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387.3-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GB/T 9387.3-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Part 3:Naming and address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387.3-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9-01
实施日期
2009-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GB/T 9387的本部分定义了在OSIE中为了标识和定位客体而使用的名和地址的基本机制。在基本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中定义对这些机制的使用。 本部分扩展了在GB/T 9387.1-1998中定义的概念和准则,本部分既不打算作为一个实现规范,也不希望成为一个对实现一致性进行评价的基础。 命名和地址的规范形式不在本部分范围内。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
张晖、张翠、徐冬梅、吴东亚、郭楠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lCS35100.01

L79

囝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997

GB/T7498—3:1

9387.3--2008/ISO/IEC

995

代替GB/T9387.3一l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Information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OpenSystems

BasicReference

Model--Partand

3:Namingaddressing

(IS0/IEC7498—3:1997,IDT)

2008—09-0

1发布2009-02—0

1实施

车瞀霰鬻瓣警矬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11

9387.3--2008/IS0/IEC7498—3:1997

GB/T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缩略语…………………’ⅢⅣ●,,0

5命名的基本概念…·……·0

0

6OSI命名与编址的概念和地址的正确使用

6.1实开放系统的命名………………-……0

6.2(N)层元素的命名与编址·…………0

6.3(N)地址的正确使用…-0

0

7OSI编址模型……………

7.1对等(N)实体之间的联系……………·

7.2(N)实体到(N)SAP的连接…………-

7.3(N)地址和(N)SAP…·0,8

7.4(N)目录函数和(N)目录设施………·8

8编址信息和(N)服务………………··8

8

8.1引言……

8.2地址参数………………0

8.3被呼(N)地址………0

8.4主呼(N)地址………-

8.5响应(N)地址·………‘’

9编址信息和(N)协议…….-

9.1引言……·…………-……

9.2(N)一PAI中的编址信息………--…··

9.3对(N)PAl元素的赋值……………··

9.4网络地址和网络PAI………………··

9.5网络层以上各层的(N)地址和(N)一PAI

…·

9.6(N)一PAI的获得

10(N)目录函数…………-·

10.1引言…………………·

………·

10.2发起者(N)目录函数……

10.3接收者(N)目录函数………………··

llOSI各特定层中的编址………………r0如∞如加u¨n地心地坨¨H

11.1应用进程和应用层…··

11.2表示层………………-·

11.3会话层…………-……

11.4运输层………………··

H掩¨¨,

7498—3:1997

GB/T9387.3--2008/ISO/IEC

u.5网络层……………·

11.6数据链路层………·

11.7物理层……………·

12命名域和权限机构…·

13f3SI中命名的登记规程

14目录设施需求………·

14.1引言………………-

“.2应用标题目录设施-

14.3网络地址日录设施"曲加∞∞龃龃肌牡

GB/T9387.3--2008/ISO/IEC7498—3:1997

刖罱

GB/T

938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目前分为4个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一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一第4部分:管理框架。

7498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EC3:19979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3部分:命

名与编址》,仅有编辑性修改。

9387.3

本部分代替GB/T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3部分:命名

与编址》。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晖、张翠、徐冬梅、吴东亚、郭楠。

本部分于t995年首次发布。

IIJ

7498—3:1997

GB/T9387.3--2008/ISO/IEC

引言

9387.11

本部分扩展了在GB/T998中所描述的标识符这个基本体系结构的概念。

GB/T

9387的本部分陈述了一个体系结构准则,在开放系统互连环境(OSIE)中为了互连的目的而

制定的任何涉及客体的标识(命名)和定位(编址)的标准,都应遵循本部分。

本部分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技术的进步和用户要求的扩展,该灵活性也意味着允许将现有的

实现逐步过渡到OSI标准。

注1:本部分期望服从于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与多对等实体数据传输(MPDT)保持一致。

在本部分中所陈述的体系结构准则确保在OSIE中为了互连的目的而涉及客体的标识和定位的任

何国家标准将:

a)在以F几个方面避免任何限制:

1)在当前的或将来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可能出现的功能;

2)任何开放实系统的功能;

3)任何开放实系统的内部设计。

b)保留在OSIE中层的独立性准则。即某层的内部功能不被其他任何层限制。

9387.1

c)保留在GB/T1998中4.2所描述的OSIE中实现独立性准则。即任何开放实系统

(或管理者)将无需知道其他开放实系统(或管理者)的实现设计,也无需将暴露自己的实现设

计作为使用OSI标准通信的一个条件。

d)在OSIE中,为了互连允许节省的支持,尤其是在本部分说明的框架中产生的单独的标准应能

为在OSIE中为了互连而需要标识和定位的客体提供方便,使其在性能、可靠性和整体性方而

达到足够的水准,并减少人工管理。

在本部分中,对OSIE中命名与编址的描述分步骤进行。

9387l

注2:对OSIE中命名与编址的需求,GB/T1998中的定义不够充分,在本部分中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基本

体系结构,

9387.3--2008/ISO/1EC7498—3:1997

GB/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1范围

GB/T9387的本部分定义了在OSIE中为了标识和定位客体而使用的名和地址的基本机制。在基

本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中定义对这些机制的使用。

9387.I

本部分扩展了在GB/T1998中定义的概念和准则,本部分既不打算作为一个实现规范,

也不希望成为一个对实现一致性进行评价的基础。

命名和地址的规范形式不在本部分范围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938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ISO/

GB/T9387.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裂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

IEC7498—1:1994)

GB/T9387.4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管理框架(idt

7498

IS0/]EC4:1989)

125008073:

GB/T200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ISO/IEC

1997,IDT)

151268348:2002,IDT)

GB/T200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ISO/IEC

GB/TISO/IEC8208:

16974—1997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

1995)

ISO/IEC9545:1994)

GB/T17176—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应用层结构(idt

179672000基本参考模型OSI服务定义约定(idt

GB/T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10731:1994)

lSO/IEC

3定义

17176—1

3.1本部分使用在GB/T997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应用进程类型application—process—type;

b)应用进程调用application—process—invocation。

3.2本部分使用在GB/T17967--2000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request

(N)服务请求原语[(N)一serviceprimitive];

b)(N)服务指示原语[(N)一service—indication—primitive];

c)(N)服务响应原语[(N)一servicc_responseprimitive];

d)(N)服务证实原语[(N)一service—confirm—primitive]。

15126

3.3本部分使用在GB/T2008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ofattachment。

连接的子网点subnetworkpoint

3.4本部分使用下列定义。

1

GB/T7498—3:1997

9387.3--2008/ISO/IEC

34.1

(N)地址(N)一address

的一个(N)服务访问点的集合。

9387111

注1:该(N)地址的定义是最终的定义,它不同于GB/T9387.1

998中的定义。在GB/T998修订时,

将用它代替现有的定义。

注2:当一个名在一给定范围内标识且仅标识一个客体时,该名在给定的范围内是无二义的,名无二义性并不排除

同义名的存在。

3.4.2

(N)地址选择因子(N)一address-selector

(N)选择因子(N)一selector

管理赋值。

注:(N)地址选择因于的概念只适用于网络层以上各层。

3.4.3

(N)联系(N)-association

(N)实体调用之间的一个合作关系。

注:(N)联系可以通过交换(N)协议控制信息来建立。

3.4.4

主呼(N)地址calling-(N)一address

一个可以出现在(N)服务请求或指示原语中的参数,它标识(N)发起者的(N)地址。

注:在一个特定层的服务定义中,该参数可以称为“主呼(N)地址”或“源(N)地址”。然而在本部分中仅使用“主呼

(N)地址”。

3.4.5

被呼(N)地址called一(N)一address

一个可以出现在(N)服务请求或指示原语中的参数,它标识(N)接收者的(N)地址。

注:在一个特定层的服务定义中,该参数可以称为“被呼(N)地址”或“宿(N)地址”。然而在本部分中,仅使用“被呼

(N)地址”。

3.4.6

name

描述名descriptive

它是一种通过一组与客体性质有关的断言来标识客体集合的名。

3.4.7

(N)地址目录函数(N)-address—directory—function

一个(N)函数,它用来处理(N)地址、(N

1)地址、(N)实体标题和(N)一PAl,以便在这些信息范畴

之间提供映射。

3.4.8

(N)实体(N)一entity

(N)子系统中的一个活跃元素,它对应于某一特定的(N)实体类型并包含一组为第(N)层定义的功

能。(不含有任何其他功能)。

9387.11

注:该(N)实体的定义不同于GB/T998中的定义,本定义是一个最终的定义,在GB/T9387.卜1998

修订时,将用它代替现有的定义。

3.4.9

(N)实体调用(N)一entity—invocation

对一个给定的(N)实体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一次特定使用(不使用任何其他能力)。

9387.1

注:该定义将在GB/T1998修订时被引入,以代替其中现行的定义。

2

GB/T9387.3--2008/1SO/IEC7498-3:1997

3.4.10

(N)实体标题(N)一entity—title

用于无二义地标识一个(N)实体的名。

3.4.11

(N)实体类型(N)一entity-type

根据为第(N)层定义的一组功能来为一类(N)实体做出的描述。

1

9387

注:该定义将在GB/T1998修订时被引入,以代替现行的定义。

3.4.12

name

类属名generic

一个客体集合的名。

注类属标题是类属名的一个特定形式。

3.4.13

(N)发起者(N)一initiator

一个(N)实体调用,它发出一个(N1)服务请求原语。

3.4.14

名name

在某…领域内对应于一个客体的语言结构。

3.4.15

命名权限机构naming-authority

·个按照特定规则分配名的注册权限机构。若用它分配标题则称标题权限机构,若用它分配地址

则称地址权限机构。

3.4.16

命名域naming-domain

一个名的集合,这些名可分配给某种特定类型的客体。若名是标题,则称该集合为标题域。若名是

地址,则称该集合为地址域。

3.4.17

命名子域naming—subdomain

命名域的一个子集,它与该命名域中的其他命名子域不相交。

3.4.18

name

原始名primitive

由一个指定的命名权限机构给出的标识某客体的一个名。其使用者无需了解其内部结构,或者说

其内部结构对使用者来说无需有意义。

3.4.19

(N)接收者

(N)一recipient

一个接收(N—1)服务指示原语的(N)实体调用。

3.4.20

(N)协议编址信息(N)一protocol—addressing—information;(N)一PAI

(N)PCI中包含编址信息的那些元素。

3.4.21

响应(N)地址responding-(N)一address

一个可以在(N)服务响应或证实原语中出现的参数,它标识了(N)接收者的(N)地址。

注:在一个特定层的服务定义中,该参数可称为“被呼地址”或“响应地址”,然而在本部分中仅使用“响应(N)地址”

这个术语。

3

GB/T9387.3--2008/ISO/IEC7498—3:1997

3.4.22

(N)服务访问点地址(N)一service-access-point-address

(N)-SAP地址(N)一SAP—address

一个用于标识单个(N)一SAP的(N)地址。

93871

注1:该(N)服务访问点地址的定义不同于GB/T1998中的定义。本定义是一个最终的定义,在GB/T

9387.1I998修订时将用它代替其中现有的定义。

子系统的事宜,而与其他开放系统无关,然两在某些层中,由于主砰(N)地址和响应(N)地址可能会在后继的

层和各个协议各自决定,

3.4.23

子网地址subnetwork-address

一个由子网的命名权限机构分配给一个连接子网点的标识符。

3.4.24

name

同义名synonymous

同义词synonym

标识某客体的一个名,该客体已由另一一个不同的名标识。同义类属名是标识同一集合的不同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