据不同应急阶段的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为突发水环境事
件应急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点位布设
点位布设参照HJ/T589、HJ/T91和HJ91.1执行。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设置参照HJ589规定执行。
7.4监测频次
根据现场水文条件、污染程度、处置情况和污染物浓度变化态势,按照应急专家组的意见确定。
依据不同的环境区域功能和现场具体污染状况,力求最合理的监测频次。
检测方法
7.4.1在满足环境应急处置需要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应急监测方法,测定的结果应在监测报告中注
明。如有必要可留样送实验室分析,为突发水环境事件的事后定性定级、司法鉴定以及环境损害评
估等提供数据支撑。
7.4.2可利用相关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作为补充监测手段。
结果报告
应按照有关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数据处理;监测结果可用定性、半定量或定量方式报出。检测结
果可采用电话、传真、快报、简报、监测报告等形式第一时间上报。
质量保证
应急监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现场监测、实验室监测、数据统计等环节,都应有质量控制措施。
8应急处置
2
DB13/T5919—2024
一般规定
根据污染态势研判结果,确定源头阻断、拦污截污、分流引流、调蓄降污等应急处置措施,科
学使用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应急处置技术。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使用主要方法见附录A。
应急处置措施
8.2.1源头阻断
查找污染源,快速切断污染源头,及时降低污染物泄露量。切断污染源优先顺序依次为生产设
备、工厂围墙内、岸上(污染入河、淀前)、支流或短的河段、河床、较大水域。封锁事件现场,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件危险区域,开辟应急处理专业工作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
的安全通道。
8.2.2拦污截污
水体受到污染后,通过查询上下游环境应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 115.1-1998 杂交辣椒种子 1998-10-31
- DB43/T 099-1996 湿地松火炬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T 103-1996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T 101-1996 杉木培萌圃营建及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 063-1992 普通防护皮鞋 1992-04-01
- DB43/T 100-1996 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T 111-1997 松针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 072-1993 27%皂素烟碱可溶性浓剂 1993-03-16
- DB43/T 112-1997 毛竹枯梢病防治检疫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 110-1997 林业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技术规程 199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